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大众“审丑文化”现象的思考

2016-06-19 小磊君 新传大词典

    当今社会已全面步入“审丑时代”“丑相百出”,审丑大众乐在其中。丑与审丑都笼罩着一股非理性的阴霾,甚至试图吞噬着主流审美文化。这种全民非理性审丑趋势甚至可以称为一种状态,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必须严厉阻止其恶化的趋势,理性干预民众审丑行为,规范大众审丑行为,还大众一个健康、干净的审美环境。

    丑,在许慎《说文解字》中释为“丑,可恶也。从鬼,酉声。”恶和丑,在中国古代同训。当代美学家则认为“丑是否定性的价值”。在中国,丑角直到明朝中叶才真正登上舞台。此后,“丑”不断发展,逐渐被重视,直至与美形成尖锐的对立。从此“古典美的一元化时期结束了,近代多元化的时代开始了。”

    审丑一向是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的文艺学术都有表现奇丑的怪诞杰作。但是,此处讲的“丑”,是艺术上的丑,是不同于生活丑的。生活中的丑往往不会以丑的面目出现,而是作乖弄丑,把自己打扮得似乎很美。“艺术是不排斥丑的材料”的。但是生活丑不应该成为大众审美的主要对象。可审丑一旦得以从禁锢中解放出来后,丑角愈演愈烈,大有颠覆传统主流审美之势。不得不承认我们已全面步入全民“审丑时代”。审丑成为时尚,丑角们疯狂地参与其中,毫无理性地在活动中攀比谁比谁更怪,谁比谁更疯;看客们也乐此不疲地疯狂追踪。总之,整个审丑现状都散发出一种非理性的阴霾。

 一、群魔乱舞的丑角时代


     审丑时代,是指当今无论美女还是丑女各有各的“火”法。从前丑女想出名就得整容,现在只要搞怪。漫天飞舞的呲牙裂嘴、丰乳肥臀盖过窈窕妖娆。整个社会就像一个潘多拉盒子,放出来全是光怪陆离。自从网络捧红了一批以芙蓉姐姐代言的“丑角儿”后,社会各界仿佛得到了启发:偶像没有“呕像”红得旺,美闻绝无丑闻远飘扬,德高不如德劣刺激强。当“疯子”成为主角,“狂人”成为焦点,低劣受人关注,拿猥琐当有趣,把恶搞当创新……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完全沦陷为“审丑主义”的殖民地。

(一)网络审丑

    自网络兴盛以来,先后有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小月月等网络丑星粉墨登场。作为大众娱乐文化“产品”,网络丑角们利用大众赚得名利双收;但精神上,他们不过是患有某些精神缺陷疾病的患者,具有“暴露癖”的极端自恋狂,热衷于使用“语言暴力”的伪演讲者。具有理性审美能力的人绝对会对他们嗤之以鼻,所以他们只能靠疯狂追丑者为他们脆弱的精神“垫脚”,治疗他们挫败、忧伤、寂寞、无聊等心理隐疾。

    网络贡献给娱乐的不仅是视觉冲击,更有听觉“盛宴”。“无语”、“雷人”、“神马都是浮云”耳熟能详。但最雷人的还是凤姐的犀利名言:“往前面推三百年,往后面推三百年,六百年之内,不会有第二个人超过我。”芙蓉姐姐狂语:“还有我那张耐看的脸,配上那火爆得让男人流鼻血的身体,就注定了我前半生的悲剧。”其他网络语言与之相比也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QQ签名,微博微语也力求“一雷惊人”,低俗网络歌曲、黄色短信、黄色笑话、黄色电子小说渗入民众生活。网络语言哗众取宠,一味追求新奇的年轻网民不断创造一些怪异的新词。如果是风趣幽默,无伤大雅的语言,也算是丰富汉语词汇。但一如芙蓉,凤姐之徒,纯属非理性发泄。甚至有人毫不客气地说网络丑角的每次出场,都是心理病患者的一场精神狂欢。

(二)拜金成风

    “宁可在宝马车上哭,也绝不在自行车上笑。”马诺一言既出,算是坐稳了拜物教掌门之位。随后又出现扬言“牵手费”二十万的朱真芳,不由得联想“嫁人就嫁黄世仁”事件,连起来仿佛是拍一部拜金连续剧,剧情不断更新,高潮接连迭起。广告也充分利用人们对金钱的欲望,打造一个个金碧辉煌的广告:镶金嵌钻的钟表,黄金外壳,玉石镶边,尽显雍容华贵,真不知用此类手机的人士是否也是“一字千金”?电视银幕上也拜金拜得火热,《拜金女王》向《裸婚时代》叫嚣。港台,美韩,大陆等等美曰“青春偶像剧”的电视作品,其实大部分都是用花巨资打造的一个豪华富丽生活环境,几位尊贵富裕“富二代”主角,演绎着金钱砸出来的浪漫情节,迷倒了无数少男少女,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播了崇尚金钱的价值观。

    此外,单纯的校园也难免“拜金”风暴的侵袭。学生之间名牌衣服等的攀比随处可见。或者为了得到各种奖助学金,而弄虚作假,伪造实情,竟也不怕被不幸言中。留心者可在网络,手机,传单,宣传栏以及其他各种宣传工具上可发现有不少自诩“在校女大学生”或者“妙龄少女”为金钱求包养的信息,更有胆大妄为者,甚至自拍艳照求包养。且不去探究她们这些自诩称谓真实的程度,但是无风不起浪。可见“金钱”的糖衣炮弹确实腐化了纯洁的校园。

    “拜金”狂风声势浩大,其影响力已跨越生死,对驾鹤西归的先人同样存在影响。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孝子孝孙”,一个小小的骨灰盒在也装不下他们膨胀的孝心,必须得是风水好,风景美,“洋房别墅”向地下发展两三层的复式结构“豪华墓”方能容下。雄踞网网友评选的“十大天价墓”榜首的厦门安乐永久墓园,其墓地售价最高达800万元。难道住进此墓地的“幸运儿 ”就感受得到子子孙孙的赤诚的孝心,从而在天堂里继续人间的繁华?而望着天价墓地竟不敢死,死不起或不知“死期”的同志们会比较不幸?

(三)影视审丑

    荧屏上的“丑”不外乎“黄”、“暴力”、“血腥”、“恶搞”。“纯黄”影片在任何国家都是禁品。而掺杂在所谓“艺术片”里的黄色片段则被冠以“艺术”美名。但难保所有观众都有高尚的审美情操,都会用纯艺术眼观去欣赏。而这不得不令人怀疑,制片人是否早知人性中有阴丑的一面,并以此为他们提供“审黄”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也许就是完整版《色•戒》比删减后的受欢迎,《朗读者》票房甚高的原因了。集“暴力”、“血腥”于一体的电影首推《电锯惊魂》系列,把人性的阴暗,卑劣,残酷无限放大,展露无遗,以刺激求票房。恶搞片《雷锋的初恋》,英雄雷锋硬是被安上不伦不类的初恋情节,甚至雷锋还成了“安全套”的形象代言人。“这一类恶搞行为的目的或为颠覆经典和消解等级权威,或借对恶搞经典名著来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或为缓解长期以来的审美疲劳而改用审丑的方式来刺激和调节众人疲劳的审美神经。”

(四)“小三”崛起

    2008年《蜗居》热播,捧红了两个词儿——“小三”和房子。“小三”作为新兴的团体,越来越不容忽视她们的影响。电视荧屏上《婚姻保卫战》敌不过《回家的诱惑》,看《糟糠之妻》能否《复婚》,《犀利人妻》收视夺冠,等等。诸如此类小三题材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受欢迎。甚至网上还成立了“小三论坛”,捍卫“小三们” 的“权益”。“我是‘小三’我怕谁?”,她们显然不再是以往一副见不得人的形象, 磨刀霍霍,向挑战传统价值观发起正面攻击。性,爱,金钱,权力,美貌,虚荣…… “小三”带来了海市蜃楼般的美好想象。但这件华美外衣隐藏的是忧伤,无助,甚至血案。“我是‘小三’我怕谁?”所展现的是真爱的崩塌,更是价值观混乱之后的行为失范!

(五)个性失真

    在此且不重复以“芙蓉姐姐”为风向标的自学成才的“丑角”后起之秀。尚在潜伏期的“丑雏儿”也不少。这些“丑雏儿”有些是“丑角”的粉丝,一切以“丑角”的言行举止为方向标,一旦“丑角”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绝对是忠实的支持者与捍卫者,其实其他“美角”的粉丝也是如此,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思想个性,在“丑角”,“美角”的后面亦步亦趋。而后自己也成了一群毫无主见,个性丧尽的小丑,被别人“审”着。另一部分的“丑雏儿”是一味模仿“美角”而终于失去本色的雕塑,或者一味迎合大众审丑趣味而最终丧失自我的“百变达人”。更可悲的是文学艺术界的个性失真。个性是文学艺术的生命,“在艺术中,只是那些没有性格的,就是说毫不显示外部的和内在的真是作品,才是丑的。” 今越来越多的挂着“文学家”,“艺术家”头衔的精神生产者为分得“审丑”经济圈里的一杯残羹,于是万卷文字都长着一张讨好读者的嘴脸。他们都是为求出名,求个性而最终变成个性失真的奴隶。

 二、围观者的疯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贫富差距拉大,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社会普遍存在着信仰真空。这时候,拜金、反主流的言论往往会受到一种恶作剧般的追捧。当代的审丑观众 “一方面回到了原始时代,美丑不分;另方面,又进一步有意识地发现丑,表现丑,把丑当成美,丑成了美”〔6〕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刺激、痛感。正像一种变态心理的人,只有虐待他人或鞭挞自己的痛感才能使自己获得满足。他们有的是有效仿“丑角”之心,却没有敢做之胆,因此只有靠围观过瘾。有的则是满足自己的偷窥癖, 56 27726 56 15756 0 0 3857 0 0:00:07 0:00:04 0:00:03 3857求刺激感。在全民审丑的热闹乃至狂热背后,社会内在的价值已经被完全掏空,可以说是丑角、公众、媒体,共同打造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审丑运动”。

  (一)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与积极创造

  媒体在传播低俗新闻和低俗文化等肤浅无聊文化产品时,会获得一时的暴利。媒体为追逐这点利益,摈弃良心正义,社会公德。媒体每天追求的封面文章、轰动丑闻,一切的目的是获得最高收视率、最高发行量、最高点击率,赢得广告商投来的滚滚财源。以《非诚勿扰》为例,节目低俗不堪,但收视率自开播至广电总局要求其整改前,34期节目几乎使江苏卫视坐稳同时段全国收视率皇冠宝座。此外凤姐,苏紫紫等的走红都应归功于大众传媒。这样的传媒完全失去了媒体的本质,就像一只苍蝇哪里臭就往哪飞,是嗅觉敏捷,毫无理性的动物。

  而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审丑”活动中,媒体不再满足于仅仅扮演着“传播宣传”的角色,它们积极要求参与到“造丑”的环节中来。事实上,媒体早已践行自己的诉求。有很多丑闻是媒体胡编乱造报道,博取到高点击率,遭到当事人谴责后,又发声明致歉的。搜狐网大肆报道女明星赵子琪陪睡事件后,张朝阳又诚恳发声明致歉,而其中真伪难考其证。试图把救助小悦悦第十九个路人陈淑芳刻画成沽名钓誉之小人的媒体可当属“造丑”之最,无人能敌。

  (二)观众的“执着热情”

  事实上,很多人都具有难以克服也不愿承认的“审丑欲望”。马路上有人吵架,彼此粗口相对,本没什么可“欣赏”的。可凡有这种事发生,必会观者如云,且都看得津津有味。伴随丑角儿元老级人物“芙蓉姐姐”成熟的 “粉丝”与叫骂者,更像是吸食鸦片一样,麻醉自己的意识,企图在刺激,痛感中暂时忘却现实的残酷。他们“粉丝”则应是有心效仿,无胆为之,只能靠时时关注以排解不敢为之愁苦。叫骂者看完后口诛笔伐,自许是冷静客观的批判者,其实已深陷其中,对它们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助长了这一股歪风邪气之后竟还以“批丑领袖”自居。

  “审丑”是人类心智成熟时期对自身活动结果进行审美的有益补充。但是,如今的审丑大众已经把示丑、露丑、窥丑当成嗜好,走进嗜丑的误区,扭曲正常的审美观,一味追求怪异,寻求刺激。这个社会已经“审丑”泛滥成灾。因此,在全民审丑的热闹乃至狂热背后,社会内在的价值已经被完全掏空,甚至可以说,每一个人挟裹在这样的娱乐文化潮流中不可自拔,剩下的只有苍白和空虚。

三、亟待理性救赎的“非理性审丑”

(一)正视“丑相百出”的原因

    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积怨加深,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化建设跟不上经济建设的步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不完善所暴露出的短板和软肋是如此明显,原有的一些信仰出现崩塌的倾向,而新的信仰又没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信仰真空现象。此时,低俗、拜金、反主流的现象难免不趁机纷纷冒头,而这些浮出水面的“丑象”往往会受到一种恶作剧般的追捧。其次,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冷战年代,一方面经济较落后,人们多忙于生计,另一方面,革命年代,信仰坚定,政治新闻本身可能就是某种民众谈乐的公共信息的源泉。而在和平年代,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个人主义思想渗入,人们更多地强调个人发展、个人享受和个人娱乐,人们的兴趣正在远离政治和公共事务,而趋于个人的“秀”。可以说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丑”的出现提供了平台。而中国正处于明显的转型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而社会又来不及建立起完善的,受到公众普遍认可的价值体系,使得中国出现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蔚然之风。

(二)理性审丑救赎“审丑上瘾”

    丑是人类生存的本真状态,生活中既然有丑,我们在娱乐时就不能拒绝丑恶,不能没有审丑。“审丑”,是一种微妙的心理行为,人们对于丑的事物往往会产生一种弗洛伊德称之为“情感矛盾”的喜恶参半的特殊心理,这种心理会导致一种类似于萨特所定义的“审美喜悦”的快感。审美主体(人)在对客体(丑)的“审丑”过程中会产生惊异、恐惧、怜悯或厌恶的感情,然后在这种情感中得到渲泄、净化和陶冶。

    我们在审丑时要保持一种健康理性的心态,坚持理性审丑原则,用理性的眼观审丑,不能疯狂地审丑上瘾。审美的终极目标追求的是真善美,审丑的最后目的也是为了惩恶、扬善。正确的审丑,可以帮助我们以一种否定的形式及反向的思维去审视当代大众文化的负效应、负作用和负面价值。“丑是不和谐,反和谐的。”而审丑就是“使人们看到这种不和谐,从而把人们从日常麻木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意识到日常与人共同存在状态的虚假性,最终促使人们对现实提出质疑、提出抗议”。


   丑的价值有时可以调和人之生活,但是一味趋丑绝不是好事。所谓“近墨者黑”,丑陋的东西看多了必然影响自身的行为习惯,甚而是道德品行。流言止于智者,丑闻失在理前。只要我们对丑象不理睬,他们自然成不了气候,就像一颗罂粟种子,在没有土壤,阳光,水分的环境里永远不可能变成残害人类的毒品。

更多精彩,请扫码进群搜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