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幕揭发运动

2016-07-10 小武 新传大词典

黑幕揭发运动

"黑幕揭发运动"又称“扒粪运动”。19世纪下半叶,美国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本主义从 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对内根本无视员工的利益,对外以迫害公众利益作为赚钱的重要手段,奉行所谓"只要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引起了 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出现了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扒粪运动"。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把当时从事揭露新闻写作的记者们挖苦为“扒粪男子”,记者们却把它接收下来,自称“黑幕揭发者”(muckraker,直译为扒粪的人)。


这也是这场运动之名的由来。当时的揭黑幕斗推动了美国政府的一系列改革,给后世留下深远的影响。今天,众多记者、编辑仍遵循着先驱的脚步,为改良这个社会不懈地努力。

《麦克卢尔》:运动的桥头堡



运动的参与主体是新闻记者。大众报纸的经营者也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如被认为是揭露黑幕运动第一份杂志的《麦克卢尔》的创始人塞缪尔·S·麦克卢尔 。


麦克卢尔出生于爱尔兰,幼时随家人辗转移民美国的经历和林肯的遇刺,都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麦克卢尔》创办于1893年。利用当年经济危机中失业劳工对低价杂志的需求,《麦克卢尔》以15美分的低价面市。麦克卢尔想出各种点子,他的朋友约 翰·菲利浦斯则将其中有市场价值的付诸实践。每期杂志上必不可少的是“扒粪”工作者的黑幕揭露,许多著名的黑幕揭露文章都出自这本杂志,比如林肯·斯蒂芬 斯关于城市腐败的系列报道等。麦克卢尔认为公众有权利甚至有义务去了解这些。对黑幕揭露者来说,扒粪运动作为民主权利的斗争,是“一场道德上的战争”。他 们把自己的工作视为与父辈们对抗奴隶制相当。 

    共同的志向将这些人联合在一起,加上麦克卢尔的有效领导,杂志的作品一直保持一定的水平。有人将这些写手们称为“纽约期刊杂志群中最具才能的工作人 员”。


该杂志1903年的1月号同时刊载了林肯·斯蒂芬斯的《明尼阿波利斯之羞》、埃达·塔贝尔的《美孚石油公司史:1872年石油战》和雷·贝克的《工作的 权利》,吹响了黑幕揭露运动高潮的号角。这三篇文章分别从政界、企业界和劳工界三大领域对美国社会进行无情的揭露,文章的作者也因此被视为黑幕揭露运动中 的重要人物。麦克卢尔配发社论,呼吁人们维护法律,“政府官员和资本家都在以一种合谋的方式触犯法律,最终的代价就是我们的自由。”


《麦克卢尔》在运动进行得最火热的十年中,月发行量都在300万份以上,相对于当时只有7800万人口的美国,销量极为可观。

“扒粪”英雄

 林肯·斯蒂芬斯

1866年出生,1901年担任《麦克卢尔》总编辑,而后转任记者,亲自前往第一线调查城市腐败的黑幕。他连续在《麦克卢尔》发表的文章,揭露美国圣刘易斯、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等城市政府官员的腐败丑行,引起了强烈的社会轰动。


斯蒂芬斯使用大量第一手数据,文章也琅琅上口,紧凑且具悬念,深受读者欢迎。他的文章在带动杂志热销的同时,也使市民对当时城市腐败的 状况有了更多的认识,人们开始思考这些腐败的根源与危害。也正因此,人们将他视为黑幕揭露运动的“领头羊”,“揭开地狱盖子的美国新闻人”


埃达·塔贝尔

1857年出生,因父亲从事石油开采业,她从小就熟悉行业中的各种事件,后来应邀加入《麦克卢尔》。在《美孚石油公司史:1872年石油战》中,她揭露了美孚公司在石油垄断战争中的间谍乃至恐怖主义行为,包括控制竞争对手输出石油的铁路并提价、课以重 税,妨碍乃至破坏对手的产品装船出货,胁迫对手的卖家取消订单等等。塔贝尔的文章数据翔实,充满感染力,她花了5年时间调查,只写了15期报道,最后汇编 成《美孚石油公司史》,最终使得美国政府根据1880年的反托拉斯法起诉美孚石油公司及其下属的七十个相关企业,而后最高法院于19l1年5月判决起诉有 效,美孚石油帝国解体。1922年的《纽约时报》将埃达·塔贝尔列为“美国在世的12个伟大女性”之一。


厄普顿·辛克莱

1878年出生,后来成为一名活跃的社会主义者。1906年,辛克莱完成了小说《丛林》,在《寻求真理》连载,把杂志的发行量提高到了 17.5万份。该小说以立陶宛农民朱尔吉斯充满悲剧的人生为主线,以美国屠宰行业为基点,反映了20世纪初美国方方面面的风貌和社会问题。小说中反映出的 食品行业及其糟糕的卫生状况激怒了民众。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读完小说后,促成了《纯净食品及药物管理法》的通过。辛克莱更多的是一名社会主义者。在 1906年后的30年间,辛克莱继续创作了许多揭露资本主义黑暗面的长篇小说,如科罗拉多州煤矿工人罢工的《煤炭大王》(1917)等。

黑幕揭发运动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纷纷加人揭露黑幕运动,并写出许多影响深刻的文章,如《世界上最大的托拉斯》、《疯狂的金融界》,《人寿保险真相》等。随着黑幕揭露 运动日益高涨,揭黑幕者瞄准的对象转移到了国家政体上。在1906年3月号的《世界主义者》上,戴维·格雷厄姆·菲利普斯在其《参议院的叛国罪》中指名道 姓揭露了纳尔逊·奥尔德里奇等20多位参议员政治腐败的罪恶,该篇文章手法极其辛辣,通篇尽是“叛国”、“无耻”、“强盗”等字眼,最后打破了参议院的铜 墙铁壁,一些参议员在下届选举或几年之后失去了席位。1912年一项宪法修正案成功通过,直接选举参议员的权力最终还给了人民。


黑幕揭露者的触角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指责详尽而直接,毫不留情,他们发现的问题形形色色,《人人》曾列举黑幕揭露者的成就:“保险业运行机制更为健 全,银行正在增加新的防范措施,广告基本真实,食品和药物掺假受到抑制,公共交通运输公司更为关注人的生命安全。政治老板的风光不再,各州和各城市都在致 力于廉政建设。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历史学家把黑幕揭露时代称为一个打扫蜘蛛网和破旧家具上尘土的清扫门庭的时期。


1906年后,这场运动的旗帜性刊物先后被保守的企业集团购买,事实上揭黑运动就此灭亡。但是到六七十年代,黑幕揭露运动对此后调查性报道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最大的成就是《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报道。黑幕揭发运动不仅促成了美国公民意识的觉醒,更把舆论监督的观念深入人心,最终造就了 现代意义上的调查新闻界。      

扒粪运动是在美国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发生的运动,虽然它对美国政治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自身仍然有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或者不适合过度运用。尤其是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互联网作为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已经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数量庞大、无处不在的网民变成了中国社会重要的“扒粪者”,如孙志刚事件、郭美美事件,许多“黑幕”、“丑闻”和腐败问题通过网民的揭露和“曝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作恶者受到了应有的惩 罚,有些事件引发了强烈的反思,甚至影响到中国政策的走向。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扒粪运动中记者和媒体所运用的权力即是被我们称为的“第四权力”,对于社会腐败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虽然媒体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也应该是监督和曝光,一个运行良好的社会中,媒体的监督必不可少,但是社会问题的解决更应该依靠的是司法途径,即其他三种权力的健康行使。当一个国家的大部分的问题都依靠媒体去解决的时候,说明这个社会正常的司法救济途径是拥堵的,其运行是失灵的。所以,从根本上说,依靠扒粪运动的方式解决问题不能治本,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通过媒体的曝光和监督推动司法行政立法程序的有效运行。另外,在如今的互联网空间中,所谓的扒粪运动很多时候会由于网友的非理性而演变为揭私运动,即毫无边界的侵犯他人的正常的合法权利,这是手段和目的的矛盾,不能为了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目的而没有边界,这也是扒粪运动这种方式需要克制,不宜没有条件运用的原因之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