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媒介悲观主义

2016-07-26 竹子 新传大词典


媒介悲观主义


多伦多学派,英尼斯


哈罗德·英尼斯,经济史学家,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鼻祖,也是麦克卢汉的老师。他一生的事业可以从1940年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早期的他是声名卓著的经济史学家和经济理论家,后期的他则沉浸在从古到今的经济与传播关系的研究之中。


在英尼斯看来,任何媒介都存在时间或空间的偏向性,并深刻作用于社会组织形式。在印刷术到来之前,石头、陶泥、羊皮纸等能经受时间的消蚀,具有时间的偏向性。结果是,使用这些媒介的社会往往更稳定、长久,趋于保守的宗教势力更强大。纸张则是空间偏向的媒介,使用纸张的社会世俗制度完善,政治权威倾向于非集中化。英尼斯的传播偏向论说明,宗教组织注重权威的延续,所以偏好开发时间型媒介,像经久不衰的建筑与雕刻。政治组织注重疆域的拓殖,所以偏好发展空间型媒介,像邮驿、运河、莎草纸。


在这里,伊尼斯所说的主导模式就是文化和知识的垄断,他分析了几个古老帝国的案例:希腊复杂成文法的兴起导致令人压抑的司法控制和沉重赋税;罗马的许多著作与其说是用于学习,不如说是用于炫耀地位。由于受到教会的控制,凡是被认为没有知识的书籍就会被压制甚至销毁。古老的帝国:埃及、巴比伦、罗马正是由于知识垄断而导致了灭亡。他认为知识的垄断是历史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今天的我们和埃及、巴比伦、罗马一样,也可能走向衰亡,因为使那些古老文明崩溃的“偏向”并未完全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正是这种“偏向”导致了知识的垄断,只不过媒介形式发生变化而已。伊尼斯也将美国大众传媒对加拿大文化的强烈冲击称为另一种形式的知识垄断。


纽约学派,波兹曼


尼尔波兹曼生于纽约并长住于此。他于1953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弗雷德尼亚分校,并分别于1955年与1958年在哥伦比亚教育学院取得硕士及教育博士学位。自1959年开始在纽约大学执教。


波兹曼认为印刷文字具有这样的品质,使人获得更多有意义的信息,提高我们的道义感和向善能力以及促进艺术表达、提升人们互动、促进对历史的兴趣等。电视则相反。他抨击电视使童年概念消逝,而童年是“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可能是最具人性的理念”。在《童年的消逝》里,波兹曼对于美国当代电视传媒所主导的大众文化进行了批判,捍卫了印刷文化。


在《娱乐至死》中,他指责电视固有的娱乐化特性将使社会文化面临因娱乐过度和信息过剩而毁灭之虞。电视的属性使它不适合真正富有意义的话语,比如政治和宗教话语。波兹曼也承认,娱乐并非是电视的唯一功能。我们也可以通过电视来学习、接受教育和获取信息。但现在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技术垄断》中,波兹曼断言,技术发展会使社会丧失人性。他更焦虑于文化符号的流失。在技术垄断的条件下, 各种“软”技术以至社会“科学”对技术的诌媚,导致了文化符号的大流失和人们对传统以及神圣的漠然。


从《童年的消逝》到《娱乐致死》再到《技术垄断》构成了波兹曼媒介技术批判“三部曲”,其中既有担忧:电子媒介对印刷媒介的侵蚀,又有愤怒:电视使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更有焦虑:技术垄断导致人性的丧失和文化的衰落。在波兹曼看来,电子媒介所造成的对人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其对媒介技术的深深忧虑和悲观主义态度浸透在其著作的字里行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