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机器人记者今年应该是个大热点

2016-11-19 黄可 夏天 新传大词典

本期内容摘自

《机器人记者:本质、模式与意义》,黄可 -《中国记者》,2015年5期


这篇文章很好的介绍了机器人新闻的产生、工作机制、优势及相应劣势、还提到了对新闻业的影响。文章重要的观点小编会加粗以及红色字体加以提示,可以为大家提供答题思路。


《机器人记者:本质、模式与意义》

摘要:新近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的机器人记者引发了业界关注。如何正确看待、恰当运用机器人记者?它的出现是否会“替代”传统新闻人?从目前国外的实践来看,机器的辅助使新闻生产更高效,编辑记者得以从繁复庞杂中解放,致力于打造更具专业性、个性化的新闻产品,现代新闻生产、流通也由此获得了新的可能。


一、本质:人的延伸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信息产品的极大丰富,一方面满足了信息社会人类对资讯的多层面需求,另一方面过量信息也不断挑战着人脑的处理极限,冗余造成的负担更成为信息社会的顽疾。在追求信息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中,突破生物体自身局限的人工智能技术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机器人记者的出现就是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典型案例。(用在论述开头,完美)


虽然机器人记者(Robot—Journalist或writing Machine)在2014年底才出现在大众视野,但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0年,位于美国芝加哥的Narrative Science就开发出一款名为Quill的自动写作软件,它可以将数字转化为有结构的描述性文字。

Quill的工作从早期的自行生成新闻标题,到编写体育赛事新闻以及撰写基金业绩报告,不仅受到诸如《福布斯》《财富》、瑞士信贷、USAA等知名企业客户的肯定,更获得美国情报机构的青睐,为其生成大量的文字报告。真正让机器人记者广受关注的是2014年7月,美联社与Automated Insights公司达成合作引入一款名为Wordsmith的内容生成平台,从当年10月开始完全全自动地为美联社提供针对企业财报的新闻报道撰写服务。借助美联社在全球新闻生产领域的影响力,机器人记者的概念广为传播,一些著名新闻机构如《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赫芬顿邮报、雅虎新闻等也纷纷引入机器人记者参与新闻采写。


目前,机器人记者在新闻生产领域的适用范围还较为有限,主要集中在金融报道、体育报道、自然灾害报道、罪案报道、房地产消息、健康资讯等,这些报道类型的共同点是新闻产制通常涉及大量数据、图表和量化分析,新闻写作从内容到结构有相对固定的标准和模式,这使基于人工智能自然语言生成技术的机器人记者有巨大发挥空间。


二、模式:机器书写新闻


观察机器人记者目前参与新闻生产的方式,其工作遵循一些固定流程:

首先,基于已有资料或数据库采集新闻写作所需的素材。这一过程类似于搜索引擎对网页的抓取,主要以新闻关键词、数据指标、时间维度等为线索。


其次,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资料的结构化归类、多维度的统计分析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变化和趋势,同时不断将统计结果与系统内已经设定的新闻点标准进行比对,以确定报道方向。


接着,在初步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选择新闻点,这一过程可能存在人工干预,协助进行新闻价值判断和新闻点的甄选。


之后,基于选题和新闻点,套用系统内已有的写作模板生成新闻稿。据报道,Wordsmith通过与微软、美联社、雅虎、《纽约时报》等合作,确定了超过3亿可使用的新闻写作模板,且随着机器人记者应用领域的拓展,这一规模还在不断扩大。(隐含其写作模板化的问题)


最后,根据需要,由人工编辑在新闻出稿前润色、审核并发布(人工编辑的干预表明机器人记者仍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记者)


三、意义:信息流中人与机器的合奏

机器人记者的出现既是信息技术进步的成果,也是信息社会新闻业发展进化的必然,虽然目前机器人记者可适用的新闻主题和报道领域仍然有限,也永远不可能完全替代具有专业素养的新闻从业者,但这种方式的出现对于新闻生产流程优化及人类信息生

产却有着多重意义。


1.使新闻采写更高效

现代社会,信息流动呈现高速、海量、网状发散的特征,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凸显并获得关注, “速度”成为新闻采写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而这正是机器人记者的突出优势。2014年3月18日,美国加州发生了一次里氏4.4级的地震,在地震发生仅仅三分钟后,《洛杉矶时报》的网站上就刊发了该消息,这即源于报纸内部人员开发的地震新闻自动生成系统。同时,机器人记者也大大突破了人工记者的工作极限,Aufomated Insights公司的wordsmith平台每秒能生产2000篇文章,每周可以写出上百万篇文章,这是人工记者根本无法做到的。随着机器人记者应用的日渐成熟,这样“极速”“海量”的新闻报道将越来越多,借助机器人记者的高效,必然引发新闻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2.减少报道差错

新闻报道中出现错误往往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而在传统的新闻生产、传播流程中,差错概率在各环节都无可避免。2008年,某报刊登报道《招行投资永隆浮亏百亿港元》引发招商银行股价暴跌并带动银行股板块整体下跌,由此招商银行A股流通市值损失超过百亿元,这条消息事后被原新闻出版总署通报为虚假消息。仅仅由于记者在采集香港永隆银行的股价数据时出现一个数字错误,进而得出招商银行浮亏逾百亿港元的不实结论。类似案例在报道中并不少见,尤其是传统严谨的财经报道中,过多的数据和指标、繁杂的计算和分析对编辑记者的细心和耐心都是一种挑战,而机器人记者却能较好地应对这一切,严格遵守程式设定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规则,套用标准的新闻格式,使出错概率降至极低。


3.对传统新闻人的解放与突破

机器人记者的出现一度成为新闻讨论的热点,其中“机器人要抢记者的饭碗”的标题更博得众多眼球,引发了不少讨论。预测未来人工记者是否要下岗来让位于机器人记者还为时过早,但正确认识其中机器与人的关系却十分必要。目前,机器人记者更多扮演着新闻采写工具的角色,虽然可以做到完全独立的新闻采写与刊发,但依赖于人工设定的采写程式让机器人的工作始终处于人类掌控之下,距离成为严格意义上“真正的记者”仍有较大

差距。


而对于传统新闻人,机器人记者的出现无疑可以分担大量繁杂的基础性采集工作,让记者从枯燥无味的机械性重复劳动中获得解放,从而有精力聚焦于对新闻内容的深度挖掘和批判性思考,在机器人记者的成果上生成更具个性化、针对性的新闻产品,正如美联社对机器人记者功能的定位——“解放记者,减少重复性的新闻和数据处理”。因此,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机器人记者都将扮演新闻采写工具的角色,既是人工记者的补充,同时也是新闻采写方式创新的尝试方向,善用机器人记者将大大提升人工记者的工作效率,两者的创新性结合也会是由“海量报道”到“高质量报道”转化的必需,新的报道模式及新闻产品也许由此应运而生。


4.扩展新闻产品营销空间

在使用机器人记者之前,美联社每季度出产约300篇针对财报的新闻报道,而使用机器人记者后,这一数量猛增到4000篇。据Automated Insights的统计,Wordsmith在去年写了近10亿篇文章,平均每篇文章的浏览次数在100万次左右。此外,wordsmith创造出100多种报告类型,建立了50万则推特内容。新闻产品数量的激增为客户和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更为新闻产品营销提供了更多可能。长尾效应同样适用于新闻产品的产制,基于机器人记者的作品,编辑部对“数据”“信息”“事实”进行分析解读和二次加工,并根据需要转换新闻点、文章结构、表述方式等,生成适配平面、网络乃至移动、社交等多媒体终端的产品,为用户和受众提供个性化定制内容。可以预见,

“海量+个性化”的组合,将更好地体现媒体核心竞争力,给予新闻用户更多选择权、赋予新闻产品营销更多的活力和空间。


5.机器人记者的中国路径启迪

随着新兴媒体形态的扩张和受众媒介习惯的改变。传媒行业也经历着激烈的动荡和调整,对此,身处第一线的记者们感受更为深刻。在信息技术曰新月异、新媒体大行其道的传播环境中,固守一支笔、一个本的传统记者形象已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面临类似机器人记者的冲击,传统的新闻人能够做些什么,值得所有从业者思考。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媒介融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深入,时代发展对于走在信息洪流前沿的记者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震后三分钟写出报道的地震机器人Quakebot(地震新闻自动生成系统)是由《洛杉矶时报》的记者兼程序员所创建,这种“多才多艺”的记者也许就是未来新闻工作者的标准形态。同时,自然语言生成技术等关键元素对于中文的适应性和拓展性也会是挑战传统新闻写作规则的新命题,机器人记者的本土化更不会一蹴而就。在国外,机器人记者已经正式上岗,在国内,除了静观其变,我们更需积极求变。

(这篇文章写于2015,如今国内的机器人新闻写作也开始兴起,腾讯的Dreamwriter,新华社的”快笔小新“等等)



小编夏天有话说:

机器人记者有很多优势,但与传统记者相比劣势也很明显。

比如,写作的模板化严重,文风生硬;

又不具备人工记者的新闻敏感和洞察力,只能从事特定领域的写作,不能进行采访调查;

无法履行灵活把关原则,在设计新闻真实性、新闻价值等方面,仍然需要人工记者进行信息筛选和议题设置 等等。


基于这些劣势,所以机器人记者还无法取代传统记者。但是又因其独到的技术优势,可以为记者”松绑“,二者优势互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