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验贴】北大财经传媒400+学姐4个月备考心得(附干货集锦)

2017-04-16 肥姐 新传大词典

点击上方蓝字“新传大词典”关注我们,助(祝)你成功

这是一篇来自今年考上北大财经传媒方向学姐的经验贴。(而且还是高大上的北大汇丰商学院)文章很长,真的是诚意十足。学姐备考的时候也经常关注我们词典,想通过这个平台介绍自己的经验,帮助更多的宝宝。感谢学姐!


本文已获得原创作者肥姐授权

非常荣幸,今年我被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新闻传播专业(财经传媒方向)录取,初试总分400+,专业课分别:140+、120+,英语二75+,政治65+。专业课是我的强项,公共课较弱,尤其是政治只花了28 天左右能拿到65+,我已经十分欣慰了。


对于考研,我觉得是一个选择加积累的过程。个人的学习积累以及院校、专业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考研的成败。以下,我将简要介绍我个人的一些情况供参考,然后分享一些新闻传播考研以及公共课复习的一些心得,推荐一些干货公众号以及书籍,希望能帮到大家。


主要分析“要不要考新闻传播的研”,“如何准备专业课和公共课”这两方面问题。


适用范围:“性格急躁、纠结、难以静心学习”的学渣;“考上是底线、名次无所谓”人群。(学霸在观后可能会对有些速成做法产生不适观感,在此先表示抱歉)


交流方式:懒人一个不解释1262746769(QQ 号欢迎交流和吐槽)(暖心学姐还提供了个人QQ号)


插播一句:干货部分建议收藏,不要看一遍就扔了,在之后学习遇到瓶颈拿出来多看几遍,不同复习阶段看会有不同的收获和体会。(我自己就是这么干的)

我为什么考研VS 你为什么考研

我本科读的国际传播专业,结合我个人的一些经历,给各位还在犹豫如何选择考研专业和学校的同学建议如下:


假如你现在还是大一、大二,不用着急做决定。如果对新闻传播感兴趣,就多参加各类新闻传播方面的讲座,比如北大、清华、人大经常有很多不错的讲座,请来各类学界学者、知名评论员、记者、主持人,多与媒体人交流,能拓展你的视野,了解到业界人士对于很多热点的观点,这些看法往往跟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东西会有差别。

其次,要想做新闻人就不能太懒,假期多跑跑实习,比呆在家里看剧收获多得多。我建议第一份实习最好去传统媒体,对人的锻炼更多,能锻炼到采写编评各方面能力,媒体前辈们也有他们多年摸索在学校学不到的各种经验,能让你短时间迅速了解行业,增长业务能力。最重要的是,干完媒体实习,你大致就知道自己对这一行感不感兴趣,到底要不要考研。


假如你已经大三甚至是大四,临近考研了,急着在考研、出国还是工作三者之间做抉择,我的做法就是都去尝试。

我在大三的寒假复习了一个假期的雅思,用百词斩背了2 本单词书,并且搜集准备好了英国、香港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做好了我自己申请所需要的所有文书,在3 月一次通过雅思,随时都可以申请出国。3-­‐5 月一直在纠结考研考哪个学校,把清北人的新闻传播硕士招生简章都看了一遍,在5 月末最终决定考北大汇丰商学院。6 月咨询了很多老师和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开了个书单,买好了所有考研要看的书和资料,基本把前期要做的事情全做好了,加上我大三下学期还选了不少课,直到6 月底,才慢慢开始着手制定考研学习计划。7-­‐8 月的效率最低,一方面因为自己情绪一直比较低迷;另一方面,由于考研初期需要大量阅读专业文献书籍,脑力劳动量巨大,也经常静不下心慢慢看。我属于性格急躁的那种人,不适合长战线学习,所以看书看到实在厌倦的时候,就干脆不看了,离开学校去找工作。海投简历的过程给人一种大海捞针的绝望,在鹅厂、国社等等校招一次次笔试面试遭遇大神的时候,开始深深自责自己书到用时方恨少,然后又乖乖回到图书馆,接着学习。


这样的方式也许不具有普适性,考研还是要有心如止水的强大心性,才能够在学术领域有所领悟。但我觉得看书感到疲倦劳累,与其情绪低迷,放任自流,不如换一种情景和心情,有时候其实从另一方面对自己是一种激励。


方法干货篇——专业课 

专业课简单一句话:在精,不在多。决定考北大财新传媒专业后,我在各大新传考研论坛搜集了1个T 之多的资料,官方指定参考书目就有7 本,且大部分是外文翻译书,也报了一些培训机构的考研辅导班。网上有个考北大新传方向通用的书单,从基础到提升一共罗列了40 余本书,每本书平均300 页以上。6月刚开始准备的时候踌躇满志,把所有推荐的、能找到的书和资料都想方设法拿到手,但到了9 月,事实上零零碎碎2 本最基础的还没看完,跟最初的计划相距甚远,加上这个时候也要开始学政治和英语了,整个人开始慌了,陷入了“完蛋了,一定考不上了”的深深自责。


(网盘资料分类)


颓废自责期间,参加了几个招聘,陷入“喜欢的工作不要我,要我的工作不喜欢”的死循环,决定还是回到图书馆好好学习。理了理思路,觉得长线作战不现实,全面围攻不可能,唯有重点进攻还有一线希望。先拿到16 年考研的真题仔细研究了一周,对基本题型、题量进行初步梳理。


财经传媒专业试题跟其他学校差不多,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应用,题量通常在5-­‐6、2-­‐3、1-­‐2 道题浮动,分值分别对应5 分/题、30分/题、60 分/题,考试内容覆盖范围涵盖新闻学理论+实务、传播学理论(北大财经传媒专业不考察新闻史、广播电视、广告学之类的,考察范围相对不那么宽泛,很有专业特色,方便集中复习,给学渣们减负不少)。


再对以往2 年的真题进行分类归纳出高频考点(由于财经传媒从16 年才正式去掉经济学内容的单独考察,完全作为新传方向进行招生,因此事实上只有16 年一年的真题值得借鉴,但为了更好了解这个专业的考试范围,我在整理的时候还是拓宽到15 年)。得出的结论就是:社会研究方法必考(15、16、17 年在两门专业课里既考了名词解释,又考了简答,足见其分量)、新媒体必考(这个大热点基本上所有新传考研都一样,作为媒体发展前沿势,没哪张卷子不考这个的)、文化产业涉及(这个能很好反映财经传媒的特色,关注产业管理、资本运作等传媒+经济领域)、还有一些传统新传考研的常规内容(如传播理论发展史、新闻实务的采写编评、5w 领域各个经典理论等等)。


在经过上述整合工作之后,对于专业课的考察基本上心里已经有一个很清晰的框架谱系了,可以开始着手有侧重进行归纳复习。


(自己的手写笔记)


针对基础分名词解释,我拿董璐的《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和《新闻传播学大辞典》,辅之陈力丹的《新闻理论十讲》进行扫盲式阅读,摘取部分我觉得常考的词做了一个100 题的list,睡觉前扫一眼,觉得陌生的回到书里看看,临考试前坚持个2 周,基本上名词解释80%的基础分到手了。

(之前典哥也推荐过几本新传考研拓展书籍【干货】除了指定教材外,还有哪些书值得看?


针对简答,主要看了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辅之李彬的《传播学引论》,郭书应该是在每个新传考研经验贴里面时时刻刻反反复复被提到的一本经典考研必看的书,主要因为传播学本身就是个舶来品,80 年代开始引入中国,国内尚处于发展期,经典理论著书不多,大量专业书以翻译欧美著作为主,素质培养可以广泛涉猎,但对于时间紧迫有急需功利性得分的考研而言,郭书从逻辑到表述,更适合考试。但书无完书,郭书体系上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所以推荐李彬的书进行补充,这本书语言风格上比较风趣幽默,可读性较高。基本上认真做好上述两个步骤,名词解释和简答大体没有问题了,算下来至少70-­‐80 分到手了。


论述这部分是考试的重头戏,分值最高,对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要求也最高,基本上拉开分数差也就在这道题。论述题不像前面的题,主要以基础为主,论述可以称作一个小论文,需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同时要有严密的思维逻辑。死背硬记各类答题模版或者强行套公式(如某知名教辅书传播学小王子,参考即可,万万不能死背硬记当圣经宝典),看似高大上、实际上你自己也一知半解的专业词汇生搬硬套,老师一眼就能看穿,给分极低。应对这样的题只能进行长时间思辨能力的培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广泛阅读大量论文以及研究方法。后面我会推荐一些专业期刊,需要长期坚持阅读,先照葫芦画瓢学习学者的行文风格思路,再慢慢培养自己的观点。


最后,在专业课方面我还想再啰嗦一点,就是一定要注意不断归纳整理,不厌其烦,反反复复把你每个阶段脑子里储存的知识进行输入和输出,落实到笔头,通过画思维导图,理清思绪。长期不进行知识整合,尽管学了很多,但很可能考试时遇到无法完整输出的尴尬,废话太多、没有逻辑、浪费时间又无法切中要害得分,是最大的遗憾。我的建议,从各个不同的分类角度,对各种知识进行横向、纵向多个维度的复述和串联,有益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资料:

(北大财经传媒官方有参考书目,大家可以自己去官网看,在此处就不列举了,考试之前都是需要大致过一遍的,这里主要列一些补充的)

基础入门

陈力丹《什么是传播学》(入门级,趣味性、可读性高);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为数不多的中文专业书,基础必读,尤其是跨考);

李彬《传播学引论》(语言很幽默、通俗易懂)

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知识覆盖面比较全,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便于传播学基础框架知识梳理,应付常规简答题)

《新闻传播学大辞典》(应付名词解释)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入门级,应付常规名词解释、简答)


进阶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


提升

《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

《传播学新趋势》(上、下)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

《单向度、超真实、内爆》

《传播政治经济学》

《娱乐至死》


期刊

《新闻记者》

《国际新闻界》

《新闻与传播研究》

《现代传播》


公众号(主要推荐非营利性质的)

质化研究、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北大新媒体、三折人生(主要财经知识的趣味解读)、FT 中文网、经济学人、新传大词典 


方法干货篇——英语篇

在英语方面,我属于不擅长考试型选手。本科期间一直在追各种美剧,听力和口语还凑合,但考研初试英语只考笔试(悲剧了。。。)。


参考资料:蒋军虎英语二长难句和历年真题,新东方考研基础课(安利朱伟的恋练有词课程,当吃饭打发时间的综艺看,新东方老师吹拉弹唱才艺多多,幽默感不错,挺下饭的),百词斩


首先,背单词=吃饭、睡觉。因为之前在准备雅思,还要考专八,所以

一直在背单词。基本上从16 年1 月开始用百词斩背单词,到12 月底考研,已经背完了雅思、专八、六级、考研词汇这几本单词书的所有单词。不求都能认识、都会用,结合词根词缀记忆,加上一点点语感,到后面基本上很多词,你觉得没见过,但大致也能猜到什么意思,偶尔自己也能造出一些单词(后来查证还真是对的。。。)。单词书我自己是看不进去,用百词斩背单词因为有趣。可以看一些有意思的视频讲解,包括一些歌曲,缓解枯燥。背多了,其实会上瘾。。。有一次背了6 个小时单词,自己都没察觉。我个人的经验就是把背单词当成玩消消乐。。。不要有太大心理负担就好,多看几遍即使没记住也比没见过强,你的潜意识会帮你记住的。


其次,做题技巧很重要。这方面就必需夸一夸新东方老师的忽悠功力,我以前也比较反感这些辅导机构,后来有次偶然听了王江涛的课,觉得有些技巧还蛮有道理。印象最深的就是唐迟讲的阅读,根据问题类别不同,找答案的方式也不同。还有一些对一篇阅读全局性框架的把握,消除了不少我在一些模棱两可选项徘徊的疑虑。英语辅导班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人已经帮你把历年的真题嚼烂嚼碎了,把总结好的规律直接告诉你,挺省事儿的。但是不能盲目听从,要有自己的主见,学了方法平时要用到实践去检验,对你是不是有效。要是无用就果断放弃,不要浪费时间。


最后,范文一篇就够了。写作一直是我的短板,经验谈不上,但是走过无数弯路最后觉得所谓背模版、范文,其实不在多,一篇经典的就足够了。天天读、月月读,直到自己随口就能说出来,基本上你的写作自然而然就会慢慢有范文的影子了,但那又不会是生硬的照搬,因为每次题目不同,内容还得你自己编,主要是吃透一篇经典的精髓。这样心理负担也不会特别大。

(学姐的字也很漂亮)


方法干货篇——政治篇

28 天复习政治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也是事实。先声明,我是个文科生,有一定的基础,逼急了我能一天连续看7 个小时的课程视频密集学习,理解概括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还行。我对政治的心理预期不高,底线是60+过线,不能把考研大业砸在公共课上,哪怕不高,但底线不能破。在这种预期之下,相对心理负担不会那么重。


参考资料:肖秀荣全套资料(命中率超高的神器,如果只能选择一套资料,

首选肖四、肖八)、肖秀荣考研辅导课(肖爷爷普通话以及黑白ppt 实在是。。。但是绝对是干货最多,性价比最高。。。)、肖秀荣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新东方考研基础班(新东方老师整体的颜值和普通话水平比一般辅导机构强一些,来自颜控、声控的吐槽。。。擅长忽悠,冲刺课一些浓缩的技巧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画风也有助于缓解考研沉闷压力)


首先,把考研政治大纲过一遍,清晰明确划分出考试的五个知识区。分析各个知识块所占的分值极其重要,这会影响你后期的做题以及记忆侧重点划分。目前的情况马原>毛概>史纲>思修法基=时政。这些在任何一个考研政治的课里面开篇导读都会有很专业的分析,大家一定不要嫌麻烦跳过,一个课程学习一定是成体系的,只有站在制高点,才能很好把握全局。


其次,刷题刷知识点。对政治不感冒,9 月份我就买了肖秀荣老师的全套资料,但一直拖到11 月份下旬才开始认真做(也是心大。。。)。因为记性不好,经常一边做一边忘,这也一度让我很挫败,但还是得坚持做,效果还是有的。


最后,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自己做专题,至关重要!考研政治很大的特点就是跟时事结合非常紧密,上面说到五个知识模块虽然在分值上各有侧重,但是总体来说其实还是可以用一些热点事件贯通的。比如去年十八大一直在提国内经济发展转型,其实完全可以做一个专题,串联这五个知识块,从经济现状、问题、总体方针、方针细化实施方案等多个维度进行分解,包括对国家、各个社会阶层行业、人各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这样任何一个知识块考察到国内经济政策就能够很轻松应对了。


在离考试还有不到一周时间的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很崩溃的,政治没背的太多,选择题错误率也很高,但越是压力大越要坚持,直到考前2 天,我终于把政治所有知识点串成了10 个左右的专题,脑子一下子就清晰起来,做题也轻松很多。来自一个考研政治只复习了28 天的学渣的血泪史,65+对我而言已经很满意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借鉴。

辅导班

对于辅导班,我的态度是因人而异。考研过程中,基本上市面上口碑还不错的辅导班的课我大致都有去试听,有些挺不错,干货不少,也有些非常的坑!浪费时间不说,就跟理发店的Tony 一样拼命推销,也是醉了(不想得罪人,就不点名了,可以私下交流)。


因为每个人备考心态和学习方式、性格各有不同,同样一个课时的课,有人可以收获颇丰,有人却一无所获。但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报辅导课程能认识挺多跟你考一个学校专业的同学包括一些考上的学长学姐,不要带有太强的竞争敌对心态,跟这些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交流,经常能发现有些困扰自己的问题其实是大家的通病,这样能减轻一点自己一个人憋着的心理压力。同时,兴趣一样大家可以聊的也很多,在后期我有好几个一起考财经传媒专业的朋友(后来这些研友基本都考上了),大家经常一起讨论一些学习上的问题,相互补充思路,在交流过程中自己的表达也会更流畅,同时能发现自己思路的一些不足,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结语

总的来说,考研其实不仅仅是作为考生的我们被考核的单向过程,也是我们选择学校、专业、导师的一个双向过程。我个人一直很反感成功学,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说法,尤其是在考研这个事情上。一定程度上,考研不仅仅是实力的比拼,有时候也包含些许运气,落败不一定就代表能力或者努力欠缺,有时候也可能是缺乏一点点运气、方法不对或者是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出题阅卷的老师的想法和思路并不合适你。


考研时,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考场上,打开试卷,发现老师出的题、关注的领域也恰巧是你关注的、感兴趣的,不是说压到了题,而是证明你和出题老师的兴趣点是match 的,适合这个专业的考试。我不赞成“破釜沉舟”式的考试方式和心态,背负太多太重,往往很难真正的在思想上、心态上轻松自在、收放自如,太在意结果往往会让人忘记最初出发的目的。


不要为了一些所谓名校情结,不管合不合适,强迫自己变成别人想要的那样的人。(会有人说你都选择了北大,还在这儿站着说话不腰疼,事实上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两难抉择,但可以坦诚地说,我一直都是跟着自己的心在走,对于一个专业的兴趣远胜于学校名声本身。高考时候,因为一心想学新闻专业,我曾舍武大来到我现在的学校,四年的学习生活没有一次后悔过,现在选择的财经传媒专业也远比北大本身更有吸引力且更适合我自己。)


去尝试并发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路去探索,这在作出选择的那一刻,已经预示你成功了一半。


看完文章,大家应该能明白为什么学姐能考到400+分数了。


没有鸡血和鸡汤,文字中透露出学姐的踏实和自信,对自己清晰的认知。准备充分加上适合自己的方法,努力到位了,考上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这是一篇值得反复品读的经验贴,欢迎大家点赞、分享、转发。


PS:17已经考上的小伙伴,欢迎将你们的经验贴提供给我们,通过我们的平台将过去的奋斗历程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看到那些闪闪发光的日子,也可以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

有意者请加典哥微信:xiatiandes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