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福柯,一个同性恋哲学家

2016-04-05 竹子 新传大词典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可快速关
//一.福柯//

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词与物》还是结构主义的。他本人对这个分类并不欣赏,他认为自己是继承了现代主义的传统。他认为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本身就非常的含糊。

二.主要理论

1.理性的疯癫

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

疯癫不是单纯的生理心理和医学问题,它首先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问题。

疯癫及其他的遭遇是特定历史条件和意识形态的产物,是理性压迫的结果。

真正的疯癫是理性,理性凭借着科学与工业的成就,变得越来越蛮横,越来越残酷,它对人性的压抑已经由外部环境和活动空间深入到人的心理底层,真正应该得到限制的不是疯癫,而是理性。

2.规训与惩罚的双轨制

通过社会规范、政治措施和道德规劝改造,让不就范的人“从压抑性权力模式向生产性权力模式转变”,这叫做“规训”。惩罚是社会的排斥机制,把一切社会发展中不能消化、处理的东西整合在秩序之内。福柯认为,二者的默契配合产生了现代化的“美丽新世界”。

3.知识权力和文化的永远革命

福柯认为权力是身体之间,团体之间和社会关系各种力量运作的合力,分散在每个行使同时又服从着权力的团体和个人身上-众生造出这个机器,反过来控制了自己。真正的政治或革命目标不应该是争夺权力、改朝换代,而是对现代性权力机制-知识权力进行揭露和颠覆。

福柯反对用任何新的社会模式来取代现有社会的模式:任何社会都是用合理、秩序、规范等等,编织权力之网。因此,人应该永远地“去中心”,“反规范”,“反权威”,解放人的潜在意志和欲望。

4.全景监狱

 全景监狱是英国建筑师边沁的设计:四周是一个分割为许多小囚室的环形建筑,中心是一座瞭望塔。囚室中的每个人处于被隔绝与被观察的孤独状态,他们能够目睹瞭望塔高大的轮廓,却无法看清塔中情形,只能假设自己时刻受到窥视而自我制约。因此塔中可以是任何人,且不必时刻在场,亦能完美实现其监视功能。米切尔•福柯将现代社会比作边沁的全景式监狱。他认为在传统社会,社会管理者主要是通过信息不对称的方式来实现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的社会治理。而后也有更多的技术控制论学派学者将其运用在传播学研究之中。

课外延伸:共景监狱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超级全景监狱提供了可能性,但是这一理论也在时代的影响下进行了变革。在福柯的全景监狱构想中,权力如水银泻地般得到最具体而微妙的实施而只需花费最小的代价。 实际上,我们今天所真正面对的情况是-“共景监狱”。在共景监狱的社会模式中,已经不再是个体瞭望塔对众人的监视,取而代之的是众人对个体的凝视与控制。他们之间信息的分配已经比较对称了,管理者在信息资源把控方面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试图通过信息的不对称所实现的社会管理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这种变革保障了其生命力,权力的中心受到民主的控制从而避免沦为暴政的危险。
 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权掌握在极少数的大众传媒中,它们垄断了信息的传播以及如何传播,受众缺乏选择性。而互联网结束结构了国家队传播权力的垄断,这部分权力实际在一定程度上下放到了社会。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大众之间的知识沟不再明显。新媒体所催生的这一系列变革,也使得全景监狱染上了时代的色彩变革为共景监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