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属于世界的帅克
对我来说,今天是个很特别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能在捷克图书馆做这个演讲,我觉得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我是个中国人,我在捷克我在布拉格,说一点关于捷克的事情。在一百多年以前,在1883年这一年,捷克布拉格发生了两件互不相关的事情。这两件事情意义重大。在当时这算不了什么事情。是因为有两个人在这一年出生了。他们一个叫哈谢克,一个叫卡夫卡。非常有趣的是,一百年之后,其实,在一百年之后这两个人分别被国际天文组织,二个人的名字都上了国际天文组织关于小行星命名的档案。我再说一下,哈谢克命名的小行星,是2734号,与哈谢克相关的就是今天我演讲题目里边的帅克,也被命名小行星7896号,帅克。还有一颗小行星3412号,卡夫卡。大家知道,这个是一个非常高的荣誉,只有对世界某些领域做出非常卓越贡献的人才能有这样的荣誉。
卡夫卡、哈谢克,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卡夫卡极度的形而上,他的文学一直是用我们中国人的话叫阳春白雪,只有极少数人读懂他喜欢他。而哈谢克恰恰相反,哈谢克是完全彻底的形而下,他的作品,没有文化的人,没受过中级初级教育的人都看得懂,听得明白,很容易理解。我们知道卡夫卡一生非常孤独形单影只,他的作品里边我们读到的都是凄凉无助和绝望,哈谢克刚好相反,他是一个乐观的人豁达的人,他的生命里边充满笑声,无论是他自己的笑还是他百万千万读者的笑。哈谢克他短短的一生里,对苦难充满了蔑视,他经历挺复杂,但他一直能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他那种乐观,不再以苦难为苦难。他的人物,就是帅克。帅克独特的魅力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就是这么两个性格截然不同,一生的创作方式价值观截然不同的人,在同一年诞生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有趣的是,他们死亡的日期也很接近。哈谢克死亡是1923年,他活了40岁,卡夫卡1924年多活了一年。
前不久,我分别去了卡夫卡的墓地和哈谢克的墓地,去了哈谢克最后住的房子,还去了哈谢克在布拉格常去的那家酒馆。我今天不讨论卡夫卡,虽然卡夫卡也是我喜欢的小说家。我想专门讲一讲帅克,他是哈谢克创造的一个人物,帅克甚至比哈谢克还著名,他在世界上非常著名。
哈谢克的书很好读,你不需要读很多书,受很严格的文学教育,你只要拥有常人最普通的智力,和初级实质的教育就可以读哈谢克了。我举一个例子,我的儿子马大湾,他今天也来了,他也是一位小说家,他写了两本书。他13岁那一年,我记得特别清楚,我第一次把《好兵帅克》这本书给他的时候,几分钟之后,他突然在他自己的房间里,大声地笑,笑得非常厉害,我马上过去问他怎么了,他说太有意思了。他当时只有13岁,我们知道13岁谈不到对文学有多深有多普遍的了解,其实刚刚开始有阅读文本的能力。我们说《好兵帅克》它好读,其实说的是,他把读它的读者的进门的门槛放得很低,甚至是零门槛,就是随便谁只要拿起来就能读它,随便谁读它,听到的人马上就能知道它说的是什么。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深入浅出”。那么,我根据深入浅出这个成语,我总结出有几个层面,一个是浅入浅出,一个是深入深处,还有一个层面是浅入深出。那么,我觉得最智慧的写作、最智慧的文本,其实该是浅入浅出,就是前面说到的把门槛放低、好读,让更多的人能够读它懂它理解它。
帅克在他第一部出版之初,已经受到捷克人民的喜欢,在这个同时,捷克周边的这些像匈牙利啊像奥地利啊周边的这些国家,他的书就卖的特别好,很多相邻的国家都开始喜欢他,继而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全世界就有非常多的《好兵帅克》的译本出现。
前面说到卡夫卡。正好相反,卡夫卡在世的时候,他很多作品都没法发表,他的三部长篇都没法发表,他很郁闷,他让他的好朋友在他死后把他这几部书稿烧掉。
哈谢克的帅克这么受读者喜欢,就是我前面说到的他把门槛放低,所以,在世界文学里边,帅克一下子成为一个著名人物,马上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帅克被大范围接受的秘诀,其实在于这个人物处于人群的最底层,在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群当中,没有人会拒绝帅克这样的人。帅克,我们读过以后,我们知道他比你比我比我们所有人都更简单甚至可以说更傻更愚蠢,你完全可以蔑视他,可以轻看他,可以瞧不起他,看到他的说话做事情,你会有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你会觉得这个人物,我完全可以鸟瞰他,我完全可以把握他。就像帅克这样的人物,你完全可以对他不设防,你对他不设防,你心里第一步已经接纳他了。其实,在这个时候,哈谢克已经胜了我们一招了,哈谢克在不经意当中已经让我们接纳帅克这个人物了,接纳《好兵帅克》这本书了。他等于在告诉读者,你比我聪明,你比帅克聪明,那么帅克比你更傻比你更愚蠢。表面上看,哈谢克让他的帅克示弱,让你有居高临下之感,其实你已经或者说钻进哈谢克为你设的圈套。你无形当中,已经成了哈谢克陷阱里的困兽,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哈谢克是捷克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就像维克多·雨果的法兰西,就像庄子的中国,这种贡献无与伦比,任何别的东西都不能替代。
赫拉巴尔很了不起,米兰•昆德拉很了不起,卡夫卡很伟大,但是,哈谢克无与伦比。
哈谢克他是一个,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智者,他走通西方和东方,所以,对东方智慧有非常好的感知和体悟。
以退为进是典型的东方智慧。东方的智者里有一个我们中国人的庄子。庄子有一个核心的观念叫做无为而为。帅克这个人物是一个话特别多的人,他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他会有非常非常多的废话。他话虽多,但是他的言语里边从来不形成对抗,不形成那种争执那种较量。他的身份是侍从是勤务兵,他有一种天性,就是听话顺从,所有他的上司说的话对他来说都是圣旨——不能够怀疑的,一定要执行的。
英雄主义这是一个母题,全世界各个种族都有自己的英雄。英雄成为人的各个族群的一个定式,哪个族群都有自己的英雄。有趣的是,帅克取得的立场,和人类关于英雄的这种认识是完全相反的立场,我把这个称之为反英雄主义。
所以,帅克这个人物的出现,等于是在人类这种英雄主义的主旋律上提供了一种完全相反的立场。这么一种全新的角度,其实给我们做了一个参照,我们在帅克这个人物之下,我们回过头来看英雄主义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反问,会有一个反方向的诘问,英雄主义真的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立场么?
我们看到事实上,帅克用自己的表面上的这种听话顺从,做了一个与多数人类相反的一种面对事件的选择。我们看到其实帅克没有与任何对立的力量作战,但是胜利者是帅克。
好死不如赖活着,在中国是一句反语,说的是,你要英雄,你要壮烈地死,不如你不那么英雄,委屈一点,但是活着。这个话在中国是一句反话。但是,我们看到哈谢克在塑造帅克这个人物的时候,把帅克这个人物反话正用,原本是调侃他,原本是诋毁他,但是他不,他是把帅克作为正面角色来描述甚至肯定。我们发现,这种方式,反而离真理更近。
登高望远,这是人类的另外一个天性,人类总希望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胸怀更博大。帅克这个角色恰恰相反,他不是要尽量地登高尽量地望远,而是尽量地把自己的视点放低,我们恨不得把我们两个眼睛拿出来高举到头顶上,可是哈谢克把帅克这个人物的眼睛拿下来放到脚趾上。所以,在帅克眼里,所有人都比自己高。他的那个上司卢卡斯上尉,他的另一个上司卡茨神父,本来在军中都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官员了,在他眼里,他们就是巨人,他们的话就像刚才我说到的就像圣旨一样。在这里,哈谢克用了与卡夫卡完全相反的方式,用极端形而下的方式,也最大限度地接近了绝对,接近了形而上,顶端。
古老的中国哲学里,有一个观点,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说的是,你看到高山,它后边还有更高的山,你看到的天,天上还有更高远的天。这说的其实就是向前向高向远,其实前面是没有尽头的。而相反的方向,比如向下向后,我们会觉得无路可退,我们会觉得没有出路,但是其实不然,帅克这个人物告诉我们,反而向后向下这种选择这种取向一下子就可以到极端到绝对。所以,可以这么说,哈谢克选取了与多数人类相反的一个做人行事说话的方式,选取了帅克,所以帅克轻而易举就达到了极致,达到了一种更高,就是找到了踏上了一条到达更高智慧的途径。
人类的发展史,人类的自身的发展史当中,将价值观念固化秩序化,形成了很多固有的观念,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因为这种固化有了规定性,比如说做好人不要做坏人,比如说向前不要向后,比如说要进步不要落后,所有这些观念,其实都是价值观念的固化。那么,固化让人类生活简单,但是同时,对人类所有的行为形成了一种新的限制。
这种固化让人类自身在不知不觉中失掉了自由,自由的思考,自由的伸展之身,让天性中的创造力受到了无形的限制。
幸好我们有伟大的智者塞万提斯,有伟大的文学传统的接续和传统的传承人,比如哈谢克就是其中非常杰出的一位。这种智者在最近几百年的人类历史当中,差不多几十年或者一两百年会出现一个,非常非常稀少。
在我眼里,哈谢克的伟大,完全不逊于塞万提斯,他把这种智慧之光,作为接力棒接下来再往下传。哈谢克之后,另外有一个伟大的继承者,是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他的小说《22条军规》就是这个伟大传统的另外一座里程碑。
帅克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哈谢克对世界贡献了帅克,就像美国的马克·吐温对世界贡献了哈利贝克•费恩,就像俄罗斯的托尔斯泰对世界贡献了聂赫留道夫、安娜·卡列尼那,法兰西的雨果对世界贡献了卡西莫多。那么,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讲,一个兄弟三个帮,说的是一个有意思的人一定会有几个帮手,那么我们知道就是,塞万提斯塑造堂吉柯德这个人物的时候,堂吉柯德就有一个有趣的陪伴,山丘,而我们的哈谢克其实在塑造帅克这个人物的时候,同时塑造了两个更精彩的人物,随军神父卡茨和他的上司卢卡斯上尉,这两个人物同样和帅克走进了世界文学历史的画廊。尤其是卢卡斯,这个人物的光芒在小说里边,他出现的时候,经常是盖过了帅克,当然,在实际生活里面,卢卡斯是主角,而帅克是配角,因为他是上司,而帅克只是他的勤务兵。卢卡斯在小说里边显然是配角。配角变主角的这种叙事手段,其实在小说历史当中,并不多见。那么我以为在哈谢克写卢卡斯这个人物的时候,他等于对世界的小说贡献了一种全新的手法,就是配角变主角,而这个方法其实对塑造人物特别有益。
中国一个小说家,非常好的小说家叫余华,他有一本书很有名,叫《活着》,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叫福贵的人,这个福贵在自己漫长的一生当中,他一直是配角,他是他老婆的配角,是他孩子的配角,他是他老板的配角,但是,其实福贵才是《活着》这本书的主角。我相信余华肯定读过《好兵帅克》,那么这种特别有效的叙事手段,我在猜想,也许或多或少影响着余华写《活着》这本书。
《好兵帅克》还有一个特别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将政治,尤其是跟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游戏化。最大的政治,可以说就是战争,尤其是大规模的战争。帅克这本书写的是战争,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把差不多半个地球的人都卷进去了。这么大一场规模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可是居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心的捷克,偏偏出了一个拿世界大战当游戏的帅克,完完全全把世界大战当游戏。相信大家都看过《好兵帅克》,那么我们都知道帅克是一个士兵,91团的老兵,那么一个士兵,一个关于一个士兵在世界大战中的故事,我们大家,大家回忆一下,帅克的敌人在哪里,帅克的战争对手在哪里?所以我刚才说,帅克是个非常奇怪的角色,帅克的时间,前边,哈谢克说帅克干预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么,一个士兵,他完全没有对手,没有敌人,我们知道在整个故事里边,帅克的敌人是谁,你看,是宪兵,是自己的国家机器,是军队。帅克一直在和军队,在和宪兵,在和国家作战,帅克的真正的敌人在哪里啊!帅克被国家机器的各种各样的代表,比如,被密探定位为叛国者,被征兵机构认定为逃避兵役的人,被宪兵被战场宪兵确认是逃兵,经受反复再反复这种审问纠缠,最后,我们看到作为士兵的帅克,他居然只是在跟自己的国家机器在作战。战场上的敌人在哪里?我们把五、六十万字这么厚的一本书看完,我们没有找到帅克的敌人在哪里对手在哪里。
我们看到最开心的事情是,整个世界大战都围绕着在我们眼里又愚蠢又饶舌不停地说废话的帅克在展开,整个世界大战都围绕着帅克展开。
在帅克身上,承载了多数人类对待战争的那种很复杂的态度,比如身在其中,在灾难之中,但同时又能处之泰然,就是要把所有面对的灾难苦难坎坷都变成一场游戏。帅克用自己违背常情常理的方式,告诫人们告诫自己的同类,这场战争尽管坏透了,但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可以,你只要心里面保持一种游戏的心态,你一定会找到属于你自己内心的那份平和。
那么大一本书,几十万字,里面其实内容并不复杂,基本上就是三大段。第一段,我们知道是关于帅克叛国罪名的确认,帅克被抓起来,他是一个叛国者。第二段,就是关于对帅克逃避兵役的认定,这部分内容占到整个小说很大的篇幅,因为征兵委员会的那些人他们个个都比帅克聪明,他们个个都坚持真理,帅克就想逃逸,逃避当兵这件事,就是逃避兵役。第三个部分,就是帅克和卢卡斯上尉走失之后,他努力要回去,就是这个,他在回去这个过程里面,因为他是一个掉队的士兵,他在回去途中,他经历了无数的他被认定是逃兵的这种指责,有宪兵,有普通的老百姓,有真正的逃兵,所有这些人无一不认为帅克就是逃兵,就是要从军队中脱离出来。
跟朋友们聊天的时候也说道,帅克是真傻还是装傻。
很多人的看法不一样的,很多读过这本书的人也认为帅克是装傻。说的是用一种装傻来对抗,我个人看法完全不同。我个人以为帅克不是装傻,帅克的行为从文本上,我们找不到任何他是装傻他是要对抗他是以屈辱来对抗屈辱的人。其实他的对手,就是那些国家机器的代表,无论是征兵委员会的人,无论是密探,无论是宪兵,无论是军队,他所有的对手们无一列外都比他聪明更比他狡诈,他们都认定帅克在和他们斗心、玩儿心眼儿。但事实上,如果你认真地读过这本书,你会发现没有。帅克从始至终,没跟任何人玩儿过心眼儿,他怎么想的他就怎么做,然后他又怎么说,一定不是心机的,这个也证实,哈谢克他的伟大之处,他的人物,他的帅克,完全用于常人相反的原则面对世界。
看完这本巨著,我们把书合上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感悟,这就是帅克的世界大战了,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曾经经历的那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政治灾难了,我很怀疑。这个大概就是我们说的,这其实最终是他一个人和他所处那个时代的政治的战争,是和他所处那个时代的战争之间的政治。一个人和他所处时代的最大的政治,和他所能面对的一场世界大战,和他个人作为个体和国家机器之间的这场看来绝无胜算的完全没有胜算的战争当中,结果是非常明了的,他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但是,我想说,帅克胜利了,因为帅克留下来了,而那场战争,当时的奥匈帝国的那个国家机器离我们非常遥远了,可是帅克还在。
回到今天我开始说到的,帅克其实是庄子的无为而为这句话最好的一个写照。
虽然帅克不是密探的对手,不是宪兵的对手,不是征兵委员会的对手,不是军队的对手,不是奥匈帝国国家机器的对手,但是帅克并没有输给他们。他们被历史淘汰,而帅克依然站在历史当中。
哈谢克在不经意当中,向世人透露了他的一个小小的秘密。他的像愚蠢一样的大智慧。
我要表述这个意思有点困难,这同样是中国的一句成语,大智若愚,大的智慧就像愚蠢一样,就像简单简陋一样。
中国还有一句成语叫殊途同归,不同的路走不同的路,有时候会到达同一个终点。卡夫卡和哈谢克在文学上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相反的路,可是他们其实最终走到了一起。我想说的是,他们的人物都同样走进了无穷无尽的纠缠,他们在通过他们的小说,都达到了形而上的制高点。
我们稍微比较一下,帅克和卡夫克城堡当中的K,我们会发现K其实和帅克何其相像,他们太像了。哈谢克无疑是伟大的,时间已经证明了哈谢克的伟大。哈谢克的伟大毫无疑问属于捷克,但是他同时属于世界。哈谢克属于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