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换新老师,好还是不好?
提示:点击上方"52数学网"↑ 快速关注!
还记得《虎妈猫爸》里面的那个片段吗?赵薇饰演的“虎妈”因为女儿班上来了个年轻班主任,竟然大闹学校!
外人看来,这简直有点不可理喻、胡搅蛮缠,但“虎妈”也很有道理呀——你给孩子这么一个没有经验的小女孩儿做班主任,不是耽误我们孩子吗?
看来每一位操心的爸妈,连孩子的班主任都得“盯”着。
说到班主任,新学期即将开始,孩子们即将迈入新的年级,不知道您孩子的班主任是否也跟着顺利“升级”了呢?
这不,还没开学,就发现有些家长就为了更换班主任这事儿,已经坐不住了——“我家孩子的班主任跟不跟班走呀?”“如果换了班主任,我家孩子能不能适应呀?”
有的家长说,班主任跟班走,和班内学生接触多,对每位学生的性格和情况也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便于管理;
但有的学生反映,班主任跟班走,整个教学阶段就一直是这个老师在管理,总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新意……
总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班主任能否跟班走这事儿,到底应该怎么看?
家长代表团:
班主任更换频繁,孩子会不会不适应?
“闺女二年级升三年级,最喜欢的班主任换掉了,舍不得啊,就怕孩子不适应!”新学期刚开学,不少家长纷纷在热门论坛上吐槽“换老师”,有家长戏言“大家一起来算算这些年换了几茬老师”。的确,对于小学生而言,经常性的换新的班主任是常事儿,家长们对此也是很苦恼,生怕换班主任太快对孩子学习产生不稳定的影响。
周女士的女儿今年升三年级,暑假的时候班级QQ群就在热议,班主任不跟班了,要新换一个。“我家闺女听说班主任要换,眼眶立刻就红了,舍不得啊。”周女士告诉记者,原本的班主任是个好老师,孩子很喜欢,两年下来,和老师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孩子也表示想念以前的老师,而且不知道该如何与新班主任熟络起来,周女士特别焦虑,就怕孩子不适应影响学习。
学生代表团:
无所谓,谁会爱上谁?
正在读六年级的小学生玲玲告诉记者,她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一共换了六个班主任,也就是说一年一换,每次换班主任时最大的苦恼有两个,一是舍不得原来的班主任,二是适应新班主任还得一段时间。最终每个班主任都好像行云流水一样,来不及好好共处就又换了。
也有的学生反倒觉得换班主任也没什么不好,原来的班主任如果一直不换反而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偶尔换一个新的班主任会增添一些新鲜感,在学校期间,可以体验不同老师的风格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而且每个老师的长处各有不同,教学生的老师多了可能接受面也更广,各取其所长,何乐而不为呢?
班主任代表团:
跟班走,反而是“挑战”
李老师是某学校的一个元老级班主任,一直在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在他看来长期任职一个班的班主任,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很长并且产生了很深厚的情感,这样很好。但是,长期当一个班的班主任对自身的要求很高,不论是对班主任自身精力的考验还是对知识储藏等方面要求都很高,所以有时候也会感觉很累。
另外一位王老师说:“跟班走虽然很考验教师的能力,但是有利于老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学习状况,因材施教,更好的帮助同学们进步。一个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时间久了,就会有我们班级的特色与个性,我很荣幸,拥有一个这样的大家庭,有这么多可爱的儿女。”
班主任“跟班走”到底是不是个问题?您得正反两面看
“跟班走”好处多多
1. 可以减少师生间熟悉的过程,便于班级管理
班主任跟班走,有利于老师熟悉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启发性地对同学们进行谈心和辅导,促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一位初中毕业生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教了我们三年,我们之间已经有了深厚的师生感情。多少个夜晚,老师和我们谈心,与我们交流;谈老师当年的困惑与迷惘,谈老师童年时代的艰难。缩短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师生之间的误会。”
2. 有利于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教学质量
因为在跟班制下,一个班级的一学科固定由某一科任教师执教,班级的该科成绩情况直接反映了教师教学水平、直接与科任教师的切身利益有关,所以,科任教师必定会增强工作责任心,努力教好所任教学科,以证明自身能力,同时也使教师不断积累专业文化知识,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也有老师认为,“教师跟班走"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也便于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可有效地抑制教师的短期化行为。因为教师今天的马虎偷懒、蒙混过关,就意味着明天他自己收拾残局、自食其果,这无形中激发了教师的责任感。
有老师提到,频繁更换教师易造成对责任、缺陷互相推诿,对成绩、荣誉争相抢夺的现象,而跟班走使教师的权责明确,便于对教师的考核奖惩。
3. 有利于培养一大批能战斗的教学骨干,助力老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成长
有专家认为,一个教师的教学成熟期应是五到七年,而这在初中刚好是两个循环左右。如果你没让他试过,怎么知道他就不行。让每个老师都有在平等下成功的机会,有利于激励老师的教学热情。不论对于教师素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是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都是绝对有利的。跟班走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责任。每个老师愿意在挑战下锻炼出一个坚定的有能力的自己,这样有利于老师的全面成长。
跟班走,坏处也有
1.“教师跟班走"不利于学生智能、思维、个性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期,其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智能结构远未定型,可塑性很大,教师作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将从多方面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在学生身上留下明显印记。
正如人们常说:“有其师必有其徒。”教师作为成年人,其知识结构、思维模式、教学方法、道德品质已基本定型,在“教师跟班走"的模式下,学生长期受教于某个教师,易造成学生在以上诸方面的单调畸形发展,也使学生失去了吸纳众多老师优点的机会。
特别是那些有明显缺陷的老师长期影响学生,将对学生身心造成严重伤害。比如:某教师性情暴戾,治班严厉,几年下来,他的学生都变成了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小绵羊,没有一点冒险创新意识。
2.“教师跟班走"易使师生都产生心理上的厌倦和疲劳
如果让学生几年如一日地看着同一张脸,听着同一个声音,即使这个老师教得再好、人格再完美,学生也难免会产生心理厌倦和审美疲劳。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长期任教于某班的老师因事请假而由一位新老师来代课,学生们都显得兴奋好奇,他们争相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以致于代课老师对他们赞不绝口。而长期任教于某班的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抱怨多于表扬赞美,一种厌倦感总会不期而至,直到他们接任了一个新班级,激情和挑战会再次鼓动他们。
3.“教师跟班走"使教师的业务负担加重,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培养
“教师跟班走"要求教师通透多个年级的教材,而实际上教师只能对每册教材匆匆而过,没有机会认真咀嚼教材中的精华,也难以深入开展教研活动。这不但加重了教师的业务负担,也不利于培养教师的专业化优势,当然也谈不上有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学生家长注意啦:换老师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契机!
很多家长都在为新学期,孩子被换班主任而担忧。也有专家说,换老师很有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契机,所以请勿焦虑。
家庭教育指导师认为,孩子成长的每个年龄阶段,都需要经历分离,不管是长期的还是短暂的分离,都会带来心理上的冲击和不适,但是,每个人都是在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的过程中,长大成熟起来的,所以,新学期换老师家长不必过分焦虑,接触不同的老师也能成为孩子心理成长的契机。
孩子舍不得前面的老师,也说明在这所学校里,老师的总体教学和教育水平是好的,家长首先应该积极面对新老师,充分和新老师沟通,一起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时期。
班主任们注意啦:要与孩子家长常沟通!
对于老师与家长的关系来说,沟通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当孩子换了新的班主任时,各位老师更是要及时与孩子家长沟通,这样学生工作才能更顺利的完成。就如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暑假新任课老师给家长发短信推荐自己,顿时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拉近,并促进了新学期的工作。
“暑假里就到了新任课老师发来的短信,不仅详细地介绍了自己,还留下了电话、邮箱,诚恳地期待我们和她交流孩子的个性情况,感觉很暖心。”一位小学家长张先生说,新学期开学虽然换了个别学科的老师,但是孩子非常适应,回来还说新老师很有意思。“这个星期还要召开家长会,新任课老师会和我们直接零距离交流,觉得学校非常重视换老师这件事情。”小学校长说。
“老师的特点和擅长也是不一样的,长期接触一个老师孩子的发展也有局限,让孩子接触不同特点的老师,也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以及锻炼他们未来进入社会后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校长告诉记者,学校要求本周所有新任课老师都有一个和家长的见面会,增进家校零距离沟通,为孩子成长创造合力。
班主任们注意啦:用亲和力告诉学生新老师不可怕!
在新学期,学生在面对一个新老师的时候,不免有生疏感和距离感。老师们在为与学生拉近距离方面可以说很费头脑。就比如说有的给孩子让孩子发挥想象给自己画像。“我们这样的新班主任老师,和孩子们第一次见面的亲切感、幽默感非常重要,同时也要给予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成就感。”
这位老师本学期的第一次课没有按照正常教学秩序进行,而是将后面课时的写话“我的自画像”提前。“我先让孩子们画我,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他们立刻欢腾起来,我比较有特点,留了小胡子,于是孩子们笔下的我就千奇百怪起来,他们画得开心,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他们的观察、描述给予点评、赞赏。”第一节语文课就这样在笑声和掌声中进行,孩子们对于这个新老师一点陌生感都没有了。
各位老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不要给学生一种不可接近的陌生感,通过自己的表现让学生知道,老师们很亲和,很容易接近,如同学生所喜欢所依赖的老师一样,新老师也正在努力接近他们。
和这世上千千万万的老师一样,学生的进步是最丰厚的果实。
和这世上千千万万的家长一样,孩子的成长是最美好的幸福。
与其说,新学期,你家孩子的班主任跟班走了吗?
不如说,新学期,家长、老师、孩子,你们的关系更亲近了吗?
欢迎转发分享、底部留言!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