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学——一种人类优秀的文化

2017-02-17 Maths52 52数学网

提示:点击上方"52数学网"↑ 快速关注!

数学,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但似乎也是陌生得不能再陌生的异物……


从小就要被安排学一门课,它的名字叫“数学”,并且一路伴随,时时念道,天天纠结......


匆匆忙忙几十张考卷,厚厚重重几十本作业本,完成学业,离开学校,留下一片无明的不知所解......


在“熟悉”又“陌生”的大脑震荡器中,社会对“数学”依然十分热衷,依然无比重视;甚至,数学成绩的好坏,也可作为一个孩子天资聪明度的隐性评价标准,看一看所谓的智商测试,就大致了然于胸这样的状况。


诚然,数学作为科学的基础,在整个科学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是一马当先,俯视着众多学科的运动发展轨迹。大数据,云计算,生命科学,认知科学,生物科技,3D打印机等等所标志的真正大科技时代即将来临,人类生活方式由此改变难以想象,但无论怎样,数学依然是首当其冲的必修课!


但是,我们的下一代是否依然要经过跨度漫长的“熟悉”又“陌生”的震荡后,依然一片无明茫然不知所解?


但是,我们的下一代是否依然要在“喜马拉雅山”似的概念堆里,在“太平洋”般的定理群中,在“星罗密布”的知识点上,寻找着只为在有限的几张考卷上画出一个美丽分数的途径?

一门对人类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学科,一门伴随着孩子身心成长最关键10年的学科,其历史痕迹、现实状况、或许未来态势,居然是如此的命运:学得“好苦啊”,不堪回首,只有“太难了”三个“小小”的心理痕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数学本身的问题吗?是教育体制问题吗?是教育方法的问题吗? ......


百度“数学”: 数学(Mathematic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


按此定义,那么数学的学习和教育,是必须在“喜马拉雅山”似的概念堆里攀登,在“太平洋”般的定理群中漂移,在“星罗密布”的知识点上跳动。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叩首自问!

“概念”从何而来?是由人定义的,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人,或者这么多数学家们为何要给出这么多定义概念呢?是胡思乱想吗?是莫名其妙吗?


追本溯源,其实这么多概念定义,是因为人类需要探索宇宙、探索生命、探索现实生活的各类问题,所创造出的一门专门的“工具”、“方法”和“语言”;看看欧几里得几何学这样的“工具、方法、语言”的创造和发明,读读牛顿—莱布尼茨微积分这样“工具、方法、语言”的创造和发明,又有哪个不是从现实宇宙问题出发,最后以解决或理解现实宇宙问题为依归?


顺着这样的探究路线,那么数学的人文哲学式的定义是不是可以是:“数学”是人类不断探索世界和现实人生而创造出的一种“工具”,一种“方法”,一种“语言”。对否?不对乎?也许对和不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否让“数学”回归到其真正的“坐标原点”,从而与从现实中来再到现实中去的生命节奏同频。


既然是“工具”,那么真正的使用“工具”的主体就是我们自己,一个个大写的“人”!“工具、方法、语言”是人创造和发明的,也被我们一个个大写的“人”使用和驾驭。人类社会发展几千年,但基本人文精神没有变,也不可能变;难道不是吗?借用我们老祖宗文化源头“易经”对人文精神的概括:参赞天地之化育,那么“数学”也应该是我们人类(当然现代数学的源头是西方)“参赞天地之化育”的结晶,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在现代意义上,它完全可以认定是一种“优秀的文化”,毕竟它本身,这样的工具和方法,给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难道不是吗?


“参赞天地之化育”的文化,最后必要以“人类”的身心合一和谐为依归,此乃现实生命和人类人文精神的不二真理。反之,即使存在也终将被人类所淘汰。存在必有理,但并非一定合理,合乎人道之大理方为大方可久;以“数学”为基础的科学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似乎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真正的身心合一和谐的状态,甚至可能产生了更多的问题,也同样是比较显著的事实。


但这一切,数学也罢,科学也罢,它不过就是人创造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如何驾驭它,如何传播它,如何学习它,都应由天地人三极中最重要的一极:极具灵性的人所决定,理应由人本有的人文精神所决定,难道不是吗?


人极具灵性,极具丰富的思想,极具无比的创造力,而作为现代优秀文化之一的“数学”,更是人类灵性、思想、创造力的深刻表现;难道不是吗?


“数学”是人类“激情”绽放的开发!

当阿基米德从澡堂中,一丝不挂跳出来,奔向皇宫,高呼“我找到了,我找到了”......这难道不是一种人类真善美的真正灵性的“激情”绽放?


“数学”是人类“智慧”爆发的实证!

当我们学数学时,常常碰到一个个问题解决不了,内心的疑问明明白白,放也放不下,提也提不起,这样状态不是思想,不是思考,也不是分析推理,而是一个急切焦虑的疑问,就如爱因斯坦所谓对真理热忱的执着追求时,中间有聚散,有无奈,直到光明现前,这种感觉,这种感怀,是人类本有的“智慧”原动力,是一种破坏信息过滤系统的原动力,是大脑从常态的β波到达α波状态的原动力。大脑处于α波的状态,是人类身心合一的生理指标之一,已被当今大脑科学家所实证。而“数学”学习的过程,时时处处都是这样上下求索的过程,也就是尼采所言:你要追求智慧吗?就去上下探索。“数学”难道不是人类这样“智慧”爆发的实证?


“数学”是人类“承当”精神的体悟!

是就是是,不对就是不对,这是数学,也只有数学才能让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领悟到这种实事求是的人生社会实践,对就是对,不清楚就是不清楚,蒙不了自己,没有任何借口,对还要有借口吗?不对还能有借口吗?这就是人本有的“承当”精神:承当自己的“无知”,也承当自己的“明白”,直截了当,泯然自如,身心合一,一切实事求是。难道“数学”不是人类这样“承当”精神的体悟?


数学是当代的一种优秀文化:它是人类“激情”绽放的开发!它是人类“智慧”爆发的实证!它是人类“承当”精神的体悟!数学是充实生命动力的“工具”,是充实内在涵养的“方法”,是实事求是的“语言”。难道不是吗?


看看现代大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就能更加体会“数学”是当代的一种优秀文化的真实内涵,以及其经久不衰的关键动因。人的大脑,目前所发现的,有产生诸多不同频率的脑电波,其中主要的是α波,β波和γ波。其中最糟糕的是β波,我们平常都是在β波状态,因为人一生下来β波就开始做主了。但人类有一个特别的应急能力,这是大脑了不起的地方,几千万分之一秒,它可以分辨出所有信息,这就是α波的出现,爱因斯坦了不起,就是因为他可持续在α波状态,这个就是人类智慧的启蒙,这个就是我们生命动力源的关键,只有在α波状态,我们人类才会自然而然地分泌吗啡因、胸腺态,提高免疫力,产生健康的快乐的兴奋的生理状态,就是“激情、智慧、承当”三位一体的真实生命态。动物没有β波,动物只有γ波,接近睡眠的,所有乌龟可以活上千年万年,它可以用γ波冬眠。


伟大的音乐,伟大的艺术,伟大的科学成果,伟大的美妙的数学结构,基本都是从α波出来的,这也可以称为一种非线性思维,而β波只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是一种我们平时都习惯的所谓的理性思维状态。而“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和教育,真正关键应该是让学生持续进入α波状态,因为它的产生和发展,基本都是一大帮数学家,与我们一模一样大脑的人持续进入α波状态下的结果,这是整个数学发展的根本“动因”,也是人类开启智慧大门的非常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教数学,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是传播生命动力的“激情”,是传播内在涵养的“智慧”,是传播“实事求是”的“承当”;是开发学生“激情”绽放,是实践学生“智慧”爆发,是体悟学生“承当”精神。


学数学,是获得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是自己绽放人生“激情”,是自己爆发人生“智慧”,是自己体悟人生“承当”,是充实自己的生命动力,是充实自己的内在涵养。


面对如此优秀的真正生命原动力的开发、实证和体悟的“工具”和“方法”,那么“数学”中的所谓“概念”、“定义”、“定理”等等内容,不过就是一大堆跑龙套的玩意,何足挂齿?又有何难?眉毛多少根,天天计算,时时测量,大大小小,长长短短,但如果不在眼睛之上,又有何用?如果不知道眉毛只是在眼睛之上的龙套玩意,还如何培养人才?一大堆概念,一箩筐定理,一麻袋知识点,如果没有生命原动力的支撑,又能干什么?如果它们不能开发、实证和体悟我们真正生命原动力,那又有多少价值?学完当然一脚踢开,这是必然的结果,对吧?黏在龙套里孤芳自赏,无可厚非,但作为优秀文化的传播传承的核心准则,理当进行重新定义,难道不是吗?


教学相长,“激情”、“智慧”、“承当”,三位一体,教育方法就是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就是教育方法,身心合一的生命原动力的互长和谐,这难道不是“数学教育学习”的真正“人文重心”?这难道不是“数学教育学习”的真正坐标“原点”?


老师要教学生的是这个,是西方“数学”成果发展的真正背后的“动因”,系统性的“动因”,而学生要从“数学”中学的也是这个,“数学”成果发展背后的真正的“生命原动力”;中国人文文化精神,自古以来就是智慧的承当,就是天下人的观念,是天下人的人文激情绽放的学问,根本没有什么西方东方之分,就是地球文化,生生不息,参赞天地而化育,发源西方的现代“数学”也是秉承这样的人文精神观念,这样的科学精神,你那边1+1=2,我这边依然可以证明1+1=2,就是这么平凡,就是这么超然,跨越时空跨越边界跨越种族,这是数学所体现的殊胜的人文精神,人文智慧和人文激情。时代到了大变革的关键,如果起源于西方的“数学”学科,不恢复到真正人文精神的源头而进行传播和学习,那如何谈起中华民族文化的再度辉煌和创新?


杂乱无章地扯了一大堆,只是表达我们,一群大学数学专业毕业工作三十多年后,面对当今的数学教育学习现状,试图寻找出数学教育学习的某种“人文重心”的一种心愿,让“数学教育学习”回归到其真正的“坐标原点”:激情、智慧、承当,让学生真正的“生命动力源”不再被锁于“喜马拉雅山”似的概念堆里,被溺于“太平洋”般的定理群中,被迷于“星罗密布”的知识点上,从而在身心合一和谐成长中,既有“雁过长空不着一丝痕迹”的真正超越,同时又具备“一丝不苟灵活应用”的当然自主;


以此愿,以此文,抛砖引玉,希望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能共同参与这样的探究:数学是什么?数学到底应该怎样教?数学应该怎样学?……


但得本,不愁末!



版权声明:

本文由52数学网独家原创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联系后台,格式如下:

文章来源:52数学网(ID:Maths52)

缺一不可,52数学网保留所有权力。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中小学学习资料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