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视角 | 中国生态环境信息化:30年历程回顾与展望

章少民 环境保护 2021-04-15
  


摘要




        本文根据国家关于新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战略部署,结合新时期生态环境体制改革创新,充实完善了生态环境信息化的内涵与特征,按照起步探索、拓展应用、规模建设、统一集中四个阶段梳理了1988年至今的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成就与问题,并以“融合创新”定义下一阶段的工作。文中指出30余年的信息化建设过程,是信息技术不断贴近生态环境业务的过程,也是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与应用系统由分散建设到逐步统一集中的过程。“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提出,标志着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迈进“一个大系统”的新时期。“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将以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为统领,坚持“12345”发展策略,持续巩固深化生态环境部本级信息化统一集中的阶段成果以及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并引领带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的信息化发展,打造横向一体化、纵向集中化、全国系统化的一盘棋工作新格局。

■文 / 章少民


生态环境信息化内涵与外延


生态环境信息化定义

1997年,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并定义了信息化与国家信息化。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结合生态环境体制改革与业务需求的新变化,顺应5G、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为核心服务目标,坚持“业务驱动”与“技术引领”,本文首先对生态环境信息化的定义进行充实与完善。

生态环境信息化是指面向生态环境决策、管理、服务工作,采集、治理、开发和利用数据资源,推动信息技术与生态环境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过程。

生态环境信息化的战略地位

生态环境信息化是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组成,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支撑保障,直接关系生态环境部门的履职能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要主动顺应信息化发展的趋势,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信息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业务深度融合,使信息化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四梁八柱”,形成数字引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推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特征

信息化具有电子化、智能化、全球化、非群体化、综合性、竞争性、渗透性、开放性等特征。生态环境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演化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区别于其他行业信息化,其具有业务难度大、对象种类繁、覆盖范围广、参与主体多等特征。

业务难度大。信息化建设面向生态环境各个业务领域。生态环境业务具有专业性强、流程复杂等特点。相关业务按照区域划分,包括国际、全国、区域、流域、海区等;按照要素划分,包括大气、水、土壤、生态、海洋、气候、核与辐射、固废、危废、化学品、噪声、污染源等;按照管理手段划分,包括环评、监测、监管、督察、监察、执法、应急等。

对象种类繁。涉及对象既包括建设与服务对象,也包括建设内容本身。建设与服务对象涵盖了党中央、国务院、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其他行业部门、企业、社会团体、公众等;建设内容包括规划标准、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系统、安全运维等,此外还包括无人机船、摄像头、卫星遥感、走航监测、在线仪器等多种前端应用感知设备。

覆盖范围广。生态环境要素如水、大气等具有流动性特点,管理工作具有区域协同性[2]和全局控制性要求高等特点,同时部分工作还覆盖了“一带一路”、跨国界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履约等领域,需要通过信息化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参与主体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涉及众多部门,在开展过程中,需要联合工信、公安、自然资源、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应急、海关、税务、市场监管、统计、气象、能源、林草等部门,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跨业务、跨部门的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共同解决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信息化历程回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在信息化发展历程中,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三条并行不悖的主线[3],数字化以个人计算机大规模普及与单机应用为主要特征,网络化以互联网应用为主要特征,智能化以数据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21世纪以来,经过“十一五”全面建设、“十二五”转型发展、“十三五”深化应用,我国政务信息化中大部分部委已完成数字化并进入网络化,公安、海关等少数部委开始迈入智能化发展阶段。当前,生态环境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基本完成网络化建设并初步迈入智能化,领导重视程度、基础设施集约建设、数据资源共享、物联网行业应用规模等走在前列。


我国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迄今为止已有30余年。期间,国家信息化发展政策为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与道路,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历次改革有力推动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政策的指引下,顺应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实施多个重大工程项目,生态环境信息化稳步发展,历经起步探索、拓展应用、规模建设、统一集中四个阶段。


起步探索阶段(1988—2000年)


党的十五大提出“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首次明确提出信息化建设并提高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1984年,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成立,发布“我国电子和信息产业发展战略”。1996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全国的信息化工作。


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88年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副部级),内设计划司信息处,负责信息收集处理以及办公自动化(OA)、综合布线等工作开展。根据国家信息化工作的要求与电子政务体系框架内容,结合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机构职能,1996年在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设立信息中心,加挂“国家环境保护局信息中心”牌子。其业务工作相对独立,经过多个重大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实施工作,奠定了全国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


在规划标准方面:制定了“九五”环境信息化建设规划、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等。


在基础设施方面:开展国家环境保护局办公大楼智能化综合布线工作,基于世界银行贷款(B-1项目、B-1扩项目)、省级环境信息网络系统改造建设项目、日本政府无偿援助100个城市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项目等,完成27个省级环境信息中心、25个城市环境信息中心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在系统建设方面:部分城市设立水质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并开始从国外引进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开展污染源联网监控试点工作,并建设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环境监理信息系统。


该阶段主要覆盖“八五”与“九五”时期,属于数字化初期,主要为办公自动化推广应用以及在环境监测与污染源自动监控等方面进行信息技术初步探索,信息化工作仍处于地位不高和边缘化的处境,基础设施薄弱,数据资源缺乏,安全管理、标准规范等工作尚属空白,对环境保护业务工作的支撑作用极为有限。


拓展应用阶段(2001—2010年)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并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大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对推进信息化作出新的部署,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同时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99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正部级);2006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立了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华南六大督查中心。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2007年初,为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中央财政安排2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建设科学完善的污染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同期,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起为环境信息化应用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信息化建设初步取得成效。


在规划标准方面:编制了《国家环境信息化中期发展规划(2008—2015年)》[4]等,提出了“信息强环保”战略,确立了“数字环保”总体目标;山东、福建、深圳等地开展了“数字环保”探索实践;制定了《环境信息化标准指南》《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等8项环境信息标准规范。


在基础设施方面:升级原国家环境保护局综合布线系统为千兆局域网网络平台,实现内外局域网物理隔离,建成基于SDH宽带网络连接全国各省级环保厅(局)和计划单列市环保局的全国环境保护电子政务外网,为内部办公和业务应用提供了基础网络支撑,全国环保视频会议系统覆盖了37个地方节点。


在数据资源方面:初步形成了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建设实现对7800多家企业的自动监控;环境一号卫星HJ-1A、HJ-1B以及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的成功发射逐步实现了大范围、快速、动态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跟踪预警;固体废物管理首次实现了与海关的跨部门数据交换。


在系统建设方面:开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电子政务综合平台、内网数据中心以及政府门户网站等建设;围绕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控、环境影响评价、核与辐射、固体废物管理、环境应急管理等业务开展系统建设;部分省、市级环保部门陆续开展了环保电子政务综合平台建设,30个省级环保厅(局)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并参与绩效评估工作[5]


该阶段覆盖“十五”与“十一五”时期,属于数字化中期与网络化初期阶段,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电子政务综合平台建设和应用水平在部委中处于前列,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府网站在2005年优秀政府门户网站评选活动中名列前3,信息化工作开始有能力摆脱地位不高和边缘化的处境。部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在部委中走在前列。同时,也面临着工作机制不顺、基础能力薄弱、安全防范能力弱、数据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机构队伍不健全等问题。


规模建设阶段(2011—2017年)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2018年改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国家大数据战略。


“十二五”期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安排和部署。随后,国务院陆续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建立了中央环保督察等一系列重大制度。同期,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各级环保部门对环境信息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提高,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信息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


在规划标准方面:编制了环保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印发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环境保护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形成了《环境保护应用软件开发管理技术规范》《环境监测信息传输技术规定》等20余项环境信息标准规范。


在基础设施方面:环境保护业务专网连接原环境保护部、直属单位以及省级、地市级和区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政务内网、政务外网、行业专网架构。筹建同城与异地灾备中心,开展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初步形成“一朵云,三个资源池”的“环保云”架构。


在数据资源方面:实现了主要河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环境一号卫星HJ-1A、HJ-1B与HJ-1C实现了大范围、全天时、全天候的监测生态环境遥感数据采集;开展生态环境信息资源中心建设,污染源数量达1.4万余家,形成了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统计、排污申报登记、排污收费、污染源自动监控等业务数据库;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项目签订了以原环境保护部为牵头单位的10个共建部委信息共享协议,初步探索了部门间的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工作[6]


在系统建设方面:形成了电子政务应用支撑体系,实现了与各省(区、市)环保厅(局)的政务业务信息交换和系统互联互通;针对环境管理的各项业务需求,部内各业务部门纷纷开展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应用基本覆盖全部生态环境业务工作,开展了环评、排污许可、“12369”举报等大数据创新应用;全国超过1/3的省(区、市)实现了行政许可事项的100%网上申报。


在安全管理方面:初步构建了安全运维体系,原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顺利通过国家信息系统安全三级等级保护测评,环境保护电子政务内网获得国家保密局颁发的机密级《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使用许可证》。


该阶段覆盖“十二五”与“十三五”前半期,属于数字化中后期与网络化中期阶段,基于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项目、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项目、生态环境大数据等重大工程,信息化工作开始贴近环境管理需求,主动跟进管理实际中的现实紧迫问题,基础设施与业务应用系统建设蓬勃发展,基于国控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物联网应用在部委中处于前列,原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在2017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排名第9。但也存在“散、乱、弱”等突出问题,错过了互联网、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机,整体上处于部委中游水平。


统一集中阶段(2018—2020年)


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等内容。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同年,为整合分散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组建生态环境部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对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生态环境工作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部署要求,围绕生态环境业务管理实际需求,生态环境部整体推进信息化机构队伍、资金管理、数据管理、领导机制等四方面改革创新,全面加强信息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运维和数据集中、资金集中、人员集中、技术集中、管理集中(简称“四统一、五集中”),解决“散、乱、弱”等突出问题,加速推进信息化统一集中的建设进程。地方部门结合自身工作需求,积极探索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智慧环保等创新应用,取得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成果。


在规划标准方面: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2018—2020年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方案》,编制了《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完成《生态环境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环境专题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环保物联网 总体框架》等5项标准规范。


在基础设施方面: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生态环境专网体系,省和地市级连通率保持100%,实现“全覆盖、全联通”;提高“生态环境云”服务能力,可提供3大类29项服务清单,推动在用系统全部迁移上云;3家部属单位初步具备高性能计算能力;完成部内网综合平台、公文系统以及基础软硬件国产化替代等任务。


在数据资源方面:基本建成覆盖环境质量、自然生态、重点污染源等全部环境要素领域,范围上覆盖全部城市和区县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稳步提升海洋、地下水、噪声、辐射、污染源和生态等监测数据采集能力;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具备每2~3天对全国覆盖一次的遥感监测能力;建成全国固定源统一数据库,污染源数量达358万余家,统一固定污染源编码,实现“一源一码一档”;建成生态环境信息一张图,发布500余个标准化空间服务,实现按任何区域(行政区划、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及海区)查询展示生态环境信息。生态环境信息资源中心集中汇聚生态环境部级全部非涉密信息系统数据以及中国气象局等9类外部门数据资源,数据117亿条,推进监测、许可、执法、应急等50余个数据集全国回流。


在系统建设方面:完成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等系统建设,为全国生态环境系统23万用户提供“一门式”登录服务,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全面推进移动视频会议、部机关无纸化和移动办公应用;启动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全国水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平台、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综合管理平台等综合性系统建设工作,在大气、土壤、应急、执法等业务领域推动系统整合,在用系统下降幅度接近二分之一;福建、江苏、广西等部分省份勇于创新,在一些业务领域取得良好应用成效。


在安全管理方面:建成安全监控平台实现实时安全监测,通过严格落实系统上线检测保障应用系统安全性,制定并发布了《网络安全常态化工作方案》《生态环境部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等制度规范。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培训和应急演练,采取健全安全通报机制、规范互联网端口发布、强化网络流量监控等一系列措施,安全风险预警和主动防护水平明显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运行安全稳定。


该阶段覆盖“十三五”后半期,属于网络化中后期与智能化初期阶段。根据生态环境部党组关于信息化统一集中的决策部署,为解决信息化分散建设带来的各类问题,开展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推进数据资源集中汇聚,两年时间内初步建成“一朵云、一张网、一个库、一张图、一扇门”,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搭建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推动系统整合并打造“一个大系统”,充分发挥集约化效益。生态环境部信息化改革创新举措与“四统一、五集中”工作机制在部委中处于前列。生态环境部在全国政务信息共享网站上共享与发布数据资源量在70个部委中排名第2,在2019年公安部组织的“护网”网络攻防演习中取得参演部委排名第3,作为国务院5家“互联网+监管”试点部门之一被第一批纳入非现场监管接入部门,作为5家参与部委之一参与中央网信办牵头组织的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工作,2020年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评估暨第十九届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位列前10。信息化服务保障作用明显提升,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部委中等偏上。


生态环境信息化发展特点分析


国家政策与信息技术发展不断驱动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


(1)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污染减排”到“美丽中国”


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32字方针[7]和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1983年年底,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宣布保护环境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党的十八大指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大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18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意义最深远的一次生态文明建设会议,会议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8]


(2)国家对信息化工作开展从“政策指导”到“组织建设”


“七五”期间,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抓了12项应用系统工程,为以后的信息化建设初步奠定技术和社会基础。1993年,我国信息化全面推进,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序幕[9]。1996年,成立了时任副总理邹家华为组长,20多个部委领导组成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和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提出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24字指导方针。2000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十五”信息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信息产业“十五”计划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立项规划并启动建设了以“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电子政务工程,指导全国信息化建设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形成了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党中央、国务院通过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落地实施,组织开展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政务”“互联网+监管”等建设应用,将落实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3)信息技术发展从“办公自动化”到“人工智能”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1985年办公自动化(OA)建设首次被提出,1987年中科院高能所通过低速的X.25专线第一次实现了国际远程联网,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世界互联网。2000年以来,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2020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数据中心。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国家治理、企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已成为国家竞争、城市创新发展、企业转型升级的焦点。随着新一代技术不断涌现,信息革命将不断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国家治理新领域,在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更深的程度全面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从历史进程看生态环境信息化发展规律


(1)生态环境部的重视程度引领推动信息化发展


生态环境部始终将信息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为生态环境信息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2010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原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提出“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为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提供重要支撑”。2016年原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提出“五方面(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信息化)提升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2018年原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强调,信息化是生态环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保障,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部门的履职能力,要使信息化成为生态环境工作的“四梁八柱”,提出机构队伍、资金管理、数据管理、领导机制等四项改革创新举措和信息化“四统一、五集中”的工作机制。2020年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指出,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加强科技支撑,要着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化科技手段的作用,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数据资源运用起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2020年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明确要求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为服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2)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体系与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体系随着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完善。“九五”期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出了全国环境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框架—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四级三层”管理体系;“十一五”期间,形成了以国家为中枢、27个省级环境信息中心为骨干、113个地市级环境信息中心为基础的技术支撑和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了各级环境监控中心和应急指挥调度中心。2004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各内设机构及重要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电子政务领导小组;2009年成立环境保护部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办公室[10];2013年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成立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部际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2016年,中央编办批复设立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2017年12月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正式独立运行;2018年成立生态环境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综合管理组、网络安全组、大数据组三个工作组,承担网信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2018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将改革创新作为推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核心手段,全面实施“四统一,五集中”,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运维,数据集中、资金集中、人员集中、技术集中、管理集中,推进机构队伍、资金管理、数据管理、领导机制等四方面改革创新。通过全面落实信息化改革创新举措,“四统一、五集中”工作机制已经总体建成并落地实施。


(3)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从“分散”迈向“集约”


纵观生态环境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是信息技术不断贴近生态环境业务的过程,也是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与应用系统由分散建设到逐步统一集中的过程。从最初的自动监测探索实践,到服务于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管理、污染源在线监控、核与辐射管理、环境应急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固废化学品监管等具体业务开展应用系统建设。目前,运用物联网、卫星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污染防治攻坚战“7+4”专项行动、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提供数据服务和业务支撑,促进了生态环境业务的精准化管理;开展了“互联网+监管”、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监察系统、党建信息化平台等建设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全面从严治党,助力打造 “廉洁型”“效能型”“服务型”政府。


“十一五”以来,通过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基本完成数字化建设,并在网络化建设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但同时也存在“散、乱、弱”等突出问题。2018年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独立运行之后,基于信息化四项改革创新举措加速推进信息化统一集中的建设进程,开展基础设施、网络连接、数据资源、空间信息、门户服务等整合集成,初步建成“一朵云、一张网、一个库、一张图、一扇门”,提高了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促进了生态环保业务的精准化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政务服务,发挥了信息化整合与集约效益,信息化发展建设和服务保障水平大幅提升,由网络化后期迈入了智能化初期阶段。


生态环境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这对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生态环境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仍面临很多问题,信息技术运用存在差距,信息系统整合难度增大,数据共享利用存在不足,基础保障能力相对薄弱,网络安全风险形势严峻。建设“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标志着信息化建设迈进“一个大系统”的新时期,将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各业务部门积极主动参与信息化建设,真正成为信息化的“建设者、管理者、使用者”,充分发挥信息化的驱动引领作用,助力业务工作数字化转型发展,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将以“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为统领,持续巩固深化生态环境部本级信息化统一集中的阶段成果以及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并引领带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的信息化发展,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坚持“12345”发展策略,围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个目标,以“业务驱动”与“技术引领”为双核引擎,紧密服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从“优服务、强支撑、稳保障、严管理”四个方面推进“大环境、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大安全”五大建设,打造横向一体化、纵向集中化、全国系统化的一盘棋工作新格局。


具体来说,在“大平台”建设方面: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展生态环境绿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包括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国产政务云、生态环境云、会商指挥中心、灾备中心等在内的智能融合生态环境“一朵云”,打造集生态环境业务专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核与辐射安全应急专网、环保物联网、卫星遥感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于一体的高速泛在生态环境“一张网”,并将前端感知设备、边缘计算等作为大平台的拓展延伸。在“大数据”建设方面:进一步打破信息壁垒,建立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体系,完善以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库、全国固定源统一数据库以及空间基础信息库等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一套数”,搭建生态环境大数据湖,升级改造生态环境信息资源中心,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与开发利用,基于模型算法、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充分发挥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打造多层次、多维度、多类型的数据产品。在“大系统”建设方面:以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为统领,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业务需求开展系统整合与建设工作,打造统一服务各层级、各部门、各类用户的“一个大系统”,实现“业务全覆盖、数据全联通、系统全接入”,满足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等生态环境业务协同、综合管理以及政务服务等需求。此外,要积极营造信息化发展“大环境”,在规划标准、管理制度、产业生态、人才培养以及技术研究等方面强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与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产业融合;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严格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提升生态环境绿色新型基础设施、“一朵云”“一张网”、数据资源以及信息系统等运行维护与安全防护能力,努力夯实信息化“大安全”。


“十五五”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面临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以及业务管理的新需求,生态环境信息化将以“融合创新”定义新的阶段,立足“数据融合、业务融合”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全面建成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实现上下衔接、左右配套、横向打通、纵向贯通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业务深度融合,用信息化手段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国大协同,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效能。



作者介绍


    章少民: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载于《环境保护》2021年第02期)

文献来源:章少民. 中国生态环境信息化: 30年历程回顾与展望[J]. 环境保护, 2021, 49(2): 37-44.

相关链接:
                         
  观点 | “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宏观研究

专家视点 |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方法体系的构建

专家视角 | 刍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5年回顾与展望

专家解读 | 关于“禁/限塑令”助力解决海洋塑料垃圾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近期要闻

欢迎订阅2021年《环境保护》杂志


要闻 |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


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全球协议亟待制定(科技日报)


六方面发力确保碳中和目标实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年首场发布会回应热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