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摘要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学术和学理的创新性研究


摘要:习近平"七一讲话"从多方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学科的学术和学理研究的视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理论自觉和历史自觉的内在禀赋、"两个结合"的基本原则和学理依循,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主题研究的境界。理论自觉和历史自觉不仅造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特质和特征,而且还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理论内涵和思想智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两个"相结合",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原则的科学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理依循的凝练。从两个"相结合"及其内在联系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学科研究的重大课题和学理要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主题"探索有着重要的学术的和学理的启迪。在学科和学术研究中,要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理论主题以及相应的思想内涵、理论创新和学术意蕴的研究。

 

孙代尧/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要:习近平"七一讲话"提出的"两个创造"重大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的新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解放所形成的精神传统的逻辑结果,赋予了现代化的新内涵、新的结构功能和新的精神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总体性历史叙述,需要从总体上把握才能深刻理解。

 

姜辉/百年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持续探索"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历史。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成功道路:不断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这破解了历史上王朝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困局宿命,创造性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始终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永远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问题,也证谬了那种认为"一党执政无法解决自身问题"的所谓"悖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为世界上政党建设和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作出新贡献。

 

林毅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新发展格局与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


摘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起因于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快速崛起,在世界经济中比重和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世界将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族复兴目标的实现而出现一个新的稳定的格局。国内循环比重的提高则是一国经济发展、规模扩大后的必然结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任何经济规模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中国要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发展潜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聂锦芳/遭逢危机之际向马克思请益——重读《资本论》第一卷《序言》和《跋》


摘要:人类的发展愈益复杂而艰难。前些年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还未得到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又蔓延起来,把整个世界推向了更为莫测的境地。每当世界上出现普遍性的危机的时候,人们总会想起马克思。这位毕生致力于资本批判和对现代社会进行探索的思想家总能给我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深刻的启迪。马克思生前出版和修订过的《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昭示,他注目于"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通过清理和辨析古典经济学所提供的思路、体系和方案进而实现了"突围"和超越,体现和贯彻"不崇拜任何东西"、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并将其推进和提升到现代形态和新的水准。在漫长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和《资本论》写作中,马克思身上所体现出的宽广的视野、整体性的思维、深刻的历史感、顽强的意志力等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时代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和弘扬。

 

张守文/税制结构的优化及其价值引领


摘要:税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居于重要地位,其重要路径是税制结构的优化。为此,应通过"价值—规范"与"结构—功能"分析,探寻我国税制结构在制度目标、制度功能、制度分权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揭示直间结构、税类结构与央地结构的内在关联,并优化基础性的税种结构。基于"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的税制改革基本目标,应兼顾效率与公平、自由与秩序等多元价值,以体现税制的合理性;同时,应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坚持法治原则和法治精神,以体现税制的合法性。鉴于我国的"减税降费"和"营改增"等税制结构优化措施,都是在兼顾多元价值的基础上体现发展价值的引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发展阶段,应将我国既往的"收入导向型税制"转变为"发展导向型税制",从而构建更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税制",持续形成税收领域的良法善治,推进税收治理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杨河/“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哲学思考


摘要:习近平提出的"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反映了世界百年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历史走向,体现着历史的辩证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方式,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赵世瑜/东山赘婿:元明时期江南的合伙制社会与明清宗族


摘要:历史上的水上人如何与为何上岸,是江南研究以及所有水乡社会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对水域开发过程中的定居入籍、产权获取及其上岸后的宗族建构已有一些出色成果,但对土地开发空间有限的明清江南地区这一过程如何实现,对明清时期江南商业发展和宗族建构的内在机制,还有深入探讨的空间。而水上人社会中的赘婿现象以及以此为代表的合伙制关系的形成,或可成为讨论这个问题的切入点。

 

李全德/释苏轼《王安石赠太傅制》中的“微意”


摘要:苏轼《王安石赠太傅制》是讨论王安石、苏轼二人关系乃至元祐更化之初政治变化的重要文献。古今学者对于该文理解不一,乃至有完全相反的认识。其原因在于对于制词本身所具有的显、隐二义认识不足。赠官制书,表面上是褒词,不失王言之体,但苏轼采取寓贬于褒、明褒暗贬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个人对王安石学术和新法的否定,这也意味着苏轼与王安石二人的关系虽已缓和,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和解。

 

陈明/乾父坤母:儒教文明的世界图景——基于比较宗教学的考察


摘要:文章以部落组织向国家形态转进时期的父权发展演变作为线索,采用比较宗教学的方法,勾勒父权的民权化、神权化、王权化这三种类型,对古希腊宗教神话、犹太教和儒教的形成原因、内涵特点及历史影响给出描述分析,认为《易传》"乾父坤母"命题即是儒教文明的世界图景。天、仁、民胞物与以及格物致知、成己成物、参赞化育的儒家价值理念与生命规划,都可以在这一世界图景或存在秩序里得到系统和深刻的说明。从文明论的方法论视野和社会科学的学科视角对这一切进行论证分析,无疑有助于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性和方向性,而在人类文明谱系中达成对中华文明之独特性及其意义的理论把握,也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魏波/中国现代文明的思想基因探微——以李大钊为例


摘要:一种文明在诞生初期常蕴含某种思想基因,展现出该文明在观念中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20世纪初叶中国在冲突与裂变中孕育了现代文明的思想基因,其中,李大钊的思想探索具有典型性,展现出这一思想基因的精神内核:在批判之上形成新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在克服已有文明局限的基础上创造"第三新文明";肯定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在与他者的平等交往中认识和肯定自我。之后的历史进程充满变数,但在总体层面表现为上述思想基因的发展、演化和实现并最终形成多元现代性的中国道路。

 

孙郁/鲁迅体味魏晋文脉的方式


摘要:鲁迅在辑校魏晋文献的过程,发现了文脉中所蕴含的辞章隐秘。又从乡邦文献、名士语录、文章气韵中,捕捉了精神表达的各种可能。他所打捞的各类文字,刺激了学术思考和文学创作,将现实感带入到对古代诗文的凝视中。在打通古今的同时,又能从域外资源的参照里,建立起批判性思维,并以超俗的目光,矫正了京派学者的某些审美理念。

 

张隆溪/理性对“合理信仰”的批判


摘要:人类都有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追求,但现实往往并不完美,甚至充满冲突、苦难与邪恶。在西方,上帝之至善与世界上恶之存在永远是一个矛盾,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和哲人都曾作出不同努力,去理解和解答这永恒的问题。中世纪神学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失去了奥古斯丁时代的权威,而17世纪和尤其是18世纪的启蒙时代,理性逐渐取代了信仰。但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之间,有一个复杂互动的过程,18世纪理性信仰(reasonablebelief)的出现,产生了接受现实的"乐观主义"理论,认为凡存在的皆必合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以讽刺为武器,在《赣第德》这篇哲理小说中,对这种"乐观主义"作出尖锐的批判。在对西方从中世纪到17世纪和18世纪思想的变化进行梳理,探讨伏尔泰对理性信仰的批判,探讨《赣第德》所包含的思想意义。

 

吴飞/但丁的双重二元论


摘要:但丁《神曲》中有奥古斯丁两城说的痕迹,但又有所修正,这是但丁研究界长期以来的共识。但丁思想中其实有两组二元,因而其政治哲学中有并行的四座城。善恶二元论与心物二元论,是西方思想传统中既有关联又不完全相同的两种二元论。《神曲》中天堂(含炼狱)与地狱的二元区分,是善恶二元论的体现,代表着心灵秩序中的二分。然而,在尘世政治中,还有罗马帝国与堕落的尘世政治的区分,后者以古代的忒拜和当时的佛罗伦萨为代表,这是世界历史中的二分。两种二分之间的差异,即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之间的差异,构成了心物二元。并行的两组二城之分有交叉,但并不完全相同。通过对但丁这四座城的分析,可以对西方思想中这两组二元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朱振宇/狄斯之门——《地狱篇》8—9歌绎读


摘要:在但丁研究中,如何理解《神曲·地狱篇》8—9歌中的狄斯城入口处的堕落天使和复仇女神,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于理解地狱深层的含义非常关键。根据一种传统的地狱结构两分法,狄斯城众鬼使的寓意被看作深层地狱之罪——"恶意"的代表,未出现的美杜莎则意味着绝望。采用但丁地狱结构三分法,才能正确理解狄斯之门的伦理意义。整个狄斯城入口发生的戏剧里,众角色表现出的激情实为暴力罪的象征,同时,这些激情都是三圣德之一的"希望"缺席的结果。但丁在天使的帮助下走进地狱深处,这一情节不仅是但丁对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冥府之行"的改写,也是对"基督劫掠地狱"传说的重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