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目录


目   录


01



政法与社会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逻辑起点、核心内容及重要意义

作者:秦书生 王曦晨

自知、反思、创新:“数据治理”的三重内蕴

作者:朱婉菁



02



哲学研究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系统抉择

作者:张云飞 曲一歌

盖亚、夏娃与伊西斯:西方文化中的自然隐喻及生态意义

作者:王云霞 付天运



03



经济与管理


新发展阶段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问题与解决方案

作者:王小华 杨玉琪 程 露

教育对欠发达地区脱贫群体生计可持续的影响研究———基于货币效应与非货币效应的分析

作者:孙晗霖 王倩茹 刘新智

新发展阶段商业化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

作者:刘 达



04



教育研究


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的理论内涵与实践面向

作者:陈时见 邵佰东

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内涵、短板与提升

作者:李 森 汪建华

中西部高校教师流动的现状考察与对策建议———基于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大学的分析

作者:卿素兰

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的同质化问题与路径创新

作者:杜 静 王江海

中西部职业技术大学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路径

作者:何 茜 黄 蘋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理论审思与路径探讨

作者:牟 柳 郭立亚 叶泽洲



05



心理研究


敬畏自然导致中国人自我缩小的机制

作者:王研维 赵子豪 王琢钧 汪凤炎 王轶楠

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类别特征及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作者:缪华灵 郭 成 向光璨 安 南 刘晓敏 王 健 王亭月



06



文学研究


[英雄文化与武侠文化]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文学领域英雄书写研究现状与思考

作者:冉 雪

圈层设定下网络武侠小说的创作走势与问题———基于2019—2020年的平台数据分析

作者:张永禄 杨至元

论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文体获得与理论确认:从殷芸到欧阳修

作者:郝 敬

女性解放与家国话语:抗战时期的“贤妻良母”论争及文学书写

作者:王桂妹 王思侗


07



艺术与传播


互动视频的知识众包:基于bilibili弹幕网站知识区社群的研究

作者:付若岚

论虚拟空间助力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作者:余伶俐


08



历史研究


明代河南洪涝灾害的量化研究

作者:牛建强 姬明明

法律、契约和习惯:清至民国的典产处置机制

作者:谢开键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作者:吴汉全

新时期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的反思及展望(笔谈)

作者:朱 英 陈谦平 徐 勇 江 沛 张 生



摘   要


01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逻辑起点、核心内容及重要意义

秦书生1,王曦晨2

(1.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110169;2.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37)


摘 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逻辑起点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制度不完善引发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其核心内容主要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保障自然资源长期可持续发展利用;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提出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02

自知、反思、创新:“数据治理”的三重内蕴

朱婉菁

(温州大学法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 要:大数据无疑是当下最热门的研究议题,各个学科无不自觉地与大数据进行交叉融合与理论创新。数据治理不仅是作为研究和理论建构中的新概念,更是一种人类创造的全新治理形态。无论是进行理论探讨抑或实践应用,首要任务都在于对其进行准确认识和解读。数据治理通过对自知、本质、价值等范畴的理论考察以及内在逻辑演变的解读,揭示“数据与治理关系”掩盖下的“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与纠偏”,从而实现“对现实的描述”与破解“认知的困顿”二者之间的统一;同时,它为认清大数据时代的“迷思”和“阵痛”,以及实现治理转型指明了现实道路,也为反思大数据时代下的现代性提供了深层的存在论解释。在此过程中,数据治理的意义和路径也随之清晰,进而为探讨数据治理的未来走向提供了可靠的立论基础。

关键词:数据治理;大数据;自知性;反思性;创新性;善治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03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系统抉择

张云飞,曲一歌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我们党在科学反思现代化道路和模式基础上做出的科学抉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指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可以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称为生态化或绿色化原则。在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前提下,我们要将生态化原则全面地贯彻和渗透到现代化的全部过程、领域、动力当中,努力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统一,一体化地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现代化的永续性。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生态化;生态文明;人的现代化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04

盖亚、夏娃与伊西斯:西方文化中的自然隐喻及生态意义

王云霞,付天运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西安710119)


摘 要:“盖亚”“夏娃”与“伊西斯”是西方文化中最为常见的对自然的三种象征性隐喻。它们在反映人类对自然想象的同时,也见证了人类与自然打交道时的态度。对其流变进行考察有助于重构对自然的想象,重建对自然的观念,重塑对自然的理解,重铸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盖亚;夏娃;伊西斯;自然隐喻;敬畏自然;生态意义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05

新发展阶段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问题与解决方案

王小华,杨玉琪,程 露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摘 要: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目标实现,国家“三农”工作的重点将逐步由脱贫攻坚转移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来,这一转变不仅催生巨大的资金投入和金融服务需求,还将为金融服务农村实体经济创造历史机遇,同时也对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方向。然而,新发展阶段在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既存在因为金融功能认识不足而导致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不充分的现象,又面临着融资信息成本约束、抵押担保障碍、市场体系多元化发展滞后、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缓解农村融资困境,将价格合理、方便快捷、功能全面的金融服务向农村地区纵深推进并实现金融的普惠性发展,全面提升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担当,既要在继续紧紧扭住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的同时高度注重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侧管理;又要引导金融跳出传统“融资”的思维框架、推动农村金融改革顶层设计与底层解决方案全结合、因地制宜推动金融支农服务创新、完善各类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互补合作机制、加强农村金融资金流向监管与金融风险防控。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农村金融;乡村振兴;金融功能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06

教育对欠发达地区脱贫群体生计可持续的影响研究———基于货币效应与非货币效应的分析

孙晗霖1,3,王倩茹1,刘新智2,3

(1.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重庆400715;2.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3.中国西部非公经济发展与扶贫反哺协同创新中心,重庆400715)


摘 要:教育作为脱贫巩固的治本之策,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在增产增收、阻隔贫困代际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各类教育对于欠发达地区各收入层级脱贫群众的生计稳定作用还未得到证实。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探索中国减贫战略前瞻,基于已有教育减贫研究,采用工具变量法、分位数回归、逻辑回归方法,从货币效应和非货币效应角度探讨教育对增加脱贫家庭生计来源以及降低其生计风险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教育对拓展脱贫户生计来源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其中,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对所有收入层次的脱贫户家庭增收均具有正向作用,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对较低收入水平的脱贫户家庭的生计贡献更为显著;受教育程度提高可抵消年龄增长对生计稳定的负面影响,并使得脱贫户从事风险预防活动和使用卫生设施的倾向性显著增加,进而降低生计脆弱性。这将为中国后2020时代减贫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教育;脱贫户;可持续生计;货币效应;非货币效应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07

新发展阶段商业化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

刘 达1,2

(西南大学1.经济管理学院;2.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摘 要: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未来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作为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仍然面临信用风险加剧、融资成本上升等众多不利因素交织的严峻挑战。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步入新发展阶段,要继续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尤其要关注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发展的金融需求。因此,急需提升我国商业化微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健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塑造全面发展新优势,以普惠金融创新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本研究基于210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微观数据,利用OLS、WLS、Robust-WLS方法,分析金融深度、服务广度、支农强度、资源禀赋等因素对小额贷款公司运营能力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在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下,维持适度资本规模、降低融资成本、保障贷款质量有助于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没有证据表明服务“三农”会降低金融机构经营效率,涉农贷款质量可能优于企业贷款。为此,应该建立健全社会绩效管理机制,加强金融服务创新相关政策扶持措施,实现微型金融普惠性功能完善与商业化可持续的战略协同。

关键词:微型金融;普惠金融;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效率;可持续性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08

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的理论内涵与实践面向

陈时见,邵佰东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摘 要: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是中西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提升要紧跟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从系统性的战略思维出发,不仅要对接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和回应中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着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且需要全面增强党对人才培养的领导力,夯实学生发展的教育力,突出协同育人的整合力,凸显文化自信的浸润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高质量发展;高校发展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09

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内涵、短板与提升

李 森,汪建华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摘 要: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是指中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的总和。当前,部分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存在着培养目标趋同导致人才培养类型单一、学科建设方向不明导致人才培养优势特色不鲜明、课程供给滞后导致人才培养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承载乏力导致人才培养载体匮乏、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教育管理行政化导致管理育人能力不强等短板。提升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能力需要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为指导,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合理规划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提升课程供给水平;以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为抓手,不断提高教学承载能力;以内培外引为手段,多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管理育人文化建设为保障,不断提升管理育人水平。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培养能力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10

中西部高校教师流动的现状考察与对策建议———基于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大学的分析

卿素兰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所,北京1000088)


摘 要:历史变迁下中西部高校教师的非合理性流动,严重影响了中西部乃至全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了解“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实施以后,中西部高校教师流动状况,课题组对2012—2018年中西部“一省一校”教师流动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高校教师流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调离比例日益稳定,调入比例逐渐回升,高学历人才补充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效破解了中西部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依然面临艰巨挑战。本课题组建议:国家层面构建“虚拟人才库”,让中西部高校共享一流人才资源;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促进中西部高校教师智力资本的增值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大力提升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破解体制机制困局,构建中西部高校良好学术生态。

关键词:中西部高校;“一省一校”工程;教师流动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11

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的同质化问题与路径创新

杜 静,王江海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河南开封475004)


摘 要: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着理念偏差、路径依赖、评价偏差等同质化趋向的问题。以错位发展为人才培养的价值理路,中西部高校可通过调试高校生态位,谋求合理定位,依托地域资源,培育特色优势,形成差异竞争。在人才培养具体的实施路径选择中,中西部高校可利用政策优势提升资源效益,针对区域需求调整学科布局,依托地域文化开展特色教育,通过院校研究推动人才培养改革,以破解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的困境,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西部高校;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错位发展;路径创新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12

中西部职业技术大学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路径

何 茜1,黄 蘋1,2

(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2.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双高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重庆401331)


摘 要:目前,中西部地区职业技术大学在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方面仍处于发展伊始阶段,人才培养能力相对较弱。为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中西部职业技术高校应坚持职业教育发展定位,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性、高阶性和复合性;坚持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校企共建共育,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合作交流,打造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实现人才培养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中西部地区;中西部高校;职业技术大学;人才培养能力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13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理论审思与路径探讨

牟 柳1,2,郭立亚1,叶泽洲3

(1.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15;2.重庆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重庆400054;3.六盘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


摘 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的摇篮,在体育强国建设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传统文化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借鉴和土壤,推进传统文化与体育教育专业深度融合,是新时代课程思政的重要内涵,也是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题中要义,彰显了课程的文化本质与逻辑。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顺应自然、和谐有序的天人合一理念,以德为先、侠肝义胆的尚武精神以及阴阳和谐、身心并育的整体生命观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元素是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主要载体。然而,从实践看,存在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脱节,区域融入水平不均衡,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缺乏,融入成效评估难等问题,也因此文章从“教什么”“谁来教”“如何评价”和“如何引导”等维度开展了相应对策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融入路径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14

敬畏自然导致中国人自我缩小的机制

王研维1,赵子豪2,王琢钧2,汪凤炎3,王轶楠2

(1.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100871;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100875;3.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心理学院,南京210097)


摘 要:敬畏是一种自我超越性情绪,已有采用自然情境启动范式、以西方人为被试的研究发现,敬畏会导致个体的自我缩小,然而,敬畏自然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中国人的自我尺寸却还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身份调和器理论”揭示出,敬畏自然会通过引发顺应需要导致个体的自我缩小,同时,适恰自尊会调节自然敬畏与顺应需要之间的关系。在实践层面,该结果为探索如何使中国人更好地“把小我融入大我”、提升社会责任感提供了启发。

关键词:敬畏;自我缩小;适恰自尊;顺应需要;大我;小我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15

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类别特征及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缪华灵1,2,郭 成1,2,向光璨1,3,安 南1,2,刘晓敏1,2,王 健4,王亭月1,2

(西南大学1.心理学部;2.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3.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4.昆明市呈贡区第一中学,云南昆明650500)


摘 要:为探索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类别特征及与心理素质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问卷和中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17375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可分为低社会适应组(22.31%)、中等社会适应组(50.80%)、高社会适应组(26.89%);(2)以高社会适应组为参照,相比于女生和留守时长小于1年的学生,男生和留守时长超过1年的学生更容易处于低社会适应组,在中等社会适应组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留守时长差异;另外,相比于小学生和城镇学生,中学生、居住在农村的学生更容易处于低社会适应组和中等社会适应组;(3)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越低,越可能归属于低社会适应组和中等社会适应组。这些结果说明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存在明显的分类特征,应以此为根据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提高社会适应水平。

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心理素质;潜在剖面分析;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16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文学领域英雄书写研究现状与思考

冉 雪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在日渐升温的英雄文化研究中,文学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形成了以不同英雄题材、英雄类型和英雄理论为中心的研究格局。在文学各题材中,英雄史诗、古典小说、武侠小说与军旅小说最热衷于书写英雄。在形形色色的英雄类型中,悲剧英雄、反英雄与女英雄以对英雄命运的观照、对英雄书写传统的反叛和对英雄性别格局的重塑,受到当代研究者的热情关注。当前,英雄书写的理论研究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对相关概念的深入探讨则是英雄文化研究得以提升的基石,围绕英雄主义、英雄叙事、英雄形象等概念的研究工作正一步步推进。文学领域英雄书写的整体性研究与基础性研究也还存在着诸多需要完善之处。随着新时代英雄文化的发展,英雄书写的当代性问题浮出历史地表,新时代英雄文化正成为文学领域英雄书写的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英雄主义;英雄书写;英雄题材;英雄类型;英雄理论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17

圈层设定下网络武侠小说的创作走势与问题———基于2019—2020年的平台数据分析

张永禄,杨至元

(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上海200444)


摘 要:以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纵横中文网与17K小说网等大型原创网络小说平台的2019—2020年网络武侠小说排行榜上千部作品为样本进行量化分析,观察当下男频武侠小说和女频武侠小说创作的基本情态与走势,运用小说类型学方法对其中相对成熟的网络武侠小说子类型及代表作品进行定性研究,发现当下网络武侠小说创作虽处颓势却暗藏生机,传统历史武侠小说的坚守任重道远,轻松日常向欢乐武侠小说与重人设嗑CP的耽美武侠小说成为新宠,幻想武侠与江湖古言类型亟待革新,而新崛起的大群像武侠和女主向武侠等子类型颇有潜力,正迈向小众文青向之途。网络武侠小说创作的真正前途在于情感结构和价值取向继承和发扬中华侠义文化的精华,弘扬新时代英雄精神。当下,它应积极融入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百年英雄精神谱系中,在自觉抵制和纠正低俗的“娘炮”文化上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网络武侠小说;男频武侠;女频武侠;类型融合;英雄文化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18

论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文体获得与理论确认:从殷芸到欧阳修

郝 敬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摘 要:中国古代小说经历了由说理向叙事的转变,由此确立了小说的叙事性文体特性并得到理论确认。在这个过程中,殷芸和欧阳修是两个标志性的节点。殷芸《小说》并非学界通常认为的“志人”或“轶事”类小说,其价值也不仅局限于作为现存第一部以“小说”命名、汇集各类题材的小说通选集。殷芸《小说》大量征引史部、子部与集部各类作品,以记言类作品为多,符合“以言说理、以事说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小说观念在北宋之前的实际发展情况;同时,殷芸《小说》大量采用以“杂传”为主要代表的史部作品,揭开了欧阳修对小说观念“退史入子”重大理论突破的序幕。欧阳修吸收唐宋以来史家对“采小说入史”的思辨成果,在编修《崇文总目》与《新唐书·艺文志》时,将原属史部杂传类的一些作品及作品集退入子部小说类,将“虚诞怪妄”之说清除出史学书写,同时为小说观念在宋代的嬗变引入了积极因素,不仅增添了虚构和叙事的特征,更为小说取得了以叙事为主要表现体式的独立文体特性,初步完成了叙事性小说体系的理论建构。

关键词:杂传;殷芸《小说》;欧阳修;刘知几;《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19

女性解放与家国话语:抗战时期的“贤妻良母”论争及文学书写

王桂妹,王思侗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在中国女性解放的现代历史进程中,晚清时期所输入的传统与现代并蓄的新式教育理念“贤妻良母主义”,虽经五四时期现代“娜拉精神”的冲击而黯然失色,但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而是成了一股强劲的隐性挑战力量,并在抗战前后勃兴为一场大规模的“妇女回家论”和“贤妻良母主义”大论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进步知识界(女界)在驳斥国民政府及保守知识界复古论调的同时,也向广大女性提出了“从国家”“从民族”,做“国家的良母”“民族的贤妻”的新要求,号召广大女性走出家庭,积极参与到抗战救亡的洪流中。与之相应和,抗战文学也对民族救亡所需要的新贤妻良母进行了身心重塑,进一步书写了抗战女性在担负国家民族与家庭母职/妻职之间的困境,发出了女性解放的进一步吁求。

关键词:贤妻良母;娜拉精神;《妇女生活》;《妇女共鸣》;“二从八德”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20

互动视频的知识众包:基于bilibili弹幕网站知识区社群的研究

付若岚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制作和参与知识类互动视频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线上学习方式,由于视频观看过程中的交互体验激发了人们探究知识的兴趣,知识类互动视频越来越受到学生群体的喜爱。通过对以bilibili为代表的弹幕视频网站知识区颇受欢迎的互动视频的考察,研究发现,当前互动视频的传播形式弥补了以往在线学习缺乏及时反馈的缺陷,由于兼具叙事趣味和问答互动,吸引了学习者对知识的关注,促进了知识借由用户自主创建的各种符号在无数节点中流动。但大多数互动视频内容往往是对知识的简单挪用和切割,呈现较为分散,且多以感性表达为主,并不足以成为影响网络时代知识传播的决定性力量,还需要综合其他诸多因素,共同促进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和掌握。

关键词:互动视频;知识众包;知识传播;知识区;网络权力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21

论虚拟空间助力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余伶俐

(成都博物馆,四川成都610015)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领域从实体空间拓展到虚拟空间,伴随着新型杂交空间的形成,公共艺术开始向虚拟空间转型探索,拓宽了公共艺术的边界与形式,丰富了自身的概念内涵。虚拟空间的公共艺术利用自身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公共艺术的传播范围,制造了全新的参与感,通过与真实空间的互动引发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并与实体公共艺术之间实现了有机互动,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公共艺术“公共性”的实现。

关键词:虚拟空间;公共空间;公共艺术;数字艺术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22

明代河南洪涝灾害的量化研究

牛建强,姬明明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开封475001)


摘 要:对明代河南洪涝灾害(或称水灾)的量化,既包括以州县为基本地理单位的灾次统计,又包括在此基础上以水灾特性和社会反应程度为标准的灾害等级的划分。就水灾而言,可分为无灾、偏涝、涝、大涝四个等级。依此分级标准统计,有明一代,河南无灾年份52年,偏涝年份205年,涝年份8年,大涝年份9年。涝等级以上的洪涝灾害占总年数的7.3%,约13年发生一次。在时间分布上,明代河南的洪涝灾害多发生于14世纪八九十年代、15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16世纪八十年代至17世纪二十年代、17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等几个时期。在空间分布上,有24县的洪涝总数高于平均值,是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县份。而这些县份均处于河道流经区域,和“水灾一条线”的特征一致。

关键词:明代;河南;水灾;等级;时间分布;空间分布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23

法律、契约和习惯:清至民国的典产处置机制

谢开键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46)


摘 要:典是传统中国最广泛、最重要的土地交易方式之一。梳理清至民国的法律、契约和民间习惯调查报告可知,典交易的“原价回赎”规则并不严格。加典、转典和分期回赎等处置典产的方式表明,回赎价格低于或高于原价,承典人可向出典人索要其对典产进行投资或增值所投入的资金。传统中国无法进行大规模农业经营的原因同中国的地理环境、财产传递方式和人口增长密切相关。典交易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流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使农业的生产规模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这些都表明所谓典的“弊端论”并不准确,其积极作用大于弊端。

关键词:清朝;民国;土地;法律;契约;习惯;典产处置机制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24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吴汉全

(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摘 要:梁启超自20世纪初年开始就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进行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创者。梁启超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变迁,对中国近代思想的演变、中国近代学术的变迁等进行探讨,阐明了近代中国历史是一个进步的历史过程的观点。同时,梁启超还对中国近代重大事件展开研究,对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学术梳理。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是他提出的“新史学”观念的成功实践,具有极为鲜明的特色。

关键词:梁启超;中国近代史研究;新史学;20世纪中国学术


(长按二维码阅读全文)




25

新时期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的反思及展望(笔谈)

朱 英1,陈谦平2,徐 勇3,江 沛4,张 生5

(1.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2.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3.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100871;4.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天津300071;5.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摘 要:抗战大后方是与根据地、沦陷区相对应的战时中国的三大政治版图之一,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新时期值得深化研究。在很长时期内,整个史学界对抗战时期商人和商会的研究都比较欠缺,战时商会的命运与作用的发挥同样很值得研究。抗战大后方的意义,需要透过对“后抗战时代”以及更长历史时段进行考察,才能获得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抗战大后方”的历史研究,应该有一个整体的历史架构。结合现代物理学概念,有助于深化抗战大后方研究。同时,目前的抗战史研究对于战时大后方的财政体系、工业进步的研究仍较为薄弱,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最后,吸收多领域新知识与新思想,有助于改进思维方法,维护并促动抗战大后方研究的开放格局,以争取新的学术成果。

关键词:抗日战争;抗战大后方;“后抗战时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