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目录
内
容
摘
要
马克思对蒲鲁东思想的哲学批判
及其当代价值
宋建丽
天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蒲鲁东对造成资本主义种种罪恶的所有权进行了批判,这在当时不无意义。但是马克思敏锐地洞察到,蒲鲁东的所有权批判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之上的,其永恒正义的观念实质上代表的是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其抽象平等的观念和脱离了现实经济运动的所谓永恒正义观念始终在概念里兜圈子,以概念批判代替事实批判,是一种脱离事实批判的、抽象的应然性道德诉求。由于其脱离现实经济运动,因而无法说明工人异化和受剥削的根源,也无法对现实的工人运动起到任何指导性作用,最终必然沦为空想。以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为依据,考察马克思对蒲鲁东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思想之“抽象性”的批判,有助于凸显马克思批判哲学之科学性和实践性的辩证统一,亦有助于澄清马克思对于道德批判的基本态度。
关键词:马克思;蒲鲁东;抽象平等;永恒正义;内在批判
青年马克思对货币认识的演变及其意义
李乾坤
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青年马克思对货币认识的演变是理解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线索。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将货币视作支配市民社会的利己主义原则的表现,认为货币是人的异己本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同样将货币视作人异化的类本质和外化的能力。在《穆勒摘要》中,马克思发现了货币与资产阶级生产方式之间的本质关联,从而在对货币的理解上取得了重要推进。此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进一步探讨了货币与资产阶级社会本质特征的关系问题。青年马克思通过对货币的认识,初步实现了货币拜物教批判,接受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并对同时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和改良主义,以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货币;价值
全球现代性问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塑
刘 洋
上海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全球现代性是这个时代最为本质的特征,其在显示巨大威力的同时,也因全球金融危机、政治动荡、文明冲突、生态瓶颈等等,愈发使我们感受到发展的矛盾与界限。面对全球现代性的资本主义方案带来的人类命运分化,思想家们持三种不同态度对其加以审思,即全球现代性的“自我修复论”“外在断裂论”与“内在扬弃论”。“自我修复论”与“外在断裂论”将全球现代性当作封闭的僵化体加以对待,认为其或是到达极致,或是走向尽头。马克思的“内在扬弃论”则看到全球现代性的自我超越潜能,提出扬弃全球现代性的资本主义方案,走向以“自由人联合体”为目标的新全球现代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方面继承了“内在扬弃论”的立场与方法,以“自由人联合体”为目标旨向,另一方面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目标内容、思维方式、实践策略等维度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从而使其兼具科学性、价值性、现实性与创新性,为全球现代性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关键词:全球现代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
2021—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更新预测
——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的
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
厦门大学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202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整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内,显示出中国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基于2021年二季度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情况,应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对2021年三、四季度以及2022年四个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进行了预测更新。结果表明:2021年,中国GDP增速预计为8.50%,较春季预测下调0.10个百分点;2022年,GDP预计增长5.51%。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2021年PPI预计将上涨7.01%,涨幅较春季预测大幅上调5.23个百分点;猪肉价格的大幅回落抑制了CPI的涨幅,2021年CPI可能上涨0.86%,涨幅较春季预测下调0.08个百分点。居民实际收入增速反弹乏力,减缓了消费支出的增长,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可能达到12.89%。模拟结果表明,提高居民收入增速,特别是加快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居民收入增速会产生更大、更持久的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效应。因此,为促进居民消费的稳定增长,下一阶段不仅需要加快调整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更重要的是需要优化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格局,加快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速。
关键词: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经济预测;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分配格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经济学理论
基础与实践创新
陈甬军1,2, 晏宗新2
1.中国人民大学 商学院
2.广东财经大学 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
摘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基于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来的高瞻远瞩的战略设想,其背后更是有着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如大国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原理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支撑。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其最重要的理论基石:国内循环主要体现了马克思的资本周转和社会再生产理论;国际循环蕴含了《资本论》中展现的空间生产理论和世界市场理论;双循环理论则展现了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双循环运行机制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创新命题。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实践创新将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篇章,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是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现实背景;以国内循环主导带动国际循环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特征;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与协调统一是双循环顺利进行的政策基调;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手段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关键词:“双循环”发展新格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倒8字型模型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制度质量
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关系
胡必亮, 张坤领
北京师范大学 一带一路学院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促进投资便利化,拓展投资领域,加强投资安全保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行动目标。以2005—2019年124个“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签约国为样本,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在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的影响中的调节效应及其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制度质量东道国的中国OFDI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该倡议能够通过个别举措对流入低制度质量东道国的中国OFDI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的整体影响并不显著,说明制度因素可能并非中国OFDI考虑的主要因素;“一带一路”倡议在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的影响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但该调节效应仅存在于低制度质量东道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调节效应主要通过设施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产业合作等机制实现。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制度质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调节效应
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与深化高等教育评价改革
张应强, 黄捷扬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价,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宏观层面,窄化为大学评价,矮化为一种管理手段和政策工具,与基于人才培养的教育性评价渐行渐远。深化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必须回归高等教育评价的本质,坚持高等教育评价的教育性,克服高等教育评价目的异化;需要将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驱动高等教育评价转向和改革。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价;教育性评价;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生核心素养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痛点、短板与软肋
陈武元, 王怡倩
厦门大学 教师发展中心
摘要:人才培养是高校存在之本,是高校的“首要职能”和“根本职能”。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能否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再度引发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反思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批判性思维缺失、学科知识单一、阅读能力不足等问题深刻影响着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应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教师等多角度强化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加强多学科知识传授、重视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以期解决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痛点、短板和软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批判性思维;多学科知识;阅读习惯
2020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网络舆论观
——基于大数据的量化研究视角
邹振东1,2, 黄浩宇2
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2.厦门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2020年的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获得连任。在选举主要候选人的网络声量表现和相关议题方面,韩国瑜网络声量最大、相关议题最多,蔡英文社交媒体粉丝数最多,但粉丝数比网络声量更应是选举网络舆论战的争夺主战场;在岛内外重要事件方面,出现舆论事件“韩国瑜化”现象,同时蔡英文恶意炒作香港修例风波成为选举的最关键变量;在岛内重大政策方面,蔡英文在各大重要政策中的网络曝光量基本均高于韩国瑜。此次选举出现的三种传播模式“悲情传播”“仇恨传播”和“恐惧传播”是解开此次台湾选举种种疑惑的关键钥匙。
关键词:2020年;台湾“二合一”选举;政治选举;网络舆论场;大数据
美国制裁缅甸政策的形成过程与路径
——以国会与政府互动为视角(1988—2008)
范宏伟, 吴思琦
厦门大学 东南亚研究中心/南洋研究院
摘要:缅甸问题自1988年产生后,一直延续至今。在随后的20年中,美国的缅甸政策逐渐强硬,出台了四部制裁缅甸的支柱法案,形成了对缅制裁政策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政策形成过程中,府院之间、不同政党之间因在价值观外交与现实利益方面上界定的分歧,华盛顿的外交决策充满了矛盾、妥协以及协调。在国会方面,两党虽在对缅问题积极性上有所不同,但由于美国与缅甸间利益关联较小,两党整体上在对缅强硬上拥有较高共识;在政府方面,由于利益较少以及官僚机构政策的延续性,将政策制定的主动权较多让渡给国会,同时基于措施的有效性和利益相关性,而又与国会有所冲突。国会内部,民主党的党派属性在推出对缅制裁法案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政党属性也影响到政府对缅接触和施压的强度。相比之下,克林顿的民主党政府对缅采取了更积极、主动的接触与外交斡旋,而小布什的共和党政府则更倾向于对缅强硬和施压。
关键词:美国;缅甸;制裁;国会
华人离散群体的战争记忆
——以东南亚华侨关于太平洋战争的侨批为中心
沈惠芬
厦门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
摘要:太平洋战争前后,东南亚华人离散群体(华侨)中的战争亲历者、受害者及幸存者写给中国家人、亲友的跨国书信是世界记忆遗产——侨批中“来批”的一部分。这些侨批书写华人离散者在太平洋战争中的遭遇,记录了个体华侨的战争体验,保存了他们对战争的叙述与情感,反映了国际大事件对华人离散群体生命的深刻影响及其适应,体现了战争对华人离散群体生命、财产、心理、家庭及其与中国的关系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东南亚华侨对太平洋战争的战争体验与鲜活、丰富、深刻的战争记忆,是华人离散群体与东南亚国家华族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侨批显示,太平洋战争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东南亚华侨生活与情感的转变,促使跨国书信内容、情感表达及书写风格的变化。
关键词:战争记忆;太平洋战争;侨批(华人跨国书信);华侨;情感
业绩补偿承诺影响借壳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吗?
潘爱玲1,吴 倩2,徐悦淼3
1.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
2.山东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3.山东高速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借壳上市过程中业绩补偿承诺协议是并购交易定价事后调整的一种契约安排,能够显著影响借壳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使用手工搜集的借壳上市数据,结合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可检验借壳企业签订业绩补偿承诺对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业绩补偿承诺能显著提高借壳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这一结果在股份补偿方式下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业绩补偿承诺通过提高借壳企业的业绩压力和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来提高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业绩补偿承诺对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作用只在非国有企业以及承诺完成方式为每年完成的样本中显著。对风险承担的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借壳企业签订业绩承诺引发的风险承担水平变化最终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业绩补偿承诺;风险承担;借壳上市;倾向得分匹配法
货币政策、加总会计盈余与市场总回报
肖土盛a,b,郑登津a,b,袁 薇a
中央财经大学
a.会计学院; b.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发展中心
摘要:厘清加总会计盈余、市场总回报与货币政策之间的联动关系,有利于加深对货币政策影响股票市场机制传导的理解,这在危机事件期间尤为重要。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季度数据,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加总盈余与市场总回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加总盈余与市场总回报显著负相关,意味着上市公司加总盈余提升时股票市场总体反应为负,出现股票市场表现与实体经济的“背离”。进一步分析发现,加总盈余中包含的货币政策信息能够较好地解释这种“背离”,且加总盈余中包含的货币政策信息越多,二者之间的负相关性越强。结论表明,加总会计盈余指标有助于理解股票市场的整体走向和更好地制定货币政策,进一步健全货币政策、防控金融风险。
关键词:加总会计盈余;股票市场总回报;货币政策;宏观经济预测
“三论”新视野下的美国后现代派小说
杨仁敬
厦门大学 外文学院
摘要: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艰难时期,当时美国遭遇危机,社会混乱,文学面临枯竭,作家们奋起自救。他们借用“热寂说”“熵定律”和“混沌论”三种理论,以戏仿、杂糅、拼贴和黑色幽默的手法,构建奇特的混沌社会的图像,描绘了从总统到囚犯的各种“反英雄”,揭示少数族裔对身份构建的诉求,展示了孤独、死亡和反抗的存在主义基调。它展现了美国是个混沌无序的世界。因此,它跟20世纪50年代垮掉派诗歌和小说、60年代荒诞戏剧一起,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热寂说;熵定律;混沌论
论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英美文学通俗性
张龙海, 张英雪
厦门大学 外文学院
摘要: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与发展是英美社会后现代性的产物,“精英文学边缘化”与“大众文学市场化”是其发展的基本走向。在这种不可逆转的文学发展潮流中,“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界线已被打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和英美文学大奖获奖作品的颁奖词以及作品可以看出,非主流意识叙事、小说体裁的通俗性、文学跨界现象、不确定性的故事叙事策略等特征颠覆了既有的文学传统,助推了当代英美文学的通俗化发展。从英美当代通俗文学这些后现代主义特征观之,其通俗性特征仅是文学作品的外部表征而已,深刻的思想内涵仍是其价值取向的核心,只不过其作品改换了文学反思的方式,把文本世界的完美性与现实生活中的非完美性连接起来,从而赋予了当代人理想的完美性以确定的应然性意义。因此,英美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虽然在形式上看似“通俗”,但思想内涵上却并不“庸俗”,其通俗性实质上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人类终极价值追求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关键词:英美文学;后现代主义思潮;通俗性;形式与内容
诗画融合与中国文学写人传统的形成及特质
李桂奎
山东大学 文学院
摘要:在中国文学的文本创构中,写人时常与抒情、叙事交互并行,具有悠久的历史。放眼看去,它先是寄生于以“赋比兴”诗法为核心的诗骚创作中,后得绘画“传神写照”艺术与艺理滋润,进而融合成以“气韵生动”“诗情画意”为底蕴的写人传统。在这一传统形成过程中,立象尽意、气韵生动、情景交融等文本创构笔法得以不断熟能生巧。相对于偏重时间性的史家实录叙事而言,自《世说新语》以来的稗家写人特别崇尚传神写照,以虚拟的画境空间感取胜。历经唐代传奇小说,至明清章回小说,诗骚比象写意与绘画传神写照等创作经验得以发扬光大,形成空间化、立体感的诗情画意写人“画境”。对于这种诗画融合所营造的作为中国文学写人特质的“画境”,人们常以“如画”“逼真”“若活”等修辞术语赞美之。
关键词:写人传统;观象入思;传神写照;诗情画意;画境;妙品
欢迎转载传播,转载请标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