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教会史 改革宗神学与华人教会历史素描2(录音+文字)

2017-06-10 林慈信 归正神学

中国教会史24|林慈信牧师


第二讲


上一次,我们讲到1960年代或者1970之后,赵天恩、陈济民、周永健等等在如何筹划中国神学研究院,在1975年的香港就创校了。然后华神在台湾(1970)就开校了。


现在看1970年代,我个人是1971年大学毕业进威斯敏斯特神学院的,那年有陈若愚,当时他在香港大学毕业之后,也在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当过干事,据说他来威斯敏斯特神学院之前已经读过一些范泰尔的书,还有一些巴刻的书等等,所以他也是同一年来威斯敏斯特神学院的。毕业之后,他在香港中华基督教湾仔堂,他在那里牧会,也进中国神学研究院任教,1990年代他到美国三藩市附近伯克莱的基督工人神学院任教当院长,后来他开了美华福音神学院。陈若愚,他是主修新约,神学硕士,有牧会教神学,最近对艺术与神学有兴趣的一位香港的神学工作者。


周功和,他的祖父是上海一个有名的牧师,他和我在香港住在同一条街,他在香港男校没有读完就来到美国读中学,这个私立中学的历史背景,就是当时慕迪先生在那里开夏令会等圣经晨读营、培灵会的地方。之后我们两位在滨州大学同学,他读一程,我读历史,之后他进到威斯敏斯特神学院。多年来我们同学,常常坐着他的小车子,有他有我有陈若愚有赵天恩的弟弟赵享恩,从一部车大听,周功和大讲我们美国一年要花多少全世界的沙糖电油都是美国花的,我们应该怎么样有恰当的科技来帮助装备第三世界,宣教的策略要考虑当地需要什么样的科技和社会公平等等。他大讲这些,所以我在读神学的时候,来回在他的车上,上了好几课的社会公益,非常重要。毕业后在台湾华神任教,之后1980年代在费城中华基督教会做主任牧师,继承了我的父亲。之后,又回到华神,后来又回到费城任三一基督教会任牧师,2010年代又回到华神任院长。


另外一位跟我们同时代的是黄颖航,他是香港大学物理学的博士,才来威斯敏斯特读,读完之后,他在华神任教多年系统神学,也拿了第二个博士。另外有赵享恩,是赵天恩的弟弟,后来在富勒也读了一点宣教,他目前是在中国福音会主持事工,当时还有香港的苏颖睿和他的太太,他们都是做过学生工作的,特别他们教过香港的夜校中学,所以对带领青年人跟信主之后好好地查圣经很有经验。所以他们写了两本书《委身》上、下两册。一本是黄色的,一本是青色的。《委身》那两本查经材料是扎扎实实地以圣经的约跟天国为本,挑战香港的青年人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好好地读委身自己给主耶稣。所以他们对查经是非常有负担的,这几位除了赵享恩以外,都是香港人,陈若愚、林慈信、周功和、黄颖航、苏颖睿和他的太太刘君玉。


下面我们会继续讲我们这批70年代初的跑到哪里去。除了我们这些乖乖地跑到威斯敏斯特神学院上神学以外,当时已经有几位很独特的,比较像个人性的事工,一位是章力生,章力生1902年出生,一生致力传播儒家思想,也做过蒋介石的参谋,最后在战后,在1946之后,创办了江南大学,要复兴中国儒家的儒释道文化,印度泰戈尔有关的大学在印度,请请他去讲佛学,途中去不了,隔了在印尼,在印尼1950年代,信了主。后来宣教士介绍他到美国波士顿戈登神学院读书,1950年代末毕业之后,留校教东方宗教跟宣教很多年,他信这是五十岁之后,他每天都说他的晚餐是第二个早餐,吃完之后再工作差不多通宵,每天睡很少,写了80本小书跟大书,这是信主之后的,章力生他你看到他一个从儒家皈依基督的热心的基督徒的护教的精神,跟今天很多儒家思想皈依基督写的东西完全不能比,因为他是真的笃信圣经三一真神,而不会跟儒家跟道家来什么比较,他的中文书有《系统神学》8本,《总体辨道学》4本,《人文主义批判》、《本土神学批判》还有其他的,他第一本书叫《原道》 很难找得到了,《原道》和《人文主义批判》都是他的代表作,所以章力生是20世纪下半最多产之一的华人作家,他埋头苦干就在他在波士顿的寓所里面,很少出来。


另外就是唐崇荣,1970年代初,他已经从圣道神学院毕业,在那里任教护教学、哲学等等,他开始出来布道,我是在1973年,他来到费城还有基督使者协会的夏令会就认识他,他在台下,即时翻译成英文,所以他在1970年代开始在台湾、香港、北美、新加坡、马来西亚开始巡游的讲道,一直到1989年他就移到首都雅加达开始他的归正福音教会,我的意思是说当时在1970年代有章力生这样很传统的,唐崇荣这种的,以前16-17岁曾经迷过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护教型的巡回的讲道在传播改革宗信仰。唐崇荣牧师的院长黄彼得也是有他独特的看见的一位,基本上改革的神学的一位老师,他的特别的学术兴趣是研究东正教,东正教的历史。其他地区有比方说加拿大麦荣禧牧师,他是从香港到美国戈登神学院,读完之后1970年代初他跑到加拿大联合教会,就是公理宗跟少数的长老会合并的一个主流宗派,他在那里埋头苦干,一间一间地教会牧养,重头教圣经,重头讲基本福音与罪的问题,所以他是我所尊敬的一位师兄。


澳洲也有澳洲的华人长老会,马来西亚有马来西亚的长老会,一些固有的,就是19世纪末留下来的长老宗宣教士带来的努力,到了20世纪末就是一些传统的长老会、公理宗、联合教会等等,但是也有一些新的力量,比如唐崇荣、章力生、赵天恩等等。


现在我们要来讲1980年代后期,福音派的共识破裂和新福音派迈进。福音派的共识,以前1930-40年代王明道、倪柝声,之后1950-60年代腾近辉、鲍会园、王永信等等,当然包括赵天恩和唐崇荣。我们的改革宗与非改革宗的福音派大家庭的共识破裂了,现在新福音派的神学就迈进来垄断了福音派。我们看这个时代的发展跟改革宗人士所扮演的角色。1970之后,福音派有不同的人士推动合一运动的精神,比方说赵天恩,他在1965年回到威斯敏斯特读完他的道学学士,读了神学硕士的休课阶段。最后1960年代末70年代初,他总是跑亚洲,比方说1970-74这段时期,他开始了华人神学教育促进会,后来也没有继续办成功,今天有另外一些相反的神学院愿景合作成立机构,有人说这个华人神学教育促进会是为中神铺路的,这个有点不太公平,不过至少在那个时候,是华人第一次自己办的,对华人神学教育有批判性分析性的一种讨论会。会上发表了很多的文章,除了赵天恩以外,邱恩处等等,也有一些神学教育的华人的历史分析的报告,是很难得的。第二次在菲律宾举行。1975年,中神开校了,但在中神也是由各宗派的人士当董事当院长。第一任的院长是腾近辉牧师。除了华人神学教育促进会,还有中神的创校以外,很明显的教会合一运动,就是1976年世界华人福音事工联络中心之前,第一次华福会在香港举行,这个大会的背景是1974年王永信牧师在瑞士洛桑大会之后,他呼吁华人也要搞一种洛桑这一类的超宗派的教会合一的会议,所以他就在1974-76筹备在香港1976年7月在九龙城浸信会办了华人的第一次福音会议,会后就设立了华人福音事工联络中心。这个是大背景,70年代的合一运动。


现在我们讲一些神学上的转折点,在1960-70年代读书的都知道,福音派里面有一位名字叫兰母,他写的《基督教释经学》到今天还是流传的,他曾经任教于北美浸信会的神学院。他在1980-81年发表一本书叫做《超越基要派》。他在70年代写的书都会说巴特的神学是备受批判的,而这本书呢,他转变了,他说我现在接纳新正统巴特的神学。另外在1980前后,假如我们翻一翻《今日华人教会》杂志,就是华福会出版的月刊,你会读到余达心博士,就是当今2010年代中神的院长,在《今日华人教会》他发表了差不多一年的,超过15篇的文章介绍当代的神学家都是非福音派的,都是新派的,都是礼赞,没有批判。这个杂志后面的封底或者夹页摆一张很漂亮的海报有名人的名句,都是非福音派的。我的意思是说,无论是西方美国的兰母,或者东方香港的余达心,都是在1980年代前后,这些很关键性的人物全盘地接纳了巴特的新正统神学,1980年代,福音派的出版事业跟70年代就不一样了,当我年轻的时候60-70年代,我们在美国都知道,买书大概是买下列这几个出版社(全是英文),但是1980年代在香港,你翻一翻在香港的书,天道书楼,还有种子出版社还是继续这个传统,但是1985年之后呢,越来越看到这些福音派的出版社出版的书都开始受新福音派的影响,当然也有例外的,证道(证主)、宣道还是比较保守的,但是那些有市场学策略的,很多他们的主管都是美术美工设计起家的,主管都引进了很多很多新福音派的书。新福音派是什么呢?就是不信圣经无误的,自称福音派的人士。


在那个时代,改革宗人士在做什么呢?大概1985年任以撒牧师,唐崇平牧师、杨胜世牧师邀请我还有其他的就一起组织了道光文字会,是隶属于基督教改革宗的一个宗派的,我是PCA,我是长老会,是被请进去的,我们当时就筹划翻译一些神学的一些书信,用中文,包括《宣教学概论》巴文克的,《基督徒的默想》好像是我的老师的,一套的查经的书,还有《圣灵洗》讲灵恩现象的等等,所以,因为当时整个福音派的出版社因为走这个大的路线,我们这个小小的委员会做了一点很小的事。那我们回来讲一讲,我们上一讲讲过的,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长老会和公理宗在美国华人区唐人街有开拓一些教会,1950年代有一群青年人献身,到了80-90年代,罗省的洛杉矶真光长老会,开拓了好几间分堂,有一间是隶属真光长老会的,或者同宗的,有一些是走了宣道会,所以你看到长老宗常常开拓了一些教会,最后呢常常不是长老会的,使改革宗长老会本身体制的影响慢慢地变得简洁和淡化了,前面我们讲过威斯敏斯特神学院的神学生,那一代还有一两位戈登神学院的学生,章力生和麦荣禧,现在我们讲一讲在圣路易市的圣约神学院的华人毕业生,首推张子华牧师,他是客家人,来自香港,他在圣约神学院先后念了他的,道学硕士、神学硕士和教牧学博士,他也在华盛顿的华府基督教会当牧师,他在圣路易的时候,在读书的时候,差不多是第一位在美国基督教宣教信心认信的,他有《教会的再思》,教会论写得非常好,很实用,不过这么实用的书因为是香港出版的,很快就卖完了,就没有再版了,1976年他辞了华盛顿教会的牧职,去了中国神学研究院当副院长,负责讲《讲道学》,后来他又回来美国洛杉矶华人播道会当过主任牧师,后来回香港任教,同时开拓了罗省华人圣经宣教教会,张子华牧师是圣约神学院的毕业生。另外一位在圣约神学院读过的是黎彼得牧师,多年来是我父母亲的学生,后来是同事,常常我去他家里看电视。黎彼得牧师代表伯特利神学院从香港到美国继续读书的一代的传道人。之后黎彼得牧师在圣光长老会,在洛杉矶附近的华人长老会做牧师一直到退休。另外一位,在1970-80年代,在圣约神学院的华人毕业生是薛孔伟牧师,他的哥哥薛孔奇就是证道出版社跟证主福音协会多年来的主持人。薛孔伟在圣约神学院就在那里的华人福音堂做牧师,后来1990年代被休士顿华人教会请去了,休士顿华人教会是在1970年代美国的石油荒的时候,经济衰退的时候建立的,当时华人教会座位最多的一个教堂,后来主任牧师也因事故退下来了,所以薛孔伟牧师今天就是休士顿华人教会的主任牧师。这此是圣约神学院毕业的几位毕业生。后来还有黄家麟牧师,黄家麟牧师是越南出生的潮州人,他在加拿大宣道会读过书,之后在圣约神学院读过之后,他曾经在美国克里弗兰市当过牧师,最后是三藩市华人宣道会牧师,也在富勒读过他的教牧学。


福音派的影响越来越广了,王永信牧师在1976-1986年10年担任世界华人福音事工联络中心的总干事,1986年他做了第二届洛桑世界宣教大会的总干事(1986-1991,应为副主席),之后他开拓了大使命神学院,后来变成了大使命中心,他也是世界宣明会多年的董事,他每年写封信给美国总统、最高法院、国会议员等等。王永信牧师一生代表着,他从一个非常基要派的背景,演变到1961年在底特律他姐姐家里后面的车房,开拓了中国信徒布道会,76年华福,86年洛桑,90年代大使命再兼世界宣明会的董事。所以代表着我们华人基要派开始参与世界福音派的联合事工。在世界性的舞台上有了华人的代表人物了。


赵天恩牧师,他是威斯敏斯特毕业的,他的信仰是改革宗,不过他不相信重生是在信心之前,他相信信心在重生之前,所以他的神学硕士论文就跟威斯敏斯特他的导师不能得到协议,所以他就没有读完他的神学硕士,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东方研究(PHD),他是从1968年,读到1985年毕业的,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诚静怡与中国教会本色化运动》,他所开拓的中国福音会,特别是1970年代末跟80年代,连《时代周刊》都会引用他们的言论,所以当时,做了我们的门徒训练老师,训练我们怎么理解家庭教会,从支持家庭教会的角度,来在美国教会,特别是外国人的教会,包括欧洲教会。他对中共的宗教政策的分析,当时是可能说是创新的。今天当然有很多不同人在研究。我这样形容他,他的底子是改革宗,后来他按立的是被浸信会按立的,一个德国在美国后裔的浸信会,所以他不是改革宗长老的。他的心在家庭教会,所以赵天恩跟我本人的分别是,他是改革宗,热心于中国事工。我是为中国努力,但是我的底牌是改革宗神学,我们两个都有很多的共同点。我在他家喝了不知道多少的桔子水,因为他的查经班的预查都在他家举行,他的太太rebecca就一直地灌我们喝桔子水,所以影响很大。


另外一位就是陈济民了,他也是在1970年在威斯敏斯特神学院图书馆外面的树下委身要创办中神的,后来去了华神,他的博士论文搞了好久,因为帮助华神两年,之后还要写他的论文,中神又开校,他是老大哥,总是要去做一些帮助小弟弟的事情在香港。所以他最后读完之后,在1980前后就被邀请到富勒神学院当富勒神学院宣教学院华人事工研究部,曾经我在80年代帮他教书教了十年,因为我当时80年代在纽约开拓教会,他的负担,他身为新约学者,他的博士论文写的是保罗的受苦观,他是以新约的解经要去建立本色中国神学的。除了富勒神学院办得比较有规模以外,我也在不同的(地方)教过书,北美的神学院,华人事工部,包括惠顿大学研究院,宣道会神学院,温哥华的维真学院,还有其他。所以当时这个华人研究部是一个风起80年代,大概十多个部门,我们去过一半以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经济原因,很多都停了。


好了,回到威斯敏斯特我那代的华人毕业生。周功和,说过了,在华神,自己是院长。苏颖睿后来在香港播道会窝打老道山福音堂,后来在三藩市也当过牧师,最后又回到香港他的窝打老道山,简称窝福。他的弟弟苏颖智是达拉斯神学院毕业的,在香港恩福堂,是香港非灵恩的最大的教会。超过一万人。黄颖航在华神教书20多年,他也是台湾改革宗长老会的长老之一。吴慧仪,是我中学在香港伊丽莎白中学同学,多年来在远东广播电台与另外一位谢姐妹同事写稿子的,最后在威斯敏斯特读书,读过MA(硕士),也读过博士。她最后在中神任教好几届。她是新约学者里面非常出色的一位女将。在中神,大概是21期院刊,头一次专门讲后现代的时候,吴慧仪是唯一的学者,写文章可以提出一些反驳解构主义的文章,其他呢,都差不多都是投降的,就是说余达心所带领的团队在80年代、90年代写这些后现代主义的文章,他们的口气就是“咳,很惨呐,我们怎么办呢?” 吴慧仪说,“还有另外学者还有另外的看法的,你可以考虑作者的愿意的”。我一看,很勇敢,怎么只有一个作者会这样提出呢?Marry 谢,谢博士,她也是吴慧仪远东的同事,她们两位很要好,都是单身的,后来从中神去了新加坡神学院任教,教了很多年,今天是在建道神学院。刘少平,马来西亚人,在威斯敏斯特神学院读了他的旧约博士,写的是箴言26章,之后他曾经回过马来西亚福音神学院任教。最近这十多年,神特别帮助中国一些神学院让他写他的书,写申命记的注释,还写一些实用的查经材料。


以上原是1990年代进威斯敏斯特的,到了90年代,威斯敏斯特神学院就很不一样了,有一个时代有30位华人学生,我当时已经没有跟他们接触了,在这个80-90年代很有趣的是,有三个华人博士论文,李振群、李健安、吕沛渊三位都是写华人教会历史的,写到后来那个教会历史的教授突然间说,你们不能再写倪柝声了,不能再写这些了,因为这三个人都写过。刚好三个我都有机会去批阅他们的论文和究正一些发音,翻译成英文的罗马字。70年代,李定武牧师也读过威斯敏斯特两年之后开拓了更新传道会,翻译了很多的书,他不承认他们是神学教育机构,事实上是办神学教育的,他们不承认自己是改革宗的,但事实上是不折不扣的很优秀的改革宗的出版跟办学机构,到今天为止,我们很尊敬他们所选的师资,聘请其他北美华人神学院没有的比,都是正统的,正统就是相信圣经无误的。


改革宗神学与华人教会历史素描1中国教会史(录音+文字)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归正神学 Reformed-Theology

(长按上图,可以迅速关注)


    此作品已经由作者林慈信牧师授权微信公众号:归正神学Reformed-Theology平台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