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全感:非风光时锦上添花,而是落难时同舟共济

2016-08-19 邦博士 学术中国

安全感:非风光时锦上添花,而是落难时同舟共济


来源:学术中国(ID:xueshuzhongguo)原创  作者:邦博士  编辑:学妹


本文为学术中国原创,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xuemei700。未经授权转载的,我们将按照《微信公众平台关于抄袭行为处罚规则》进行侵权申诉。欢迎各位学粉分享到朋友圈。


看似毫无瓜葛的事情


近日,连续两则新闻引发我们的讨论与思考,第一个事件是8月18日新闻报道的兰州交通大学患癌女教师被开除一事,目前该案件还在法院审理中,并已经引发广泛争议。




第二个事件是北大校友魏延政的去世,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一个风华正茂的社会精英因为癌症疾病的原因离开人世,而其原来的老东家在得知其患病后,终止了与其劳动合同,在某种程度上,留下他单独一个人去面对病魔与死亡。




两件事情看似毫无瓜葛,实际很强的关联性,无论是大学也好,或者是世界500强企业也好,这些工作单位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收入稳定,待遇好,可以说是当下这个时代仅有的铁饭碗。可是,我们文章的两位主人公应该说都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历经寒窗苦读,名校硕士以上学历毕业,从事着这个社会最高端的职业,,但是当他们遇到风险和困难的时候,依然如大海中一叶扁舟,毫无抵抗力,最终被风险打沉海底。


马斯洛的社会需求层次理论明确告诉我们,安全感是第一位的生存需要,只有深刻的安全感才是我们社会人不断向上攀登的动力和基础,并最终去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这两个事件中,我们更多的是哀怨两个年轻生命的不幸与世事无常,实际也是探求我们为之努力工作的单位所应承担的安全感到底在哪里,企业和用人单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或者采取什么方案,个人的安全感又如何去寻找和保持,才是我们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安全感:该从哪里来?


  1. 国家的医保体系和社保体系足够安全吗?


国家的医保和社保体系提供的是最基本的保障,很多常见病可报的比例比较高,但是那些不常见的疾病或者进口药物以及医疗器械,自付比例依然很高,即使是医保报销大部分,剩下的部分依然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一个高速发展变动的中国,需要一根更为强健的安全带保护车上的司机与乘客,保护我们社会发展所依赖的社会中坚力量。在我们依然无法去彻底消灭疾病或者减轻痛苦的时候,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上,国家是否可以立法禁止企业和用人单位这种抛弃队友的行为,为整个社会树立安全屏障。




  2. 单位裁掉包袱,自己就减负了吗?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说:推卸社会责任不仅是对于自身单位的声誉与品牌带来伤害,彰显了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成为社会上各个用人单位的“坏榜样”加重了求职者的不安全感,负面作用远远大于可能给予员工的经济负担,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说,单位需要在基本的医保社保之外给予员工大病医疗等额外的保险以及员工共济组织。尤其这些号称非常重视人才,重视员工福利的单位,需要织网以保障安全。


比如,腾讯就在类似方面曾推出举措。在腾讯举办的购房嘉年华活动上,腾讯薪酬福利部助理总经理、腾讯人力资源总监方慧玲就曾经透露,腾讯员工现在享有“死后福利”。


即在腾讯,员工意外去世后,其配偶可在10年内继续领取去世员工生前一半的薪水。如果该员工有孩子,每个孩子可以增加12个月的领取额度。


不过,对于家庭而言,刘伶利和魏延政的过世是一个悲伤的故事,问题是事情过去了,企业和用人单位在法律方面可以为这些人提供更好的保障。



 3. 安全感不是别人能给的。


从作为员工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在寻找一份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机会的同时,其实本质上也是在寻求安全感,而这些所谓的明星企业和大学机构能够比社会上其他单位提供更多这种安全感,但是真正的安全感只能来自自己的内心。


关注自身健康是每个个人必须要提起高度注意的事情,无论你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公务员,健康是一切安全感的基础。那些不分昼夜的加班,从不照顾肠胃感受的胡吃海塞,最终都会把自己置于万劫不复之地,认谁也拯救不了你。任何生活方式导致的英年早逝,根本上讲都是教育的失败,教育在传承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是良好生活方式的布道者。




个人不能完全依赖外界的环境和资源,只能转而做好自己的个人规划,包括良好的个人财务规划,以及适度的重疾保险是不得不的标配。毕竟人生多一个降落伞包,就会多一分安全落地的机会。




跨学科视角的口述史学


口述史学(oral history)是二战后兴起的为数不多的兼具学术研究意义、社会行动议程(social agenda)与公共历史(public history)价值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概括而言,口述史学在当代的发展呈现一个相当明显的辐射走向,它发端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20世纪60-70年代兴起于英国、法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而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则逐步流行于世界各地。


作为一种以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人”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口述史学由于其研究(实践)主体、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用途)与传播(呈现)形式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它在当代的发展呈现出日益明显的跨学科与跨领域特征及其趋势。


本期特邀主讲嘉宾杨祥银博士将通过5次课程,主要讲授口述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跨学科应用、以及口述史学基本操作程序与方法,同时将以音乐口述历史与商业口述历史两种案例加以具体阐释。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报名详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报名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