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谁该为“剩女问题”负责?

2016-11-07 灯灯 学术中国

谁该为“剩女问题”负责?


来源:作者投稿   作者:灯灯    编辑:学妹




近几年来,中国涌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剩女。不论是正当青春的少艾,还是年过三十的熟女,她们都在担心同一个问题:自己是否能顺利嫁出去?

 

剩女问题,没有发生在发达国家,也没有发生在十几年前,偏偏在最近几年在中国出现。是什么因素促使了这个现象的产生?

 

从本质上来说,剩女恐慌是中国在追求男女平等的道路上,所遭遇的一次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撞。在女性思想和地位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受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未婚女性陷入了焦虑,她们在追求现代的女性地位和回归传统之间,摇摆不定,进而产生了剩女这一社会现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舆论导向如何影响女性个体追求幸福的道路。


舆论导向和女性幸福




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政府长久以来都把女性当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工具。

 

二战期间和新中国建设初期,美国和中国政府都不约而同地想到利用“长期闲置”的女性劳动力来促进生产。从此,中国女性在毛泽东“妇女顶起半边天”的口号下,走出家门,走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上,赢得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计划生育开展的时候,“生男生女都一样”等宣传口号,间接地推动了女性地位的提高,不论人们内心作何感想,至少不敢再公然叫嚣“男尊女卑”。这一阶段,女性以及众多未出生的女婴,为中国控制人口和社会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失衡的男女人口比例引起了众多人口学、社会学学者的关注和焦虑。其中,研究中国性别问题的学者王筝(音)指出,“当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性别比严重失衡的时候,中国政府才正视‘一孩政策’的负面影响。政府并不关心女婴的生死,但却担心男性找不到妻子。”

 

由于担心大量大龄未婚男青年将危及社会稳定,近几年来,政府主导的社会舆论倾向于鼓励女性回归家庭,尽早结婚。




素有政府喉舌之称的新华网,转载多篇教导女性如何回归传统角色、批评女性迟迟未婚的文章,如《简单八招从剩女中突围》《有多少剩女值得我们同情》《黄金剩女的四大心理障碍》等。

 

众多媒体和机构大肆采用“剩女”这一明显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也加剧了女性及其家人的心理压力。

 

在传统与现代的拐点上,无论是父母还是中国女性,都无法顺利地过渡,在中国特有的计划生育政策及传统女性三从四德的价值观的影响下,女性社会定位及婚姻问题在这一时间段集中显现出来。


独生女儿与矛盾的父母


在计划生育政策之前,家庭对于女儿的定位是明确的,即女儿将来要找到自己的归宿,是婆家的人。因此,父母无论在教育资源分配,还是家庭财产继承上,都会优先考虑男性继承人。

 

但是,在“男女平等”思想影响下,以及在“独生女儿”的现实面前,父母对女儿的期望发生了重大转变。

 

在女儿接受教育期间,父母鼓励女儿用功学习,同时,在考研、出国的时候,不遗余力地为独生女儿提供经济支持。在女儿人生的前二十年里,父母对女儿的期待和对儿子的期待没有太大不同。

 

换句话说,独生女儿承担了父母对儿子的期待:用功学习、上好的大学、找体面的工作、赡养父母。

 

然而,当女儿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父母对女儿的期待立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前二十年,他们一直致力于把女儿培养成一个独立自主、有体面工作和稳定收入,与男性平等的人;但在女儿二十多岁之后,他们的传统观念似乎突然觉醒,转而开始希望女儿可以嫁一好对象,回归家庭生活,相夫教子,甚至教育女儿,“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如此突兀的转变,使得刚刚进入社会打拼的女性无所适从。这一代女性,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她们一方面享受到与男性相差无几的教育和资源,被教导追求平等与独立;但另一方,她们又未能完全摆脱传统男性专制的影响,因此在面临人生转折的时候,非常摇摆和纠结。


历史拐点:纠结摇摆的女性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从2013年起,高等教育中,获得本科和研究生学位的女性人数均已超过了男性。也就是说,本科和研究生高学历人群里,超过50%是女性。




得益于独生子女政策,女性获得来自家庭的教育投资大大增加,因此得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学历对于女性而言,意味着知识、思考、独立,以及工作和收入。

 

社会将很难再期待,一个在大学里受过教育,知道独立思考的女性,再像她们的妈妈辈一样,理所当然地接受传统对她们的要求,为家庭奉献自己。

 

受过良好教育、有一技之长的女性,已经尝到了平等和独立的甜头,她们希望可以发展自己的事业,为自己打拼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因此,在面临婚姻选择的时候,她们需要衡量自己在进入婚姻时的得与失。当意识到婚姻并不会为自己带来经济保障,反而会对自己的职业和未来收入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女性开始犹豫和纠结。

 

一方面,她们有良好的收入并且有希望继续提升,是独立的新女性,但另一方面,她们因违背传统期待而感到内疚。

 

其实在中国,社会的评判标准对女性是非常不公平的。中国社会采取了两套非常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女性跟男性的价值,而这不同的标准,无形中伤害了许多女性。


不公平的评判标准


对于男性,社会采取的一直是传统标准,即要求男性作为一家之主,养家糊口。

 

但是对待女性,在传统与现代的拐点上,当今社会采用的是双重标准:既要求女性按传统观念相夫教子,又要求女性按现代观点,独立自主、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当女性分担了家庭经济收入的时候,男性却未能相应地分担家务及孩子教育等职责。

 

父亲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角色缺失,催生了如《爸爸去哪儿》等以父亲为主导的亲子节目。其实,这反应了社会对父亲承担家庭角色的期待。

 

另一方面,社会对男女的年龄也采取迥异的评判标准。

 

中国妇联定义,超过27岁的单身女性就是剩女。但是,按照现行的教育制度,当人们取得硕士学位时普遍为25岁。此时,持有硕士学历进入社会的男性,会被认为刚开启人生的新篇章,年轻有为。而同样条件的女性,已经几乎可以被认定为剩女。

 

超过30岁的未婚男性在婚恋市场上仍然非常受欢迎,但年过30的女性,则被认为已经丧失了价值。

 

在婚恋市场上,衡量一个男性价值的时候,年龄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因素,男性可以轻易地通过职业、房产和收入来增加自己的价值。但对女性而言,职业、收入的加分作用并不明显,市场只青睐年轻貌美的女性。


总结


剩女看似一个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但如果社会再往前一步,采取真正平等的眼光来看待男性和女性,关心女性个体的幸福,而非仅仅将女性群体当作维稳或生产工具,那剩女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学术中国诚邀您前来畅所欲言

投稿邮箱:2328394040@qq.com



据说学霸们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