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职称是个梗,再自由的人也得梗下去

2016-11-09 学术中国

职称是个梗,再自由的人也得梗下去


来源:学术中国(ID:xueshuzhongguo)原创    编辑:学妹


本文为学术中国原创,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xuemei700。未经授权转载的,我们将按照《微信公众平台关于抄袭行为处罚规则》进行侵权申诉。欢迎各位学粉分享到朋友圈。


导语

职称好比石头,在这时代,到哪儿都发不了多大光,但抱不紧就会砸自己的脚。


大学教师的职称台阶有4大阶 —— 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每阶攀爬难度都不一样,但状态基本是相同的:僧多粥少,所有人都为之疲于奔命,焦头烂额。


在学术圈内,评职称是头等大事之一,它与工资、福利、待遇等密切挂钩。长期以来,职称评定有“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导致大家对职称评定颇有微词。不少人人形容职称“就像鸡肋”,但同时,他们又攥得比谁都死。


爬职称的日子总是很长,它会告诉你,没有它的代价有多大。




职称评定:缠结着历史问题的现实追求


职称,本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成果。中国的传统教育,历来都有些“非官方”色彩。你想,孔子离开鲁国后,几百上千号学生,跟着一个没文凭、没教职、没头衔的男子到处辗转游学,换作今天得有多可怕。从春秋战国至今,私学、家学曾几度兴盛,这其中哪有职称什么事?


1927 年,国民政府颁布《大学教员资格条例》,开始规定大学教员分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4级,这个设置一直沿用至今。然而,当时的职称评定也颇有可取之处:


第一、在职称评定、待遇中,高校拥有较大自主权。


教员职称审查、评定主要由学校的学术委员会来评议,只是需要有一名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的代表列席。评定审查合格后报部备案,由教育部发给证书。


自主权最直观的体现,在于直接待遇上,教育部如何评定学校可以完全不管。



1941年,著名出版人储安平要申报教授资格,可他只曾在伦敦大学游学一年,并没拿到硕士学位。


当时,国立师范学院将他以教授的资格上报教育部申请,国民政府掐掐规定,就阁下这履历,教授咱肯定是不给的,给个副教授就算不错了。


但评审结果下来,校方才不管教育部怎么说,储安平照样拿教授级别的待遇。


第二、评定标准上,不量化难以考察的“学术贡献”。


讲师只需符合以下三个标准之一

 

  • 国内外大学毕业,硕士学位,有相当成绩;

  • 助教满一年以上,有特别成绩;

  • 对国学有研究贡献。


副教授应具备以下资格之一:

 

  • 在国外大学研究院研究若干年,有博士学位,有相当成绩;

  • 讲师任满一年以上,有特别成绩;

  • 对国学有特殊贡献。

 

教授则更简单:副教授任满2年以上,有特别成绩。

 

这个政策的亮点之一,便是没有对科研成果的量化规定。只是笼统说“有成绩”,不像现在要量化为发多少SSCI、CSSCI,拿多少省部级项目。当时,只要一个教师有洋学位,在国内担任1年讲师,就可升为副教授;再担任2年副教授,便可以成为教授。好比上弹夹的子弹,该你上你就上,梯队效果很鲜明。能量化的只有资历,而并非学术贡献。

 

一旦存在资历问题,“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就必定存在。

 

一名在南昌某大学任教施孟汀(化名)教授坦言,在它看来,从职称文件颁布开始,这便注定是一场年轻人的战争。

 

“好比一位教了半辈子书的乡镇教师,你能用“普通话2级甲等才能评高级职称”的标准去卡他吗?教育部的正高、副高都有案底,资格老的教师可直接参评正高、副高,非常正常。但正高、副高每年名额就这么多,老人按排班坐上去了,我们这些新人,就得从助教开始一级一级往上爬。”

 

他认为,考虑到历史问题、参评人员、后备队伍都很臃肿,副高、正高评定这两个“大坎”还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比起规则的合理性,他更关心的是:青年教师,甚至中国社会,还能继续撑多久?

 

人总是历史地活着,一身泥泞、风雨,藏不住分毫。

 

“这些年轻人还承担着教职,他们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和课堂。今天他们申评有多曲折,多焦头烂额,未来,他们也会同样评审下一代新人。而学生在老师身上看到的,毕业后他们到各行各业去后,又会怎么样?”


漫漫职称路,没人来得及理会你倒下


对大学老师来说,职称不仅意味着晋升,而且与收入、待遇直接挂钩。

 

张丁(化名)在南京某高校已经从教32年,他回忆道:“从进校时的助教,到副教授,再到现在的教授,一路走下来真不容易!”

 

据他透露,如今升副教授,需要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其中在重点期刊上发表2篇。即便发了文,还有一点很关键——指标限制。

 

学校每年的副教授名额,是按照学校或者学院统筹的。一个学院的正高、副高、讲师人数上有一个比例要求。如果名额有限,就算达到了申请条件,也未必在当年能评上。

 



只有3个方法:第一、增加正高人数,分子拉动分母;第二、减少即有副高人数,腾位置。第三、争取破格。无论采用哪个方法,扩大办学规模都是板上钉钉的事。而各中取舍与否,都由学校或学科规划者来议定,“参评人就只能等了”。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学问高低呢?

 

就是2个“傻子办法”

 

1. 数数!数论文、课题、项目和成果数量,够直观了吧!

 

2. 看发表平台!它给你的发表平台划个等级。于是横向上就有了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以及SCI等等;垂直结构上就有了和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的区分;影响性上还有重大课题、一般课题的区分。

 

学问高低就被这些东西代表了。


教师A从教8年,独立完成1部省级1等奖学术著作。

教师B从教3年,曾参与1个国家课题,并担任2个章节的撰稿人。


在外人眼里,国家级>省级。如果是职称评定,B肯定会比A先评上副高。

 

“职称间差别很大,每个级别至少相差一两千,其他方面更大。退休时,从讲师岗位退休和从正教授岗位退休,完全不是一回事。”一位中年教授谈道,“我评正高时,学校正在建新校区,正高120平米的新房,解决配偶工作;副高80平米老周转房,不解决配偶工作。规定就这样,哪怕校长是你亲哥都不行。”

 

当你拖家带口,一句“莫强求”如何能劝得出口?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更关乎你能否留下来。评职称跟接课题是正相关的。如果职称低,接课题的几率就低。张丁告诉我们,许多高校聘讲师基本的都是3年1聘,3年内不出成果,没评上副高,就要被降级或解聘。

 

“人人都在科研、教学夹缝中疲于奔命,当你倒下时,甚至可能没人会注意到。”


新时代的“红烛”:一心上好课 = 照亮别人,毁灭自己


职称这个指挥棒,让许多好老师只能把大部分精力让给科研、论文,而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因为评职称时,教学任务只作为参考,权重根本不足以影响前2个决定性要素。

 

今年4月的“清华方艳华”事件,便是例子。

 

从2004年开始,方艳华便担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师。在英语作文教学中,她付出了比一般老师多得多的精力,对待教学也非常严谨,在外文系学生中声望极高。



▲方艳华批改学生英语作文的情况(部分)


到今年4月初,外文系决定续聘她。当时,外文系副主任张为民对她的评语是:“教学效果优异,深受学生欢迎。独特的英语写作教学理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根据合同,校方斟酌再三还是予以驳回。消息传出后,清华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毕业生、共计50多封请愿书,学生们希望学校能将这位好老师留在教学岗位。而方艳华本人也表示,她想继续教书,育英才。

 

就是这位好老师,也被迫转岗了。

 

随后,方艳华表示:“(教学)没有了,工作性质就不一样了。教学工作对我是最合适的,而且对清华大学来说是贡献最大的;但我也能理解学校要严格遵守规则。”




当方艳华的新闻出来时,施孟汀(化名)教授便感叹道:“目前,很多青年教师都形成一个共识 —— 教学好不算什么,做课题、写论文、评职称才是硬道理。3年不转副高,待都待不下去,还谈什么发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邱建新教授说,多年来,职称的“过分决定性”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唯论文,造成了高校里单一的评价体系。”他说,高校三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是第一职能,如果一味追求论文,那谁来重视教学,如何以教学为本?

 

轻教学、重科研,已经成了很多高校的一大问题。


职称评定乱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近年来,职称评定乱象频频被曝。除了我们熟知的论文抄袭、造假、买版面、侵占他人成果外,“新现象”也不少:武汉某大学法学副教授,疑因未评上职称殴打、辱骂评委。




今年5月,湖南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委名单刚确定,参评教师即开始送钱。大伙儿纷纷调侃此举“生财有道”:“评委上酒店开房受贿,不但不花钱,还狠挣了一笔。这人活久了,什么怪事都能见到。”

 

量化标准最鲜明,自然也容易让人有的放矢。

 

“在一般期刊发表800元,核心期刊2万元”,这是陕西一家代写论文的“枪手”公司公开在网上发布的信息,只要花钱就能买论文并且发表。一旦职称评定中引入利益关系,一个“创作-发表”完整的商业生态链就出来了:



枪手平台的存在目的,就是在寻找“论文需求”与“论文产出”的黄金点,从而赚取佣金。青年教师、博士博后迫于生存压力,这样的平台存在,会令一部分人甘心充当枪手,出卖知识。而从平台手里买文章的评职称者,又会让青年教师的职场生态进一步恶化。


最终导致的结果自然是“劣币驱逐良币”,越来越多的教师丧失了对学术尊严的捍卫,却只剩下为各种指标而争夺,为现实利益而纠缠的激烈场景。

 

“只要有需求,这种枪手平台是禁不绝的。”施孟汀教授说,今天发个帖,明天建个群,后天更新朋友圈。一方有款,一方有货,网上打个照面10秒钟就把事敲妥了,怎么管?




高校职称评审,是典型的外行控制内行。


职称评审的机遇,应是逐步解决科研人员后顾之忧,让他们更爱岗敬业,更有劲头、动力地去追求知识,并回馈社会,然而现实却常常相反。


评职称的一整套系统沿革,涉足中国各方面太深、太广,影响太大,凡要动一动都需要掂量几分。在进行职称评定时,请多注重一些关怀,多听取一些声音,多注意一些力度 —— 这样的诉求,过分吗?



据说学霸们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