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古讲座|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看中央与边疆的动态关系:土司考古新发现

2017-07-01 小青媒 贵州师范大学团委

6月30日14:00,由研究员周必素主讲的贵州师范大学“五之大讲堂”考古系列讲座之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看中央与边疆的动态关系:土司考古新发现在我校花溪校区国际会议中心开讲。



本次讲座由校长助理梁楠主持,校党委书记韩卉、副校长徐晓光、社科处处长杨斌出席。


首先,周必素研究员说到,考古是为了更好的复原历史,今后的考古除了学术目标,也会更加注重它的旅游价值,尽最大可能发挥它应有的社会价值。


随后她介绍了中国的土司制度,土司制度主要于元、明、清时期向中国西南、西北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之后中央实行“改土归流”,土司逐渐减少,削弱了地方势力,维护了中国的统一。


周必素研究员


从2010年起,贵州遵义海龙囤、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三处土司遗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并联合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后,土司遗存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其次,周必素说到“杨氏入播”的由来。杨氏入播是在唐朝时期南诏与大唐的战争中,杨氏为平战乱而进入播州,随后在播州进行了长达725年土司制度的统治。随即将这些土司遗址分为早期堡治-播川、中期堡治-冉川、晚期司治-穆家川三个时期。


周必素研究员(左)、校长助理梁楠(右)


在众多的遗址中,始建于1257年的海龙囤遗址是播州杨氏的军事防御关堡,体现了播州杨氏强大的军事实力。在播州土司的管理下,墓地也有非常严格的讲究,杨氏墓地有四神石像守护,有大量精美的金银器和陶俑。墓地讲究风水,多依山傍水而建。


最后,周必素研究员与在场观众进行问答交流,此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本学期“五之大讲堂”考古系列讲座到此就全部结束了,希望小竹马们通过这几次讲座的学习,更加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珍爱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同时,更加了解贵州的历史,讲好贵州故事,传播贵州声音。




相关阅读:

考古预告 | 土司考古新发现

“五之大讲堂”考古系列讲座||美术,神话与仪式——关于中国西南系统岩画的若干思考

五之大讲堂考古讲座系列活动之校园寻宝活动兑奖



图图片片:陈建安

文字文字:焦佳佳

编辑编辑:张嘉莹

责编责编:陈微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