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媒体人迎来最苦日子
减少文章数量,多产精品,这也许是比媒体裁员更好的方法。
*图片来源于一口老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0年互联网泡沫幻灭。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
2020年疫情全球爆发。
中国的这些媒体人眼中,似乎都是别人的悲剧。
2022年,疫情第三年,媒体人开始感知到了什么是史上最苦日子。
说实话,之前写一口老炮,从来没有愁过选题,行业能折腾,大家心气高,每天都在上演好戏。
现在完蛋了,翻一翻选题库,似乎写出来都不是很应景,大家也没心思去看,现在谁还关心方法论?连八卦的心思都快没了。
自己都快变成瓜了,哪还有心思去吃别人的瓜。
无论是公关人,还是媒体人,一口老炮读者供需两侧的朋友们,现在都是一筹莫展。
可是,我们还年轻,距离离开这个世界,还有一段日子,饭还要吃,日子还要过,那么问题来了,郁郁不欢的大家,如何能在这个情况下,稍微开心一点的生活下去呢?
也许,我们只能苦中作乐,拿自己的痛,当做大家的谈资了,这一期我们不吃公关老师的瓜了,聊聊媒体老师吧,让甲方了解一下现状。
“ 报道裁员的媒体老师
都在啃老本
“别看我们写别人裁员写的欢,其实我们自己更惨,基本没收入,都在吃老本。”
值得庆幸,炮哥的公司在西边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还能营业,还能偶尔搞搞饭局,最近在居家之前组织了几场,有公关同行也有媒体同行,酒过三巡之后,大家除了回忆似乎就找不出一点能够开心的事情了。
这就是现在真实的惨痛现状,企业在疯狂裁员自救,媒体老师在嗷嗷待哺,垂死挣扎。
于是,问题来了,这个生意还能干下去么?
我们从供需两侧来看这个问题。
首先是需求方企业的变化。
大厂的逻辑基本就是,确保党央媒,剩下来的自媒体,按照影响力和关系好坏来,长尾自媒体今年会自动停更80%以上。
中小厂的逻辑基本就是,躺平。
其次再看看供给方的变化。
现在个人自媒体的门槛非常高,动不动就是刘润、子皮这样的跨界高手,媒体人跟他们PK,输多赢少,人家赚钱的模式,的确也洋气很多。
现在出现一个奇葩的现象,各行各业的人一旦失业,都开始转型做媒体,被大厂开掉的人玩直播卖惨,旅游行业的人疯狂带货,似乎是大家皆可媒体人。
那么,还在卖文章的大家伙儿,该怎么办呢?
“ 开源永远大于节流
还能怎么办?生意无非就是开源节流。
现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最容易做出的抉择就是节流,因为裁员是不需要动脑的。
“想要利润,简单啊,裁员。”长沙的自媒体蟹老师很直截了当的给出了好办法。
其实,一眼望过去,现在成立公司做自媒体的老板们,焦虑感要远远大于个体户,现在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里,稍微能干一点的作者,一个月低于2万元,是不可能招到的,五六个人的公司,一个月成本就得15万,一篇按照5万计算,也得3篇约稿;有些规模稍微大一些的,人数20个人左右的,成本毫无疑问要超过50万。
最终,这些自媒体老板们发现,自己在给员工打工。
所以说,对于自媒体老板们来说,留下核心员工,把非核心业务裁掉,是大多数人的必然选择,赚钱业务留下,需要培育才有可能赚钱的业务砍掉。
企业一样,现在大部分企业公关部的情况都是,离职一个少一个,只准出不准进,HC给你锁死。
某电商公司公关老板跟我说,今年老板谈预算也很简单,直接给你一个数,你团队工资和预算全部在里面,怎么干是你的事,你人多一点可花的钱就少一些,你要花钱,你就裁掉些人。
节流现在已经玩到了极致。
某科技公司的公关老大,现在已经把自己办公室空出来了,因为公司的考核机制是工位办公室都需要算作成本;以前加班会有交通补贴,现在干脆让同事们回家待命,把交通费也省出来;以前一周一次团建吃饭预算,现在改成一个月一次。
但是,我自始至终的观点都是,钱不是省出来的,哪怕是在困难阶段,省钱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本质,所以还得回到开源这件事上来。
新氧现在在这个事情上,创新就很大,直接把公关部拆出来做一家整合营销公司,来服务新氧上面的中小型商家,这样一来把客户的问题解决了,也顺带手解决了自己的预算问题,把公关部做成了盈利部门,这不可谓不是一种创新。
后来,我跟一些平台公司也聊过这个话题,其实大家现在也都有了这种想法,但是到了实操层面,想要真正打通难度很大。
媒体公司关于开源这件事,一直是想法很多,落地很少,大家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回到了广告这件事上,36氪之前做氪空间算是下定了巨大决心,最终还是失败告终。
目前看来,做品牌咨询,提供一些公关策划,搞行业研讨沙龙,办会,帮助小微企业串通媒体资源基本上就是行业所有的营收手段了,其中所有要线下落地的,现在基本全部完蛋。
没有什么好办法,除非媒体公司也能有大IP,可以在线卖货或者卖课,但是能卖货和卖课的,谁没事还干什么自媒体,不是自找低级趣味嘛。
我的建议只有一个,机构化的自媒体,要减少更新频次,大幅度加强文章质量,多写精品,越是艰难时刻,越要写出真正对时代有影响力的文章。
盛世努力制造文字垃圾,困境使劲创作千古留名。
现在,反而个体户的日子好一些,降低预期呗,稿子降价,以前三万,现在一万五也写了,一个月能接两篇的话,就在北京混,只能接一篇的话,就换个二三线城市,总之勉强度日没有问题。
困难之中,大家更是要折腾,要跳出原有圈子折腾,也许新的出路,就折腾出来了。
“ 个人如何能够过得爽一些
活了三十多年,第一次见到有人舍不得花钱吃包子。
小区门口有个早餐店,这段时间因为疫情,大家都在门口排队买早点,前些天有一个大姐问了老板一句,怎么包子又涨价了,老板回答说,上周就涨了,现在原材料都在涨,不涨不行啊,于是这位大姐最终没买,走开了。
这让我想起了,抖音上这段时间特别火的年纪轻轻月薪就3200的故事。
日子不好过,三顿做两顿,从个体的生活减配,到企业的运营减配,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两个月前企业可能还在考虑裁员后的负面声音如何处理,而现在企业已经不再把裁员当作一个需要特别处理的事项了。
所以说,媒体人要想让自己爽,第一条就得把文章写好。
说实话,媒体人永远都是相对简单的,写一手好文章,有人捧场,有人喝彩,就是最大的安慰,一篇好文章,往往能够让自己兴奋一个星期,困难时刻,反正也不能四处去浪荡了,梳理梳理自己的所学所思,这也是自我修正的好时候。
说实话,在整个财经自媒体圈里,我可能已经有一年多没有看见什么印象深刻的好文章了,上一次让我记忆犹新的文章,还是关于美团外卖小哥的那篇。
第二条,就是要学会自我麻痹。
你为何会痛苦?因为你在意的事情太多,日子好过的时候,老板对于负面都是零容忍,因为他觉得自己有钱有实力,为何要遭受媒体的指责?用钱去砸死他,让丫闭嘴。
媒体人之间也是,之前日子好过,甲方预算多,大家都是表面称兄道弟,背后互相捅刀子,然后被人说漏了,就得公开撕逼,互相草泥马,这种笑话这些年太多了。
现在时代变了,对很多事情,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没有媒体能把一家好企业写死,也没有一个甲方因为别人捅你刀子就不给你的好文章买单。
第三条,得降低自己的预期,而且得大幅度。
媒体人这些年,在整个社会中,作为个体赚钱还是相对容易的,之前很多老师计划去美国德州、宾州的,现在改成山东德州、滨州也行;之前准备在北京买个别墅的,现在去天津买一样,都是直辖市;之前打算生三个孩子的,现在不生也没什么关系。
说实话,我个人现在过的非常开心,因为我对物质的欲望一直非常低,说了可能很多人不信,我去年一年花在自己身上的钱,五千都不到,我一年去两次优衣库,电脑手机都能用三年,吃饭就是路边摊或者自己做,经常打开淘宝、京东发呆半天不知道买点啥。
不要因为自己总跟成功人士打交道,跟老板们打交道,就一定也要在物质上跟他们对标,如果这样,不是难为自己嘛。
第四条,要学会及时行乐,多降级消费。
现在,人人自危,大家都不花钱了,这其实不对,人生苦短,不花钱不行。
降低预期之后,就是要花钱,比如你一直要攒钱买个玛莎拉蒂,现在可以先买辆特斯拉过渡,但是起码要先买;以前要买百达翡丽,现在可以先弄块欧米茄过渡一下;降低预期,绝对不是让你不消费,如果人人都像我这样,这个世界就完蛋了。
其实,我现在挺羡慕圈子里年轻人的,男男女女,每天厮混在一起,吃吃喝喝到天明,青春就是好,多跟异性交朋友,无忧无虑。
大部分开心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千金散去还复来,多花钱多买单多交朋友。
降低预期后,降级消费后,你会发现,自己其实还挺有钱的,可能不工作十年八年也饿不着。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就算记录时代的媒体老师,也一样。
就这么着吧,再混几个月看看情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