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忻力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 Vol.5

三影堂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2022-08-01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于2021年初正式启动“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项目。该项目联合多位国内外资深艺术家、策展人、学者,为有潜力的艺术创作者提供系统性的指导,为创作道路上遇到瓶颈或希望迈上职业艺术家道路的创作者予以启发和帮助。 


在过去的几个月,我们陆续收到非常多优质的申请者资料。经过三影堂初审,导师复审后,目前已经确定2021年“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9位入围者名单。三影堂教育计划对第五位入围者忻力,受邀导师蔡东东、何伊宁进行简单访问,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与“陪跑计划”的故事~



· 入围者专访Q&A ·


忻力

毕业于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工作生活于上海。



Q1:恭喜入围2021三影堂“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请问是什么契机让你选择参加这个项目呢?


忻力我从16年开始关注三影堂,三影堂大奖获得者林博彦和黄承聪的作品《两位摄影业余爱好者不合时宜的工具》给予我很多灵感。当时我才刚开始投入创作尝试,非常沉迷于阅读荷兰foam杂志,正在感叹中西方当代摄影差距的时候,看到了这套作品,才知道原来国内也有如此进步的当代摄影平台。今年我的《块修》入选了三影堂第二届PhoPho Fair,亲自参与了三影堂活动之后感觉特别好,也获得了很多机会,认识更多同行了,作品卖钱了,杂志采访了。这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创作者,在经历一系列迷茫和失落后最大的慰藉,也是向前迈出下一步的动力。而青年艺术家陪跑这个计划对于刚开始创作的新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机会,能够帮助我快速的扩展视野,了解自己作品的局限性,从而刺激作品以更快速的状态发展


Q2:据你说真正开始创作是3年前,目前一系列的代表作品都是观念性较强的,比如《块修》《拉胶带》等,后续有意向进行转变还是会继续坚这类型创作?


忻力:很难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目前的我比较喜欢刺激观看者思考的作品,因为我总是会被那种第一眼让我一头雾水,满脸问号,但理解之后醍醐灌顶的作品所感动,比如托马斯鲁夫的JPEG,肖像还有substratum,裸体,Jörg Sasse的Tableaus 系列又比如托马斯德曼或者伊島薰的作品。换句话说目前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观众变得更“聪明”。


Q3:项目计划书里呈现了一系列新的风格和想法,请问你的创作灵感一般来源于哪?


忻力:我目前会保持订阅三本杂志分别是荷兰的foam,德国的der greif,以及日本的IMA.当然还有当代艺术史,摄影理论相关的书籍,我也很爱看严肃文学和各种明星八卦,国际政治等。灵感主要来自生活和阅读后得到的记忆碎片。


左右滑动查看忻力作品《Patch Tool(块修工具)》

Patch Tool(块修工具)

Patch Tool(块修工具)是Photoshop中使用率最高的功能之一,通过复制选取的像素与被选像素做替换,从而达到对影像修正或去除瑕疵的目的。我以这个功能为主要手段,「修补」我拍摄的有关上海这座城市的照片,在一次又一次的像素替换之后,原本的影像开始模糊起来,逐步走向抽象,只有仔细观察才能从细节中找到些许碎片化的信息。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见证了这座城市,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拆建,很多地方已经完全没有了过去的影子。有人会说,正是因为这种高效的拆与建,才让如今的上海充满吸引力。这不禁让我想到这些被Patch tool疯狂修补的像素虽然摧毁了原本的影像,但似乎创造出了一个更具感官刺激的结果。

左右滑动查看忻力作品《拉胶带》

拉胶带

胶带是物流过程中最常见的必需品之一,它具有保护、粘连、封锁等功能。当你拉开它的一瞬间,一种尖锐的声音还很令人上瘾,在网购有如空气般重要的今天,胶带成了日常出现频率最高的物品。因此我决定就此展开一个长期的摄影项目,旨在探讨成瘾性、规模、政治暗喻甚至是信仰,使用到的主要元素就是一种红色胶带。


· 导师专访Q&A ·



蔡东东


1978年出生于甘肃天水, 2002年就学于北京电影学院,他以摄影、装置、录像作为主要创作媒介,目前生活工作于北京,柏林。他曾获得过意大利特尔纳当代艺术奖一等奖,是纽约时报2018报道展现未来摄影创作方向的8位艺术家之一。他曾参加了不同美术馆以及艺术机构的展览,其中包括:

德国国家摄影博物馆(2017,柏林)

瑞士pully美术馆(2017,瑞士)

泰康空间(2016,北京)

德国波茨坦艺术空间(2016,柏林)

民生美术馆(2016,上海)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5,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5,北京)

越后妻有三年展(2015,日本新泻)

德国弗克望美术馆(2015,德国埃森)

佩斯北京空间(2014,北京)

何香凝美术馆(2014,深圳)

欧洲时报文化中心(2014,维也纳)

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中心(2014,美国)

中国美术馆(2011,北京)

UNIDEE基金会(2011,意大利都灵)

广东美术馆(2005,广州)



Q1:作为“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导师之一,请问这个项目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蔡东东希望能认识一些年轻的艺术家。


Q2:在为期一年的创作周期中,您和申请者更倾向以什么方式开展教学?

 

蔡东东工作进行中的实时互动。


Q3:作为一位在当代摄影领域深耕多年的知名艺术家,您能否向有志踏入摄影艺术创作道路的青年创作者们一些建议呢?


蔡东东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创作以及艺术周边的一些经验。




何伊宁

摄影史学者,策展人。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2010年开始从事摄影及视觉文化的研究、写作及策展等工作。何伊宁是OCAT研究中心第一届“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的优胜者,其策划的展览曾先后在国内及欧洲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空间和摄影节展出。她最新的研究试图在摄影、媒介生态和技术哲学的交汇之处讨论艺术家运用图像算法所展开的创作实践。 

个人网站:www.heyining.com。




Q1:您选择担任忻力“青年陪跑计划”导师的原因是什么呢?他的作品集和项目申请书中哪一点吸引了您?


何伊宁在我和忻力前期的沟通中,很明确感受到他对摄影艺术的激情,以及他对自我的坦诚,这些品质推动他在过往的实践中不断试错,以此来探索属于自我的摄影语言。忻力的作品集完成度层次不齐,个别项目具有较大的进展空间。


Q2:您计划给予忻力哪些方面的指导?您对他未来的创作有何期待呢?


何伊宁:我计划通过系列的课程,帮助忻力建构一套基于研究的实践方法,期待他能够将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其摄影技术层面上的实践能力和方法结合,逐步构建自己的创作路径。






· 入围者专访 ·


【专访】白里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Vol.1

【专访】王婧懿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 Vol.2

【专访】M青年电影小组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 Vol.3

【专访】王屿星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入选者采访 Vol.4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项目介绍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在北京空间 3.0 space 正式启动2021“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项目。该项目联合多位国内外资深艺术家、策展人、学者,为有潜力的艺术创作者提供系统性的指导,为创作道路上遇到瓶颈或希望迈上职业艺术家道路的创作者予以启发和帮助。

 

该项目将以公开报名的方式,经过初步选择,2021年度将录取不超过10位申请者。每位申请者将与2位导师展开合作。在创作周期中,两位导师将为申请者提供总计12次一对一线上或线下的悉心指导(具体授课时间可由双方灵活协商)。在此期间,申请者可在新展厅(3.0 space)内享有独立工作环境。创作周期结束后,申请者将在北京三影堂的 3.0 space 内进行个展呈现。


“青年艺术家陪跑计划”初步邀请导师有:蔡东东、蔡萌、董冰峰、冯博一、高波、何伊宁、刘勃麟、鲁小本、卢迎华、荣荣&映里、沈宸、王庆松。

 

该项目将每年评选出一位奖学金获得者







【3.0 space】是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于2021年初成立的独立艺术空间,同时也是专属于青年艺术创作者、研究者们思想碰撞的实验发生场。我们将在此呈现多样化的展览、对谈、放映等特别活动,旨在为了更好的激发中国当代摄影的新生力量,及将摄影艺术语言的魅力传递给更广泛的人群而搭建的平台。这里有一个空间,请发挥想象。






扫码购买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门票


新鲜发布 早鸟预售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三影堂厦门正在展出


合作展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