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览项目全揭晓 | 2023(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北京新闻发布会


资讯


NEWS


10月30日,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北京新闻发布会于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办。


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裴国良(Nicolas Pillerel),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专员贝奥玲(Aude Urcun Brunel),中共厦门市集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戴劲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冯建国教授,2023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评委贺婧,桂湖美术馆馆长林林峰,集美·阿尔勒联合发起人及联合总监荣荣、集美·阿尔勒艺委会成员齐燕,合作伙伴及企业代表、媒体共六十余位嘉宾出席,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副馆长胡嘉雯主持发布会。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总监克里斯托弗·维斯纳(Christoph Wiesner)发来视频祝福,预祝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圆满成功。








发布会现场

PRESS CONFERENCE


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主裴国良(Nico
las Pillerel)致辞表示今天非常高兴能够与大家在这里,共同见证即将于十二月在厦门举办的集美·阿尔勒新一届的启动。9年来,这个摄影节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摄影不可错过的盛会,也是中法合作的典范自2015年以来,厦门一直是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在中国的门户。这个合作能够持续多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集美·阿尔勒从荣荣发起以来,一直是一个雄心勃勃、创新和国际化的项目,具有真正的艺术视野。作为当代摄影的传播平台,每届都包括大约30场展览,关注亚洲国家,与大学合作,以及奖项来支持年轻的创作者。这使得整个摄影生态系统得到了重视,可以洞察这一不断变化的领域的脉搏。法国大使馆为支持这一摄影节引领摄影趋势感到自豪。



集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戴劲竺在致辞中表示,不以山海为远,共赴光影之约。9年来,厦门集美与法国阿尔勒这两座地理风貌相似、人文底蕴相近的城市因摄影艺术而携手结缘,凭借着兼具国际视野和地方元素的鲜明特色,集美·阿尔勒和法国的摄影节形成互动,成为东西方摄影交流的重要桥梁。与此同时,以影像艺术为“钥匙”,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为世人打开了一扇了解集美城市魅力的“大门”,让城市与摄影艺术融合在一起,成为集美的一张亮眼名片。


2023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展出来自国内外的100多位艺术家的32个展览项目、2000余件作品,将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具特色的“光影画卷”展开在闽海之滨,也将众多中国摄影力量推向世界舞台,向世界发出摄影艺术的“中国之声”,激发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我们相信,在这场以影像艺术为语言的“超时空对话”里,观众朋友们能充分领略厦门、集美独特的滨海之美和人文之韵。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办人、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发起人荣荣致辞说:今年七月,在阿尔𣂷国际摄影节迎来第54届,三影堂团队与集美区委书记胡旭彬带队一行访问欧洲,在阿尔勒摄影节的开幕周期间与阿尔勒副市长、阿尔勒摄影节总监近距离的交流,参观了阿尔勒文化建筑和当代艺术展览,现场感受历史悠久的古城,因摄影节,所带来的焕发着活力及光芒。短暂的开幕周期间,我们和受邀在阿尔勒参展、游学的集美·阿尔勒的发现奖和影像策展人奖的得主在阿尔勒重逢。曾经从集美阿尔勒走岀来的艺术家、策展人、评委。在这国际舞台上再次相聚。集美阿尔靳将在今年12月正式迈入第九届。这是一个年轻的摄影节,我们还有很多未知和挑战。一路走来,得到大家对摄影季参与和护爱。接下来让我们期待今年12月在厦门举办的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冯建国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我们的展览主题借用“无问西东”这句话的学术内涵,来梳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教育30年来的探索历程。“文献与表现”、“虚构与实验”两个单元构成。“文献与表现”部分展示了直接摄影的力量,追求“直指人心”的影像图式,诚如阿尔弗雷德 · 斯蒂格里茨(Alfred Stieglitz)提倡的,摄影应在表达个体的个性意义上,更多地考虑摄影本身的规律和特点,使摄影变得更纯粹化。“虚构与实验”部分体现了摄影可以突破任何美学范式,不提供激发美学愉悦功能,这些作品只为观众建构一个思考的空间,艺术家在扮演、篡改、挪用、建模等技术手段中不断拓展摄影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呈现出摄影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多元发展。参展艺术家以优秀的毕业生代表、在职教师、获得重要奖项的优秀学生代表组成。比如说,我们这次也十分荣幸的邀请了我们优秀的毕业生代表、今天也出席发布会的三影堂创办人荣荣先生参加我们的展览。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执行馆长集美·阿尔勒艺委会成员齐燕介绍2023集美·阿尔勒展览项目‍‍‍‍













2023集美·阿尔勒

JIMEI x ARLES

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于2023年12月15日至2024年1月21日在厦门举办,早鸟票即日起售,截止至12月10日!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于2015年联合发起, 厦门市集美区委、区政府支持,三影堂和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集美·阿尔勒以开放和多元的态度引进海外优秀影像作品,同步最新鲜的国际视野;支持和鼓励华人影像艺术的创作、研究和策划,助力其进入公众视野,并在国际舞台发声。创立迄今,已展示了近300场来自中国、亚洲其他国家以及精选自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的摄影展览,呈现了超过600位全球艺术家作品,吸引了43万人次观展。


第九届集美·阿尔勒成立艺术委员会,成员是: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总监克里斯托弗·维斯纳(Christoph Wiesner),摄影评论家顾铮,新加坡国际摄影节及DECK摄影画廊创始人李锦丽(Gwen Lee),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办人荣荣及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执行馆长齐燕。“艺委会”接棒艺术总监,共同策划和召集本届集美·阿尔勒的32场展览,呈现来自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孟加拉国、柬埔寨以及中国大陆及港台等地百余位艺术家的作品。“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和“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会在开幕周期间宣布新一届的得主。自本届起,集美·阿尔勒设立“摄影手工书奖”,以鼓励和支持艺术家基于摄影书的创作。


今年,集美·阿尔勒的32场展览将于厦门市集美艺术馆、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以及厦门、福州的美术馆和艺术院校举办。集美艺术馆位于厦门市地标建筑之一的集美诚毅国际商务中心裙楼1-4层,将首次作为集美·阿尔勒主场馆向观众开放。


本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特别推出“群岛计划”,以“艺术并不孤单”为主题,以集美·阿尔勒主场馆为核心,辐射和联动多元文化、艺术和生活空间,邀请观众开启一场城市艺术漫步。12月15至17日的集美·阿尔勒开幕周期间,开幕典礼、专家见面会、讲座、工作坊、艺术家导览、表演、和游学等一系列活动与你相约温暖的厦门!


联合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

特别协办:法国阿尔勒摄影节、超媒体

首席合作伙伴:香奈儿

指导单位: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厦门市集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鸣谢: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文化

首席影像伙伴:vivo

影像合作伙伴:FUJIFILM

协办:厦门市杏林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影像创作支持合作伙伴:Leica

合作伙伴:一颗种子家政人员关爱基金会、NOA HOTEL XIAMEN、法国之光葡萄酒集团有限公司、林秉记

独家社区内容合作平台:小红书

机构合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摄影专业、DECK摄影画廊、鹭潮·鼓浪屿美院、福州桂湖美术馆、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


展览项目

EXHIBITIONS

  年度阿尔勒


“年度阿尔勒”单元旨在于向中国观众同步最新鲜的国际视野。今年7月,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以“意识状态”为主题再次拉开帷幕,其中7场精选展览即将来到中国展出:《我朋友们的宝丽来》(艺术家维姆·文德斯);《姐妹情谊——北欧当代摄影群展》(艺术家珍妮特·埃勒斯、弗里德·弗莱登达尔、本特·格文、海达·赫尔加多蒂、汉娜·莫迪、艾玛·萨尔帕涅米,策展人:埃琳娜·海卡、安娜-凯萨·拉斯滕伯格、夏洛特·普雷斯特加德·施瓦茨、埃萨·西古尔琼恩斯杜特、尼娜·斯特兰德、苏珊娜·奥斯特比·塞瑟、安娜·特尔格伦);《圣叶》(艺术家马切卡·阿特、策展人拉蒙·佩兹);《世界观》(艺术家加鲁什·梅尔科尼扬);以及本年度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发现奖”单元由坦维·米什拉策展的《加勒比之梦》(艺术家萨曼莎·博科斯,由美国纽约Tiger Strikes Asteroid呈现)、《珍奇屋档案》(艺术家菲利普·卡利亚,由印度孟买Tarq呈现);如往年一样,2023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图书奖入围和获奖书展览,继续聚焦摄影出版。


 维姆·文德斯,《美国朋友本人》。图片由艺术家/维姆·文德斯基金会提供。


艾玛·萨尔帕涅米,《像辛迪·舍曼一样自拍》,2022年,选自《花椰菜的两种携带方式》系列。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马切卡·阿特,《索尼娅》,摄影综合材料,墨西哥瓦哈卡州科斯塔奇卡,2017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加鲁什·梅尔科尼扬,《世界观》影像的静帧,2023年。图片由艺术家/法国巴黎图像及造型艺术作者协会提供。


萨曼莎·博科斯,《入口》,数字拼贴,收藏级喷墨打印,2020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菲利普·卡利亚,《世界上最大的鱼》,Fish Gallery展厅,政府博物馆,印度清奈,2020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的设立,旨在于发掘和向国际舞台推广华人影像创作者。今年,4位策展人受邀提名共8位华人摄影师入围并举办个展。大奖得主将被授予10万元人民币(税前)奖金,并获邀于下一届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举办个展,传播中国摄影新声。本年度“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参展艺术家有:由策展人陈旻提名的艺术家李丹(展览《采风:风的若干采样》)和艺术家刘广隶(展览《退入地下世界》);由策展人傅尔得提名的艺术家拉黑(展览《寺背》)和艺术家吴美琪(展览《礼物》);由策展人何博提名的艺术家吴雨航(展览《不完整的》)和艺术家张兰坡(展览《许多谜,在粘滞处,在空旷处》);由策展人姚斯青提名的艺术家btr(展览《A.I.R.》)和艺术家余果(展览《地形叠层》)。


李丹,《更多的风,噪音风I》,2023年。双屏录像,21分07秒。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刘广隶,《圣乔治屠龙之前或之后》,2023年。单通道彩色影像,10分,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拉黑,《寺背》系列,2013-2018年。收藏级喷墨打印,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吴美琪,《星际马戏团 (百香果)》,2023年。视频装置,51秒。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吴雨航,《不完整的#No.22》, 2018-2023年。艺术微喷,90 x 105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张兰坡,《膛线》,2022年。艺术微喷,300 x 262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btr,《AIM-3》,2022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余果,《结界》,2019年。彩色单屏幕录像,12分57秒,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


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香奈儿于2021年联合发起,以扶持年轻影像创造力为核心,致力于发现和培养优秀中国青年影像策展人和研究者。该奖项通过策展方案公开征集、专业评审团评选、影像策展大师班课程培育、项目资金支持等一系列举措,吸纳更多优秀策展人参与影像的跨学科研究。入围的策展人方案将于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期间以群展方式呈现,而终选获奖方案则将在本项目支持下,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展出,并巡展至中国其他城市。此外,该奖项还将为每年度的获奖者提供培育计划与访问交流机会,以及十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奖励。



第三届“影像策展人奖”共收到53份有效投稿,评审团通过初评及复评两轮审慎研讨,臻选五组优胜入围方案:《信息之躯》(策展团队:金佐宁&李素超),《燃烧之路》(策展团队:甘莹莹&周一辰),《画外音》(策展人:王佳怡),《捣毁机器者之歌》(策展人:冯骏原),《残渣剩世》(策展人:王文佳)。这五组策展方案将以群展的方式呈现于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本奖项的第三位得主将在开幕周期间评选并揭晓。


  亚洲影汇


“亚洲影汇”单元旨在于探索亚洲国家的摄影脉动。本单元曾陆续聚焦了泰国(2022)、新加坡(2021)、日本(2020)、印度(2019)、韩国(2018)、印度尼西亚(2017)等国家,今年,集美·阿尔勒艺委会成员、新加坡策展人李锦丽策划《_ _ 群岛·重游仙境》,汇集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艺术家的作品,参展艺术家包含:洪松年、林育容、埃菲尔·章、李爱玲、林·索占利纳、丘明、MM余、诺尔、波克隆·阿纳丁, 瓦威·纳瓦罗扎、林威义。


丘明,《一个便利的日落》,2019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摄影季特典


“摄影季特典”单元荣幸呈现著名台湾艺术家、美学家陈传兴的作品展《色》,以致意他对中国艺术发展作出的特别奉献。陈传兴先生长期耕耘美学、哲学、精神分析与影像艺术等领域。作为其个人精神史系列的第三部曲,本展览展现先生1970年代于欧洲拍摄的彩色胶片作品,展览由集美·阿尔勒艺术委员会成员顾铮和齐燕共同策划。


陈传兴,《树影墙》,1980年,巴黎。明胶银盐,60.96 x 50.8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藏家故事


“藏家故事”单元关注亚洲影像艺术的收藏者和收藏机构。本年度呈现展览《历史的第三只眼》(策展人:肖瑞昀),展出收藏家刘钢先生珍藏的清末美军大白舰队访厦影集。该影集收录了记录1908年美国舰队访问厦门全过程的38张原版蛋白影像,是厦门作为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历史见证。除了这部珍贵历史影集,展览还将呈现厦门藏家陈亚元先生收藏的与大白舰队访厦这一历史事件相关的物件。展览的重点不在于构建宏大叙事,而是挖掘影像视觉上的微观史。


宴会厅西首,蛋白照片,1908年。刘钢收藏,图片由刘钢提供。



  中国律动


“中国律动”单元携手高等艺术院校,展现中国摄影教育的历程。本届集美·阿尔勒力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摄影专业,呈现《无问西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教育作品展》,展览名称借用“无问西东”这句赓续清华校训精神的歌词,展出内容包含“文献与表现”、“虚构与实验”两个部分,梳理和回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教育30年来的求索历程。冯建国教授将担任策展人,参展艺术家包含:德戈金夫、冯建国、高源、黄秋杰、娟子、雷磊、李同、刘思麟、刘子睿、马森、马浩冉、毛蔚、荣荣、孙彦、王伟、王适然、王闻博、张樱瀚。


冯建国,《盛装的妇女,普兰,阿里,西藏,2003》,2003年。艺术微喷,129 x 96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无界影像


“无界影像”单元呈现多元创作媒介和多元视角的碰撞,本单元的三个展览分别呈现话剧表演艺术家黄湘丽,雕塑家蒋晟,电影摄影师、导演余力为的跨界影像创作。时值黄湘丽独角戏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十周年之际,黄湘丽发起最新的拍摄计划【当我独自面对】“100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计划”艺术项目,这些宝丽来作品将与艺术家多年创作的摄影作品共同呈现于展览《笨拙生长》,拍摄计划及展览由刘畅策划,由香奈儿支持;蒋晟的展览《像之流淌》中展出的影像作品,都体现其因雕塑经历而产生的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并筑建起观者与作品之间流动的精神空间。余力为的展览《客夜》由海杰策划,展出基于电影创作的摄影、GIF作品,试图将那些从现实世界坠落的人带回梦境。


黄湘丽,《黑的白的》,2015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蒋晟,《冥王与爱神》影像的静帧,2022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余力为,《迷魂记》,2013年。艺术微喷,25 x 44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地行动 


“在地行动”单元旨在于触发影像艺术的在地生长。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鹭潮·鼓浪屿美院联合发起的“艺术家驻留计划”经公开征集和评选,两位艺术家舒楚天和赵玉获选在位列“世界文化遗产”并被称为“历史国际社区”的鼓浪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创作并举办展览《小写的岛:地图之外的时空》(策展人:李子健);州桂湖美术馆将呈现展览《都市疗养院》,以都市拟喻柏拉图洞中的剪影,缓释现实的困境,也成为精神休憩之所(策展人:林林峰);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呈现《为裨海建模》展览,从环境媒介的角度,建模地方情境,展开一次基于厦门/闽南的媒介考现与现地策展(学术主持:秦俭;总策划:陈旻;策展人:龙奕瑭、常蓝);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与“一颗种子家政人员关爱基金会” 携手,共同打造展览《一间自己的房间》(策展人:肖瑞昀),这是一场融合家庭与女性空间的独特展示,与“一颗种子家政人员关爱基金会” 对于女性群体的关切相呼应,旨在唤起对女性创作者的关注,探讨更多的“她们”在创造性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


赵玉,选自“在无尽的蓝色中登岛”,2023年。UV打印。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黄一帆,《The Last Three》,2018年。艺术微喷,80x120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龙盼,《仙境路口》影像静帧,2019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严佳林,《暗涌》,2021-2022年。艺术微喷,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vivo影像加作品展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与首席影像伙伴vivo携手,共同呈现“vivo影像加作品展”,展览由集美·阿尔勒联合发起人荣荣策划,展览包括Alex Webb、Francesco Gola 等多位艺术家的手机摄影作品,以及精选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2,265份优秀投稿作品。每一张作品,都是生命的瞬间凝结。每一次影像定格,都孕育着新的力量。在这个瞬息万变、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再加一张”,是我们生命中为数不多可保存的“确定”,是我们捕捉瞬间的珍贵与情感的最佳物证,更是我们在纷扰繁杂世界里的心定。vivo影像加作品展,旨在呈现一场充满影像生命力的流动美学,唤醒每个人对当下生活的感知与表达,通过移动影像在生活中保持想象与创作。也向全球创作者发出2024 vivo影像加摄影大赛参赛邀请,期待更多人通过影像的方式,享受创作,期待生活,用心去拍,再加一张。大赛征集将于2023年11月13日正式启动。




  此去经年


集美·阿尔勒携手影像合作伙伴FUJIFILM,呈现展览《此去经年》,邀请冯立,郭梅,池海波,熊汉泉,陈雷,程雪力,孙志军,余嘉,孔令凯,陈靖文,唐小平,邬慎杰等数十位艺术家的作品展出。他们的作品跨越地域的经纬,截取时间切片下不可思议的瞬间,记录毁灭与重生。或重塑了久远的过去。


陈雷,《看不见的风景-1》,2018年。艺术微喷,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无论蜿蜒曲折,我们终将合流相汇


由FUJIFILM和玛格南图片社合作,展览《无论蜿蜒曲折,我们终将合流相汇》展出来自三位玛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师阿勒桑德拉·桑吉内蒂、艾敏·奥兹曼、格里高利·哈尔彭,本展览由菲利普·埃贝林策划。

艾敏·奥兹曼,《无论蜿蜒曲折-我们终将合流相汇,其一》,2022年。艺术微喷,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2023年度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影像展


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 简称LOBA)设立于1980年,正值第一台现代小型相机“Ur-Leic”和35mm胶片的发明者——奥斯卡·巴纳克(1879 - 1936)百年诞辰。奖项设置旨在嘉奖“拥有敏锐观察力,能够生动表达人道主义及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摄影师。


继2011年后,2023年LOBA新人奖再度由中国青年摄影师摘得。来自福建的摄影师乐子毅在系列作品《此时,彼时》中捕捉了身处异乡的年轻人面孔,透过影像折射出他们的自我怀疑、疏离与空虚,也展现出他们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地位的追寻。


2023年LOBA主奖项则由伊斯梅尔·费尔杜斯摘得。他通过敏锐的摄影观察力和明丽的当代风格色彩,在系列作品《海滩》中展现了科克斯巴扎尔海滩度假地的文化碰撞与融合。


乐子毅,《望向窗外的少年》,2021年。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纸上空间——集美·阿尔勒图书展


作为摄影重要且独特的呈现媒介,摄影书历来受到艺术家的重视。摄影理论的研究也一直是视觉文化和传播学的热点话题。纸上空间——集美·阿尔勒图书展持续聚焦近一年来的摄影图书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征集优秀摄影书和理论出版物。同时,本届书展首度设立“集美·阿尔勒摄影手工书奖”,奖项面向尚未出版的摄影印刷样书和手工制作的摄影图册,获奖者将被颁发一万元人民币(税前)奖金,以鼓励和支持艺术家基于摄影书的创作。




2023集美·阿尔勒早鸟票今日开售!

请扫描二维码进行购票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三影堂厦门正在展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