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锐,王彩霞 | 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战略诉求与发展思路

郭锐,王彩霞 探索杂志 2023-03-26

本文刊载于《探索》2018年3期


摘要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点,对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和世界秩序建设具有积极的独特作用。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旨在发挥政党在新时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独特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以及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遍诉求。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新格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理论体系,加强和优化中国特色政党外交运行机制,彰显独特的纽带、渠道和保障功能,提升制度化合作水平和议题引领能力进而为维护世界和平、提升全球治理水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

作者:郭锐(1978-),男,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彩霞(1990-),女,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71130日至123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北京举行,来自120多个国家的近300位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主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的重要讲话。这是十九大后中国举行的首次重大多边外交活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层面、政党领域、对外舞台的第一次集中展示。这对中国与世界构建新型互动关系和形成新型开放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影响。中国特色政党外交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既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赞誉。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应走在新时代的前列并进一步展现引领姿态,不断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变化和世界形势的新趋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商共建共推全球治理新方案等一系列重大战略议题,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和独特的引领功能。这有助于丰富中国的全球外交活动和国际话语体系,进一步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力、能力和活力。



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新时代背景

伴随着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也迈入了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由此,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步入了新阶段,这是基于十九大对世界形势的动态走向与中国发展态势最新认知的综合判断。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现有的政党外交理念和行为方略已不合时宜,难以满足国际社会党际关系新变化、新调整和新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努力革新并创新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体制机制,着力发挥政党外交在新时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独特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及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普遍诉求。在国内国际形势发生新变化、展现新特点、形成新互动、诱发新问题的情况下,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必须适应新时代的新精神和新指向,基于新的历史站位和发展方位,不断开辟新空间,走出新道路。

1.1 人类社会交往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政治对话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由封闭隔绝逐渐走向了开放融合。伴随着科技革命成果的不断转化和迅速扩散,人类社会交往极大地突破了地理空间和既定时间的长期限制,呈现跨境化、即时化、技术化等一系列的新特点。现代网络技术的全球性普及和全领域应用的极高程度,激发了国际行为体之间、各类组织机构之间、人群之间更多更大更深层次的交往需要。据统计,截至2017630日,世界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达38.85亿,世界互联网普及率为51.7%。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为人类社会交往提供了新介质和新场域。

在人类社会交往中,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动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这反映出人类社会交往需求的明显增多,人际互动关系的更加频繁深入。以国际移民为例,2000年至2017年,全球国际移民数量从1.73亿人快速增长到2.58亿人,净增长值达8500万人,增幅为49%。这其中,2 / 3的国际移民出生在亚洲和欧洲地区,其数量占全球国际移民总数量的60%左右。2000年以来,非洲地区的国际移民数量增长67%。另据统计,2000年国际移民数量占全球人口总数量的2. 8%2017年这一比率增长到3. 4%。目前,全球国际移民数量的增长率,已长期高于全球人口数量的增长率。

总体来看,多样化的人类社会交往形式,可以归纳为个体交往、国家交往、组织交往三大类别,而国际人口流动则属于个体交往范畴。除个体交往的显著增加外,国家交往也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以中国领导人外事活动为例,2017年习近平主席与外国领导人的会面次数达100次,其中,会见73次,会谈27次。另据不完全统计,20133月至12月期间,习近平主席对外双边会面的次数为 33次,其中,会见6次,会谈27次于。此外,组织交往在个体交往和国家交往中的作用日趋突显。政党作为主权国家重要的政治组织之一,其组织理性对推动人类社会深入开展政治对话,有着举足轻重的独特作用。

不过,在当前人类社会的交往增多、形式多样、层次复杂、影响多元的背景下,人类社会的政治对话却呈现数量不足、力度不够、分量不重、效果不佳的尴尬状况。上述政治对话大多发生在国家争端、国际冲突、公共危机等特殊情况下,由于政治对话的基础薄弱使其往往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很难对争端解决、冲突处理、危机消除等产生实质性的、持续性的积极效果。如果能够在国家之间、组织之间的日常交往中加强政治对话,不仅可以在国家争端、国际冲突、公共危机等事件中发挥根本性的促进沟通作用,也能够及时有效地化解和规避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可以说,政党外交在这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国家治理面临全球化时代的多重挑战

推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普遍性目标。一直以来,世界存在秩序力量与失序力量之间的长久张力。不同领域的一些挑战,对世界秩序乃至全球化进程构成了严重威胁,并日益呈现出全球性扩散、公共性表现等突出特点,如恐怖分子的跨境流动、身体病毒和网络病毒的全球散播、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一方面,当今世界缺少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来治理上述突出问题;另一方面,这些严峻挑战持续破坏和降低了世界秩序与全球化体系的治理水平。实际上,民粹主义即是缘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长期停滞和不均衡增长状况,这股力量的急速崛起对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构成了不小的挑战。

现阶段,世界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主要包括资源的分配与利用问题、安全威胁复杂交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其在应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具有很大的共通性和交集性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从国内层面来看,加强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及水平,实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确保社会秩序持久稳定,是世界各国面对的普遍性难题。从国际层面来看,广泛存续并迅速扩散的一系列的全球性公共问题,亟需世界各国的努力合作、共同应对和携手解决。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国际事务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政党成为其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在当前背景下,推动全球治理改革是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治理”在地域上呈现交叉性、结构上呈现交互性,且全球治理、国家治理、政党治理三者之间存在广泛交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责任与政党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国家责任逐渐下移到组织机构层面,政党责任就成为影响国家整体发展及全球治理改革的重要因素。加强和深化政党之间的交往,有助于更好地寻找世界各国对话合作的契合点和着力点,有助于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构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并形成公正合理开放的世界秩序。这既是中国从政党外交的新高度新角度推动新型大国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积极努力和有益实践,也是其以实际行动与切实举措赋予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角色、中国方案等以具体内容,消除不必要的国际社会误解的重要战略举措。

1.3 全球治理时代政党外交的功能性进一步扩大

伴随着全球事务尤其是全球性公共问题的显著增多,政党在国际社会和全球治理中的功能作用,超过一般意义的国际行为体而不断加强和拓展。可持续发展这一挑战的根源在于人类本身,普遍意义上的人的行为所造成的国际社会现实,能否通过政党之间交往与合作得到改善缓解或是妥善解决?这是值得深思和认真对待的重大现实问题。人类社会交往因是一种自发性过程而缺乏能够促进全球治理改革的引导性政治对话能力,在挑战不断增多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增强这种政治对话能力,积极发挥政党外交作用就此被提上了日程。

政党政治是当今全球政治的主要形式之一。进入21世纪,全世界的政党数量近5800个,约180个国家建立了政党组织,政党成为全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行为主体。一个国家的政党既可以表达本国社会各阶层的意愿和要求并影响国家决策和公共政策,还可以开拓非政府性对话途径,使国家间交往更具多样性和层次性。这有助于解决一些官方不便、不愿或不该介入的事务或问题。政党外交以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为首要前提,由于其在开展外事活动中更具灵活性,因而能够在双边关系与国际问题中深入交换意见,增进其他国家政党对本国的了解与好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们的政治立场和相关决策。具体来说,在全球治理时代,政党外交功能性扩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在政策层面上,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家间关系更加微妙,世界各国主流政党及其政要成为本国内外战略新调整的主导者、规划者和推动者。通常,政党外交较少参与具体的外交事务活动,而是着重于同世界各国主流政党及其政要进行发展理念、治理思想等内容的沟通交流,并在推动一些国际热点问题和双边关系难点问题的解决及处理上发挥着“第二管道”的积极作用。 此外,通过高层党员参与本国的政策决策,推进理念传播和议题设置,由此影响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立场与主张。

在经济层面上,通过党际之间交往渠道,可以为国家间对外经贸合作牵线搭桥,促进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方面的交流,这成为新时代世界各国主流政党及其政要对外开展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政党高层交往中,推动所在国家之间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关系成为一项重要议题。诸如中国经济联络中心等以服务政党外交为中心的专门机构充分利用政党交往的机会与渠道,不断推动中外政府、行业与企业在经济、科技、文化、环保、能源等方面开展双边、多边、区域和次区域的战略务实合作,并取得了很好成效。比如:2017519日,中国-匈牙利务实合作座谈会成功举行,匈牙利是首个同中国建立和启动“一带一路”工作组机制的国家;2017525日,中国-突尼斯对接会在北京举行,双方政界商界代表就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通过政党交往渠道,推进在基础设施、电子和旅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201769日,中国-尼泊尔工商界对话在重庆举行,30多位尼泊尔企业家来华学习中国经济发展经验;2017830日,中国-摩洛哥企业对接会在北京举行;等等。

在政治层面上,政党外交是国家关系的助推器和稳定阀。由于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实行政党政治制度,在国家政权的更迭过程中,政党交替难免会引发诸多政策变化。不过,由于政党外交的对象不限于执政党,还包括了参政党、合法在野党等组织,其回旋余地也更大。与执政党的交往可以巩固国家间关系,而与在野党的交往则有利于保持国家间关系的稳定。换言之,通过有效的党际交往机制,可以降低国家间关系极度失控的风险,使国家关系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和可预测性。可以看出,政党外交既有助于改善国家间关系、深化战略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又具有弥补政府外交缺位、增强政治互信、增进国家友谊、促动多边往来等独特作用。

综上所述,在人类社会交往中,存在国家交往、组织交往、个体交往的不同步、不匹配和不协调等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则是彼此之间政治对话的缺乏和不畅通。这使得国家之间的战略猜忌难以避免,世界各国面临共同发展问题而始终难以达成重要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政党外交的建设性作用得以发挥和凸显,成为促动和顺畅国家间政治对话、寻求和形成战略共识有益的积极推动力量。



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战略诉求

从战略高度来审视和看待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主要是基于两点思考:一是战略关乎大局,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应在中国整体外交框架内服务于中国对外交往大局;二是战略关乎长远,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应放眼世界、着眼未来,进一步推动和构建全球范围党际交往的新型关系。以往,中国的政党外交是以服务整体外交、开创交往局面、营造有利环境等为目标诉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除了要继续追求上述目标外,还要把推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革新完善全球治理机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作为重要的战略诉求。如果说以往的中国政党外交是立足于自身的和平发展需要,那么,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就是兼顾自身和他国需要两个大局。由此,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战略视野进一步扩大、战略格局更具立体性、战略诉求更加多元化,这体现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大国责任意识和大国担当能力。

2.1 推动政党外交体系化,贡献中国智慧

长期以来,中国的政党外交深受其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19511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成立,标志着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正式起步。受当时国际形势和国内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最初中国的政党交往对象仅限于共产党和工人党。伴随着跨国政党交流活动的拓展,中国政党外交所涉及的议题及内容日趋广泛,既涉及就两国关系发展和国际热点问题等深入交换意见、探讨和分享彼此之间的治国理政和建党经验,还包括促进两国政治家和政府部门之间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协助职能机构妥善处理相互关系领域中存在的矛盾分歧,推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际上,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报告均提及了扩大政党交往等相关内容(见表1)

当前,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新格局,中国积极致力于和世界各国构建新型政党关系。伴随着新时代政党外交职责职能的不断扩大和延展,原有的单维度、线性式政党外交框架已不合时宜,而从体系化的新思路实现新发展和新布局则是当务之急,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理念上,要加强和提高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型理念的认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从体系化的新思路理解和强调开放性、包容性、平等性、互利性的原则方针,从而形成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新型理念,坚持走与传统意义上政党外交有所区别的具有时代引领性的新型政党外交之路。另一方面,在功能上,加强和提高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型功能的作用力、拓展力和挖潜力,从体系化的新思路理解和强调新时代政党外交对意识形态因素的超越、对和平发展道路的践行、对良好国际环境的营造,形成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新型功能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妥善解决全球性公共问题、有效应对全球化时代新挑战等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2.2 履行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大国责任不是一个空泛化的概念,而是关乎到国家间关系发展和世界格局走向的具体行动表现。中国历来主张“行胜于言”,始终以实际行动表明立场与主张。这既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的极好体现,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国大国责任的实现与履行,要以中国智慧为思想基础,以中国方案为行动指南,不断树立大国担当的责任意识,通过中国作为肩负起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大国责任。在现实中,无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还是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和世界体系重构,其关键都在于政府、政党、议会、社会组织、公民等之间的具体交往。其中,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组织和重要力量的政党应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这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努力方向之一。

当今世界,大国政治越来越展露出与以往争夺霸权不同的新面貌。中国作为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有责任推动世界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不断变革,从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外交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整体外交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以推动中国履行大国责任为目标导向,通过具体议题的意见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政治对话等一系列政党外交活动,不断展现中国的大国担当、大国行为和大国气度。近年来,中国既通过双边协定、多边倡议等方式不断加强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关系,又按照国际惯例、遵照国际准则提供更多的全球公共物品。在“中国方案”得到认同和推广的过程中,中国特色政党外交要有更高的历史站位和战略定位,应成为中国履行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的关键一环和亮点所在。

2.3 推动中国与世界构建新型关系,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在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与国际话语权关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塑。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指出,近年来海外对中国整体形象好感度稳中有升,其中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印象总体好于发达国家,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度和国内治理的优异表现赢得了世界好评。中国国家形象在全球范围内的显著改善及其国际话语权的进一步提升,也反映了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的积极进步和持续发展。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核心方向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在这方面,通过积极与其他国家政党开展全面深入对话关系,既可以促进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共识,又可以从政党外交的新视野新思路新模式推动中国与世界构建新型关系。可以说,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既是国家间交往的重要形式,也是新时期中国践行“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对外交往新路的极好体现。这有助于完善和巩固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有助于增强国家间关系交往的机制化、持续化、规范化水平。

当前,中国已经开启了与世界构建新型关系的新时代。立足政党外交的战略高度和层次深度,积极探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交往新路,不断开创国家间关系交往的新对话模式,努力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构建中国与世界新型关系中的巨大作用。这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根本要求和应有之意,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必然诉求和战略目标。政党外交不仅有利于化解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误解与疑虑,增进相互理解、扩大战略共识、增强政治互信,还有助于引导国际社会树立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正确认知。此外,通过积极有为的政党外交,还可以达成推广新时代中国特色治国理政理念、展现良好国家形象和提升国际话语权等战略目标,表明中国在关系世界长远发展大局与国际形势变化上的原则、立场和主张,为世界各国全面真实准确地了解和认识新时代中国提供正式渠道。



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发展思路

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大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是20世纪50年代的起步阶段,当时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党建立联系主要是为了打破外交孤立,积极争取国际支持。二是20世纪60年代后的反复阶段,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严重分裂,原有的很多党际联系中断,与这些政党的联系直至70年代末开始逐渐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对外工作的中心目标为营造有利于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中国确立了“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交往四项原则。三是20世纪80年代的扩大交往阶段,此时中国特色政党外交不断超越意识形态的束缚,相继与欧美国家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等政党建立联系,甚至与一些发达国家的传统中右翼政党接触。四是20世纪90年代的转进阶段,主要是与东欧等转型国家以及一些非洲国家的新老政党建立党际关系,同时保持和深化与欧美国家间的各类政党联系,这与当时中国奉行“韬光养晦”的外交方针不无关系。五是新世纪以来的活跃拓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交往范围扩大、内容更加丰实、体系更趋完善、成效更为显著,广泛涉及政治交流、经贸合作、双边关系、热点问题、治国理政、党的建设、文化沟通、民意互动等各大领域,其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继往开来,要从完善理论体系、优化运行机制、彰显独特功能、提升能力建设四大方面着手,砥砺前行。

3.1 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理论体系

从中国特色政党外交近7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其体现为一种被动式的外交需要,是在当时国际环境与自身发展状态的限制条件下的反应式选择。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高,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选择余地明显扩大且更具战略性和主动性。不过,在现实中,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既缺少完善的理论体系支撑,也缺少创新性、时代性的理论思想引导,其亟需加强理论体系建设。应当说,在新时代条件下,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理论体系,具有现实的迫切性和深远的影响性。

近年来,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往对象持续增多。这一现实状况,使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理论体系提上日程。当今世界处于政党政治的时代,执政党间关系是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基本依托,而政党外交则是国家间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石。政党外交的首要对象是政党组织及其政要,而其交往内容则不局限于党际关系领域,还时刻着眼于国家关系层面。通过持续有效的政党外交活动,可以为国家间关系的改善、巩固与发展做好奠基工作,创设有利条件,开辟新的空间。这表明在新时代加快创立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理论体系,不仅符合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战略需求,也切合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现实需要

政党外交与首脑外交、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经济外交、公共外交等,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理论体系构建中,首先要从理论层面理清政党政治与国际政治、党际关系与国际关系、政党外交与总体外交等多个关键方面的辩证关系。由于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各国政党对全球事务、国际议题、争端事件、热点问题等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存在颇多的分歧与差异。这意味着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在推进和实施过程中,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要注重提升交往层次,不断充实交往内容,改进创新交往方式,持续提高交往绩效。同时,中国特色政党外交中要注入更多的经济因素,要把构建经济领域的新型关系纳入战略视野,要为国家间、企业间、个体间的经贸、金融、技术等方面合作提供务实信息、搭建优化平台、推荐合作伙伴。

3.2 加强和优化中国特色政党外交运行机制

新时代加强和优化中国特色政党外交运行机制,要从推动和实现世界各国党际关系互动的新常态、与现有国家间合作机制的新对接、深挖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新功能等新角度、新思路、新站位出发。由此,形成具有时代引领力、关系氛围营造力、交往机遇供给力、合作平台打造力、党际局面开拓力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模式。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四条路径推进和实施。

其一,在现有外交机制下实现党际关系互动的新常态,以政党外交方式推动和增进国家间关系交往,在体系层面和机制层次上实现政党外交与政府外交的双向互补性对接。如加强中国特色政党外交与亚洲对话合作机制(ACD)、中美政党对话机制、中欧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等对接。

其二,加强和深化中国特色政党外交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相对接。目前,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框架下,首次金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党对话会已经举行。这次对话会通过广泛听取各方对金砖国家合作的意见建议,拓展了金砖国家合作思路,扩大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影响力,并在共享政党治国理政经验、以政党合作引领未来合作等方面形成了诸多共识。

其三,加强和提升中国特色政党外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机制相对接。通过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中国-中东欧政党对话会等机制,进一步发挥和挖掘政党外交在推动发展中国家间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建设性作用。

其四,以理论为基础、问题为导向、技术为手段,推动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绩效评估体系。以战略姿态、长远规划、科学方法、常态意识,展现中国政党外交的活力,增强中国政党外交的实力,深挖中国政党外交的能力,扩大中国政党外交的认同力、传导力和影响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要不断超越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以加强和提升党际关系互动来促进各领域、各层面的合作发展。尤其是通过加强、深化和提升发展中国家政党间合作,更好地维护和增进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这对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和人类社会未来至关重要。

3.3 彰显独特的纽带、渠道和保障功能

通常,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特指以中国共产党为政党交往中参与一方的外交活动。伴随着中国特色政党外交表现的日趋活跃,其在中国整体外交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独特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普遍性的政党外交为纽带,夯实和加强所在国家间关系发展的党际交往基础。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开放性和前瞻性等突出特点。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交往对象包括不同类型的党派。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既与世界各国的执政党保持和发展关系,也致力于和一些国家有影响力的在野党加强交流及对话,这为日后双方关系发展上升至政府外交层次奠定了坚实基础。除此之外,与执政党和在野党同时保持良好对话及合作关系,有助于保持和促进国家间交往关系的连续性与可持续性。以中国与捷克政党交往为例,中捷关系曾因一些政治敏感问题而深受负面影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通过针对性的沟通与持续性的接触,始终强调中国共产党与捷克社会民主党致力于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确保和增进本国利益,最终在2012年推动两党交往实现机制化发展。2014年,捷克社会民主党上台执政,中捷关系发展得到了很大提升。20154月,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捷克社会民主党副主席、众议院议长哈马切克率领200多名企业家访华,获得丰硕成果。

第二,以常态化超党派的党际交往为渠道,使政党外交成为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外交的一大亮点,并超脱于发展中国家内部复杂政治现实,为活跃、增进和保障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开辟了新路径。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特色政党外交一直坚持各国各类政党无论大小强弱一律平等原则的方针。一些国家内部政党之间虽然存在较多较大分歧,但其对中国共产党却存有好感并颇具共识,它们迫切希望开辟和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党际关系交往渠道,更好地增进两党两国关系。比如乌克兰、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内部政党派系纷争不断,但它们在加强对华合作上却存有“超级共识”,均表示愿意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两国合作。2012年以来,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执政党,均有计划地分期分批派团来华考察和交流,100多位中亚国家政党的中高层干部通过党际途径来华。可以说,通过政党外交的畅通渠道和重要平台,不仅增进了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党的建设和治国理政方面的经验交流,也有助于提升双方对国际国内重大现实问题展开对话与合作的水平。

第三,以一致性、务实性、规范化的政党外交为保障,积极推动构建中国与世界的新型关系,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领导核心,其执政地位是党和人民的历史选择结果,这使得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活动可以始终保持立场和主张的一致性,并展现积极灵活的务实性。近年来,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呈现规范化发展的新趋势,其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的合作与对话机制,这对推动构建中国与世界的新型关系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正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董事会共同主席桑顿在谈及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时所称的那样,“中国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共同的理想”。由于中国的政党外交与政府外交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因此,党际关系深刻影响着国家间交往。在现实中,党际关系的历史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改善和提升国家间关系的有力支撑,从而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4 提升制度化合作水平和议题引领能力

新时代创新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平台框架,主要包括完善对话平台、引领治理议题、创设长效机制三个方面。上述方面各有侧重,完善对话平台重在优化世界政治的对话渠道与平台;引领治理议题侧重于对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经验交流与共享;创设长效机制关注的是政党交往机制与合作能力建设。

其一,完善对话平台。通过搭建和运作各类对话平台,积极发挥主场外交优势,推动建立新型世界政党对话机制。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实现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良性互动,努力构建双边与多边的政治民意基础。自近代以来,政党即是组织和实现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最主要工具。显然,如果全世界各个政党之间保持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密切联系,那么,世界各国就容易达成和推动落实某些共识。广泛搭建和运作各类对话平台,有助于实现世界各国政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但相关对话平台建设应与世界形势变化、和平发展需要等紧密相连,做到及时调整和完善优化。扩大相关对话平台的兼容性,始终保持开放性姿态,使世界各国各类政党可以就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现实课题等深入开展交流和对话。

其二,创设长效机制。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经中央特批建立“党的重大事项对外传播常态化机制”。其主要是针对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会议与重大政策理念,通过专题吹风会与派出宣讲团等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向驻华外交官、在华外资企业负责人、驻华媒体记者以及重点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与民间组织,全面深入解读中国的最新政策和思想理念。十九大召开后,对外宣介团主动回应国际社会关切,从政策与舆论两个方面进一步增强了外界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认知与了解,扩大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党际交往中,中俄两国执政党的机制化交往是一大亮点和突出成果,主要包括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与中俄执政党论坛两大平台。其中,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是中国共产党与统一俄罗斯党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形势、两国两党关系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等宏观性、战略性问题,定期举行的高级别对话会。通过上述的机制化、务实性对话,中俄两国执政党始终保持着密切交往关系。这对加强两国执政党自身建设、增进双边战略互信、助推两国务实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目前中国已有面向世界的政党对话会和针对具体国家的政党对话机制,但应该看到的是,这些对话会与对话机制还处于初建阶段,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配套体系,属于政党外交领域的范畴与议题也存在不甚明晰等突出情况。对此,以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为例,将之与中俄两国对外活动中的经贸、政治、安全、人文等相关机制衔接起来,从而形成一套完备的国家整体外交对接体系。通过创设政党外交的长效机制,由此更好更大地发挥政党外交的独特功能,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丰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

其三,引领治理议题。在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面临多种挑战的背景下,中国的成功经验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形成议题引领能力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比如在中非关系发展中,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的成功经验一直是非洲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典范。近年来,中非政党对话议题扩展到双方共同面临的经济发展任务、应对全球化挑战、妥善处理全球性公共问题等多个领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非洲国家政党发来了30多份贺电,莫桑比克执政党还举办了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成就展览会。在南非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应邀派代表出席庆祝大会,并宣读了中共中央的贺电。赤道几内亚等国家执政党召开全党代表大会时,也邀请中国共产党派代表与会,并宣读中国共产党的贺电。20171129日,第三届中非政党理论研讨会作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首场活动和配套会议成功举行,表明中非双方政党组织均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工作,中国愿意与非洲国家共享党的建设、治国理政、全球治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成熟做法。由于包括非洲国家等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当今全球治理链条中的薄弱环节,而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缺乏公平性正义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代表性严重不足,未能充分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与核心关切。在此背景下,通过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活动对一系列的治理议题等进行积极引领,并持续展开经验交流和深入探讨,有助于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相互合作关系及共同谋划发展前景的紧迫性和主动性。



结语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任务的迫切性和艰巨性,使政党组织在新时代要具有现实的适应性和政治的引领性。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服务于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需要,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近20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与和平崛起无疑是当今世界的重大地缘战略事件之一,但中国对自身发展的认知与追求同外界对中国强势崛起的误读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良性互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根本支柱,其决定了中国整个政治体制的开放性,也影响到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迈入新时代,中国以政党外交为重要抓手,致力于提升和加强政党外交在国家整体外交中的独特作用,并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相衔接,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广开路径。这不仅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增进党际了解、深化友谊共识、提高互信水平,还可以破除一些国家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顾忌和疑虑。可以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不仅要积极主动有所作为,还要努力创新大有所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