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话职场 | IC 工程师,如何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定好位?
著名作家刘同说过:谁的青春不迷茫。
细细数来,所有的人青春都迷茫,不管是职场小白,还是资深大牛,因此我们开通本期专栏《工程师最佳的自我学习路径》,和半导体行业的工程师探讨职场话题。
对于初入职场的工程师,他们的迷茫是如何走向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对于工作几年的工程师,他们的迷茫是如何实现更好的职场突破,顺利晋升;
对于工作多年的工程师,他们的纠结是如何保持鲜活的职场生命力,不被时代淘汰。
第一期内容关于 IC 设计工程师的职业发展之路,我们邀请的嘉宾是 Michael,现任 Talent360 的联合创始人,微电子专业出身,本科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直专注芯片行业研究。
嘉宾自我介绍
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外企,偏研发;后来到一家国企任职,做技术市场。通过这几年的工作,让我见识了不同工作环境下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氛围,内心也有些萌动,一心想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于是创立了 Talent360,主要为 IC 行业服务,算是没有偏离专业主航道。经过这几年猎头工作,结识了很多朋友,开阔了眼界,对市场有了更深的认识,感觉还挺开心。后续会坚持下去,给更多从业者提供资源对接,为 IC 行业发展尽绵薄之力。
讨论一:对于初入职场的工程师,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是做研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还是销售工程师?您认为:职场新人如何理性对待自己的职业选择?
Michael: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选择工作其实无所谓对错,合适自己就好。而且,年轻是最大的资本,多经历一些挺好的。对于本科毕业生,研发、技术支持、销售都是不错的岗位,主要看机会是否能让自己满意。芯片行业技术门槛比较高,所以对研发岗位用人方更倾向于招聘硕士或博士;而且研究生通过学习经历已经对研发流程和具体项目方向有了一定认识,选择去做研发岗位也是自身知识积累的一种价值实现。
职场新人对工作的迷惑,往往是还没想好几个自身方面的问题,例如:自己能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期望得到什么?长远规划是什么?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在工作选择时就不会太纠结了。
另外,应届毕业生往往对市场和行业状况了解不够深入,所以要积极主动的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多跟学长或朋友交流,要对目标公司及其所在的行业市场和公司情况有深入的了解,这样就不难做出正确选择。
问题二:很多人在选择职业发展方向的时候,往往选择薪水更高的职位,工程师是否应该把薪水作为最主要的决策因素?
Michael: 没办法,都是被生活所迫。集成电路行业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生活成本很高,没有足够的收入怎么生存?所以追求高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薪水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建议个人还是要综合考虑,比如:
1、公司的发展前景如何?有的公司在面试时承诺很高的薪水,但公司的实际情况是根本发不出完整的薪水,即使去了也很失望;
2、这份工作能否给个人带来收获?在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个人技术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只有自身不断提升,以后的职业道路才能走得很顺,所以不能光顾眼前利益;
3、工作压力是否能承受?资本都是追求回报的,公司提供高薪职位,必然有加班、绩效或者业绩等各方面指标进行考核,如果自己接受不了这种工作压力,就可以考虑一下其他更均衡一点的 offer;
4、还要考虑自身情况。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性格、能力水平是存在差异的,所以是否追求高薪,需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定。
总之,薪资水平也能体现公司的财力状况和对人才的认可程度。所以,在综合了工作环境、公司发展前景等条件下,薪水当然是越高越有吸引力,但不是绝对的唯一因素。
问题三:如果工作几年后,工程师发现自己不喜欢当前的职业,陷入迷茫,应该如何制定转行计划?在转型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Michael: 工作几年后的职业迷茫期,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时候确实需要进行调节来适应环境。
职业上的提升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垂直方向上,自己从工程师、资深工程师、项目 lead、经理、总监...这条路径上一步一步走来,按部就班,逐渐提升自己的价值和职位,这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另一种就是横向发展,在本公司内或行业其他公司,从研发、产品、质量、技术支持、销售、市场等职位上做横向改变,这个要根据人选自身素质来考量,包括性格、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谈判能力等各个方面,毕竟岗位职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人需要面对的人和事都不一样,所以需要做好准备。这种转型发生在本行业内,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在新岗位上发挥作用,只要自身条件合适并具有足够的冲动,适当尝试新的岗位也是不错的选择。也有一部分人,选择创业。大多会选择原来擅长的方向,选择一个细分市场组建团队去追逐梦想。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转行,彻底离开原行业,奔向一个崭新的领域。就 IC 从业者来讲,大多满怀期望转行去互联网、金融等收入更高的行业。我接触过的人选,转行的有几类:
1、由原来做芯片相关软件开发的,跳槽到 BAT 互联网公司工作,收入确实增长不少。沟通中也能发现,他们肯定不愿意再回到 IC 行业了。
2、还有从芯片公司,跳槽到投资基金、证券公司或知识产权公司的,从事行业研究、投融资项目、专利等工作。这些人,基本还会重点关注半导体行业,运用自身原有的人脉积累和专业经验,从事相应工作也更得心应手。
3、有听说回老家开店、经营幼儿园的,这种是极少数了。
成功的故事千篇一律,失败的案例各有不同。这些成功人士,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掌控能力,所以换到新的岗位或行业里,也能做出业绩。而转型失败的人其实也大有人在,最后兜兜转转,又回到原来的岗位上继续踏实工作就好。
工作中,做好正确的自我认知是非常重要的,认清楚自身的能力和特长,在后边的选择中才能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德位相符、力所能及,才是正确的职业规划。
问题四:目前,业界有些公司将招聘年龄限制在 35 周岁以下,他们认为 35 岁以上的工程师工作热情减退,后劲儿不足,中年工程师如何不断自我学习,渡过这个坎?
Michael: 我个人认为,年龄不应该成为招聘的限制条件,毕竟 IC 设计中,有足够的项目经验积累,对于提高芯片成功率是有很大帮助的。在 IC 公司实际招聘中,公司一般不会对年龄的要求有明确的限制。但是在招聘过程中,35 周岁也好,40 周岁也好,在有多个人选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不可否认会存在年轻人的优势。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
1、年龄大加不了班。996 的工作模式在国内 IC 行业比较普遍的,高强度加班确实对身体素质有要求。但其实长久 996 ,即使年轻人也承受不了,工作效率非常差。这样的公司,应该更多考虑一下,如何做好管理,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和工作效率,可能更有效。
2、家庭影响。一般年龄大一些的,基本都是成家立业有小孩了。处在上有老下有小阶段,杂事比较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公司花同样的钱,当然希望招聘那些更专注于工作、产出更高的员工。
3、另外情况是 Manager 年轻,不想招年龄大的,说是不好管理。这本质是 Manager 自身不自信导致的。(注:有这种领导,即使进入团队工作,也可能不会开心。不去也罢。)
4、还有一种情况是,大龄人选工作时间长,有些就对 title 有要求,薪资要求也高一些。但一个公司的研发 team 里边,不可能有很多 manager/lead,招聘的岗位基本都是工程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年轻人选就更有优势。
但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我接触的人选中,有些年龄偏大的人选,其实工作效率很高的,工作产出也多,由于参与项目多,踩过“坑”多,能解决很多棘手问题。这就需要用人方做出综合考量,另外也提醒大龄人选,自己要保持继续学习的能力,不断自我提升,才能保持职场的竞争力。
问题五:从国内的就业市场来看,40 岁以上的工程师就业前景是怎样的状况?
Michael: 在 IC 行业里 40 岁以上的员工其实并不多,因为国家从 2000 年左右才开始重视微电子行业,人才逐步积累起来。但是最早的一批从业者也正是逐步进入 40+ 年纪了。由于入行早,经验丰富他们往往成为各个公司的顶梁柱,中高层。所以在 IC 公司里的中层管理者以上级别,以及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团队里,大多数是 40+ 龄员工。当然,也有一部分 40+ 龄人员在公司里还只是资深工程师的角色,尤其是外企里这个年龄段的人员更多一些。
在就业机会上,40+ 的人员是比较尴尬的,因为高端职位偏少,而低端一些的职位,往往又遭到嫌弃。或者说,同样的工程师岗位,毕业三年的人选就能完成,薪酬比这些 40+ 人选要低很多,企业当然会选择性价比高的人选。在招聘过程中,确实会遇到这类人选,能推荐的机会比较少。
这时候,其实是需要人选要调整好心态,不能倚老卖老,要保持足够的热情,提高自身竞争力。另外,在面试时,也需要认清事实,放低期望;更要放下身段,积极态度多去尝试多去争取机会。戒骄戒馁,是金子总会发光。
感谢 Michael 的解答,今天的讨论先告一个段落。如果工程师们有任何关于职业规划的问题,可以给我们留言,或者加本栏目负责人微信(444937274),她会将 Michael 联系方式分享给你。
后续的专题讨论中,我们也将邀请 IC 原厂来分享他们对人才技能的要求、培养方式、职业发展规划等话题,欢迎工程师们继续关注。
- END -
往期推荐
加入与非社群,找到同道,一起切磋技艺、化解难题。
当然还有不定期的红包雨等着你哦!
与非网大大(小编)微信
注意:
添加小编微信后,回复对应关键词+公司+岗位,方可被拉入社群,否则一律禁止入群,每人只可申请一个技术群。
关键词:嵌入式、模拟、人工智能、RF、传感器、汽车电子、物联网、IC设计、EDA、PCB、开源硬件、树莓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