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法苑心传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本刊记者 赵经天 

通讯员 陈丽荣 刘力 尹孝勉

9月初,一个阳光明丽的上午。

早已约定好,在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三楼会议室开始本次采访。

路过二楼,院长办公室的门半开着,窗外阳光透入。坐在办公桌前,穿着白衬衣的肖北庚,正低头写着什么。

简单,是肖北庚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但作为教育人,肖北庚无疑是“复杂”的。这是指他的经历——

从祁东到长沙,从中师毕业到博士后,从乡村小学教师,到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教师,再到大学教授。

回首41年教育路,如果说,青年肖北庚是在体会教书育人之使命,那么,已为一院之长的他,则是更深层次探索为社会培养兼顾“法理的庄严和情理的温度”的法律人才之路径。

如今,肖北庚已是湖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先后获评第九届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有着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行政执法行为研究会副会长等多重身份。

问及“最”想让大家如何称呼他,肖北庚说——

一名教师,一名法律教育工作者。








“喜欢跟学生打交道,在培养人上下功夫”



采访肖北庚同事、学生时,他们分别用了这样一些形容词:温和、正派清廉、爱岗敬业……但“严谨治学”是每个人都会提及的。

于是,关于肖北庚的个人采访,从他的教学工作开始了。

“无论是教授法律,还是学习法律,都一定要有规则意识,一时疏忽都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在交流中,肖北庚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严谨”。

这已成为肖北庚的一种工作态度,一种工作方式,尤其关于“上课”这件事。

“平时,只要院长办公室一开门,都是排队等着处理各项事务的师生。”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启江与肖北庚共事20年,在他的印象中,尽管肖北庚行政事务繁忙,“给学生上课”始终放在首位——

2020年,一次重要的评估认证会,肖北庚作为主要参会人员,不能缺席。可是,当天上午9:40还有课,怎么办呢?

要知道,学院内部调课得提前向学校教务处申请。其实,肖北庚都没有想过要为此调课,“如果会议是10点后开始,那我没法参加,学院课程不能缺席!”

“我们已经将会议提前到8点开始,就连肖院长的发言也提前了,但会议仍没有结束。到9:20,肖院长赶紧请同事送他回学院上课。走出会场时,脚步急促,同参会的领导,还以为他要去更大型的会议呢。”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吕宁打趣道。

现在,肖北庚仍每年为学生开设3-5门课程,年均课时近500。“我喜欢跟学生打交道,在培养人上下功夫。”正因如此,他多次在不同场合,用不同方式向学生强调着“多维度辩证思考”的重要性。在肖北庚这里,读书会就是上课以外,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另一种方式。

每两周一次,在法学院512教室,是肖北庚门下学生雷打不动的读书会时间。有时是共读一本法律专业书籍,有时是分享一篇论文创作心得,有时是交流法律实务经验,有时甚至从标点符号的用法讲起……

“任何时候,求真为第一要义,我们所说所写都要经得起学界和历史的检验。”肖北庚说,读书会能提高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逐步达到学术严谨。

仔细研读肖北庚的论文会发现,他都是从一个个实际且具体的法律问题切入,透过表象,抓住本质,寻找解决之道。大家说,他好像每时每刻都在思考问题。这些思考都一一呈现在法学院的培养模式中——

比如,理论课程——

2013年起,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每年从本科生中遴选35-40人,组建卓越法律人才班,实行导师制;紧接着,开设研讨式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制课程等,改变老师教授学生听的传统模式;2015年起,组织教学团队录制慕课,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

比如,实务课程——

多年来,聘请了40多名国内外知名法学家、司法实务部门专家任学院兼职教授和硕士生导师;利用法院尚未开庭审理的真实案件,进行“三段六步全程参与式实战教学法”,即“庭前准备阶段、庭中观摩阶段和庭后提升阶段”三段,“庭前优选、模拟开庭、庭中观摩、评庭交流、总结提升和推广运用”六步。

“一系列课程下来,学生需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做出判断,在旁听法官审理案件后,把审判结果与自己的推论对比,发现差距,并有意识地去弥补差距。”肖北庚说,学生自然就能从“毛坯”成长为“半成品”。

如今,在肖北庚的引领下,湖南师大法学院已拥有教育部复合型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两大平台,形成“一体两翼三创新”卓越人才培养机制。



“服务人民,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



近年来,肖北庚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及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10项,承担外交部及省部级各类智库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新华文摘》全文转载3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13篇,C刊论文60余篇;出版《政府采购法原理》等著作9部……这些无不奠定了他在法学界的“江湖地位”。

“我还能做些什么?”肖北庚一次次问自己。

“服务人民,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这是肖北庚作为党员教师的坚定,也是20余年来,他踏遍全省100余个县市区得出的答案。

1997年,肖北庚加入湖南普法讲师团,开始了他的第一场普法宣传。熟知普法的人都知道,这项工作具有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等特点。但没想到,肖北庚这一“普”,就是25年。

“一次下乡时,大家说,法律规范条例太多了,太难学了,能不能只掌握某个方面就可以呢?”这句看似简单的“抱怨”,却让肖北庚陷入沉思。

“法律是维护自身的有利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普法的意义就在于要让老百姓从社会秩序的角度了解法律,而不是实用主义。”说这句话时,肖北庚的语气十分有力。

所以,在日常普法工作中,不管是开讲座,还是编教材,肖北庚总是亲力亲为。为了让老百姓能听懂,他每次都提前调查当地人的普法需求,将难懂的法律条文与国内外知名案例结合,生动讲解。

25年里,肖北庚带着他的法律知识,从法学院走向乡村街道,从长沙市走向三湘大地,共宣讲近500场次,且在2012年至2015年期间,连续三年为湖南省主编普法读本。

对于肖北庚来说,这意味着原本不多的个人时间,又被占用了许多。但他依然乐于充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宣传员,不仅自己干,还带领全院师生一起干。

作为中国法学界的知名学者,肖北庚还致力于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服务地方法治实践需要——15份调研报告被外交部等政府部门采纳,起草的多部法律草案获湖南省人大通过;多次作为专家代表应邀参加了财政部、湖南省人大、湖南省财政厅等财政立法工作;近五年来,参与相关部门论证和咨询近百场次……



“攀登自在真,始终保持向上的心”



“从中师毕业到博士后,分别担任过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教师。在教育界,有我这种经历的不太多。”肖北庚谈到过去时,语气不紧不慢,云淡风轻。

但直觉告诉记者,这一切,并不会那么“顺其自然”。在一次又一次提问下,这位温和的长者,终于说起自己过去的故事——

“那时,乡村似乎都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在没有电灯的情况下,家家户户都只能点着煤油灯来看书。高考之前,有些人在熬到灯灭了之后,也依然不会放下手中的书本。”在肖北庚的记忆里,童年的快乐在于,白天能和小伙伴在山洞玩游戏,满身大汗;晚上回到家中,能静下心看父母从小镇外带回来的书。

对于这个乡村娃来说,是幸运的,读书和参加高考仿佛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肖北庚无疑又是坎坷的——

因种种原因,高考上本科线,却被录到湖南第三师范学校(一所中专),他失去了成为大学生的宝贵机会。

1981年,18岁的肖北庚中专毕业,分配到乡村任教。因当地缺少英语教师,他开始教授英语科目,先后担任了初中、高中英语教师。

尽管如此,肖北庚始终将“学习”扎根于心。也正是这段时间,一次偶然机会,通过帮助身边同事了解案件,开启了他与法律的缘分。在工作之余,他不停地看书、学习,以及参加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的培训。

被选派到中专学校任教后,肖北庚又利用教书的机会,和同学们一起约定,分别参加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本就保持着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学习,肖北庚果然一举考上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员。

同时,肖北庚还坚持学完了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的课程,这成为他通过法考以及进入法学院工作的“敲门砖”。

说到此处,肖北庚的眼眶已微微泛红。进入法学院工作后的他也并非一帆风顺——考博经历了3次才成功;第一次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连续申报7次才通过……

人生之路虽“折腾”,教育之路虽“复杂”,他却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攀登自在真,始终保持向上的心”;身为院长,依然保持学习,保持那份淡然和定力——

他仍每学期带头上课,上课时一定关机,不允许任何人打扰……通过自己的方式,不断提醒法学院所有老师,要站好三尺讲台、专注课堂;

他“心情不好时,最多叹口气”,身边人都说,“很好奇他发脾气什么样子”,他也会叮嘱学生,“任何事情慢慢来,欲速则不达”;

他会念叨师生,“多锻炼身体”,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每天晚饭后在校内散步半小时,带团队写论文的间隙,组织爬山活动……“如果没有坚强的体魄,很难有坚强的意志和迎接‘狂风暴雨’的竞争力和持续力”;

他经常鼓励青年教师多写多练,给他们示范上课,逐字修改稿件、打磨课程,也会乐意分享资源,重视、争取教职工福利待遇,提升学院教师幸福感;

……

“许多年前的那盏煤油灯,影影绰绰中照亮了摊开的书头。微弱的影子浮现在墙面上,是低着头,安静又认真的模样。影子背后的人,因此,才最终获得了走出故乡的力量。”肖北庚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也许,故乡的这盏煤油灯就是照亮他41年教育之路的光。






在这里,读懂教育!长按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