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辉: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难点与对策-中国乡村发现--从这里发现中国乡村
【摘要】当前实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难点主要有: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来源渠道狭窄而不稳定;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有差距扩大化倾向;农村产权制度不完善导致的财产收入乏力;存在企业的“增薪提价”陷阱等。要真正实现城乡收入倍增,一是提高居民就业性增收;二是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三是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浙江大学黄祖辉教授主持完成的教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论研究课题成果,对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的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一、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难点
1.如何实现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倍增。我国低收入群体主要分布在农村、西部以及城镇低保家庭和低收入行业中,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性或劳动性收入和有限的再分配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来源不广、渠道不多。这些群体是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主要“短板”和重点对象。
2.如何既实现居民收入倍增,又缩小收入的差距。目前,反映我国收入分配差异的基尼系数已处在较高水平,这种悬殊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而且体现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阶层之间,因此,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主要难点是要防止居民收入被倍增现象,也就是说,要既实现居民收入的倍增,又明显缩小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
3.如何突破农村土地、房屋、资源等产权制度的制约。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不仅导致了城乡居民在诸多基本公共权益方面的不平等,而且也使农村诸多资源与生产要素的价格被低估,农村资源与要素所有者和使用者的资产权益与收入得不到充分实现。极有必要通过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突破,找到农村集体产权的有效实现形式与途径,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4.如何协调收入提高与企业成本压力的矛盾。能否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广大职工的工资性收入能有较快的增长是个关键。但对企业而言,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这会对企业发展带来压力,如果企业“增薪提价”,则“工资—物价”轮番上涨会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胀,进而抵消收入增加效应,而企业如果得不到发展,则会引致就业问题,居民增收就更无从谈起。
5.如何将投资转化为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有了较快增长,但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却呈不断下降趋势:1978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48.8%,20世纪80年代基本在50%左右波动,90年代后逐年下降,2007年以来一直维持在35%左右的水平,而投资率则不断提高,2009年达到46.8%。投资比率过高,同时不能有效转化为居民收入与消费,已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和消费需求不足的一大原因。
二、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建议
1.着力提高居民就业性增收。推行重大投资项目对就业与居民增收的评估制度,增强投资对就业、对收入的拉动效应;推行政府补贴或购买职业培训,重点帮扶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推行最低工资制度全覆盖,将低工资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员工的就业收入增长与企业税赋减免相衔接,减轻企业用工成本压力;鼓励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制度,使劳动者能够通过参与资本分配提高收入;建立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劳动者薪金增长挂钩制度,确保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
2.着力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制定各级政府财政支出安排改善计划,增大居民转移性支付比例;加快建立均等化、全覆盖的城乡公共社保体系,缩小城乡居民的社保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社保水平,重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的保障性收入;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加快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慈善事业发展;完善国民收入再分配机制,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税赋,强化高收入行业与群体税赋,加大向贫困地区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
3.着力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快推进城乡联动的户籍制度改革,剥离依附于城乡户籍制度上的相关权益,使之明晰化、可流动、可交易;重点推进征地制度、农用地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宅基地制度以及农民住房制度的改革,要通过确权颁证,使农村居民获得相应的财产权利;要发展区域一体、城乡一体的产权交易市场,使城乡居民能够跨地区、跨城乡交易财产权利。
本文于2014年7月被教育部社科司评为“2013年优秀专家建议稿”。
来源:(微信号)浙大卡特三农智库
分享
点击右上角弹出菜单,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我们
1.微信搜索“zgxcfx”
2.查找公众号“中国乡村发现”
更多精彩
敬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中国乡村发现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