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农:文化价值决定乡村的未来
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乡村建设的成败,越来越成为共识。十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几乎都与农村相关,从国家大政方针的侧面说明了乡村建设的关键意义。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在世界上都堪称特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只能走自己的道路,在此过程中不能忽略、也不能理解错误的就是乡村的价值及其深远的影响。概而言之,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中国乡村的价值,在长远来看是保证中国具有独立的文化价值并重获世界尊重和认同的必需条件;在现阶段来看则是中国城镇化道路不走偏颇的重要保障。而乡村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是其文化价值,乡村建设最根本、最基础的任务也应该是文化建设,这点早在20世纪初即被梁漱溟、晏阳初等学者甚至阎锡山等官僚认识到并曾艰难地身体力行过。如果不注重这个根本,乡村建设就没有核心理念和价值支撑,“发展”就会成为没有内涵的、单纯物质欲望的满足,在当今物欲至上的社会现实下,这样的“发展”对乡村破坏起到的是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给乡村的进步形成严重的阻滞。事实上,不止在乡村,整个中国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正为文化的缺失而付出日益沉重的代价。
但是,毋庸讳言,文化建设长期是我们的短板。比起物质建设来,文化建设比较抽象而难于把握,实践中更缺乏所谓的“抓手”、看不到所谓的“成效”;恶性循环使得我们的文化日益自我矮化、自我歧视。所以在乡村建设中,对于文化建设要么干脆避而不提,任由乡村文化进一步凋敝、消亡、变质;要么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在乡村中空降主观臆断、不接地气的“文化”,无法唤起村民的认同与参与,沦为一种应付行政要求的敷衍。在规划设计领域,更普遍认为这不是“本专业”的事,“想管也管不了”;就算质量较高的村庄规划,其视野也被压缩在土地、房屋、基础设施等物质的皮相。挂一漏万,思想上的轻忽与具体措施的乏力,都进一步弱化了乡村存续其独立文化价值的能力,对乡村建设乃至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未来都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而且也是当前乡村建设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问题、乱象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尽早从根本上对乡村的文化价值及其建设目标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并在这样的基础上系统地开展亡羊补牢的工作,才能保证乡村建设真正的成功,从而更好地让乡村建设担负起在国家和民族复兴大业中的重任。
1 乡村之于中国
1.1 文化复兴才是真正的复兴
处在重要历史阶段的中国和中华民族,总体的奋斗目标是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但是,复兴的要义是什么?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在经济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人的物质生活普遍得到极大提高。然而,经济繁荣背后的隐忧也无法忽视,就本文的主题而言,我国的文化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建设,最关键者,是在官方信仰经多年的冲击破坏后,尚未建立起被大众普遍信服并遵从的核心文化价值;对内表现为文化虚无、信仰缺失、道德危机、物欲横流等,对外则表现为不能赢得世界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如果这样的情形如果持续,那么是谈不上成功复兴的。
就算只着眼于经济的成功,也必须强化我们的文化实力。文化的力量看似抽象难以捉摸,但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却实实在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衰弱的文化支撑不起有质量的建设,更遑论国家与民族的复兴,汉、唐之盛,远不止经济之功。文化衰落使得我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全民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成功观的曲折体现,表现在行动上就是目光短浅、唯利是图、自私自利、肆无忌惮,由此社会运行、行政管理、人际关系、商业来往、环境资源……都在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而且,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没有足够的文化实力抵御文化侵略,我们将不可避免地沦为强势文化的附庸,文化的沦陷将直接导致经济上的“成就”再大也不过是他人的盘中餐。因此,为了成功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重建中国的文化自信和自尊,让人们的努力和奋斗有更崇高的目标和方向,势在必行。
1.2 文化复兴之路是建设中华新文化
中国的文化复兴,当然不可能是对传统的单纯回归,更不可能是于他处“求经”,而应该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优良基因的基础上,逐步塑造中国特色的新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繁衍的两大土壤——小农经济和封建制度早已不复存在,与几乎是一夜之间进入工业社会甚至后工业社会的今日中国存在着巨大的断层,因此传统在许多方面已不适应于今天的现实,具体而微的例子如入景入画的传统民居,却又如何承载今天村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因此,必须对其加以改造,但改造就是装上几根“罗马柱”吗?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在历史上的根基本就相异,强行移植必然带来致命的不适,这一点已被数十年来世界其他地方的动荡所证明。在人类螺旋式的文明历程中,历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却逐渐表现出对当今人类生存诉求的适应性和引导性。守着如此珍贵的宝库而不知保护、利用,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与今天身份不明、性格模糊的大杂烩城市文明相比较而言,乡村已然成为这个宝库的最后一个角落,虽然在近百年的冲击和近几十年巨大的破坏下已是岌岌可危,但乡村中毕竟还留存着中华文化最后的基因和香火,弥足珍贵。
1.3 新文化建设的基石在乡村
中华文明的绝大部分内容是农业文明。数千年来在乡村中积淀下各类丰厚的传统资源,它们都是千百年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产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蕴藏在其中。要建设新的中国文化,最根本的途径就是保护这些传统资源,在此基础上细细梳理出文化基因,再营造适宜的法规、政策、经济、技术环境,与现实条件和未来的需要结合起来慢慢地养成新的文化。现在提出“城市反哺农村”,那只可能是经济上、技术上的反哺,因为与人的自然本性天生对立的城市,在精神文化上已经百病缠身,只有很少的内容能够“反哺”乡村,反而是容留了更多人性温暖、文化魅力的乡村才能够起到救赎城市病的作用。而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乡村在文化上反而一直是作为被给予、被改造的对象,政策的制订者、精神文化的引导者、空间的规划设计者们将城市的观念、方法、措施等不假思索地倾倒给乡村,再加上目前多数乡村并没有意识到并实现自身独立价值的能力,盲目甚至主动地接受城市的一切,如果没有积极而有效的行动来阻止,乡村在精神文化上反哺城市的可能性正面临着被摧毁殆尽的结局。如前所述,乡村是抵御社会文化变异、再造中华文化的最后阵地,乡村如果被当代没有根基、七拼八凑、基本源自西方糟粕和人性弱点的“城市文化”沦陷,那么将是中国、甚至整个人类文明的悲剧。
2 乡村建设的根本任务
2.1 文化缺失是乡村最根本的问题
乡村建设目前面临着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但乡村普遍没有文化自信和自觉,是最基本的缺陷。本来在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乡村传统文化孕育出相当强大的自足圆满的具有抵御、同化、包容与自我修复的功能,但一方面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剧烈冲击和破坏后,它在许多地方已经凋敝乃至消失;另一方面它日渐不能适应经济、家庭、社会组织等的现代转变而逐渐淡出乡村生活;再一方面出于对西方或城市强势文化的艳羡和追随,许多地方的村民纷纷厌弃自己的传统,或者一知半解地根据自己的想象在乡村中“山寨”这些文化;还有就是随着村落的日趋空心化,人口的流失使得传承已经成为不可能;导致乡村传统文化逐渐破坏、消亡、褪色、异化,这种趋势已经越来越快,如果不加以遏制,乡村的文化价值在不远的将来很可能就消失殆尽。
然而,没有什么在填补传统文化褪去后留下的真空,甚至没有想到要去填补这个文化真空。传统的价值观念解体,新的价值观念一时无法健全,许多地方的乡村社会成为文化沙漠。家庭伦理瓦解、代际伦理失衡、养老困难、婚姻圈解体、熟人社会的舆论失去了制约人们行为的作用、乡规民俗几近崩溃、人际情感日趋疏远、公共文化生活难以维系……。这些现象昭示的是:乡村真正的贫穷,在于精神文化的贫穷;文化空白的乡村,将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隐患。
失去了文化活力的乡村,不止是文化的问题。文化活力的丧失,导致乡村不再是可以慰藉心灵的家园,从而失去了保护和发展的内源动力。只有村民能爱自己的文化、爱自己的生活,才会认真去保护它、改善它、建设它;否则要么离开自己的故乡导致乡村空心化,要么艳羡他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改造”自己的家园,无论哪样都是自我的放逐和抛弃。这样一来,乡村建设就只有依赖外部的力量和刺激,一旦外部因素消失,一切又将停滞。当下许多村落要么等着上级财政扶持,要么巴望城里游客,要么等着诸如艺术家进村、基金会拯救之类的特殊机缘,使得乡村的保护和发展因为缺乏内在的动力,都不可持续。
2.2 文化建设才是乡村建设的根本任务
目前的农村建设,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就是经济建设,村民的利益也就只是经济利益,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谈得到其他。大部分政策、措施,包括规划设计,都围绕这样的认识来展开,这样的做法甚至比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的先驱者们,仍然差得很远。卢作孚、梁漱溟、晏阳初等的乡村建设,无论具体措施有什么差异,文化建设都是重点考虑的方面,甚至成为乡村建设的前提;当年的外国传教士,也并不是靠给村民带来真金白银的经济利益才得以成功渗透中国乡村。古人认为,“仓廪实然后知礼节”,但这句话不一定符合今天的现实。只靠经济驱动的社会,不可能是健康的社会,反过来对经济发展也会造成阻碍。例如,就算是某些经济富裕的村落,钱包鼓鼓但脑中空空的人们反而会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诚然,经济建设于乡村建设非常之关键,目的是要让更多的村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经济上去了,幸福就随之而来了吗?无数的事例已经否定了这一点。由于没有重视,或者说无法提供给人们真正需要的精神文化,乡村建设丧失了精神理想,于是就只能在满足人们的物质欲望上大作文章,把经济建设作为乡村建设的首要甚至唯一任务,如果严重点说,就是本末倒置。本末倒置的结果,就是经济难以发展,文化难以建设的双输。
在经济思维的指引下,乡村建设或者发展的目标被压缩到经济利益上,把落后等同于经济上的落后,把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出发点直接导致了今天乡村建设中的种种困境(事实上整个中国的建设亦是如此)。乡村本源的价值被抛弃了,乡村的所有资源,变得只具有纯粹的经济价值——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不是村民能享有的经济价值。只要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就肯定取得优先地位,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地方政策、规划设计,都变得粗暴和功利。于是对村落的破坏现象比比皆是,耕地被占用、生态被破坏、民居被拆除、树木被砍伐、河塘被填平;以至于大拆大建、滥建旅游设施、伪造民俗表演、欺客宰客等等,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这样舍本逐末的建设,或许可以让一时一地一人获利,对乡村的长远发展却是消极有害的。经济上成功而文化上失败,比起文化和经济都失败对中国更具破坏性,因为失去文化价值支撑的人无法正确地支配物质财富,他们的经济能力将是破坏中国的工具。乡村建设的所有行动,都应以人的文化价值观的建立为首要目标,否则目前遇到的所有问题,仍然会一轮一轮地重复。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乡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哪怕是之一),才能够逐步实现村民文化价值观的成熟,进而是乡村社会的成熟,然后是乡村价值的成熟,而历史可以断言,乡村价值的成熟,才是乡村建设真正的成功。
2.3 把乡村建设成乡村
乡村建设的成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然而最基本的影响来自我们对乡村的认识。从不同的认识出发,将导致不同的建设结果。比如,如果认为乡村是土地资源的提供者,或者认为乡村是城市人旅游观光的场所,那么就会采取相应的行政、规划措施去让乡村满足这些需求。处在不同地位的人看待乡村的角度是不同的,某些城市人或者村民认为乡村是落后的代名词,资本则认为乡村是”新型城镇化“中下一个需要掠夺的资源。同样,不同的时间段对乡村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工业时代认为乡村是劳动力等资源的供给者,生态文明时代则认为乡村是最后的生态屏障。那么,如果从宏观的角度、历史的纵深来审视,乡村应该是什么呢?
中国乡村就应该是中国乡村,是具有独立的生存形态、文化形态、价值取向和风貌特色的乡村;应尽力在现代化的同时维系村民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与世界观。只有这样,乡村才能担负起中华新文化建设基因库的历史责任。乡村只有自救才能救世,乡村绝不能被取代。如果这点意识没有建立起来,那么规划设计做得越多,对乡村的毁坏就越多。而目前很多地方的乡村建设,基本没有这样的概念,纯粹把乡村当作各种资源的提供者,那些并不十分必要的拆村并点、中心村建设、农民上楼就是这种思维的直接表现。而小区化的村庄、城市化的景观、媚俗伪劣的“民俗风情”等等,仍然是没有认识到乡村应该具有的独立价值和性格,试图以城市的趣味去妆扮乡村。
试想,一个不那么“富裕”,但人们在其中安详平和地生活的村落,难道就是贫穷落后的吗?为什么非要用城市价值观去扰乱那份天然与质朴?许多地方的“发展”,在经济上就是对短暂利益的追求,在文化上就是对城市的盲从跟风,乡村本应突出和强化的特征和价值被抹煞了,有些村落甚至为了“发展”经济,献媚于当今浅薄浮躁庸俗的城市游客,编造无中生有的“历史文化”去“讲故事”,惨淡收场是必然的。但是,这样的行为对村落的自然环境、生态质量、固有文化的破坏,却要后人花费数十倍的精力去修补。
乡村成为乡村而不是城市的经济和文化附庸,非常重要,价值独立的乡村给我们提供另一种生活的样本:与自然更密切的关系、更低碳的生产、更质朴的生活方式等。西方典型的文明历程一般经历了原始、农业、工业、生态文明时代,其间留下了无数的教训,我们的发展为什么非要把他人的教训都在低水平上重复一遍?而中国许多乡村现在仍然保有良好的生态和文化基础、安详宁静的生活,为什么不能绕过前人的覆辙,直接将它们带入生态文明的阶段呢?
3 传统资源保护与乡村建设
3.1 传统资源是维系乡村独立价值的基本保证
乡村的自然环境、植被作物、生产方式、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生活样相、村落格局、民居建筑、语言器具等均是乡村的传统资源。正是这些传统资源的存在,才使得乡村具备了区别于城市的形态和文化,拥有了自身独立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对于建设中华新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广袤的中国乡村大地上蕴藏的传统资源,因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劳动方式、民族习俗文化、历史发展机缘等的千差万别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是我们维持自身文化活力、进而发展出新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库。
现在都明白了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自身生存的重要性,可还没有充分理解文化多样性对我们的关键意义。著名的“李约瑟”问题可能会有千种答案,但其中应该有一条,就是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从世界文化和经济之巅一下子沦为列强宰割瓜分的猎物,实际上是自身文化多样性逐渐被抹平,文明的发展失去了内在的活力,日渐迟暮就成为必然。
如果放任对外来文化的邯郸学步,那么先是所谓的“国际化大都市”失去自己的文化特征,然后是中心城市,然后是县城,然后是镇、村……待到各地乡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混同成一,乡村面貌都不伦不类地“城市化”之后,文化的多样性将彻底丧失,中华文明将不再有发展延续的内在动力和基础,中国人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身份将不复存在。
但在实际工作中,乡村建设的参与者们往往不遗余力地在荡平乡村文化的多样性,甚至原来因为地处边远而得以幸存的少数民族村寨,近年来也在“乡村建设”的大潮中逐渐被刷上了城市观光客的畸形审美色彩。城市的千城一面早已饱受诟病但仍然持续蔓延难以改变,不能让这样的惨况在乡村中重演,应该趁现在还有不少传统资源没有被“格式化”的时候,赶紧将它们保存下来。这是中华文明能够继续繁衍发展的唯一希望。
3.2 保护与发展不是一对矛盾
几乎所有人都不会正式否认乡村传统应该保护,但是在实践中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急了就不要”。地方为政者提得最频繁的就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以村民“你要你的保护,我要我的发展”说法为挡箭牌,大行传统资源破坏之实。夹缝中的规划设计人员于是常常为“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而殚精竭虑,两鬓如霜。在宏观的层面上,所谓“矛盾”其实是伪命题,之所以还能造成巨大的困扰,实则因为相当多的人把保护和发展都符号化了,保护被贴上“冻结”的封条,发展被贴上“经济”的标签,就这样人为地制造出这个伪命题。我们应该深想的是:保护如何、发展如何?
作为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业内人士,我们不假思索地赞同传统资源应该保护。但为什么呢?答案仿佛无处不在,但一想却不知何在。我们说以人为本,那么传统资源的保护当然也是为了人,只是,必须注意,是为了一切人,传统资源的保护的要义应该是留存祖先的成果、服务于今天的人民、造福于将来的后代。既然人总有生老病死,乡村当然亦是如此,是鲜活的有机体,变化是自然运行之道,狭隘的“保护”必然是行不通的。
因此,我们对乡村传统资源的保护,绝不是“冻结”,而是管理可能的变化,尽量使它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山水环境应该整治、修复,传统格局可以外延、拓展,乡土民居需要改造、完善,乡风民俗理应维系、更新……只是这种管理必须非常的审慎、科学,必须是在对具体的村落进行非常透彻的研究的基础上,而且应该不能是今天这样摧枯拉朽狂飙突进的骤变,应该让村落的变化是在传统的优良基因上逐步蔓枝、开花、结果。以人来比喻,曾祖、祖父、父亲、儿子、孙子难道需要长得一模一样吗?可是他们在一起,将形成多么和谐美满的一个大家庭!
保护绝不是冻结,发展也绝不止经济。所谓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本质上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拜金主义与更深远崇高的文化追求之间的冲突。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的目的同样也是为了人。人才是发展最基本的对象,人的发展才是本质的发展,其目的和手段绝不只是金钱,更重要的是为其培植出茁壮健康的精神文化价值。如果能认同保护就是对变化的积极管理,发展就是对乡村价值的完善,那么就可以理解,传统资源的保护与乡村的发展,本是一体。保护是发展的一种途径,发展是保护的一种手段,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的独立价值。
确实,毁坏快速而容易、建设缓慢而艰难。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文化重建艰难而缓慢,就如鸵鸟般消极对待这样重大的问题,那么现在已经初露端倪的文化危机在某个时间点将变得不可收拾。所有人,包括宏观微观政策的制订者、规划设计人员、村民自身等,都应该充分地了解文化重塑于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在各自的能力范围采取积极的行动。
当然,乡村建设是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方方面面,只有多部门、多专业、多层次的共同努力方能奏效;对于习惯了在技术层面解决问题的规划设计者来说,似乎更是“跨界”。但是,思想意识决定技术措施,战术行动应服务于战略目标。如果我们不深刻认识到乡村、乡村文化的价值或者认识有偏差,那么做的工作越多、措施越多,产生的消极效果可能就越多。因此,有必要持续开展深入的研究,并找出能落到实际工作、产生实际效果的办法。
当今的乡村建设,问题是复杂的,挑战是严峻的,意义是巨大的。每一个正视当下、相信未来的人,无论是村民、规划设计者还是官员,都将认识到我们对乡村的责任,不能逃避也无从逃避——因为看似遥远的乡村,其实和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而只有今天的付出,才能保障明天的希望。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心
声 明
本微信公众号系《中国乡村发现》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中国乡村发现》杂志或网站,版权所有。欢迎转载,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为“中国乡村发现网”。对于不注明出处的侵权行为,本刊保持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中国乡村发现》官方网站:
http://www.zgxcfx.com
《中国乡村发现》书刊订购:
价格:25元/期,全年100元。
支付宝
账号:hnnyy@vip.163.com
账户名:陈明飞
银行汇款:
户名: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长沙洪山桥支行
账号:18-077 1010 4000 2317
邮局汇款:
地址:长沙市浏河村巷37号《中国乡村发现》编辑部
收款人:陈明飞 邮编:410003
汇款后请及时与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210181】确认到账情况及收刊地址。
《中国乡村发现》投稿邮箱:
zhgxcfx@163.com
基层通讯栏目投稿邮箱:
zgxcfx6@qq.com
分享
点击右上角弹出菜单,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我们
1.微信搜索“zgxcfx”
2.查找公众号“乡村发现”
更多精彩
敬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中国乡村发现门户网站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加入“中国乡村发现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