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村庄发展】朱法飞:守住“传统村落”

2015-09-14 朱法飞 乡村发现
点击上方“乡村发现”可以关注哦!
传统村落的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从乡土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朴实乡民,从传统民俗到社会规则,众多的文化遗产共同组成了富有冲击力的文化物证。传统村落凝聚着亲缘、血缘,是宗族、民间信仰和乡规民约的联系纽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根脉。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融入和乡土生产、生活传统方式的改变,传统古村落面临着自身发展和守望家园的两难境地。守住传统村落,即守住历史和希望。


笔者的故乡云南省丘北县有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普者黑,因其山水田园景观与人和谐相存,被专家认为是“天人合一”的传统村落,游客趋之若鹜,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环境保护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纵观人类文明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绵延不绝,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显然,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保护环境、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在如今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趋尖锐的形势下,科学界的目光应聚焦于人文体系的建设,这种整体论和系统论的观点,特别是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负碳时代的到来,正是“天人合一”的体现,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传统村落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传统村落的消失或破坏,毁掉的不单是一座建筑、一个村落,还会丧失孕育传统手工业、滋养传统民风市井的土壤。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乡村,很多古村落还等不及人们去觉醒、去保护,就因无人居住,沦落为“空心村”而加速破败而消亡。传统与现代融合、经济与文化统筹、自然与人文和谐之路,是保护古村落文化发展中一种有效可行、富于生机的模式,是创意营造和文化蕴养的最佳选择。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建立了国家传统村落名录,中央财政也下拨了专项补助资金用于环境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这些村落的文物和文化遗产等。创意营造和文化治理是保护并拓展古村落生存的有效路径。一方面,可以通过借鉴国外保护经验和探索“社会化保护”的新方式,即坚持“以古为本”“以民为本”的保护理念,而非单一的“旧城改造”“旧村改造”的线性开发模式,实施“新旧分开、有机更新”的战略,即地方政府在逐年加大财政保护资金投入的同时,采取政府补贴、社会赞助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在更好地保护古村落的前提下,盘活古村落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要素,将保护与开发结合,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古村落寻找到富于温度的生命力。从而重塑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守住历史,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乡镇论坛》2015年18期


声 明
本微信公众号系《中国乡村发现》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中国乡村发现》杂志或网站,版权所有。欢迎转载,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为“中国乡村发现网”。对于不注明出处的侵权行为,本刊保持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征 订

★《中国乡村发现》官方网站:http://www.zgxcfx.com

★《中国乡村发现》书刊订阅:25元/期,全年100元

◎支付宝--账户名:陈明飞;账号:hnnyy@vip.163.com

◎银行汇款--户名: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长沙洪山桥支行

账号:18-077 1010 4000 2317

◎邮局汇款--地址:长沙浏河村巷37号

收款人:陈明飞;邮编:410003;电话:0731-84210181

◎汇款后请及时致电确认到账情况及收刊地址

★投稿邮箱:zhgxcfx@163.com

官方微信推荐

★ 湖湘智库:huxiangzhiku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直辖的综合型智库――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官方微信。

★中国湘学:xiangxuecn

湖南省湘学研究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成为湘学知识普及平台、湘学学者交流平台、湘学成果共享平台。

★乡村发现:zgxcfx

乡村品牌读物《中国乡村发现》刊物及中国乡村发现网的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