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头条|陈锡文:缩小城乡差距不等于消除城乡差异

2016-10-01 陈锡文夏恩博白晨 乡村发现
点击上方“乡村发现”可以关注哦!

提要:
2016928日,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举办的“大国基础·中国农村发展金秋报告会”时表示,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不能简单以人口的城市化来衡量,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使城乡之间实现平等。但是,缩小城乡差距,并不意味着使城市与乡村完全相同,而是要保持城乡的功能差异。在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均衡的前提下,人们有选择是否进城的自由,完全根据个人生活追求来决定,而非人为的强迫,那样才是真正实现了跨越小康的目标。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大国基础——中国农村发展金秋报告会”发表主旨演讲。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失衡是长期“重城轻乡”的结果

陈锡文在演讲中指出,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4年多一点的时间里,能不能把农村相对短缺的资源补齐,真正把这块短板补上,使得中国的小康社会成为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小康社会,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促进城乡之间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这是中央在几次全会上乃至党的报告大会上都提出的要求。陈锡文表示,要想加快城乡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实际上公共资源的投入就必须向农村倾斜,才能使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这里边资金确实是很大的问题,但是,除了资金之外,还有很重要的思想认识问题。

长期以来,很多地方很多干部中存在着“重城轻乡”这样一种观点,所以才会造成公共资源主要集中在城镇。再加上严格的户籍控制,所以农村长期以来很难享受到由公共财政资源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这是一个大问题。

城镇化需要历史耐心,不可一蹴而就

尽管中国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但是,城镇化是否能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否能够化解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的难题,陈锡文认为,需要我们正确地看待城镇化的真正内涵和实现路径。

他说,一段时间以来,确实有人认为,只有通过城镇化才能解决问题,但是具体做起来,认为只有把农民都转移到城镇去,农民变成城镇居民之后才能享受共同的公共服务。这个思路值得认真讨论。中国拥有13亿7千万人口,现在城镇人口已经占到了56.1%,但这个城镇人口是常住城镇人口,包括大量在城里面居住6个月以上的农村人口(他们户籍仍在农村)。去年年底,农村的户籍人口占到总人口的60.1%,而农村的常住人口,占到全部人口的43.9%。这样一个人口结构,是否可以照搬国外的经验,大力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把少数人留在农村就行?

近几年,中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幅正在减缓,中国的城乡人口结构并非如预想的那样,会不断加速从乡村流入城市。这取决于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特别是就业形势。陈锡文认为,在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背景下,城市不可能像以前那样,继续吸收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也许是个阶段性问题,但是即便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70%,仍然有超过4亿人留在农村。这与建国之初相比,并没有减少多少。

因此,要通过城镇化让农民转成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当中,不能以人口城市化来替代一切,尤其是不能以此作为理由,来降低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

201312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召开的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讲,“关于人口城镇化的问题,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陈锡文认为,对于中国来说,这句话分量非常重。要推进中国的人口城镇化,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加大对农村的公共资源的投入,这样才能逐步让农民在接受公共服务方面,逐步向城镇的水平靠近。

陈锡文在“大国基础——中国农村发展金秋报告会”发表主旨演讲。

缩小城乡差距,不等于消除城乡差异

在谈到缩小城乡差距的认知问题时,陈锡文指出,在政策研究层面,的确存在两种不同的理念。有些人认为,把城门打开让农民进来,进了城就可以享受城里的公共服务。

但是,对于他个人来说,他更倾向于认为,在人口城镇化基本目标实现之前,应更快地提高公共财政投入水平,改革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农民有权选择是否进城。如果在农村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没有什么差别,那可能就没有必要进城。

他举了上海举办世博会时的一个例子。

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根据世博局的要求,这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所以世博会打出了一个标语性的口号就叫‘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是搞农村工作的,所以当时征求我们意见的时候我觉得不以为然,怎么能够叫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难道农村不能让生活更美好吗?于是提了一些意见,后来世博会筹建过程中,就专门增加了和农村有关的两个展馆。

当时整个世博园里都飘扬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标语。唯独到了农村展馆的时候有一个小一点的标语,叫做什么呢?叫做‘乡村让城市更向往’。非常震撼。现在可能确实有相当多的乡村让城市人很向往。由此也有相当多的农民,他从内心,我说的重一点,可能不屑于当城里人,他觉得我在乡村很好,我为什么要当城里人?如果把农村公共服务短板这块补上去,我想我们城市化道路可能走出一条崭新的路。”

陈锡文表示,无论在什么时候,城乡之间的差别,要逐步去消除。但是城乡之间的差别,有的可以消除,有的不能消除。能消除的比如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这些都能逐步消除,但是不能消除的是城市和农村不同的功能。

城市是积聚人才、积聚财富,成为带动地区和整个国家城市快速发展的增长极。而农村是什么?农村是给人提供基本生活必需品、农产品、以及提供生态环境产品的一个地方。所以城市化水平再高,城市经济再发达,农村的功能也不能消除。从这个角度去看,一定要保持中国农村生机勃勃的活力。

在“大国基础——中国农村发展金秋报告会”上,陈锡文回答来自黑龙江的年轻新型职业农民乔卫齐关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相关问题。

要让人们愿意留在乡村,留住传承

当下的中国农村,正面临着空心化、老龄化的趋势。很多人在担心,将来农村是否还有人种地,是否还有人愿意在农村生活。

陈锡文在演讲中提到,日本在这方面,其实可以给中国一些启示。

他提到,自己曾经到日本北海道一个偏远的乡村去考察,发现那里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比北海道首府札幌市还要好,原因是日本政府在那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北海道行政首长告诉他,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里的人就走光了,那谁来守住那块地方,那里的文化又由谁来传承?

陈锡文表示,加强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投入,使得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够逐步的均等化,这不仅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而且让中国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

“这样才能使得中国的未来,农村更加美好,城市更有效率,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到底是居住在农村,还是转移到城市去。如果到了那一天,那么我想我们就跨越了小康,真正向中国的现代化有了更大的迈进。”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乡村之声(记者 夏恩博、白晨)(原题:全国政协常委陈锡文:是否选择进城,不能人为强迫;缩小城乡差距,不等于消除城乡差异)

声 明
本微信公众号系《中国乡村发现》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中国乡村发现》杂志或网站,版权所有。欢迎转载,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为“中国乡村发现网”。对于不注明出处的侵权行为,本刊保持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征 订

★《中国乡村发现》官方网站:http://www.zgxcfx.com

★《中国乡村发现》书刊订阅:25元/期,全年150元

◎支付宝--账户名:陈明飞;账号:hnnyy@vip.163.com

◎银行汇款--户名: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长沙洪山桥支行

账号:18-077 1010 4000 2317

◎邮局汇款--地址:长沙浏河村巷37号

收款人:陈明飞;邮编:410003;电话:0731-84210181

◎汇款后请及时致电确认到账情况及收刊地址

★投稿邮箱:zhgxcfx@163.com

官方微信推荐

★ 湖湘智库:huxiangzhiku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直辖的综合型智库--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官方微信。

★中国湘学:xiangxuecn

湖南省湘学研究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成为湘学知识普及平台、湘学学者交流平台、湘学成果共享平台。

★乡村发现:zgxcfx

乡村品牌读物《中国乡村发现》刊物及中国乡村发现网的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