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头条|陈锡文: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自身独特的现代化道路

2016-11-23 陈锡文 乡村发现

点击上方“乡村发现”可以关注哦!

由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侨商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暨2016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于111819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出席并演讲。他表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之所以慢,是由于农业人口转移的速度慢。对于中国来说实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有多种选择。以下为演讲实录:

陈锡文:首先要向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也非常感谢会议的主办方给我这样的发言机会。我今天讲一讲加快中国农业特色的现代化。我们知道,凡是实现的工业化国家它的农业一般都肯定是现代化的。如果没有农业、工业国的帽子,一般来说它的农业也不可能进入工业化。这是几十年上百年的规律,现在的中国处在什么样的状态?非常值得分析和研究。

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应该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非常快,以至于被全球称之为是世界工厂。可见中国的工业增长速度和规模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农村在去年年底在那里常住的人口超过6亿,农业工业化的进程还非常遥远。

我想为什么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国家有这种特殊的现象,我们过去说中国的二元结构不断的在改善,但是迄今为止中国似乎也还没有能够说完成了工业化,因此农业离现代化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这和很多国家的发展道路有很大的差别。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巨大的人口形成了中国发展道路中特殊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说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总人口规模超过1亿的国家现在有1213个,其中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或者是现代化的国家大概也就美国和日本两个。但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也不及中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显然可以供中国借鉴,但不至于为中国照搬。中国一定要走出一条独特的工业化道路,也包括农业化的道路。

一直以来大家议论一个重大的问题,大概从2012年开始中国的粮食价格已经超过了国际市场,针对这种情况有一种意见,无论从效率的角度还是环保角度考虑,中国都可以大规模减少自己粮食的生产,大规模进口国际的粮食。这个分析完全站得住,但是其中缺了一环,没有考虑中国还有6亿农村人口,他们怎么办?

如果真正这样做,这些农民到哪里去就业,到哪里去谋生?正是由于从这个角度去讲,我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到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的粮食数量够不够的问题,而是中国农业的产业安全和中国农民的升级问题。

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又有人提出应当加快推进人口的城镇化,其实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快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难度非常之大。从这两年大家看到的农民工的新增数量在下降,一年只增加几十万人,不到一百万人,对于我们这么巨大的农业国来说,几十万人可以忽略不计。就说原有的城镇化进程到了现在需要去思考,能不能保持以前的统计规模和速度,这不应当取决于农业和农村,而取决于城市能不能创造的就业机会让外来的农民工获得机会。

正是从这个角度去讲,我觉得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一般国家没有面到的问题,规模巨大的人口如何和整个的国家一起进入现代化,这可能是人口大国的难题。反过来讲,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之所以慢,也是由于农业人口转移的速度慢。能不能加快,应该说我们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讲到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人口城市化率即使达到了70%,在农村还有四五亿人在那里生产和生活。去年年底统计的农村常住人口是6300万,也就是说现在的农村人口甚至比1949年的农村人口还多出20%,在这个背景下,农业怎么去推进现代化?

很多人讲到我想这是大家有共识的基本问题,工业文明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当年都任生先生亲自主持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4年的一号文件一方面延长农村土地的承包期15年不变,同时又提出鼓励耕地向种田人口集中,那个时候看到要促进农民的土地功能权,其中发展农业经营。

前两天农业部公布了一组数字,说我国经营农地50亩以上的规模农业土地大概有350万户,这350万户一共经营了3.5亿土地,这可以看出我们定义的规模经营中,平均每户农民经营了100亩,在中国经营100亩地非常不容易,要把10几户农民的土地转移到他手里。也就是说有10户以上的非农转到城市中去,我说它很不容易。但是问题也仅仅是一百亩,这一百亩在中国是规模,在新大陆(18.630, -0.16, -0.85%)国家不是规模,于是中国实现城镇化的道路很艰难很漫长。

习近平主席在安徽小岗村的讲话,他说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这就需要改变现在分散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改变分散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是需要条件和时间。他讲到时间的时候,要把这个过程放到中国国情上去思考。这个时间改善中国的农业规模经营,从中国的发展历史来看,如果大家去看一下习总书记的重要文献,他在两个问题讲到要有足够的意识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2013年中央召开的城镇化会议上,他讲到对于人口的城镇化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经验。如果没有这种心态只会出乱子,不会顺利的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实现。

正是在这样的交点上,很多人在问中国农业到底能不能实现现代化?什么是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在2008年中共中央的17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决定中提出这样的概念,要坚持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因为在太多人心目中所谓的农业现代化实际上都是指的新大陆国家,在那里人多地少,一个家庭农场可以经营几千上万,甚至是几万亩的耕地。这在亚洲和西欧基本上不能实现,但并不是说亚洲和西欧这些国家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于中国来说实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应该说有多种多样的选择。

因为中国的农村情况自身差距太大,首先大家都想到要通过促使农们流转土地的经营权,来促使土地流转集中经营,这件事情已经有了效果。目前在农村承包土地的2.3亿农户中,大概有6800万农户或多或少的流转土地,而流转土地的面积占到全部农民承包土地的三分之一,这进一步说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提出的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集中权三权分制,我想更归置承包农户,从这个角度更有利于土地的流转和集中。

这两年大家都看到,粮食价格下跌,特别是东北地区的粮食价格给我们提了醒,由于粮价的下跌很多的经营大户搞不下去了。地租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基本上把经营者的利润给吃没了。好在那个时候粮食价格由政府制定,粮食价格比较高,玉米在前年东北地区达到了112一斤,去年是1块钱一斤,今年由市场定价平均在78毛一斤。这样的经营水平使得很多的经营农户承受不了,于是出现了很多的地方跑路现象。

在我看来中国这么特定的国情下,仅仅靠土地经营权的流转集中还不能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正像我们二三十年前小平同志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坦率说我对乡镇企业的道路很兴奋,都以为中国农民找到了转移劳动力的一条之路,而且这条之路离土不离乡,却没有想到乡镇企业发生的背景是计划经济,是人口要素的不变流动。

199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的时候,突然之间那个概念上的乡镇企业似乎都需要变化,于是出现了3亿农民工的进城。这一条说明什么呢?我想反过头来对于当前推进农村企业的流转集中权、经营权也有参考价值。

为什么到今天粮价一发生巨大的波动这件事很难进行下去,农民还是认识到没有规模经营就没有好的效益。因此很多的农民在这种背景去探索、实践、创造,创造出很多有别于土地流转的经营方式,我们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农村突地经营权入股的土地是多少,农民对他外出以后对土地托管和请别人代耕的这种方式等等,这些办法都绕开了地租,让土地的经营者和承包者在市场面前成为了利益分享,风险共担。

这样的方式当前继续往前走,更多地方出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都没有流转,但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让农业化经营服务体系为农业自主经营权提供服务,既解放了自己,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加快了农业现代化。

因为在土地流转的经营中我们有一个很难的大难题解决不了,如果从事粮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大概需要23万亩的土地,否则这台机械发挥不了作用。什么时候中国的经营主体每个主体经营23万亩的土地,于是农民创造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很大的替代意义,通过服务规模的扩大替代了耕地规模。

这种效益在各地体现出来,我到湖北去,湖北也有很多的专业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我可以跟大家讲到东北去看,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东北都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新换代的速度比美国还快,这样的大型机械不是农户谁买谁用,是买了给几十几千户农民用,于是效益就提升起来。

现代经济的发展研究出了无人机,在农业上使用无人机中国数量最大,水平最高。但是一户农户用得了无人机吗,买无人机的农户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给更多的农户用,这是走出一条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但是也要看工业化城镇化进展怎么样,你讲了半天农业现代化是这样,人到底怎么解决?全部进城不可能,正因为如此,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提出了重要的政策,鼓励农村实行三产融合发展,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让更多的农民能够在农村找到非农就业的机会,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以后在农村获得收入。

比如像乡村旅游给农民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按照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我们去年的国内旅游人次大概是42亿人次。其中30%是到乡村去旅游的,因此乡村旅游在去年给农民提供了接近4000亿的收入。给农村带动了3000多万人的就业,我想这件事还会持续的向前发展。

我在这里讲一个故事,2010年的时候上海召开世博会,那届世博会定的主题是“城市”。上海反复研究给那届世博会起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觉得这句话有问题跟他们讨论。现在这么多的城里人都想到农村去,去旅游去休闲,去体验返璞归真的感觉,从这点来讲农村不仅可以发展农业,还可以发展很多的产业,像旅游业的休闲,像互联网+带动的网上直销、电商服务等等。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想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一条自身独特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浪财经(原标题:农业现代化慢是因为农业人口转移速度慢)

声 明
本微信公众号系《中国乡村发现》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中国乡村发现》杂志或网站,版权所有。欢迎转载,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为“中国乡村发现网”。对于不注明出处的侵权行为,本刊保持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征 订

★《中国乡村发现》官方网站:http://www.zgxcfx.com

★《中国乡村发现》书刊订阅:25元/期,全年150元

◎支付宝--账户名:陈明飞;账号:hnnyy@vip.163.com

◎银行汇款--户名: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长沙洪山桥支行

账号:18-077 1010 4000 2317

◎邮局汇款--地址:长沙浏河村巷37号

收款人:陈明飞;邮编:410003;电话:0731-84210181

◎汇款后请及时致电确认到账情况及收刊地址

★投稿邮箱:zhgxcfx@163.com

官方微信推荐

★ 湖湘智库:huxiangzhiku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直辖的综合型智库--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官方微信。

★中国湘学:xiangxuecn

湖南省湘学研究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成为湘学知识普及平台、湘学学者交流平台、湘学成果共享平台。

★乡村发现:zgxcfx

乡村品牌读物《中国乡村发现》刊物及中国乡村发现网的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