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化服务给中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不仅使大机器与小农经济结合起来,而且农业现代化装备的使用效率很高,这个高度的社会化分工就是集体化合作。因此,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作为一种区域合作分工,是今后农村集体合作的一个最有效率最为普遍的方式。
摘要:中国没有必要重复西方的道路,西方的私有制有优点,但更有局限,是属于过去历史时期的量身定制,毕竟是那个时代的选择。我们的集体所有制在探索的时候无疑出现了很多问题,但积累了不少探索经验,使我们今天能够与时俱进,把两种制度集合起来,在扬弃中跨越,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新路,创造了人类史上无与伦比的经济奇迹。可以认为,农村的集体经济是一个多元所有进行合作经营的混合经济,这就是当前我国集体经济的多元性。
摘要:农村集体合作要根据农业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不一致的特点,可以分工的就进行分工,比如说农机可以社会化服务,农业技术、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等,这些都可以进行社会化分工,特别是与工业密切相连的可以进行精细化分工。但自然生产过程还是以家庭为中心,这样的就把农业的产业特点与工业化的优势都结合起来,从而契合了舒尔茨提出将现代要素注入传统农业的观点。如果不出现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就在社会化合作过程中分担。而将现代要素配置到传统农业中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优化配置的要素无疑就是多元所有的。像南街、华西也不是纯粹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技术、管理等要素都是多元所有,是混合所有的合作经济,谁能够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外呢?
摘要:中国农业发展只能是以家庭为主体的适度规模经营,家庭经营规模的大小由劳动力、技术及装备水平以及种植结构这三个要素决定。中国农业不具有美国那样的特殊国情,小农经济将在中国长期存在,适度规模的家庭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那种按劳分配的传统集体化道路在现实中已经不复存在,都是多元要素的市场优化配置,都是多元的按要素分配机制。劳动力、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正在不断社会化,正在不断以个人所有的形式参与分配,农村集体合作都是多元所有制的有机构成。
摘要:农业经营规模是由国情、资源禀赋决定的,以家庭为经营主体,是由农业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即使是城镇化率达到了80%,那么,还有20%的农业人口就是3亿人左右,如果按照耕地红线的18亿亩就是人均6亩规模,人均耕地偏少对规模的硬约束是无法改变的基本国情。而以家庭经营的生产方式,规模就必然不大,这是对规模的软约束。日本的农业规模经营基本上是30亩地左右,而日本的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要远早于我们。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小农经济的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考察时指出: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但改变分散的、粗放的经营方式,是需要时间和条件的,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因此,小农经济将长期存在,如何发展集体经济,我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