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借鉴|叶兴庆等:日本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做法及启示

2017-07-10 叶兴庆等 乡村发现

点击上方“乡村发现”可以关注哦!

2017年初,日本政府向国会提交了《农业竞争力强化支援法案》等7项法案,试图革除积弊、多管齐下提高农业竞争力。中国和日本同为东亚小农的典型代表,人多地少的农业发展条件基本相同。目前我国正面临重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艰巨任务,日本实行高度支持保护政策留下的教训、提高农业竞争力积累的经验,能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一、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积累的突出问题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日本农业已实现现代化,农户收入水平超过城市家庭,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相差无几。但受资源禀赋、过度保护等因素影响,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并非完美。

(一)农业生产萎缩、食物自给率下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把促进农业增产放在优先位置。1961年《农业基本法》颁布后,农业生产总体水平仍在提高,以1960/1964年为100,1985/1989年达到134,但此后持续萎缩,2000/2004年仅为115。受生产萎缩、消费增加影响,日本按热量计算的食物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一路下滑至目前的39%。

(二)土地规模经营进展缓慢、农户兼业化和农民老龄化日益严重

为铲除军国主义复活的土壤、防止土地再次兼并,1951年和1952年美国占领军先后推动出台了《农业委员会法》和《农地法》,对农村土地买卖、租赁作出严格限制。后来虽有松动,但农村土地流转进展缓慢。全国户均经营耕地从1960年的0.88公顷缓慢扩大到2015年的2.2公顷。与此同时,农地撂荒、农户兼业化、农民老龄化日益严重。

(三)纳税人和消费者付出较大代价

对农业的高度支持保护,最终要由纳税人和消费者买单。据OECD估算,包括由纳税人负担的财政支付和由消费者负担的市场扭曲在内的日本农业生产者补贴相当于其农业产值的比重,1986/1988年平均为64%,2013/2015年平均仍高达48.2%。日本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近几年都在25%左右,而多数发达国家在15%以下,主要原因就是日本食品价格高。

(四)农业部门成为贸易自由化的最大障碍

日本以贸易立国,是贸易自由化的受益者和推动者。但长期以来,日本却对农业实行高度支持保护,使其在多边和双边贸易谈判中承受巨大压力,成为对方要价的重点领域。比如,日本是原定加入TPP国家中农林水产品关税撤销率最低的国家。

二、日本提高农业竞争力的主要做法

从1986年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开始,日本就意识到农业要接受全球化必须进行变革。近年来,在与澳大利亚开展自贸协定谈判、加入TPP谈判中,日本进一步加大了农业改革力度。

(一)推进农产品进口自由化和国内价格市场化

农产品进口数量限制和国内市场价格支持是日本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的主要手段。但面对各方压力,日本不得不逐步减少农产品进口数量限制和推动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按照日本关税协力理事会的4种税目分类,实行进口数量限制的农林水产品品种,1962年4月为103种,2000年年末减少到5种。在日本农产品贸易和市场价格支持政策改革中,大米最具代表性。日本自1942年起对大米实行统购统销。1998年实行了两项重大改革:一是取消大米进口数量限制,改为关税化。根据当时国内最贵大米与国际市场最便宜大米的价差,在与WTO成员的谈判中争取到了341日元/公斤的从量税率。二是取消存在了56年之久的大米政府定价政策,政府从国内大米价格管制中完全退出,仅通过储备收购、补贴休耕等措施调节市场价格和生产,从2018年起休耕补贴也将取消。在高边境保护下,国内大米生产、流通彻底放开。

(二)坚持不懈开展农地整合

扩大地块面积、降低细碎化程度,有利于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人工成本。日本早在1962年就开展“农业构造改善事业”,推动零散的土地交换整合。尤其是受田中角荣的影响,日本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度增加。1970年—1980年,日本财政支农资金从1万亿日元左右攀升到3万亿日元,其中农业农村整备资金占比从20.5%提高到27.7%。1985年—2010年,日本农业农村整备资金年均超过1.2万亿日元,其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入保持在6000亿日元左右。大量的财政投入,加快了农地改造和农地整理。从水田看,1969年—2014年,0.3公顷以上地块面积从20万公顷增加到157公顷,占比从不到5%提高到64%;1公顷以上地块面积,1983年只有5万公顷,占比不到2%,2014年增加到22.7万公顷,占比提高到9.3%。旱地整合也在加快,2014年地块在0.3公顷以上面积达到155万公顷,占比达75.2%;地块在1公顷以上面积达到46万公顷,占比达22.3%。

(三)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变革

日本多次修订《农地法》,试图通过放松对农户间土地流转的管制,以促进农地集中、扩大农户经营规模。近年来又采取了一些新的举措:一是引导发展村落营农。这类似我国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村落内相邻农户把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二是成立农地中间管理机构。2013年设立的这一机构,旨在利用政府信用,把需要流转的分散农地从农户手里集中起来,经整理后连片租赁给新型经营主体。三是引导新务农人进入农业。2015年全国新务农者达到65030人,其中:40岁以下者为16100人,这部分人中40%是农业法人等的受聘务农者,11%是筹措土地及资金开始农业经营的创业型新进入者,49%是经营自家土地;40-49岁、50-59岁、60岁及以上者分别为6930人、9690人、32300人,各年龄组中经营自家土地者占比分别达到67%、84%、94%。四是推进农业经营法人化。2001、2003、2005和2009年先后修订法律,逐步放松各类法人租赁农地的限制条件。截至2015年年底,日本已设立农业法人20902个,其中:农事组合法人6199个、股份有限公司16094个、其他法人4808个。

(四)瞄准短板及时调整农业科技进步方向

日本非常重视农业科技研发,希望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早期,为应对粮食数量不足,重点发展能够增产的品种及种植技术,即BC(Biological&Chemical)技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为应对劳动力不足,插秧机等可实现省力化耕种的M(mechanical)技术得到开发和普及,稻谷品种和种植技术的研发重点也转向提高口感。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ICT)开始应用于设施园艺,甚至土地利用型农业。我们在九州大学农学院了解到,他们正在开展一个研究项目,选择经营规模为30-200公顷的4家农场进行试验,旨在运用ICT技术提高水稻规模化种植的生产效率。此外,信息技术、遥感测量技术、智能物联网在农业上的使用,能够自动记录各稻田的农机作业轨迹、产量、燃油费等信息,为农场主适时改善栽培方法、提高水稻规模化种植的生产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五)以质量安全赢得消费者信任

日本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打造农业品牌,不断提升农业品质竞争力。一是制定并严格执行质量安全标准。2003年,日本出台了“肯定列表制度”,对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限量规定了更加全面、严格的要求。二是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2000年,日本政府规定,进口食品必须标识原产国名,本国产品必须标识都道府县名、市镇村名。三是打造优质特色品牌。我们在佐贺县调研时了解到,日本对“佐贺牛肉”实行地理标志保护,对其生产过程实施严格监管,要求其必须满足特定饲养方法、符合特定品质标准,并接受第三方检验机构的认证、取得相关证明后才能被授予“地理标志产品”称号。通过树立品牌形象,佐贺牛肉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价格,餐厅的售价约合5400日元/100克(约合3300元人民币/千克)。调研期间,无论在会议室、酒店还是餐馆,我们都发现,在部分食品的标签中特意在原料后面标注“日本产”字样,以增加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信任度。

(六)发展六次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

要让小规模农业为务农者提供足够高的收入,必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民分享比例。2010年,日本颁布实施《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法》,全面推进“六次产业”发展战略。我们考察的两个实例很有说服力。第一个是富士町加工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佐贺县农协2011年全额出资2000万日元,在佐贺县佐贺市成立的,从事蔬菜加工。农协与当地蔬菜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蔬菜种植户以提供原材料的方式分享蔬菜加工的价值增值。第二个是伊都菜彩农产品直销超市。2007年,福冈县丝岛市农协全额出资7000万日元成立该超市。只要在该超市注册并交纳2000日元的入会费和每年1000日元的年会费,会员就可以在此寄售自己生产的各类生鲜产品和加工食品,超市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委托费、运营管理费。地产地消模式促进了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接,提升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满足了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也使农户分享到了农产品直销带来的价值增值。

(七)推进农协改革

农协在实施日本农业农村政策、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保护农民权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村人口减少,为保持或扩大服务规模,设在市町村一级的综合农协在逐步合并,全国综合农协已从1950年的13314个,减少到2016年的659个。总体而言,体系庞大、效率低下、阻碍竞争、成员泛化等问题依然突出。截至2013年度末,全国农协会员中,正式会员为456万人,而准会员达到558万人。很多人仅仅为获得农协优惠的贷款或保险服务而加入农协,既不从事农业,甚至也不住在农村,农协已不能完全代表农民。尽管这些问题招致广泛非议,但由于农协是自民党的“票箱”,以往历届日本政府对农协存在的突出问题迟迟不敢下手解决。安倍政府在解决农协问题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已通过修改农协法推进农协改革:一是将日本农协中央会一般法人化,削弱农协的行政力量;二是促进综合农协转型为专业农协;三是将部分农协改制为股份制。2017年年初提交国会讨论的《农业竞争力强化支援法案》,重点要解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过低等问题,这也是剑指农协的既得利益。

作者:叶兴庆 伍振军 周群力,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7月6日

声 明
本微信公众号系《中国乡村发现》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中国乡村发现》杂志或网站,版权所有。欢迎转载,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为“中国乡村发现网”。对于不注明出处的侵权行为,本刊保持追究法律责任权利。
征 订

★《中国乡村发现》官方网站:http://www.zgxcfx.com

★《中国乡村发现》书刊订阅:25元/期,全年150元

◎支付宝--账户名:陈明飞;账号:hnnyy@vip.163.com

◎银行汇款--户名: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长沙洪山桥支行

账号:18-077 1010 4000 2317

◎邮局汇款--地址:长沙浏河村巷37号

收款人:陈明飞;邮编:410003;电话:0731-84210181

◎汇款后请及时致电确认到账情况及收刊地址

★投稿邮箱:zhgxcfx@163.com

官方微信推荐

★ 论道三农:hncwsh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乡村发现主编陈文胜原创文章发布平台。

★ 湖湘智库:huxiangzhiku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直辖的综合型智库--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官方微信。

★中国湘学:xiangxuecn

湖南省湘学研究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致力于成为湘学知识普及平台、湘学学者交流平台、湘学成果共享平台。

★乡村发现:zgxcfx

乡村品牌读物《中国乡村发现》刊物及中国乡村发现网的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