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思维:洪江区率先整体脱贫的主要经验与做法
湖南省政府参事 柳思维
2017年7月下旬我带领部分教授、研究生专程赴怀化市调研洪江区率先整体脱贫的情况,在区委主要负责同志的重视与支持下先后召开了区直各方面领导、扶贫龙头企业、贫困村工作队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并深入到该区贫困村村和贫困户调查,洪江区整体脱贫的经验和做法值得肯定。
一、洪江区率先整体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洪江区全区地域面积115平方公里,农村人口2.05万人。2013年被纳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比照县,2014年被确定为全省5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区下辖2乡21个村(居)委会,有贫困村8个、建档立卡扶贫对象1618户4091人,贫困发生率20.1%。2014年脱贫216户673人,2015年脱贫302户816人,2016年脱贫1100户2602人。截止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18户4091人全部实现脱贫退出,8个贫困村整体脱贫出列,2017年2月18日,省政府正式宣布洪江区脱贫摘帽。其主要成效:
1、贫困人口整体退出,人均收入稳步增长。2016年全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3100元,年均增长11.5%,其中人均纯收入3100至5000元535户1214人,5000至10000元282户781人,10000[1]元以上800户2082人;8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4万元,贫[2]困发生率从2014年20.1%下降到目前的0.06% ,全区贫困状况基本消除。
2。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全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2亿元,全面推进“六到农家”基础设施项目,新建和修缮公路林道150余公里,建设维修山塘水渠127处;解决1.98万农村人口(包括全部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普及率达96.6%;率先启动以贫困户为重点的改厕、改灶、改厨和晒谷坪硬化“三改一化”工程,受益群众1479户,硬化1.5万m2;全面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和2016年、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贫困村生产生活用电、移动信号、互联网络、广播电视全面拉通,覆盖率达100%。
3、社会保障不断巩固,民生福祉全面增强。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统筹推进就医、就学、就业、低保、养老和集体经济“六个落实”民生项目,全区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贫困群众新农合缴费由财政全额补贴,全面构建新农合报账、大病保险、民政救助、财政兜底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四道防线”,解决了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7%,“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子女高中入学学杂费全免,无一人因贫困辍学。农村“三无60”特殊困难群众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两线合一”有效衔接,对农村低保贫困人口按照每人每月260元的标准予以兜底保障脱贫。
4\、内生动力全面激活,素质能力整体提升。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贫困人口自我造血功能,洪江区坚持把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作为重要举措,着力实现提素质、学技能、稳就业、增收入目标,三年来,累计完成1059人转移就业实现稳定增收,帮助684人接受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并引导成功创业。
二、洪江区整体脱贫攻坚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用活扶持政策,实施七大脱贫工程
1、实施产业脱贫工程。引导和支持嵩云禽业、恒裕竹业、邹菜腊味、慧沃科技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贫困对象建立广泛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参与产业帮扶的贫困群众稳定分享产业红利实现脱贫增收;立足区域特色产业优势,建立和完善资金联通、产业联动、利益联结、精准帮扶“三联一帮”产业带动机制,做大做强雪峰乌骨鸡、黑猪、蔬菜、楠竹特色优势产业;采取“贫困户+基地+合作社+公司”产业帮扶运作模式,努力做到“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基地、一户一产业”,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累计带动贫困对象3619人,占全区贫困对象总数的91.2%以上,实现年人均增收近2500元。
2、抓好就业输出脱贫工程。鼓励和支持贫困对象通过转移就业实现稳定增收脱贫,对贫困对象参与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每人奖励1000元;对域内企业安排贫困对象就业且签订用工协议超过一年工资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的,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企业就业补助。累计带动贫困人口1049人稳定就业,着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
3、抓好教育扶持脱贫工程。进一步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全面落实“雨露计划”贫困生帮扶行动。贫困学前儿童农村入园全免费,按家庭贫困情况给予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生500至2000元的助学补贴,累计为483名贫困生发放补助资金33.78万元,逐步实现高中、高职贫困生免费教育,努力防止贫困代际传递。
4、抓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在国家兜底政策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洪江区专门安排资金对低保贫困户实行每人每月260元的低保,累计为全区772户1034名低保贫困对象发放112万元,实现“两线融合”,对16户21人社会兜底保障对象全额兜底,实现“应兜尽兜”。
5、抓好金融信贷脱贫工程。实现8个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站全覆盖,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信贷流程逐步简化,发放周期大幅缩短。全面落实信贷贴息政策,截至2017年6月,为676户贫困对象发放小额信贷3267万元,贫困户贷款获得率为61%,有效破解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瓶颈。
6、抓好“互联网+”脱贫工程。大力开展电子商务进村入户行动,完成洪江区电商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营,农村电商创业培训力度不断加大,8个贫困村均建立了村级电商服务站,“智慧菖蒲”扶贫经验成为全省扶贫工作典型,获湖南经视、《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专题推介报道。
7、抓好特色乡村旅游脱贫工程。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发挥洪江古商城核心引领作用,切实做好扶贫开发与旅游发展的结合文章,成功创建了茅头园村、菖蒲村、铁溪村等一批省市级特色乡村旅游示范村和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拉动效应正逐步显现。
(二)严格基础管理,把好精准脱贫管理关
1、逐户摸底号脉,把好精准识别关。洪江区认真对照“一看五评” 识别体系(一看家庭收入、一评住房条件、二评生产资料、三评劳动能力、四评教育程度、五评健康状况),严格依据贫困识别标准,坚持贫困识别程序,把符合条件的对象做到“应纳尽纳”。逐一完善建档立卡,做到“真贫的一户不少、假贫的一户不多”,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数据信息真实可靠。特别是在精准识别专项清理整改过程中,逐村逐户甄别核实,确保底数实、情况明、信息真、数据准,对认定的识别不准对象,做到“应清尽清、应进尽进、应改尽改”。通过反复核实,全区共清除四类对象106户253人,清理拆分拼户对象96户291人,拆分拼户重新纳入278人,应纳尽纳对象46户109人,剔除识别不准对象63户155人,动态管理减少22户91人,动态管理增加59人,清理占比7.5%,经清理后,全区贫困规模为352户365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人口数与公安户籍人数保持一致。
2、强化组织领导,把好工作保障关。一是高位推动。成立以区工委书记为组长、区管委主任为第一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设立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办公室,区工委书记、区管委会主任每月调度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率先联系贫困村,带头帮扶贫困户,以上率下,强力推进。二是建章立制,依规扶贫。制定出台《洪江区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洪江区2015-2020年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洪江区2016年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实施方案》、《2016年洪江区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工作考核奖惩办法》、《洪江区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洪江区2016年参与整体脱贫摘帽发展产业扶持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制度办法,为脱贫攻坚顺利推进提供制度支撑。三是压实责任。逐级细化分解脱贫任务,落实脱贫攻坚军令状和责任状制度,建立完善“任务到领导、责任到部门、工作到村组、帮扶到个人”工作机制,不脱贫,不脱责,不致富,不离岗。
3、抓好基础管理。一是精准脱贫基础管理“六个一”全面落实。组织各乡各村认真完成扶贫规划摘要、扶贫开发条例解读漫画、时间表、责任书、路线图,实行挂图作业、倒排进度、按图销号,做到全区所有贫困户“一户一本扶贫手册、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个帮扶责任人、一户一个帮扶公示牌,一户一本帮扶日志、一户一本工作日志”。二是抓好驻村帮扶。组织开展精准脱贫基础示范创建“六个一”活动,实现一村一个驻村工作队、一村一个办公场所、一村一套台账资料、一村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一村一个脱贫规划、一村一个扶贫产业基地。三是把好档案管理关。按照“户有卡、村造册、乡立簿、区建档”档案管理要求,专项安排20.5万元工作经费用于基础资料和档案管理,实现村村都有专门档案电脑、档案柜、档案盒、档案专(兼)职管理员,区、乡、村、户四级档案资料分类建档,“一村一档、一户一档”齐全完备。
4、抓实基层党建,把好以带促建关。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工作队长驻村第一书记作用,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要求,重点帮助驻点村抓好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和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二是开展农村“双培双带”行动。在全区集中开展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双培双带”行动,增强其带头致富和共同致富能力。选派24名致富能人作为创业致富带头人到高等院校深造学习。选优配强村支两委班子,把6名致富能手调整为村支部书记,10名致富党员纳入村支两委班子。三是强化扶贫队伍培训。定期组织开展扶贫业务专题培训,着力提升基层扶贫干部政策运用水平和业务实践能力,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观摩、交流互动”的形式,累计培训1400人次,打造了一支“懂政策、通民情、善实干、接地气”基层扶贫队伍。四是抓好内生动力转化。全区积极开展以“千名干部下基层、扶贫帮困送温馨”为主题的帮扶活动,通过通过入户讲解、集中交流、夜访座谈等形式,引导贫困对象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理念,激发贫困户的创业致富热情。
(三)整体联动结对,把好精准脱贫帮扶关
1、建立领导联动机制。区工委、区人大工委、区管委、区政协工委“四大家”整体联动,群策群力。建立和完善“区负总责、部门联动、乡村主体”的领导体制和“村为重点、工作到组、扶贫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实行区主要领导分片包干、分管领导挂点联系负责制。
2、建立扶贫帮扶机制。完善区、乡、村三级扶贫帮困责任体系,实现“五个全覆盖”,即领导包村全覆盖、部门联村全覆盖、贫困户结对全覆盖、驻村帮扶全覆盖、贫困户“回头看”全覆盖,选派驻村扶贫队员79人,帮扶干部1134人,15个建制村、1618户4091名贫困对象全部结对帮扶到位。
3、建立调度督查机制。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采取“半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讲评”的方式,定期听取汇报,集中研究和解决突出问题和重大事项。强化巡查督导力度,成立脱贫攻坚专门巡查组,以“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对象、直插现场”的督查方式,每日巡查,全面覆盖,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推动整改落实。强化追责问责,区工委书记先后对履职不力的31个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或给予纪律处。
4、建立资金整合机制。制定下发了《洪江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成立了综合管理办公室及项目实施办公室,逐步推进合并整合,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主导作用和聚焦效应。
5、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实行“一优先、四否决、三取消、一停职”干部激励及问责机制,对全面完成脱贫工作任务成效突出的责任单位及工作队员在评先评优、干部任用、晋级晋职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未完成年度整体脱贫任务的责任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并取消单位与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年度所有评先评优资格,取消当事人当年晋级晋职资格,对单位主要负责人予以停职,实行继续驻村帮扶,直到脱贫任务完成。在全区着力营造“不摘贫帽摘官帽、不换状态就换人、不为慢为就让位”的政治生态。
[1][1]柳思维系湖南商学院荣誉一级教授、经贸学院院长、博导、校学术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