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思政课大家谈】系列三:走出僵化,才能别有洞天!

2018-01-09 简秋 青年力

青年力,让青年的发声更有力

来这里,读懂青年中国


作者:简秋,青年力网专栏作家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召开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启了新纪元。


特别是一些学校将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取得了明显效果,比如北京市正在开展的大学辅导员新媒体工作室就是把思政教育与新媒体进行有效融合,鼓励各校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益探索。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是越来越复杂了,出现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特别是,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需求,与思政教育的框架之间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


笔者试结合自己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观察,浅谈一些困惑。


一:僵化的大纲,解答不了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



对于一个课程的老师而言,讲好一门课并不是特别难,但是当一个老师的讲授框架受到课本和教学大纲的硬要求而不好施展的时候,就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老师的思想认知与课本框架之间的矛盾,二是课本框架与社会认知框架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大学生在社会认知体系当中,自然对社会问题有一些直观性感受,也会产生困惑。这时就会存在社会认知框架与课本框架之间的冲突。如果课本没有足够的解释力,就容易让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没用,转而通过其他渠道表达意见、掌握价值观。


二:只求“不出错”,浑浑噩噩,延展性不够。


在一些师资资源相对匮乏和水平不高的高校,课堂教学变得死板、教条,没有变化,甚至是照本学科。这种“不出错”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新鲜,吸收不到营养,浑浑噩噩就成为了一种普遍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像对待专业课那样还去钻研,下大工夫。可以说,不论是在老师的层面,还是在学生的层面,对于课程的学习和研究的延展性都不够。既然不能延展,那么思想政治教学就容易陷入到仅仅“一堂课”的时空当中。



三:社会话语已足够鲜活,但课堂教学话语体系却比较僵化


理直气壮地宣讲马克思主义,正大光明地开展意识形态斗争,争夺意识形态主阵地,这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明确的要求和行为准则。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旗帜才能更加鲜明,“四个自信”才能更加坚定。


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有一些老师和单位并不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把“入脑入心”理解成了“强制性的灌输”,不能以学生的主体性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方式,反倒有可能导致了“好心(想坚定主体宣传)办坏事(反而因宣讲方式的不够鲜活,而限制了学生的接受力,甚至导致逆反心理)”。这些现象恰恰都说明我们的一些教育方式方法存在很大偏差,不仅无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还有可能反其道而行之。



话语是思想的表征,思想是话语的指针。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话语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话语变得越来越鲜活,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进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高校校园更是成为网络语言的重要产地和集散地。这种话语的飞速发展,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也标志着社会思想变得更加活跃、自在和放松。


准确性和严肃性本身从政治上说是必要的。但是目前课堂主要对象已经成为“95后”,因此,从思想习得原理的角度,笔者在此发出一个疑问:能否在不影响对“四个自信”主体观点的坚持的同时,使用“95后”更容易接受的话语方式,如对课程教育体系进行一定的修订,用更多鲜活的现代文化符号打破代际之间的隔阂?结合近年国内文化创新的已有实例来看,如《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等时代特色作品的叙事方式,可能是一种值得借鉴和强化的出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间存在的矛盾也不止以上几种。


当然,困惑归困惑,谈完困惑后还是应当坚定航向,并为我们的使命立下承诺:



我们思政工作者,不论是在校内工作中,还是在休闲时刻,都肩负着育人的重任,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使命。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希望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加健康的成长成才,更加有热忱地报效祖国。


把握住这个出发点,我们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要因世而谋,因人而异,因时而化,不惧困难艰险,不分课堂内外,用心用情来开展思政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化成关心关爱关怀大学生的工作,变成循循善诱助人成长成才的工作。


(文章本网编辑部有改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