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你的爱,总让我窒息 | 《瞬息全宇宙》中的控制型母亲

简单心理Uni 简单心理Uni 2023-08-01


本文字数4300+|阅读预计需要11min 


《瞬息全宇宙》是今年最受期待的科幻喜剧之一,国外上映后口碑炸裂,引发全网热议。影片主线围绕母女关系展开,讲述了一位控制型母亲过度“鸡娃”,导致女儿黑化,最后母亲与女儿和解,拯救多元宇宙的故事。(友情提示:此篇文章有剧透)


影片中杨紫琼饰演的秀莲是一个中年妇女,年轻时得不到父亲的认可,遇到丈夫后私奔到美国,开了一间洗衣店,和父亲断了联系。半辈子过去了,秀莲的生活一团糟。


所有的问题在去税务局那天爆发。电梯里,丈夫突然性情大变,告诉秀莲,自己来自平行世界,现在有一个大魔王正在多元宇宙里穿梭,而秀莲必须成为超级英雄对抗大魔王,拯救世界。


其实,大魔王就是秀莲的女儿乔伊。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秀莲为了研究宇宙穿梭技术,拿女儿做实验,逼迫女儿不断地穿梭,最终导致乔伊获得超能力,可以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进行宇宙穿梭,也可以随意操作宇宙中的物质。


图/瞬息全宇宙


获得超能力的乔伊在浩瀚的多元宇宙找不到幸福快乐,感受到的只有无穷无尽的混乱和无意义。她把心扉关闭,把自己喜欢和想做的一切,包括希望和梦想,都封存在了贝果黑洞里,黑化成大魔王。


所有人都以为大魔王的目的是摧毁多元宇宙,而乔伊的真正目的,却是毁灭自己。然而,在自我毁灭之前,她想找到一个可以理解她的母亲,她希望母亲可以看到她的绝望,她仍然渴望与母亲有所联结。


影片的最后,秀莲明白了女儿长久以来的压力跟孤单,表示自己会永远陪伴着女儿。乔伊被母亲感化,回归了母亲的怀抱。


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观影后的余温,讲讲控制型的教养方式是什么,以及如何应对。


图/瞬息全宇宙


控制型的教养方式


 1. 什么是“控制型父母” 


控制型的教养方式有时也被称为专制或直升机式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会专制地对待孩子,或像直升机一样徘徊在孩子身边并控制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控制型的教养方式一方面强调严格控制和无条件服从,另一方面以情感上的冷漠对待孩子,很少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意愿。父母常说“我是为你好”,但话里的隐含意思是“你一定要听我的”,根本没有给孩子选择权。


控制型的教养方式往往难以察觉,尤其是在东亚文化中,「孝顺」、「听话」被视为优良品质。顺从父母的要求是理所当然的;不服从则是「忤逆」的表现。


控制的内核往往披着“爱”和“关心"的外衣,打着“以爱为名”的旗号招摇撞骗,让被控制者难以反抗。有的家长会说:


“我就是太爱你才管你的。“

“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如果你不是我的孩子我管你干吗?”

“你有没有想过我为什么这么做,你没良心的?”


久而久之,孩子会内化这种认知,认为爱就是控制。

图/伯德小姐

 2. 控制型父母的特征 

控制型父母不给孩子留有空间,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剥夺孩子的情感体验和自主感。这种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情感健康、人际关系、解决问题能力、学业和职业决策以及整体生活满意度都产生负面影响。

伦敦大学学院的一项终身研究发现,在童年时期认为父母更有爱心、心理控制较少的人,在一生中更快乐、更满足。学会识别控制型父母的迹象,有助于我们采用适应性的应对技能,提高幸福感。

控制型父母往往以微妙的方式操纵子女的行为,以下是控制型父母的10个特征:

1.干涉一切。控制型父母会对子女生活的各个方面指手画脚,包括午饭吃什么,学业计划,职业选择,社交恋爱等。他们总是干涉子女的选择,不让子女独立决定任何事情。

2.内疚引导。当子女犯错、不听话时,父母会指责训斥,甚至贬低子女的人格。例如:“我花了18个小时才生下你,你连几个小时都不能陪我?”

3.有条件的爱。当子女顺从父母意愿时,控制型父母会表扬孩子;而当子女不顺从时,控制型父母会生气,并威胁切断经济支持。

“你要非要买xxx的房子,首付就自己想办法吧。”

“你要是非要读xxx专业,就别想让我给你出学费了。”


图/瞬息全宇宙

4.要求服从。控制型父母会制定不容质疑的、不切实际的规则。控制型父母不会花时间跟孩子讨论这些规则,而且往往连一个适当的解释都没有。

“去打扫你的房间!为什么?因为我是你妈!”。


5.不合理的严厉处罚。当孩子不愿意服从父母或未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时,孩子就会受到惩罚。控制型父母通常会使用两种惩罚手段,一是主动或公开的惩罚,包括家庭暴力、恐吓等;二是被动或隐蔽的惩罚,包括羞辱、扮演受害者等。

6.缺乏同理心和尊重。在专制教养环境中,孩子通常被视为从属,父母被视为上级。父母不允许孩子质疑或挑战他们的权威,对孩子缺乏同理心和尊重。

如果孩子取得了成就,父母会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或“你本可以做得更好”。


7.缺乏对孩子个性的欣赏。控制型父母没有为孩子提供形成自己观点、信仰、风格、抱负等的空间。

8.角色互换。许多控制型父母有自恋倾向,他们将孩子视为财产,认为满足父母的需求是孩子的责任。孩子被迫适应父母角色,而父母承担了孩子角色。

9.批评孩子独立做出的选择。除非父母同意,否则孩子做出的每个决定都是错误的。

10.给孩子设置完美的标准。控制型父母会在学业、工作、家庭等多个领域给孩子设置过高的要求。他们期望孩子达到非理性、不健康或根本无法达到的标准。

图/伯德小姐

控制的妈妈,缺席的爸爸,压抑的孩子


在国内,一种非常常见的家庭模式是“母亲控制、父亲缺席、孩子压抑”。

当丈夫缺席时,母亲对丈夫的依赖减弱,将那本应由丈夫承担的情感需要转移到孩子身上,从而使得母子关系的界限变得模糊,用窒息的爱将孩子裹挟。

 控制的妈妈 


“虎妈”习惯于对孩子“低温暖、高要求”,也就是专制型教养。她们往往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要求孩子无条件的服从命令,形成一种高压型控制。控制之余,又不会给孩子足够的温暖,例如表扬、拥抱、抚摸等,对孩子的情绪变化往往也不够敏感。

渐渐地,孩子就只知道“什么是错的”,而不知道“什么是对的”,进而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退缩。

这种不健康的方式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低自尊、不自信,缺乏自己明确的边界。长此以往,还可能形成“共生关系”:对母亲越发依赖,缺乏心理边界,无法拥有“独立的自我”。

图/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缺席的爸爸 


“猫爸”习惯于对孩子“无为而治”,也就是忽视型教养。他们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衣食住行,却不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很少和孩子交流互动。

这便是“过于疏远的边界”,也就是不亲近、疏远的父子关系。一个人在童年遭到忽视,成年后患上抑郁症的风险会增加两倍。

 压抑的孩子 


父母教养方式的不一致,边界的时远时近,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孩子无法想清楚:父母爱我吗?我应该怎么做?是要严格按照母亲的要求做,还是听父亲,做到这样就可以了?

这种表现也正体现着孩子对于“自我”和“亲子关系”的一些诉求。他们需要得到清晰、有目标、有反馈的教育。当他们得不到,便会做出一些本能回应。

他们会“反抗”母亲: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诉求,不想再被母亲过度管教。随着青春期自我意识的飞跃,孩子开始叛逆:母亲越不让他做的,他越要做。

只有母亲不越位,父亲不缺席,父母相辅相成,孩子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成长为独立、担当、负责的人。这也是引领孩子走向幸福的必经之路。

图/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作为成年人,我们该如何与控制欲强的父母相处?

随着就业压力和成活成本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成年人返回家中与父母共同居住生活。控制型父母可能会干涉成年子女的生活和社交,让子女感到不被尊重。和控制欲强的父母相处需要耐心和坚持。以下是应对控制父母的四种方法:

 1.承认并接受问题 

与控制型父母打交道的第一步是识别控制行为。如果父母的态度、期望和行为阻碍了你发展成为有自尊的、自给自足的成年人,则他们可能存在控制问题。

 2.建立界限 

一旦你意识到父母正在控制你,最好方法就是建立强大、坚定和一致的界限。

你需要向父母强调哪些行为是你无法容忍的,并明确告知父母不可以参与你的哪些决定。你可以接受父母在工作方面的建议,例如是否接受工作机会;但拒绝父母插手你的情感生活,例如与谁约会或是否与某人结婚。

一旦设定了界限,就必须遵守。当与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时,试着说“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我觉得你并不总是尊重我的选择。”

如果父母违反了界限,必须告知父母。你可以冷静并尊重地告诉父母:“请停止插手我的决定。“如果他们尊重你,他们会给你空间。

图/伯德小姐

 3.寻求帮助/家庭治疗 

社会支持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你可以寻求其他家人或朋友的帮助,接受安慰,缓解焦虑。拥有社会支持系统也有助于鼓励自己坚持界限。

如果这是一场你觉得无法靠自己赢得的战斗,可以考虑接受家庭治疗。试着这样对父母说,“我们的关系对我很重要,但我认为我们可能需要一些帮助才能建立最好的关系。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见咨询师吗?”

 4.创造个人空间 

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很重要。你可以找一个不受父母干扰的地方,去消化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并且反思自己的需求和界限。

面对窒息的父母控制是很痛苦的,但我们不必独自沉默地挣扎。与家人、朋友、咨询师交谈可以帮助缓解压力,你的痛苦值得治愈。

图/瞬息全宇宙


慢慢的,我们终将能够心平气和地与父母讨论分歧,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释怀,互相牵挂。
编译:扬扬 校对:Cindy

简单心理免费热线小程序上线啦!

有情绪困扰、压力焦虑、情感问题


Ashley, M. S. (2022). 10 Signs of Controlling Parents & How to Cope as an Adult. Choosing Therapy. Retrieved May 20, 2022, from

https://www.choosingtherapy.com/controlling-parents/

Cynthia, V. (2022).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the Immigrant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Verywell Mind. Retrieved May 19, 2022, from

https://www.verywellmind.com/everything-everywhere-all-at-once-and-the-immigrant-parent-child-relationship-5295686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