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身体里的另一个“我”:什么是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漫说心理

简单心理Uni 简单心理Uni 2023-02-03



心理短片精选bot

嗨~这里是简单心理Uni「心理短片精选bot」栏目。
我们将搜集全球各地与心理相关的短片,以图文解析的形式与你分享,用一种轻松的视角带你了解心理咨询的方方面面。希望通过此栏目让更多人了解心理咨询是如何工作的,以及破除关于心理疾病的污名化。
本次分享重点: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会出现的哪些症状?对生活有哪些影响?常见误解是什么?

什么是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曾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身份会被分割为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人格状态,他们被称为“分身(alters)”。

临床调查显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患者可以创造出100个不同的人格,不过大多情况下每个患者平均拥有的人格在15个左右。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会出现哪些症状?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比如童年遭受严重虐待等创伤。

解离其实是患者的一种应对机制。患者所感受的其实是自己人格的数个碎片,而非真正意义上多个分离的人格,患者常用“被附身”来形容这种情况。


他们可能会听见脑内的声音,并经历突然或冲动的失控情绪。换句话说,他们没有能力成为想成为的人、想要的自己。

这些症状使得康复过程非常的困难。

他们的个人身份也随着他们的行为、意识、记忆、运动功能而不断变化,对于过往的记忆也有很多“断片”的地方。

他们在生活中会经历很多痛苦,这也会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超过70%的被确诊患者想过或尝试自杀(美国),这就是为什么治疗至关重要。

 患有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对生活有哪些影响?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者有“人格解体”的经验,即身体感觉到脱离现实世界。


他们还有“现实解体”的经历,即他们感到世界不是真实的,或者离他们很遥远。这也是他们经常会陷入抑郁和焦虑的原因。

因为疾病会导致他们与外界疏远,使孤独感膨胀,从而让他们对自身的感受误解更深。


分离性分别识别障碍者同时患有健忘症,这种疾病症状远远恶劣于日常的健忘以及身份混乱,会对生活兴趣、职业目标等的选择造成很大困扰。

 如何治疗?

长期心理治疗可以治愈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解构他们不同的人格,直到他们合而为一。


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药物治疗,但医生会用一些药物处理患者其他的症状,比如抑郁、焦虑等。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3个常见误解
 
 1. 患有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人是危险的或暴力的 

关于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最大的一个误解,是由影视剧引发的、一类普遍的大众想象:他们是邪恶、可怕的、暴力的

比如在电影《分裂》(Split)中,一个有24种人格的反社会者绑架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人格是具有超自然力量的食人野兽。

这些作品对极端案例的渲染造成了一个很大的误解: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者是危险的。但在统计学上,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者并不比其他人更暴力。

Ta们反而更可能成为受害者。因为一些人格可能具有愤怒/痛苦等情绪问题,导致比其他人更容易伤害自己。

如DSM-4所述,“超过70%的DID患者曾试图自杀。当呈现的人格没有自杀倾向,并且不知道其他人格有自杀倾向时,对自杀风险的评估可能会很复杂。”


 2.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者可以随意调用自己的任意一种人格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者经历的是身份的分裂,不同的人格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而不是拥有了新的身份。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患有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人来说,不同人格之间的切换是非自愿的,往往有来自内部或外部的触发因素,从而迫使承担相应任务的人格出现。部分人格之间的切换也不太容易被察觉。


 3.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不是真实的,那些患者都是假装的 
 
随着对这一疾病了解的不断加深,对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具体诊断标准仍存在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症状并非有意伪装,患者的确在经历着人格的分离

一些研究提出了支持性的证据:
 
S.D.Miller(1989)发现,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患者的分身眼睛功能发生改变的比例比伪装出人格切换的个体高4.5倍。Miller认为,眼睛功能的改变,包括视敏度检查、验光及眼部肌肉的平衡等,非常难于伪装。
 
一些个案研究发现,分离性身份识别识别障碍患者的不同人格对情绪词有着不同的生理反应,包括皮肤电反应和脑电波等。用现代化的功能性核磁成像(fMRI)也可以发现,大脑的功能在患者从一种人格切换到另一种人格的时候发生了变化。此后的一系列研究证实,每个分身都有自己独特的生理心理特征
 
Kluft(1999)提出了一系列临床方法用来区分真正的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患者及装病者,其中包括装病者总是急于显示自己的症状并且表演得十分流畅,而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患者往往试图掩盖自己的症状。


现实中,一名多重人格障碍者究竟怎样才算治愈呢?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对人格的接纳程度不同,对“治愈”的定义自然也不一样。

但可以肯定地是,在治愈状态下,患者一定不会再为自己的多重人格感到困扰,这往往需要治疗人员长期(以年为单位)的努力。

正如《24重人格》作者写的,尽管这是一个异乎寻常的挑战,但终归不过是凡人所面对的一个挑战。
部分内容来源:YouTube Psych2Go Chinese频道
网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LOJg2VC76E
翻译:简单心理Uni

任何人都可能患上双相情感障碍|这个短片说出了10个真相

简单心理免费热线小程序上线啦!

有情绪困扰、压力焦虑、情感问题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Washington, D.C.: Author.Lieb R, Miche M, Gloster AT.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 Retrived from: https://www.sane.org/information-stories/facts-and-guides/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Retrieved from: https://aamft.org/Consumer_Updates/Dissociative_Identity_Disorder.aspx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信息
点亮“在看”
破除疾病的污名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