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只有反复伤害自己,我才确定自己活着|“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3点原因

H3 简单心理Uni 2023-02-03


本文字数3000+|阅读预计需要8min 

我在崩溃的边缘,痛苦不断淹没过来,然后我割下去,血流了出来,我又一次活了过来。


既然无论如何都是折磨,至少在伤害自己这件事情上,我可以自己做主宰。


在我们的印象里,不珍惜自己身体的人,肯定也不会珍惜自己的生命。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为了不被莫名其妙的情绪压垮,为了从张牙舞爪的现实中夺回一点掌控感,伤害自己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

掀开手臂露出一道道划痕,撩起裤腿露出大片发黑的掐印……

这些伤口,是他们自救留下的痕迹,也是典型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什么是“非自杀性自伤”

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MS-5)中提到一个概念非自杀性自伤 (Nonsuicidal Self-lnjuiy)。

对于非自杀意图的评估,可以通过Ta的主观陈述,也可以依据Ta长期重复的自伤行为不造成生命危险来判断。

非自杀性自伤的形式有很多,可能会包括划伤、烧伤、刺伤、撞墙、揪扯头发、吞食刺激性物品等。

最重要的是,Ta在进行自我伤害的行为时并没有自杀意图,而是期待从中获得一种伴随疼痛的心理感受,像是从糟糕的情绪状态中解脱、让自己得到掌控感、或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关心。

但通过自我伤害带来的感受很难持久,所以Ta可能会为了体验期待得到的心理感受反复自伤,甚至是形成依赖。



“疼痛=好的体验?怎么会有人这么想?”

有!在世界范围,有7%-46%的青少年,38%的大学生,4%-23%的成年人曾有反复且稳定的自伤行为。(Cipriano, et al., 2017) 

范围缩小至中国,Wan教授共招募了1万4千余初高中学生,平均年龄为15岁,其中近四分之一(24.9%)的青少年符合非自杀性自伤的描述。

数据表明,这种不带自杀意图的自我伤害,并不是一个罕见的行为,尤其在是情感丰富,但情绪调节能发展不够成熟的群体中。



藏在“非自杀性自伤”背后的3点原因

自伤的人可能会被贴上这样的标签:“不负责任”、“用伤口做威胁”、“做作”、“幼稚”、“怪胎”……

当询问自伤原因时,Ta可能会轻描淡写地说:“有点烦就划了”、“就是想试一下”。

那么,这些满不在乎与自伤行为之下,究竟藏着些什么?



 1.被负面情绪压垮的Ta 

过去或者当下的糟糕经历,在他们的心里持续发酵。他们总是被催促着成长,没有人牵起他们的手走过创伤,没有人叫他们停一停,学习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

悲伤、抑郁、内疚、羞耻、无助、绝望……负面的情绪如狂风暴雨般袭来,把他们包裹吞噬。他们即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要面对这些可怕的东西,也不知道如何去面对。

最后,他们给自己留下伤口,借助痛苦和内啡肽冲出情绪的重围,短暂地获得一丝喘息。

 2.感受不到真实的Ta 

他们像是绑在树杈上的气球,情绪与创伤的反复敲击,让绳结逐渐松动,逐渐让他们失去支点,失去与现实的连接——真实感。

被空虚包围的他们甚至难以确定自己的真实存在,开始觉得变得麻木,变得与世界脱节,任何相遇的人和事无法再触动到他们。

唯一能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思维、意识、甚至是存在逐渐消失于虚空。

他们用尽办法想要留在这里,保持与世界的联络。最后,发现自我伤害带来的疼痛可以把他们从虚空拉回了现实,赋予他们“活着的感觉”。

 3.被依恋之人抛弃的Ta 

他们的自伤,也可能起源于依恋,对依恋对象感到极度的失望与愤怒。

这些失望和愤怒,只能透过伤口呐喊出来,否则无法被看见被理解。他们用血和淤青去痛击他们依恋的人,借此来检验依恋对象或是拯救依恋关系。



在这些经历中,自我伤害成为了他们最后的避风港,尽管这个避风港随时都会坍塌,让他们掉进更黑暗的深渊。

长期的非自杀性自伤会增加患严重心理病症的风险,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暴食症、强迫症、药物成瘾等。(Cipriano, et al., 2017) 

反复的自伤是成瘾行为吗?

部分心理学家,已经把“非自杀性自伤”与“成瘾行为”划上了等号。因为大部分反复自伤的人都符合部分成瘾行为的诊断标准,例如:

  • 用该行为逃避问题或缓解负面情绪
  • 有对该行为的渴望
  • 为了实践这种行为而欺瞒家人朋友

以Blasco-Fontecilla为例,尝试用成瘾行为的模式来理解非自杀性自伤,甚至已经在探讨用治疗成瘾行为的医学方法,来治疗非自杀性自伤的可能性。


但也有另外一部分临床工作者,强调非自杀性自伤与成瘾行为的不同之处。

在Victor针对成瘾行为与反复自伤的研究中,参与者的非自杀性自伤更符合一种负面情绪调节模式。

也就是说,外界的事件引发了强烈的负面情绪,像是愤怒或羞耻。但是Ta并不懂得如何有效地调节情绪,对痛苦的耐受性也很低,因此Ta迫切地想要摆脱这份痛苦。

刻意的自我伤害给个人一个逃避情绪的空间,短暂地缓解了负面情绪。

但是负面的外界刺激依旧存在或会再次出现,Ta依旧无法处理和忍受负面情绪,从而像以往一样自我伤害,最终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负面情绪调节模式(Chapman, et al., 2006)


在这个模式中,对自我伤害的渴望主要出现在负面情绪的情景下,自伤是为了消除他们不想要的一个结果,但这个行为本身并不会带来什么积极的情绪。

但持续出现的负面情绪催促着个人反复自残,最终产生对自伤的依赖。这样像止痛药一样的依赖形成模式被称为“负强化”。

但对于成瘾行为来说,移除消极情绪与获得积极情绪两种动机是相辅相成的。

以酗酒为例,人们不仅会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去借酒消愁,情绪高涨的时候,同样想要去喝一杯助助兴,让自己变得更嗨,因为对他们来说饮酒本身就可以带来极佳的体验。

这种,本身就可以给自己快乐的,像甜点一样的依赖形成模式被称为“正强化”。

总的来说,Victor不认为非自杀性自伤是成瘾行为。因为在成瘾行为中,正强化与负强化同样重要,而在反复自残中,负强化是主要的形成模式。

事实上,直至今日,“非自杀性自伤是否是成瘾行为?”依旧在争论中。

但除了弄疼自己,还有很多其他调节情绪的办法。



情绪调节的4个步骤

接纳自己的情绪,是学会调情绪的重要一步。

察觉、感受、接纳自己的情绪,是我们形成独立的自我人格,完成自我实现路上的必经之路。

接纳情绪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自己多去看见它、理解它,也需要家人朋友包容我们成长中出现的情绪小插曲。


以下四个步骤,可以帮助帮我们面对或安抚那些激进的情绪:

 1.情绪容器 

想想自己面前有一个红色的花瓶,或者是其他能够让自己专注的形象/文字,它可以是情绪的化身,也可以装载我们情绪的容器。我们静静地看着情绪即可,维持40秒。

 2.探索情绪 

把情绪提取出来后,我们再给自己20秒来看看情绪背后藏着什么。可以列举一些自我描述的词汇:被漠视、被拒绝、毫无价值、无力、不敢社交.……

 3.自问自答 

当我们看到情绪背后的受伤时,问问自己:“我真的觉得自己本质上是不重要的或没有价值的吗?”答案一定是“不!”

我们的遭遇与不开心,都不是我们贬低自己的理由。

 4.向人求助 

一个人担起所有真的太累了。去找那些可以倾听、尊重、接纳我们情绪的人,诉说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他们并会不着急帮我们“解决”情绪,而是拉着我们坐下,一起陪着情绪去流淌。


图片来源:《心灵捕手》& Unsplash & Pexels
编译:H3
责编:Alwaysfifi

简单心理免费热线小程序上线啦!

有情绪困扰、压力焦虑、情感问题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Victor, S. E., Glenn, C. R., & Klonsky, E. D. (2012). Is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 “addiction”? A comparison of craving in substance use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Psychiatry research, 197(1-2), 73-77.

Cipriano, A., Cella, S., & Cotrufo, P. (2017).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 systematic review.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1946.

Blasco-Fontecilla, H., Fernández-Fernández, R., Colino, L., Fajardo, L., Perteguer-Barrio, R., & De Leon, J. (2016). The addictive model of self-harming (non-suicidal and suicidal) behavior.Frontiers in psychiatry, 7, 8.

Wan, Y., Chen, J., Sun, Y., and Tao, F. B. (2015). Impact of childhood abuse on the risk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mainland Chinese adolescents. PLoS ONE 10:e0131239.

刘海滢. (2019). 在自残与伤害的另一极,是对生命的渴望 |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简单心理Uni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信息
点个“在看
让更多人学会与”坏情绪“相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