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结婚后,我感觉像在养“儿子” | 婚姻中的「退行」

高予清 简单心理Uni 2023-02-03

本文字数3200+|阅读预计需要9min 


文|高予清(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婚姻是个退行场,而且是超大型的。为什么这么大?理由千万种:

还有哪个场能让你安全到毫无顾忌地打嗝放屁?
还有哪个场能让你自由自在裸露下体?
还有哪个场比婚姻占据你更多时间?
……

婚姻,这个可以让你脱下厚重外衣,摘下人格面具的场所,会让你多些真实,也会让你多些脆弱。

图/Unsplash


这个退行场最强劲的威力在于其中的亲密,两人同床共枕、朝夕相处、赤裸相对、彼此依赖……即使同床异梦,即使争吵不休,只要在这场里待着,就是在亲密关系里待着。

婚姻关系里的亲密还不是最亲密的,世间最亲密的关系,是母婴关系。

刚刚说理由千万种,其中重中之重的理由是:还有什么关系比婚姻关系更像母婴关系呢?

母婴关系是共生关系,是融合的关系,而婚姻里的亲密感最容易激活共生感,融合感……

遇到一个与早期经历相似的情境和感受,你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就很容易退行到那个经历之中。

婚姻这个退行场可以让你有事没事直接穿越回母婴关系里。

我忍不住怀疑,能在婚姻里始终平静幸福的人,要不就是有个美好的童年,要不就是英雄,要不就是百年一遇的杨绛钱钟书。

图/杨绛 钱钟书


婚姻里的“坏妈妈”

两个成年人进入婚姻退行场,渐渐变成两个宝宝,暗中较劲,都努力把对方变成“妈妈”,并继续努力把对方改造成一个“好妈妈”。

如果无论如何努力,对方依然是“坏妈妈”,就开始产生婴儿暴怒、婴儿失望、婴儿焦虑、婴儿回避、婴儿歇斯底里……

婚姻里常因为芝麻粒大的小事,会炸出个山崩地裂的情绪!所以,婚姻也是背锅侠。

婚姻里的情绪,很多时候,跟当下发生的事关系真没有那么大。

悲情之处就在于,这个天杰地灵的退行场里埋着无数储藏身体记忆的地雷,要不你一踩就爆,要不你干脆站成僵尸,一动不敢动。

在婴儿期,你哇哇大哭,嗷嗷大叫,妈妈没耐心安抚你,可能把你撂那让你自个儿哭到睡,可能吼你几句逼你安静,可能吓唬你再哭会被鬼抓走,甚至还可能给你一巴掌作为止哭妙方……

我们总说成年人苦,其实对于承受力极弱的婴儿来说,妈妈的忽视,妈妈的责备,才是世间最深的苦。

那是没有存在感的苦,那是恐惧会死掉的苦,那是可以被身体记一辈子的苦,这种苦的记忆,在遇到相似情境下——啪,爆了。于是,你情绪失控。

图/《三十而已》


退行场里没有“妈妈”,只有“婴儿”

对婴儿来说,妈妈如同镜子,会照见自己。而退行场里没有妈妈,只有婴儿,缺少镜子。这时,婴儿看不到自己婴儿的一面,只能看到对方婴儿的一面。

看到自己跟一个婴儿浸泡在一起,偶尔会觉得对方可爱有趣,但大多数情况下,会忍不住仰天哀叹:为什么我自己还是个宝宝,却还要哄一个宝宝?

这时,一定有女性朋友会说,我在婚姻里才不是宝宝,我明明进来做“妈”了。

这种感觉是对的,尤其是在我国,很多婚姻关系的确变成了母子关系,但这只是从意识层面上来看的,如果进入潜意识层面看,往往会发现:在婚姻里扮演妈妈的女人,内在分明也是个小婴儿。

这个小婴儿可能在伴侣的期待中做起了妈妈,可能通过做妈妈来守护自己的安全感,也可能在通过照顾另一个婴儿来照顾自己,但最终她会发现:自己婴儿的身心灵实在撑不起妈妈的角色,她只能通过控制的方式成为“妈妈”,她只能在疲惫中成为抱怨的“妈妈”。

终于有一天,她被各种疲惫,委屈,愤怒的感受淹没,为了不沉底,最后她不得不爆发倒出一湖水,以“妈妈”的身份,将整个家庭淹没。
 

图/《请回答1988》


所以,无论是让对方成为“妈妈”,还是自己成为“妈妈”,对于“婴儿”来说,能够获得一些补偿和满足,同时,也会面临更多婴儿无法承受的爱与恨。

别怕,退行场也是疗伤的最佳场所

常年待在一个情绪暴雷的场所,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得想办法排雷。这个世界如此美妙,毒药附近有解药,退行场里情结多多,但也是解结最佳场所。

所以,婚姻最容易勾起早年创伤记忆,也是疗伤的最佳场所。那么,如何在婚姻里减少二次伤害,并能疗愈暴露出来的早期创伤体验呢?

我想,可以在婚姻里尝试去辨识哪些情绪是当下带来的,哪些情绪是身体里的记忆,这样可以减少两个人的情结相互缠绕成一个大麻球。

举个例子:

宝宝A经常被妈妈责骂,作为正处于全能自恋的婴儿,且正处于与妈妈高度融合状态的婴儿,宝宝A很容易对妈妈形成原始性认同,比如,宝宝A将妈妈对自己的责骂内摄为他内部心理的故事。


原始性认同,也可以理解为用最原始的方式去“融合”对方,就是把对方的变成自己的,这能够充分满足全能自恋。这是婴儿最为擅长的认同方式。
由此,经常责骂宝宝A的妈妈以一个批判性客体的形象住进了他的身体里,这个客体变成他自己的声音。于是,他渐渐习惯自我批评,责怪自己。后来,他也总觉得别人会批评他,责怪他。这是因为,投射又发生了。




内摄是把外部信息归为内部心理过程,而投射是把内部心理过程放到了外部。所以,无论是内摄,还是投射,都有着很大的扭曲。

图/《三十而已》

宝宝A长大后,穿过美丽的城墙,进入婚姻这个退行场,依据他自幼习得的经验,他总觉得伴侣会责骂他。

他天天这么觉得,如果伴侣没有责骂他的习惯,他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不正常的!不熟悉的!

在这种担忧中,他总会无意识中搞些小动作,“勾引”伴侣真的责骂了他。一骂就对上了!这才与他内部心理故事是一致的,这让他有了掌控感。

这也让他重复经历痛苦,伴侣一骂他,他婴儿期体验到的疼痛又在肉里扎针,血淋淋的。

疼痛让他憎恨伴侣,如同当年憎恨妈妈一样,也如同憎恨他自己一样。他觉得命运不公,为什么我总是受害者?

心疼宝宝A,但又很无奈。因为总是挨骂是他亲自导演的,还反复演,不小心演成了他的强迫性重复。


是的,委屈需要哭出去

也许有一天,步入中年的宝宝A再也无法忍受遭受责骂的肉疼,他走进咨询室,开始心灵探索,一层层看见哪些是内摄来的,哪些是投射出去的,看见后大哭一番,把半辈子的委屈都哭出去。


哭够了,他在关系中,也就清晰,轻松了。


是的,委屈需要哭出去!

图/《三十而已》

客体关系理论就认为,一个人在1岁之前和母亲所建立的母婴关系,对他后来的人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从妈妈那里内摄来的体验,融进我们的血液里,只要肉身在,妈妈的记忆就会在。

当然,除了妈妈这个重要客体外,在早年经历中,我们的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兄弟姐妹、老师同学们带给我们的关系体验,也在内摄投射机制上,积极发挥着作用。

我们就是在这种纷繁复杂的各种内射投射中如梦似幻地活着。我们以为真实的,可能是我们幻想的!我们以为幻想的,可能是真实发生的!

这些委屈都渴望被看见,被表达,被嗷嗷大哭出来,毕竟,当初我们只是宝宝。

图/Unsplash


而且,岂止是当初,我们现在也是宝宝。

自宝宝期携带的情结不能被疏通的话,我们的心灵只能固着在宝宝的时间里

顶着个宝宝的小心灵在成年场里摸爬滚打,已十分不易,再进入婚姻这个随时爆出宝宝记忆的退行场,那更是艰难险阻。

所以,心灵探索,疗愈之旅,你值得拥有。

看清楚那些年的内摄与投射,才能看清楚自己心灵中的千千结,才能修通与自己的关系。修通了与自己的关系,再来修通亲密关系这个麻球就轻松多了。

这时,不用你排雷,退行场里的雷们自己就灭火了,你只需打包把它们移走就好。

 今日福利 

想知道你的亲密关系健康吗?后台回复【亲密】,限时免费
 测测你的单身指数 & 亲密关系建立指南 
点击名片,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

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但总有人能保持耐心|婚姻中的「忍耐艺术」

人际交往中“划清界限”这么难吗?|10个无法设立界限的心理原因

为了满足Ta的期待,我牺牲了自己的感受|《爱情神话》中的孤独

事情过去了,但噩梦还在继续… |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4种表现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师信息

点亮“在看
学会爱,不委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