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是一部贾玲献给已故母亲李焕英的电影,主要以贾玲和母亲的生活为原型。
贾玲对去世母亲的想念就像一记直勾拳,打在观众的心上,引起强烈的共鸣。
影片中主角贾晓玲以一个独特的角度,和妈妈穿越时空,一起生活,重新了解,在疗愈自身创伤的同时,也给观众传递了力量。
今天我们就从咨询师的角度,和你聊一聊这部电影。
图/《你好,李焕英》
在面对心理创伤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治愈方式,这些治愈方式有时候是自知的,有时候是不自知的。
不自知的部分并不等于不存在,只是很难觉察,只能被动的承受。
自知的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觉察但无法言语化,另一个层面是能觉察并能言语化。一旦言语化,内心治愈的核心需求及独特方式由暗变明。
贾玲通过编、导、演电影《你好,李焕英》完成了自身创伤治愈之旅的一半:明线。接下来,我会借助这部电影,以戏里戏外的方式,尝试把另一半的创伤治愈展示出来:暗线。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了解到我们自身实现心理创伤治愈的基础和方法。
原谅与接纳
戏里明线:你好,李焕英
电影里面有一个有趣的情节:贾晓玲明明是被成人教育学院录取,却弄了一个假的首都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后来被当场揭穿,随后,妈妈和她骑着自行车回家的时候,妈妈对此表达了谅解。
图/《你好,李焕英》
戏外暗线:你好,贾玲
现实生活中的贾玲,也同样发生了这一幕,只不过出错的是妈妈。
18岁的贾玲第一次考中央戏剧学院的戏剧表演专业落榜,她不甘心,一边留在北京当饭店服务员挣钱,一边备考。2001年,贾玲19岁。她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同时被戏剧表演和喜剧表演两个专业录取。
中戏给贾玲打电话的那天,贾玲错过了电话,母亲李焕英接的电话。学校问她,喜剧表演班和戏剧表演班选哪个?因为有口音,妈妈李焕英把“戏剧”说成了“喜剧”。
母亲一个无意识的口音,改变了贾玲的人生命运,让贾玲不得不从一个秀气美貌的女孩子归属到一个大气自信的男性的相声团体。
图/贾玲
之后贾玲有一段相当长时间是苦闷难过,甚至困难重重的。这些困难和人生逆境或许不是贾玲妈妈直接造成,却也与她“错口”间接相关。关键在于,当贾玲还未有机会充分消化并表达这部分情绪情感的时候,妈妈就过世了。
而贾玲是否能原谅和接纳妈妈呢?贾玲无法说出她内心复杂丰富的真实情感。唯一能做的是通过这部电影,巧妙使用置换角色:
或者说置换位置(贾晓玲与妈妈哪个出错)来表达对妈妈当年因为一时疏忽,把戏剧表达成喜剧,改变了贾玲整个人生职业的取向,甚至改变了她整个人生的这个部分,表达了内心的不甘,并借“李焕英”的口以及自行车上的一段话给予了妈妈当年疏忽的谅解与接纳。
电影以穿越为一个主要基础框架表达了女儿贾晓玲与母亲李焕英之间的母女之情。
电影中贾晓玲出生于1981年,她穿越回去的是她出生前的一年,也就是说在1980年并没有贾晓玲这个人,这在电影里有一个虚构的人物就是“省城二姑家表妹”,这样的人物设置是合理的。
而在剧中,她妈妈李焕英也跟随着贾晓玲回到了她的18岁,这个李焕英不但知道贾晓玲的存在,而且了解她的过去。
如果李焕英穿越回她的18岁,那原本18岁的李焕英去了哪里?请问原来的那个,不知道贾晓玲存在的,活在1980年的18岁的李焕英去了哪里?这意味着在1980年存在两个李焕英,一个是完全不知道的,活在自己的18岁的贾晓玲的妈妈李焕英;另一个是从她的中年穿越回1981年的李焕英。
电影是娱乐,我们不能要求它那么严谨,但是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得到无论是作为编剧、导演还是主角的贾玲,至少在电影里,是不允许那个最初的、18岁的李焕英存在。
一样的,在现实生活中,贾玲在高考的时候原本想去戏剧班,但妈妈的一句口音误打误撞让她选择了一个她完全陌生甚至是十分艰难的一条路,而这条路贾玲不得不去走。当贾玲不得不归属于相声这个鲜见女性的行业,不得不把自己归属为一个男性群体的时候,她的内心有什么愿望?但是她改变不了,而且一旦她这么表达,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对母亲的恨和愤怒被泄露了出来。所以电影巧妙地通过贾晓玲改变18岁前妈妈境遇的方式,似乎让贾玲感到她也拥有改变的能力——改变自己18岁的能力。而在现实层面,贾玲在妈妈过世后,一直不折不挠的努力,仿佛她成了自己的妈妈,让自己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改变那个18岁高考落榜的贾玲,那个因为妈妈的口音不得不读喜剧专业的贾玲,那个作为女相声演员的坎坷、住地下室、和男朋友分手、为了生活接演出费只有7块的演出的贾玲。贾玲在电影中设计女儿改变妈妈在18岁境遇的这个情节,无疑也意味着对她自己真实人生改写愿望的透露。这种人物置换的方式,我们常常会在梦里面看到,或许很多人会直接解读梦中内容,只有当我们能够看到这种置换的智慧,才能知道我们的内心是如何通过聪慧的伪装来实现内心的隐秘愿望。这就像我们做翻译,中译英或英译中,常常主谓宾的顺序是相反的;又或像我们去翻译一些密码,这些密码我们可能一眼看上去它只不过是些ABCD、某些文字或者某些数字,但在我们的内心,我们都知道,它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当然,如果我们把这个作为梦来理解,不妨尝试看深一个层面:当贾玲在电影里面只允许妈妈穿越到18岁,而作为妈妈原本的那个18岁的李焕英是没有位置的,相当于“被灭掉”。同时在电影里,贾晓玲也把自己灭掉了,也就说按贾晓玲的安排,如果她妈妈不跟她爸爸结婚而跟了沈腾所扮演的角色结婚的话,也就说这世界上从此再无贾晓玲。这里面的愤怒以爱的方式被深深压抑,潜藏得纹丝不漏。是的,我不要我的18岁,你也不能有。在电影里把自己也灭掉,这样才能够理直气壮的把对方也灭掉。因为他们是亲人,这种相互之间不可割舍而又相互纠结,相互爱护而又压抑不满的种种,只能通过这种不可明说的方式,不泄露出一点一滴。图/《你好,李焕英》
常常有人问,怎么才是原谅一个人?是的,当你能恨的时候,恨是原谅的别名。恨,意味着你已经给了这个人扰动你的机会,表示你与这个人产生了连接,连接一旦发生,代表你开放了一部分心理空间与心理资源,基于这个打破心理壁垒的理解,原谅在恨的一刻已经发生。真正的不原谅是没有情感连接的,不会有任何心理空间与心理资源的出让。贾晓玲母亲遭遇车祸,巨大的丧失感让贾晓玲不惜穿越回到母亲的18岁,试图改变母亲的命运。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妈妈造出一个梦,让自己有机会对妈妈说出那些没有机会说的话,帮助妈妈做那些她认为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比如改变妈妈的恋爱经历,甚至改变妈妈的人生命运。在贾玲刚入大学的第一个月,也就是在贾玲的19岁,她的母亲过世了。亲人离世对活着的人意味着巨大的丧失,这种丧失来自于我再也没有机会表达爱,没有机会弥补遗憾;还有,没有机会“回报”你。在心理界,很多人提及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抚养人对孩子的改变,但很少人会看到这些都会“回报”的。
很多孩子长大了以后得到一定的社会位置,掌握了社会资源;而父母老了,开始与社会脱节,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这个时候,曾经父母孩子的关系会倒挂,孩子成了“父母”,不断的希望改变父母,而父母成了“孩子”,不得不承受当年他们对待孩子的不耐心、应该、强求等等。希望父母会使用各种电子产品,享受数字化世界的红利,而忘了年事已高的父母逐渐衰退的精力与脑力
希望父母穿好吃好而忘了父母的年龄已经不适合消化吸收这些所谓的高蛋白的好食物
希望父母搬离他们适应良好的环境,去到大城市或住高楼大厦而忘了他们呆在熟悉的环境里会更安心孩子把他们认为的好一样样的“回报”给父母,就如同当年父母把他们的“好”强加给孩子一样。
因为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身不由己的被改变、被要求、被塑造......我们作为自己很难被真正的看到,包括我们自己内在的需要、我们成长的节奏、我们自身的天赋与特点、我们的害怕与恐惧.....没被看到过的人,同样,也很难看得见他人。在《你好,李焕英》电影的开头,让我们了解到在贾晓玲成长过程中,妈妈是如何影响她、如何改变她、如何要求她的;这些在贾晓玲成年以后都希望以回报的方式返还。同样的,现实中的贾玲也希望以自己内心想象中妈妈的需求去改变妈妈的命运。但妈妈已经不在了,贾玲没有了常人所拥有的“改变”母亲的机会,更没有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的妈妈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怎样的婚姻。于是,她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准备了这部电影,使用穿越的手法完成内心“改变”妈妈境遇的愿望。
使用非现实的方式,比如“穿越”这个手法来完成在现实世界不可能完成的愿望——改写妈妈曾经的人生。贾玲则通过“电影”这个高于生活的艺术手法去完成她不可能完成的愿望——不能拥有妈妈的晚年。但可以通过这部电影拥有妈妈的年轻时光,永远可以与妈妈一起;用这个方式哀悼妈妈的离世。这部电影让全国影迷都和贾玲一起见证了她是如何给予她妈妈李焕英想要的人生,又是如何完成内心对妈妈早逝这个巨大丧失带来遗憾与不甘的修复。
我们很多人常常只看到了家长对孩子的约束、改造、期待......但很少能看到,孩子成年后一厢情愿的希望父母按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的努力、束缚、不甘、期待......不自知的用曾经他被对待过的方式来对待回他身边的人。对于这一部分,很多人会选择忽视,用过度强调“我们爱父母,父母也爱我们”来回避内心的真实。“我们爱父母,父母也爱我们”是无需强调的,它就在那, 不离不弃。
选择正视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这个关系里可以坦诚,不必需要掩饰,无需觉得羞耻。让这些恨意,或不满,或愤怒,或委屈、或难过、或失望......可以在内心被消化,并能实现言语化,便不必以情绪的方式一直在我们的一生中延伸。这才是我们对彼此最深沉的爱。这才是丧失背后真实的获得与安宁。潜意识就像一个黑匣子,里面有着人类各种各样、千奇百怪、多姿多彩的幻想、好奇与生命力。当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们的潜意识,我们便能拥有一小部分对心理创伤治愈的言语化。通过这部电影,我们阐述了心理自愈巧妙过程的一小部分。可以说,我这篇文章所能提及的自愈之路是微不足道的,毕竟只是以一部电影作为一个案例。但它也是有代表性的,因为这里面有着大多数人的心理轨迹。
贾玲有她特殊的身份,她通过多年的努力,修复了内心大大小小的情结,获得了她广阔的社会资源与位置。在身兼导演、编剧、演员三职的情况下,几乎集合了所有的现实资源,包括财力、人力,还有心力,一并实现了她内心重大创伤的修复。关键是,可以通过电影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而我们作为普通人, 或许不能用这么高调的方式公之于世,但大海汇于涓涓细流,平时能让我们自愈的小方式有很多:比较容易获取的,比如写日记、唱歌、打球、画画、跑步、做梦、跟朋友的倾诉、一顿火锅、种花、养猫、旅行、发呆、看电影......这些都可以成我们自愈方式的一部分。比如我们可以借助心理咨询,在咨询师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陌生人”的陪伴与见证下,了解我们的内心暗黑,通晓我们的内心秘密,知道我们内心的欣喜与安定......允许各种真实的情感被流露、被陈述、被看到、被见证......或许,这个时候,我们会体会到“发声”的力量。当《你好,李焕英》上映的时候,许多人看到的是《我爱你,李焕英》;如同贾玲能让大家看到的是她“男人喜欢、女人不嫉妒”的性格,自信大气仿若天生的本色。然而,爱与恨是硬币的两面,这正如贾玲用她不再苗条的身材容纳了许多的内心压抑一样,容纳了不让大家看到的《我恨你,李焕英》。简单心理免费热线小程序上线啦!
有情绪困扰、压力焦虑、情感问题
让爱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