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欢人与人之间温暖、真诚的互动”,我从计算机科学转行学习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初长成

张小兰 简单心理Uni 2023-11-26
本文字数3100+|阅读预计需要8min

文 | 张小兰 「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21秋」在读学员

“是否转行?转向哪个行业?”

对我来说,转行是一个持续思考并尝试了很多年的事情,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习惯了先尝试、再感受,等到我自己觉得对了的时候,才会去做最终的决定。

所以心理咨询师这条路,我也是一边个人体验、一边受训、一边思考,直到我在中阶预咨询前后才真正确定下来,前后至少花了两年半的时间。

与心理咨询结缘


我与心理咨询的缘分,始于我作为来访者走进咨询室。与咨询师的关系,好像独立于我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关系之外,它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固定的时间,自由却又带着反思性的对话,我们无话不谈,包括我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咨询,我获得了一个体验性的人际关系“样板”,它真实、丰富又鲜活,我全情投入其中,又带着清醒的觉知去观察与思考它。

图/《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后来,在简单心理「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两年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老师同学,大部分时候我们讨论技术、概念、案例,但我最着迷的是人与人之间那些真诚、柔软的瞬间,它们超脱于看得见的语言与行为,作为背景,在人与人之间流动着。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因为大家都热爱心理学这个领域,所以才有这么多共同话题,后来我发现是心理学这个领域本身作为一道门槛,让许多相似的人聚在了一起,所以我更容易找到与我同频共振的人。

心理学对人类与世界的思考方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同,选择心理咨询师这条路,也是选了一种独特的思考与生活方式。

喜欢人与人之间温暖、真诚的互动,是我渴望在心理咨询这个行业深耕的最重要原因,但只有这个还不够。

我更着迷的是对于人类心灵的觉察与探索,是在人与人交往背后依然保持警醒的智慧,是即使什么都知道,依然选择脚踏实地地扎根于泥土之中,做一个真诚、鲜活、饱满、开放的人。

这是我个人不断成长的方向,也是这个职业对咨询师的要求。

图/《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心理学的魅力


两年前,报名简心两年计划之后,我们都需要接受一个面试,当时面试官问:“为什么想做咨询师?”

现在,我已经不太记得自己原话说了什么,只大概记得一句话:“看弗洛伊德、罗洛·梅、欧文·亚隆他们的书,我时常觉得自己的感受被无比精准地描述出来,那种感觉就像穿越数千年的时光,一道强烈的光在黑暗中瞬间击中了我。”

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当时的即兴表达,无比精准地描述了我学习心理学的感受。

在见咨询师之前,我看过很多心理学的科普读物,买过音频课,听过释梦、正念、冥想之类的课程,后来就有点不满足于此,开始找更专业的书籍看。

那时候,我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好奇,内心世界似乎有许多东西找不到解释,但我又无比渴望有个答案,这种持续多年的困惑与焦虑是吸引我不停看书的原因。

作为小镇做题家之一的我,始终有个坚定地信念:“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果书里面都没有,大概率这个问题就没有答案了。

没想到,这世界上确实有东西书是教不会的,得要活生生的人来教。若非如此,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根本不需要存在,前辈写出来的书山够我们看一辈子都看不完,还要咨询师干什么。

图/《0.5的男人》


如今回想这个过程,我觉得心理学这门学科吸引我的是:它关注的永远是具体的人,而不是空泛的概念、冰冷的数字或是遥不可及的星空。

每个人都有自己与生俱来敏锐的部分,在数学家眼里可能公式、数字充满了美感和生命力;在天文学家眼里,宇宙星系妙不可言。

而对我来说,人类的感觉、思想、情绪、人与人的互动才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所以我遵从了自己的感受,从计算机科学转行到了心理学。

真正开始用心理学与人工作


如今,我完成了热线、预咨询两阶实习,刚刚开始高阶实习,实际上现在才算是真正开始做心理咨询。

看起来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内心依然惶恐不安,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接到来访,也不知道自己能否留下来访,更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好一节咨询……一切都是未知的。

这种感觉和一年半之前接第一通热线一样,我当时甚至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声音在发抖,持续的自我暗示与调整呼吸才让自己一点点平静下来,开始发挥一个接线员的正常功能。

我知道,持续但逐渐减弱的紧张与焦虑是每次新尝试必经的过程,也只好努力习惯这份职业带给自己的全新生活方式与情感体验。

心理热线的实习经历,是我第一次真正用心理学的知识去助人,也是我第一次身临其境感受到人与人可以借由一通电话连接在一起,语言的魅力与能量超出我原本的认知。

图/《0.5的男人


同时,我也感受到当我倾听另一个人的人生故事时,对方的真实情感对我的巨大影响。

最开始我被卷入其中还不自知,只感觉眼前一片迷雾,根本找不到出去的路径。后来,我才发现自己逐渐能够在对方砸过来的大量信息中保持自己头脑的清醒,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至今想来,热线实习和团督给我最大的帮助是:分辨哪些是来访者的,哪些是自己的。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识别自己的反移情,然后使用它去理解我们的来访者。

想要做咨询师的人,助人情结都很重且非常敏感,迫切想助人意味着可能很容易头脑发热就干预,非常敏感意味着可能很容易被来访者的情感影响,失去自己的专业判断。咨询中需要谨慎识别自己的行为到底是为了帮助来访者,还是满足自己的助人欲望。

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自己的专业框架,同时对当下正在进行的咨询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作出最有利于来访者的干预。虽然这就是我前文所说的个人成长方向,但真正实践起来才知道有多难。

到了中阶预咨询实习,我感觉自己在专业上的思考更细致了,与此同时我的不足也更清晰了。

有时候过于注重专业上的思考,失了咨询师的共情与情感的流动;有时候共情很多,作为咨询师的思考与信息收集又做得不够。

此时我开始真正意识到专业训练的重要性,学习再多理论,没有真正临场实践也是没用的,头脑上知道与真正做到之间,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踏踏实实去做。

图/《宽松世代又如何

与社会时钟和平相处的35岁

最后,我还想谈一点自己的事。

35岁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龄,社会时钟对这个年纪的女性有很多催促,尤其是没有完成相应“任务”的情况下。以前我对自己这个年纪有很多的要求,很担心自己会被什么抛弃,好像一旦做不到就世界末日了。

现在真正走到这个位置,发现竟然找到了自己一直心心念念想做的事情,原来从零开始做一件事情不仅不可怕,反而充满了期待与欣喜。

此前一直视若猛虎的焦虑与紧张,如今是我熟悉的老朋友,我也找到了与它们相处的方式。社会时钟已经不会在我耳边巨响,当然我知道它一直在敲,但我有自己生活的步调,不会被它打乱。

我感受到了随着年龄与阅历增长的确定感,可以慢下来去经营自己想要的生活,以前很想快,现在反而觉得慢才能有感受,才能不忘初心——去爱具体的人,爱每一个真实的灵魂。

作者:Aurora责编:Alwaysfifi
点击名片,约ta咨询


「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Pro」项目「执业」为培养目标其目的是帮助热爱并致力于从事心理咨询师工作的从业者们更顺利地走上执业道路。
项目希望通过2年660+小时的浸泡式理论学习、3阶段渐进式实战化实习、团体督导以及阶段性强化集训,帮助学员成长为一名有理论知识,有咨询技术和有基本能力与来访者工作的心理咨询师

结合明尼苏达大学Skovholt教授团队对心理咨询师20多年的研究、APA心理咨询师胜任力模型以及平台大量咨询师的实际经验后,我们总结出要想成长为一名具有执业胜任力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三大要素:
● 持续浸泡在高效的知识理论学习环境中;● 持续的实习和督导时长的积累;● 有明确稳定的执业通路;
而这正是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Pro」所具备的三大优势。
现在报名23年冬季班有4人团报5000元优惠,还可叠加万元奖学金。



微信添加「顾问简老师」

领取优惠及更多项目课程安排表~

👇欢迎添加「简老师」二维码👇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课程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