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翻 拍,为 何 即 翻 车?

子琪 印客美学 2023-04-22


观众通过媒介加强已知观点
拒绝与固有图像相悖的画面
或是刻板印象或是人类通病
——沃兹基硕德

翻拍=翻车?护目指南催泪上映!
“多快好省”翻拍剧 你清醒一点!
翻拍热需来点冷思考

外卖正在派送中的小印此刻急需下饭剧,迅速开启2.0倍速搜寻!张一山......嗯...不错...女主...唐艺昕!哇!这二位在内娱圈实力与偶像兼备吖,果断点开新版《鹿鼎记》。

59秒广告时间取外卖+拆袋子+开可乐...看了15分钟,端着麻辣香锅和小印的心一并去微波加热。

表情浮夸,姿势诡异,新版翻拍剧这么油还能解腻吗?


如鲠在喉、如坐针毡、如芒在背,还是搜索早期经典翻拍剧,先把午饭完美解决叭!


早期翻拍为何吊打现在?

为什么翻拍总是不成功?翻拍剧和经典剧之间到底差了几条街?

张一山版《鹿鼎记》
陈小春版《鹿鼎记》
周星驰版《鹿鼎记》
 梁朝伟版《鹿鼎记》  

经典剧有市场、有IP、有粉丝、有话题、有可照抄原文的剧本。

利用这样的天生优势,不费力就有人看,有人看就有收视率。

因为太过精彩而超越前作成为了经典永流传,是不是翻拍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众多《神雕侠侣》作品中,以95版古天乐和李若彤主演的最为经典。


古天乐在饰演杨过的时候还没有晒黑,可以说是颜值巅峰,“一遇杨过误终生”,真不黑不吹!

而李若彤饰演的小龙女,其冰清玉洁,飘然若仙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不过这个版本并不是最早出现的《神雕侠侣》。就电视剧来说,在古天乐之前,1976,罗乐林、李通明就主演过《神雕侠侣》。


金庸老爷子最认可的“杨过”是1983年刘德华主演的《神雕侠侣》一角,这是华仔的成名作。


1984年孟飞和潘迎紫也主演了《神雕侠侣》。

潘迎紫饰演小龙女剧照

可以说95版的《神雕侠侣》也是由前作翻拍过来的,不过其欢迎度却超过了前面的几部,成为最经典的《神雕侠侣》。

而《倚天屠龙记》同样也是金庸老爷子笔下的作品,拍成的电视剧版本养活了几代影视人。

1978年,郑少秋和赵雅芝最先主演了《倚天屠龙记》。而后,陆续出了1984版刘凯德主演,1986版梁朝伟主演,1994版马景涛主演,2001版吴启华主演,2003版苏有朋主演,2009版邓超主演以及2019版曾舜晞主演。

2003版《倚天屠龙记》海报

2019版《倚天屠龙记》海报

不过要说最经典的还是2003版由苏有朋、贾静雯、高圆,等人主演的《倚天屠龙记》。


这个版本之所以更受欢迎,首先是演员颜值太高。其次是演技,每个角色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虽然是翻拍过来的,不过更受观众喜爱,同样成为经典之作。


事实证明,比技术进步更能决定电影成败的,其实是电影人的视野。

放眼影视史,仍然可见许多获得市场口碑双赢的翻拍作品,不说国外,单就中国影视市场,92版《新龙门客栈》、01版《情深深雨蒙蒙》、05版《宝莲灯》......

这些优秀的翻拍作品彰显了“翻拍”这一行为真正的意义,作为影视剧行业向经典原著或前作致敬的方式,翻拍也为经典提供了不断与当下进行对话的可能



翻拍咋就翻车了呢?

既然“翻拍”本身并不是“原罪”,谁才该为如今翻拍作品的低口碑和低流量埋单?

且不说现在的翻拍剧到底烂在哪里,单是6点几的豆瓣评分已经算是评分高的翻拍作品了,莫非刚过及格线也成了翻拍群体中的优等生

日本版《东京女子图鉴》豆瓣8.7;
中国版《北京女子图鉴》豆瓣6.3;
《上海女子图鉴》豆瓣6.8;

2018版《北京女子图鉴》海报

日本版《深夜食堂》豆瓣9.2;中国版《深夜食堂》豆瓣2.9。


原版,深夜0点到早上7点,新宿后巷的饭屋里。红香肠、猫饭、鸡蛋烧、茶泡饭、猪排盖饭、鸡蛋三明治、烤竹荚鱼干…

从吃食到社会人情,从店长到食客,深夜食堂给人的是除开家以外另外一个可靠的避风港的感觉。

2009日本版《深夜食堂》剧照

但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之后,深夜食堂却变成了深夜卖场。


酸菜方便面、茶籽油、租房APP、泡面三姐妹、阿炳黑老大…生硬的植入广告、浮夸的演技、东施效颦的居酒屋文化,请问为什么要在广告片里植入剧情?


原版馋到崩溃,国版尬到反胃,这也刷新了国人对翻拍剧的认知底线。用做快餐、炒冷饭、加热半成品的轻慢心态来对待翻拍,这饭菜能香么?

有人为这些“扑街”的翻拍作品辩白:说跨国IP不好使,海外剧入我华夏“水土不服”咯!

可是明明高分试卷怼在你脸上,为啥抄还能抄个不及格啊?手脚并用、对的抄错、错的更错!

抄好了,名利双收;抄废了,还能赚一波流量。于是拿到一部作品版权后,制作方不考虑本土化的问题,换一套演员、改一个地名,复刻一遍就草草交卷。

难道国产就没有好的翻拍剧了吗?

国产电影《十二公民》改编自1957年美国经典影片《十二怒汉》,上映后好评如潮。


它不仅是故事上的一次完美移植,中西法律的完美碰撞,也探讨了一系列中国彼时最热点的社会话题,在政法领域引发热议。


翻拍不是翻译,中国版更不是汉化版!用“烧钱保平安”来博取高收益,用“拿来主义”来敷衍观众,在市场和评分的机制下这样“无脑照搬”的模式是行不通的。

如若摒弃投机心态,翻拍作品也能够逃脱“扑街”的命运呢!



老剧本就能保证收益了?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影视剧市场翻拍经典剧一发不可收拾。

《天龙八部》、《粉红女郎》、《东京爱情故事》、《命中注定我爱你》、《鹿鼎记》等近20部国产老剧被导演把牌子都快翻秃噜皮了,但不是已经翻车,就是开在快翻车的路上。


为何2020年大家都开始翻拍了?原因很简单,东西已经在那里了,不论是海外的好剧本还是以往的好剧本,这群捞金客只用照搬就可以了。



相比于重新创作,照抄作业可真是太方便了。不少影视剧制片人把心思都花在了翻拍上,使得影视剧的制作过分看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艺术性。


妄想利用“旧瓶”的热度卖“浊酒”的投机客,根本无心锤炼剧集,因此再多的资金投入、再长的拍摄周期、再大牌的演员也只能拍成一部“闹剧”。



可是长期被填鸭式生产充斥的影视剧市场,早就对这种无良剧产生了排异现象

我们讨论演员的演技,讨论剧组的服化道,讨论电视剧中的剧情漏洞,我们拿起了舆论这个“鞭子”,试图用我们的选择促使着国产剧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都说“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好的作品必定得要好的剧本作为支撑,而现在这个“鞭子”终于抽到了最基础的编剧身上。

我们不是没有好的编剧,而是好的编剧都被这个“捞金”的快速资本生产循环裹挟或者淘汰。

好编剧的创作可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编剧是个拳击手,你得来真的,你得白纸黑字一场场戏交出来,你得流汗、流血也流泪。”
——《霸王别姬》、《活着》编剧芦苇

希望未来的影视界,不论是原创剧还是翻拍剧,能够花更多的资源在打磨剧本上,用心做作品,而不是鼠目寸光将视线投在鼓鼓囊囊的钱包上。



#今日话题# 

你以(    )心态看待翻拍剧——吐槽?欣赏?真爱?吃瓜?



看一场艺术的展览   访一些有趣的人
推一个美好的物品  办一场文艺活动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印客美学 id:ink20160101
 商务合作 微信号   shaohe010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