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聚焦科创空间,沈阳又有大动作!

沈小布 沈阳发布 2022-06-07



“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

这些沈阳新名词你听过吗?



今天,5月31日
《沈阳市科技创新空间布局规划》
新闻发布会召开
聚焦科创空间
沈阳又有大动作


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赵英魁

作新闻发布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为了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推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市开展了《沈阳市科技创新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新闻发布会安排,我将规划主要内容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规划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系统分析我市科创资源现状和公共服务支撑体系等有关情况的基础上形成了规划方案,其中规划理念、规划策略、空间结构、规划管控等四个方面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围绕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目标,秉持五个规划理念


发展战略方面实现由单一产品制造向产业集群发展转变;发展路径方面实现由要素驱动向数字驱动转变;发展动力方面实现由财富驱动向人才驱动转变;发展空间方面实现由功能分区向产城融合转变。牢固树立建设青年友好型街区和人才成长型城市的理念,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作为最根本任务,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策源地。


二是聚焦创新资源、创新功能、创新环境和创新空间等要素,实施四个规划策略


统筹全域,形成协同共生的空间格局。结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政策区和产业区,整合科研院所、高校、科技型企业等全市创新资源,突出重点区域,推动创新要素空间集聚。


完善功能,谋划开放共享的支撑平台。围绕创新需求打造研发服务平台,围绕生产需求打造生产服务平台,围绕人才需求打造生活服务平台,满足科技创新的多元化需求。


营造环境,构筑优质宜人的创新场景。优化开敞空间,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景观风貌,以优质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以新风景促进新经济发展。


错位发展,塑造特色鲜明的空间形态。针对不同类型的创新组团定制差异化规划指引,引导多样化空间形态。


三是构建主次分明的创新空间体系,规划“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的创新空间结构


“一城”:即浑南科技城,规划面积约91平方公里,是国家区域科创中心核心区,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新经济发展示范区”,统领全市科创空间,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主要任务是布局大科学装置、建设创新平台;引进智能制造、先进材料、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数字文创等领域科技创新项目;坚持产业社区化、城市生态化、生活人文化、功能国际化,营造吸引人、留住人、培育人的创新空间环境。


“一园”:即沈北科教融合园,规划面积约51平方公里,以创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为引领,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使命,以创新创业为主题,是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科创特区。


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大学城”和“职教城”两大资源优势,布局共享孵化平台、文化创意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围绕辽大、沈航、沈阳工程学院、中电科47所等高校、科研院所,打造以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基地。


“三区”:分别是沈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承载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沈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高”和“新”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建设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多组团”:按照“科研有基础、发展有需求”的原则,共划定37个科创组团。


科创组团作为产业功能区的科创中心,集聚某个或某几个科研领域的科技要素,以科技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目的,带动产业功能区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四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落实规划管控要求


规划以行政区为单位,针对每个科创组团,分别从用地规模、目标定位、发展路径、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研发平台、生产平台、生活平台、空间形态、绿化环境、开发强度等要素进行规划指引,推动项目落地实施,建设有内涵、有颜值的科创空间组团。


本轮规划以多层次空间体系、多样化空间形态承载科技创新发展,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五型经济发展,助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市科技局副局长李志勇

作新闻发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要“依靠科技创新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完善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加快“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 建设是市委、市政府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


刚才,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了《沈阳市科技创新空间布局规划》,从空间形态对全市的创新格局进行了科学部署。为推动规划落到实处,市科技局联合相关部门和各区、县(市)政府,编制了《沈阳市“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科创空间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提出了一系列科创空间建设的具体举措。


下面,我围绕《建设方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做强“一城一园”。沈阳浑南科技城和沈北科教融合园是全市科创空间建设的重要依托,是举全市之力推动建设的“头号工程”,目的是塑造沈阳创新发展的“南北两极”。


  • 浑南科技城以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载体”为目标,推动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数字文创五大产业集聚发展。布局建设高能射线多束源材料多维成像分析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辽宁材料实验室和辽宁智能制造实验室,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推进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研发平台、东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等重大项目落地,积极引进加大创新资源引进力度,将浑南科技城打造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策源地、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新经济发展引领区。


  • 沈北科教融合园坚持打造成果转化集中区、创新创业活力区、产业人才培育地、新兴产业策源地,全面构建校地合作科技创新生态,建设蒲河生态景观带、布局创新活力轴和产业生长轴,建设大学城和职教城,打造文创科创孵化、成果转化和创新拓展“三个片区”,加快推进数字小镇、沈飞航空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数字经济、航空航天、文化创意、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以人才支撑为核心,积极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和人才成长型城市的示范区,着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沈北“科创特区”。


二是推进晋位升级,强化“三区支撑”。高新区、经开区、辉山经开区是沈阳的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也是全市科创空间建设的主阵地和战略支撑,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级开发区的各项政策措施,推进惠企直达,依靠各类创新主体的发展壮大,提升三区的支撑引领能力,持续推动晋位升级。


  • 沈阳高新区坚持“又高又新”的发展定位,积极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进高新区核心区和皇姑区、大东区、和平区“一区三园”改革,加快建设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和中科先进技术等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规模,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 沈阳经开区坚持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为主导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以“科创中国”试点园区建设为契机,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打造沈阳·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不断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完善创新平台体系、强化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 沈阳辉山经开区坚持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以现代种业为主导产业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进“一区六基地四中心”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数字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


三是推进分类统筹,培育 “最大增量”。分布在全市的37个科创组团是全市科创空间的基本面,也是沈阳各地区转换发展动能、实现新突破的潜力所在。我们按照资源集聚程度和产业发展成熟度,个性化的制定发展路径和模式,着力搭建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众创空间、中试基地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组团内的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承接转化能力。


四是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政策保障”。我们将深入贯彻《沈阳市新时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若干政策措施》和 “兴沈英才计划”,从引进优质创新资源、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同时,各区、县(市)也分别制定了浑南科技城招商12条和人才15条、沈北新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政策、皇姑区皇钻十六条等一系列富有含金量的区级科技创新政策,形成了优势互补、差异化支持的市区两级政策体系,让更多创新主体享受政策红利。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市推进“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的总体部署,加快推动《建设方案》落实落地,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科技支撑。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通过建设“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能够形成更加优质的创新生态和更加广阔的创新舞台,让更多的创新主体和科技人才扎根沈阳、圆梦沈阳。



 发布会上还回答了 

 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沈北科教融合园已经纳入沈阳市“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重点规划,请介绍一下在科教融合园内如何打造青年成长的科创空间建设?

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务副主任,沈北新区委常委、副区长(负责区政府常务工作)刘大威:沈北新区是沈阳大学城、职教城所在地,14-35岁常住人口26万,占总人口比例41%,是沈阳最年轻的城区。拥有大中专院校28所,在校师生近20万人。打造对青年更友好、更利于青年快速成长的科创空间,是沈北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过程中,我们重点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科学规划引导。制定了《沈北科教融合园总体概念规划》,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初步确立“一带、两城、三区”的发展格局,即:打造蒲河水系生态带,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城和产教融合示范城,以及智能数字区、智造转化区、智创活力区,重点突出“青年友好型街区、人才成长型城市示范区”建设,创建国家青年发展型城区试点,吸引广大青年在沈北创新创业。


二是突出载体建设。立足沈北大学城青年集聚优势,紧紧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和科技创新发展,着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科创特区”。围绕生产,重点是发展活力迸发的新经济载体。比如改造新建15.6万平方米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产需精准对接;启动科教融合园核心区域5平方公里数字小镇建设,先期建设6万平方米的数字会客厅,打造东北数字经济先导示范区;建设约6平方公里沈飞航空产业园,率先启动97亩航空产业创新港,打造航空产业示范区和集聚区;以及打造169亩数字经济产业园、5万平方米文化创意产业园、50余个校企联盟单位组成的沈北新区科技创新中心等多个新兴产业载体。为青年打造优质的就业创业环境,实现“事业留青年”。围绕生活,已经在科教融合园核心区域启动长度约2公里、商业面积超17万平方米的七星里青年友好街区;总面积超5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今年9月即将完工;另有省政府机关幼儿园、朝阳一校、中金悦禾医院、温德姆五星级酒店等生活配套正在陆续建设。为青年提供舒心完善的生活配套,实现“环境留青年”。围绕生态,着力提升蒲河水系生态带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6个主题公园、100个街角公园建设,为青年提供全方位的优质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留青年”。


三是强化政策配套。近期,沈北新区将重磅推出《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增强版)》和《沈北汇•英才计划》等政策,陆续推出2亿元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青苗大学生专项奖学金。通过出台系列优化青年发展的普惠政策和改革举措,不断丰富青年人才就业扶持和服务支撑体系,真正让沈北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沈北更有为。



我们了解到浑南区在沈阳市“一城一园三区多组团”的科创空间规划布局中承担了重要使命,特别是沈阳浑南科技城备受社会各界瞩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目前科技城的规划建设情况。

浑南区委常委、副区长(负责区政府常务工作)牛群:在全市科创空间布局规划中,浑南区承担了“一城一区六组团”的建设任务,其中最关键的“一城”即沈阳浑南科技城。


战略定位上,加快建设沈阳浑南科技城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沈阳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举措。我们将按照“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新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功能定位,构建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数字文创五大主导产业,围绕源头性技术供给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服务,强化配套保障,集聚创新资源,全力以赴将科技城建设成为一座环境生态、交通便捷、服务高效、城市智能、人才友好的新一代科技城区。


规划设计上,我们面向全球组织了科技城总体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方案竞赛活动,从63家报名单位中筛选出8家国内外知名机构参与竞赛,经过5次中期交流、12轮精心打磨,形成了北至全运路、南至沈丹铁路和四环路、西至京哈高铁、东至祝科街,总面积91平方公里,呈“十字型”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方案。


规划结构为“一轴、一廊、双城”,
一轴即南连机场、北接浑河的浑南中轴;一廊即沿创新路东西向统筹科创要素和功能区的科创走廊;双城即西侧的都市创新城区和东侧的生态创新城区。


目前,西侧总体概念及城市设计方案已基本确定,7.2平方公里启动区的市政规划、交通专项规划和控详规划已通过市规委会审定,东侧相关规划设计正在进一步深化完善。


建设进展上基础设施方面,正在重点推进市政、生态、公共服务、科技服务和智慧城市等五大类基础设施工程,目前“一横三纵一环”道路和排水网络、综合管廊等14个建设项目已进场施工。产业发展方面,已有135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签约、57个实现落地,沈阳航空动力产业园、中国航发燃气轮机产业基地等15个重点项目已率先开工。科创平台方面,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智能制造实验室等辽宁实验室核心平台建设进展顺利,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研发平台、高能射线多束源材料多维成像分析测试装置等41个重大项目正在陆续完成布局。


以上是科技城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借此机会,我也代表浑南区委、区政府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科技城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热诚期盼各类市场主体、创新主体能够多到科技城走走看看,在这片热土上,与我们共创美好未来。谢谢大家!



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科创空间主要有哪些特色?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武卫平: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空间布局规划的整体部署,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高度重视,成立建设专班,系统性研究谋划推进,布局了科技机构、科研设施及科技型企业相对集中、专业性较强的9个科创组团,总面积27平方公里,总量位于全市前列。2021年年末,科创组团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1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3家、高新技术企业108家、雏鹰企业20家、瞪羚企业7家。主要体现了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坚持核心板块与创新组团统筹推进。统筹全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空间布局,强力推进核心板块与科创空间协同优化、交互支撑、协调对接,全区五大核心板块与九个科创组团相邻布局或部分重合布局,坚持以高水平核心板块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城市服务、城市生态、城市文化“四个品质”,推进青年友好型街区和人才成长型城市建设,加快人才集聚、实现人才支撑科创组团建设,努力打造城市发展、创新驱动、人才集聚相得益彰的生动场景。


二是坚持协同头部企业多链融合推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支撑,将空间创新组团覆盖宝马、特变、沈鼓、机床、北重、三生等头部企业,以头部配套产业园建设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强化科技价值发现和产业形成推广能力,强力推进头部企业引领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多链融合发展。


三是坚持高能级创新平台引领推进。持续发挥国家级平台的吸引力、创造力和辐射力,带动整个组团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组团重点覆盖并链接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3+1+8”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积极推进核主泵轴、大型盾构机开放型工程技术中心、三生制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新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新型研发机构、大学科技园、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新型载体建设,牢牢抓住搭建一流创新平台这个基础任务,努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四是坚持以五型经济为战略方向。创新组团打破与重构行业边界、推动经济业态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格局,创新组团覆盖了国际文化商务交流、生产性服务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等开放性、服务型、流量型经济空间,着力培育“五型经济”更多利益契合点和经济增长点,发挥创新组团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科创集聚区和新产业孵化区。


五是坚持中关村创新突破作用。中关村是中国创新的一面旗帜,2019年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与北京中关村合作共建“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多组团”,即沈阳∙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沈阳∙中关村科技创新基地、沈阳∙中关村科技园区、沈阳∙中关村创新组团,得益于中关村项目制度性创新的澎湃动力,2021年中关村项目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四部委评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项目”,2022年被评为辽宁省制度性创新成果三等奖。全区规划了2个中关村主题创新组团,并将中关村的创新服务延伸至其余7个创新组团,努力培植中关村科技企业森林,让中关村的创新生态系统成为创新组团建设的关键力量,持续打造成为京沈合作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左右滑动浏览海报

关注我们,读懂沈阳,爱上沈阳
关注“沈阳发布”微信公众号,在首页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即可查询以下内容:回复【59】或点此查看沈阳最新疫情防控管控区明细表回复56或点此查看关于“盛事通”电子码通行证赋色应用规则的通告(第56号)回复【55或点此查看沈阳常态化核酸检测措施回复【54】或点此查看关于货运司乘人员和收发货单位使用“盛事通”App报备货运信息的通告(第54号)回复【53或点此查看关于沈阳市出行防疫政策措施的通告(第53号)回复【核酸或点此查最新沈阳市具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质医疗机构名单回复【疫苗】或点此查看沈阳新冠疫苗接种单位名单回复入沈查看最新入沈、来(返)沈疫情防控要求
回复离沈查看最新离沈疫情防控要求回复【入境】查看沈阳最新入境疫情防控政策回复疾控电话查看沈阳各区县(市)疾控中心咨询电话回复【中风险】查看沈阳最新中风险地区回复美图看看沈阳春夏秋冬有多惊艳






























END



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摄影:孙壮美术设计:夏爽编辑:刘莹运维支持:沈阳网转载请注明:沈阳发布微信公众号

辽宁通报疫情最新情况!沈阳无新增!
这两个场馆,明天恢复开放!
浑河,开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