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点实施八大工程,沈阳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工作部署,深入实施“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统筹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发展,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成农业强市。
2023年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
一、实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程
一是扩面提标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1+1+3”(《沈阳市耕地质量保护条例》+《沈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规定》+《沈阳市高标准农田规划(2023-2032年)》、《沈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导则》、在线监管平台)管理机制,在辽中、新民、于洪、法库等地建设高标准农田50万亩,全省首建高标准农田典范区1.5万亩(于洪0.5万亩、沈北1万亩),新建项目亩均投入标准提高20%。同时,强化建后管护,推动项目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管理。二是提质升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浑北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秀水河新民段防洪治理及法库、康平中型水库水毁修复等一批工程项目,形成顺畅高效的灌排体系。开展农田水利设施清淤疏浚集中攻坚,打通田间排水沟堵点、断点,易涝片区和农田地块得到有效治理。三是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建强玉米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组建蔬菜、肉牛、生猪等种业创新团队,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10个。四是示范推广先进农技,创建辽中水稻、新民玉米、康平花生国家级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及法库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等,集成示范全程机械化应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技术,创建一批吨粮田。
2023年,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以上。
二、实施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工程
三、实施建设食品工业大市工程
一是加快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聚焦食品产业“8+2”领域,绘制产业链招商地图,建立链长抓龙头企业、链主抓产业配套、园长抓集群建设的全覆盖招商模式,开展中介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全年签约项目100个。二是加快推动龙头企业提质增效,完善头部企业产业链布局,谋划推进禾丰食品沈北肉鸡熟食加工、信昌米业新民十月稻田三期等项目。推进领军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沈粮集团辽中稻米产业园、越秀辉山法库康平万头牧场、香雪面粉原粮仓扩建、桃李面包产品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梯次培育龙头企业,精准扶持339家规上企业,力争发展10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加快推动一区一园建设,壮大沈北、辽中、法库、康平省级加工集聚区,推进新民加工集聚区晋升省级,运用地方专项债筹集资金,打造苏家屯食品科技园。梯次培育浑南富虹大豆、于洪绿色食品特色产业园。
2023年,食品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
四、实施促农增收工程
五、实施深化农村改革工程
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补齐县域经济发展短板,辽宁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请问,在“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专项行动中,我市是如何予以落实的?
答市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处处长田野: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关于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2年,我市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沈阳市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沈委办发【2022】35号),并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工作纳入“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的“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赛道,提出了全力推进工业强县、推动开发区晋位争先等六方面工作举措和42项重点任务。一是全力推进工业强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推进产业绿色循环发展,加强县域和城区产业配套协作。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提升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培育壮大中小微企业。到2025年,县域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主导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翻一番。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产业基础。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发展优质特色种植,发展现代特色养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布局预制菜新产业,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到202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突破29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
三是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商业体系,畅通县乡村流通体系,丰富农村消费市场。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打造特色文旅产业,积极拓展健康养老产业。到2025年,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商贸流通体系,力争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四是推动开发区晋位争先。夯实开发区发展基础。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联动开展对口合作,强化招商引资。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做优做强平台公司,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加快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生活服务配套水平。到2025年,辽中沈阳近海经济区、辽宁新民经济开发区综合排名进入省级开发区第一集团,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辽宁康平经济开发区进入省级开发区前40名。
五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加快中心镇建设,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提升县城功能品质。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到2025年,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
六是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创新财政保障机制,扎实推进金融助农惠农兴农。加强用地保障力度。完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创新土地盘活利用政策,强化用地要素服务保障。加强人才智力支撑。实施主导产业人才引育工程,实施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强化县域人才服务。到2025年,县域地区财政保障能力全面提高,“三保”基础更加稳固,每年支持乡村振兴、县域发展的资金不低于7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力争突破530亿元。
请针对建立食品工业大市,推动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介绍一下相关工作情况。
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轻纺处处长梁绍辉:近年来,全市食品产业链量质并举,速效同增,已经成为全市制造业第三大支柱产业。一是产业规模较大。2022年,规上产值916亿元,经济规模全省第一。二是龙头企业较多。拥有规上企业339户,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60家,其中,国家级14家、省级53家。三是产业链条较全。形成了粮油制品、乳品加工产业链、肉制品加工等产业链。四是科研能力较强。拥有省级以上领军人才11人、国家级创新平台7个、省级创新平台11个。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咬定发展目标。今年食品产业链力争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10%,成为我市制造业第三条千亿产业链。
二、延链补链强链。在推进粮油制品生产储备能力、补齐大型肉牛屠宰断点、拓展啤酒消费新领域、提升饲料生产能力、延拓速食速冻食品新业态、做优休闲食品等方面,以香雪面粉、桃李面包等企业为依托,推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三、加强招商选资。开展产业链招商,聚焦粮油制品等8大重点领域和预制菜等新领域的136户国内龙头企业,精准招商。开展园区招商,以沈北新区等8个食品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建立链长抓龙头、链主抓配套、园长抓集群的全覆盖招商模式,高频次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招商。开展专题招商,组织和参加国际贸易洽谈会、农博会等活动,开展专题招商。力争全年签约项目100个,较上年实现倍增。
四、强化服务企业。围绕稳住存量、拓展增量、盯住变量,跟踪解决企业诉求,服务企业发展。强化组织协调,实施清单管理,保障要素供给,层层压实责任。
五、推进项目建设。清单管理落实项目,滚动更新和推动52个总投资195亿元的重大工程项目、39个总投资92亿元的亿元以上建设项目、36个总投资215亿元的重点招商项目落实落地。突破关键技术和标准,启动解决食品产业链关键技术5项、“卡脖子”问题7项、开发技术标准4个、形成发明专利11个、开发新产品8个等关键技术突破目标加快实施。
总之,我市将紧紧围绕建设食品工业大市的目标,着力打造千亿产业,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扎实推动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振兴新突破上作出更大贡献!
左右滑动浏览海报
关注“沈阳发布”微信公众号,在首页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即可查询以下内容:
回复【核酸】或点此查看最新沈阳市具有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质医疗机构名单回复【疫苗】或点此查看沈阳新冠疫苗接种单位名单回复【疾控电话】查看沈阳各区县(市)疾控中心咨询电话回复【美图】看看沈阳春夏秋冬有多惊艳
END
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摄影:赵哲编辑:武丹美术设计:李威
运维支持:沈阳网
转载请注明:沈阳发布微信公众号
“降准”落地沈阳,释放资金27.3亿元!
上升上升上升!“洋葱式穿衣法”,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