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沈阳上半年科技型企业总数达19677家,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占东北三省比重24.5%……创新沈阳、区域协同、对外开放再跃新台阶!

沈小布 沈阳发布 2023-10-14

今年上半年
沈阳全市上下
加压奋进、顽强拼搏、狠抓落实
经济社会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在“12+1”赛道上
沈阳有哪些工作进展和成果?
大干三季度、奋战全年红
接下来有哪些工作目标和计划?



“2023年沈阳市开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

上半年工作情况”

系列新闻发布会

(第二场)

今日召开



2023年上半年
沈阳围绕
“着力强化科技教育人才支撑,
在引育壮大新动能上实现新突破”
“着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在引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着力完善通道平台,
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实现新突破”
三条赛道
采取了以下具体举措
并取得显著工作成果


市科技局二级巡视员郭玉福

介绍情况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省委、市委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市科技局作为全市“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第四赛道的牵头单位,加快推进建设创新沈阳、深化科教融汇、建设人才强市3项重点任务、26项主要措施、66项分解任务,着力强化科技教育人才支撑,力争在引育壮大新动能上实现新突破,各项任务扎实推进,5项任务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61项任务实现“双过半”。


上半年,新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9个,位居全省第一;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19677家、实现全年新增数量目标93%,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27.65亿元、同比增长72.92%,“两率”指标继续保持东北领先。现就重点任务半年工作情况发布如下:


一、建设创新沈阳实现新突破


一是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加快建设辽宁实验室,制定了支持辽宁实验室建设的专项人才政策和运行保障机制。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项目开工建设。落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奖励政策,对符合奖励条件的国家级平台给予资金奖励。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一中心、四平台”核心载体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饱和算力成功升级达到300P,成功获批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纳入全国人工智能算力战略体系。上半年,我市新增各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总数达到75个,其中,新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9个,位居全省第一;新获批芯源微、富创精密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个,新获批数量位居东北城市第一、全国第三。


二是“两率”指标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印发实施“两率”提升方案,加快提升科技型企业增长率,促进双创载体提升孵化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约710场次。开展专题培训活动50余场,累计培训企业5000余家次。落实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政策,给予上一年度456家新认定高企9100余万元的资金支持,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全市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19677家,实现全年新增数量目标的93%,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3850家,同比增长155%。十月稻田获评全省唯一一家独角兽企业。加快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全市备案技术转移机构57家,省级以上41家、占全省40.5%,通过常态化路演发布成果500余项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达到86家,以企业为主体的实质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1400余项。通过组织举办2023年中国创业者交流大会等活动,发布高校院所科技成果130余项。沈阳化工大学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累计赋权73项成果。全市登记技术合同459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27.65亿元,同比增长72.92%,“两率”指标继续保持东北第一。


三是实施“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制度取得新成效。通过实施“聚焦三个重点、围绕两个维度、实施五项举措”的“325”沈阳模式,形成重点产业链外国“卡脖子”问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81项问题清单和35项攻关清单。组织黎明、拓荆等5家企业绘制完成产业链图谱,凝炼形成17个项目指南(榜单),包括8项自主研发联合攻关项目指南、3项“揭榜挂帅”榜单以及6项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指南。推荐省“揭榜挂帅”项目62项。


二、推进科教融汇取得新进展


一是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17所驻沈高校“双一流”建设,市政府与东北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和科技项目实施,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获批教育部“强基计划”。各高校共举办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文化交流活动141场,参与重大科技攻关、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48项。


二是产教融合不断深化。在东北地区率先出台《沈阳市推进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工作指导意见》,落实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打破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性职业培训在操作层面的制度障碍。启动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组织3个国家级开发区完成各自工作方案。


三是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引导高校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及人工智能、新生态新能源等创新领域发展,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开展驻沈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情况调研,深入研究分析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情况和增设新学科(专业)情况。2023年,驻沈高校新增专业44个,计划招生1316人。


三、建设人才强市取得新成效


一是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取得新进展。开展“双招双引”活动,举办沈阳市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三年行动计划暨“博士沈阳行”活动,来沈参加活动的海内外博士1309人,洽谈对接2050人次,截至目前已经签约超过400人。深入实施“莘莘学子、逐梦沈阳”高校毕业生留沈来沈专项行动,全市留沈来沈毕业生就业创业96202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的60.13%。


二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速推进。深入实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指导沈阳医学院、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东软集团3家创新主体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下放人才自主认定权限,新授权86家单位人才自主认定权,其中,企业78家、非企业单位(含高校、院所等)8家,全市自主认定单位总数量达到304家。开展两批人才认定,共认定人才781人,全市高层次人才达到11970人。


三是人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强化人才住房保障能力,引导7家开发企业近3000套房源开展长租公寓运营,获批6亿元专项债资金、申请1.6亿元中央预算内资金,为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青年友好型街区建设成效显著,铁西区中德园青年友好型街区配套项目“沈阳国际泵道公园”正式开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机构认证为世界最大的泵道公园。对18个高层次人才服务项目流程进行梳理,累计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认定划分、惠才政策享受、子女入学入园等咨询、代办服务6930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着力强化科技教育人才支撑,在引育壮大新动能上实现新突破”重点任务,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总体目标,强化“三大主攻方向”,落实“七个攻坚突破”,创新指标再提升、重点任务再突破,大干三季度,奋战全年红,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提供有力支撑。


市发展改革委总工程师岳宇

介绍情况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区域协同专项推进组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扛牢政治使命,狠抓工作落实,召开第二次书记市长联席会议,签署共建海陆大通道等10项合作协议,实施规划共绘等7大工程,统筹推进100项任务。目前,15项任务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85项任务实现“双过半”。上半年,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6566亿元,占东北三省比重24.5%。


第一,在规划共绘方面。一是落实总体规划。印发实施《沈阳都市圈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二是编制分领域规划。实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和科技创新等21个重点领域专项规划。三是开展同城化专项行动。印发实施沈抚和沈本同城化行动计划,发布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报告。


第二,在交通共联方面。一是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加快沈白高铁、沈丹铁路外迁等6个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建设快联快通公路通勤圈。重点推进都市圈环线高速、新阜高速等11个公路项目。三是打造智慧都市圈。累计建成都市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8个,新建5G基站7875个,累计达到5.65万个。


第三,在产业共链方面。一是完善产业链条。围绕汽车、航空制造等12条都市圈重点产业链共组织开展国内外招商共20余次,签约项目61个。组织召开工业园区专场推介会等7次,累计500余户企业参加。绘制都市圈产业图谱,推动沈阳产业链“链长制”等向都市圈推广。二是共建产业园区。共同培育生物医药等5个集群,沈阳、本溪、辽阳联合签署沈阳临空经济区共建协议。辽宁中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中沈阳市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是副省级城市中唯一获得表彰的城市。三是推进产业项目。协同推动沈阳航空航天城等17个重大项目建设。辽阳、鞍钢等城市(企业)在沈阳设立飞地研发中心和贸易总部。


第四,在平台共享方面。一是共享生产性服务平台。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及展示企业2464家,都市圈城市占83%。都市圈各市签署技术服务合同295份,合同金额4.3亿元。共同举办6场都市圈人才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二是共享生活性服务平台。成立感染病等跨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养老联盟”,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健康辽宁影像云”签约医院62家,注册医生2726人。实施东北育才等优质学校携手共进计划。三是共享开放平台。协同创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449列,同比增长32.1%,开行规模保持东北第一、全国前列。


第五,在生态共保方面。一是建立大气环境共治机制。签署都市圈大气环境联防联控合作协议。二是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共同推动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等4个项目。三是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协同开展辽河生态封育,启动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第六,在文旅共建方面。一是打造都市圈旅游品牌。成立都市圈旅游产业联盟,吸引154家旅游企业加盟。联合策划特色旅游线路73条、网红打卡好去处450个,沈阳上榜携程网“五一”最强周边游全国前5名榜单。二是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组建沈阳都市圈博物馆联盟,举办“七星合耀”文物联展,启动“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遴选文艺精品交流演出。三是举办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共同举办都市圈市民运动会、徒步大会、龙舟大赛等赛事活动。


第七,在社会共治方面。一是推进都市圈协同立法。共同签署都市圈开展协同立法协议,确定协同立法调研项目。二是加快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快高频事项跨域通办,实现公积金、医保等通办事项127项。三是推动信用一体化建设。在都市圈率先制定沈阳市社会信用条例,推进沈阳信用标准体系向都市圈辐射。


下一步,我们将对标国内先进都市圈,创新体制机制,大干三季度,奋战全年红,确保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一是加快完善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谋划一批创新突破性事项,推进全领域对接、全要素配置、全方位协作,都市圈发展能级迈上新台阶。二是推动重大项目合作。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链,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完成1.2万个5G基站建设,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绿色都市圈、智慧都市圈。三是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加大科技条件平台、辽股交服务力度,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加快推进46所优质学校携手共进计划,打造肿瘤等优质跨区域医疗联合体,举办养老产业博览会。年内实现都市圈跨域通办事项150项,联合推出旅游线路100条。


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卓青

介绍情况


年初以来,在我市开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总体部署中,市商务局奋勇当先,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牵头推进“对外开放”专项行动,会同各区县(市)和相关市直部门,全力推动招商选资、通道拓展、平台构建、稳外资稳外贸等各项工作任务取得实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向大家介绍如下:


一、聚力顶层设计,高标准构建开放发展创新格局


一是建立系统化目标任务体系。制定着力完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计划,明确5个方面24项重点任务,确定任务、责任、问题和突破“四清单”。二是建立规范化调度推进制度。完善对外开放例会制度,建立了对外开放专项推进组周调度、日推进工作机制。三是建立精准化督导考核机制。实施分类考核、差异化考核,发布53个考核任务指标,逐月完善平台填报、打分、亮灯等工作。截至6月末,任务目标突破进度实现“双过半”。


二、发力招商选资,全链条推进落地转化提质增效


一是重点国家和地区招商活跃。组织开展市区两级招商活动734次,成功推进宝马动力电池等62个重点项目落地。实际利用外资11.3亿美元,总量全省第一;实际到位内资967.78亿元,完成“双过半”任务。二是搭建招商活动平台。成功举办首批项目集中签约、央地合作对接会等重大活动。重点推动41个央地合作项目,总投资2423.2亿元。三是京沈合作向纵深推进。举办京沈合作数字产业对接会、智能网联专场对接会等20余场交流活动,签约引进知巢鸟总部、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京沈对口合作新项目53个,8个新项目开工建设;引进长之琳航空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等沈大合作交流项目24个,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四是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建立外商投资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协调30个部门解决15家外资企业诉求;出台实施意见,加强在沈外籍人士管理与服务。五是持续推进项目签约落地。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88个,增长26.2%;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736个,增长14.5%,创历史同期最高,项目落地转化率达到57.1%,较一季度提高12.6个百分点。


三、奋力拓展通道,高水平谋划开放通道多维延展


一是加快推进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计划,明确了6个方面25项重点工作任务、48项具体工作。二是开拓空中通道。法兰克福宝马货运包机和慕尼黑宝马公务机航线成功首飞;先后恢复8条国际客运航线及5条国际货运航线,每周执行国际及地区航班近60班。三是延伸陆上通道。中欧班列铁路公共物流服务平台获批开展全国性建设试点,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首发运营,RCEP国家与欧洲国家转口贸易列车首发开通,中欧班列累计开行449列,增长32.1%,开行规模东北第一、全国第六。四是拓展海上通道。拓展了冷链海铁联运通道,海铁联运集装箱到发量达2.1万标箱,超额完成半年任务。五是完善网上通道。跨境电商综试区全国考评连续两年东北领跑,阿里巴巴在沈设立东北首个跨境电商B2C项目,跨境直播入选全国30个外贸新业态优秀实践案例。全市跨境电商实现交易额23.6亿元,增长19.2%。


四、竭力搭建平台,全方位推动开放载体示范突破


一是自贸区创新发展提速。编制临空经济区总体发展等规划,推进自贸区多式联运“一单制”等改革,新增制度性创新成果15项。二是推进综保区规划调整和业态创新。争取国家部委对综保区规划调整方案的支持;新签约项目17个。三是推动开发区晋位升级。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排名升至第16名,创历史最好成绩;我市3家经开区被授予十佳省级经开区、7家被评为示范省级经开区,数量全省最多。四是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编制实施方案和措施清单,建立“1+11+N”工作推进机制,梳理推进209个重点示范项目。五是国际园区统筹并进。推进中德、中日、中韩、中俄产业园开展各类经贸活动,“中俄卡班”进出口实现双向业务开通。


五、致力服务助企,高质量推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一是强化跟踪服务。实施外贸“双量增长”计划和外贸“破零”行动,开展政策宣讲和联动服务,新增有外贸实绩企业130家,新增外贸进出口额3.2亿元。二是争创外贸新平台。我市成为东北地区唯一入选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城市;大东区、自贸区沈阳片区获评首批省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三是发展服务贸易。推进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服务外包执行额2.9亿美元,增长50.2%。四是开拓国内外市场。创新“线上工厂直播+线下参展”模式,组织100余家企业参加广交会、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31个境内外展会活动,助力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78.4亿元,半年贸易额创历史最好水平。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会同各区县(市)和相关市直部门,咬定目标、持续拼搏,大干三季度,奋战全年红,确保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一是大力推动招商选资。汇聚要素资源、精准靶向链式招商,全力推进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和开工建设,确保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00个以上,落地项目1000个以上。二是加快开放平台载体创新发展。推动自贸区、综保区、开发区等重大平台制度创新和晋位升级,确保完成服务业扩大开放三年试点任务总量的60%以上,在制度型开放上形成新突破。三是拓展“空陆海网”通道,争创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强化与大连港、营口港海铁联运,提升跨境电商产业规模,加快推进建设东北海陆大通道。四是着力推动外资外贸项目引进,稳增量、扩存量、提质量,确保完成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0亿美元和外贸进出口增长6%的目标任务。




左右滑动浏览海报

关注我们,读懂沈阳,爱上沈阳
关注“沈阳发布”微信公众号,在首页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即可查询以下内容:
回复【惠帮企】进入“惠帮企@链上沈阳”企业服务工作平台,实现干企直通、诉求提报、政策查询、产品展示、产销对接回复【补贴】查看在沈就业、创业、安家有哪些补贴、待遇回复【档案】进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在库查询回复【医保】查询医保账户缴费、消费明细回复【医保预约】预约办理医保业务回复【异地就医】或点此查看沈阳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最新便民举措回复【疾控电话】查看沈阳各区县(市)疾控中心咨询电话






























END



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摄影:石峰源

编辑:刘莹

美术设计:夏爽

运维支持:沈阳网

转载请注明:沈阳发布微信公众号


各种奖励、资助!沈阳9个“兴沈英才计划”配套细则发布!

重磅!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八部门联合发布28条举措

沈阳新一轮降雨要来了!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