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种地!西藏这位90后新型职业农民火了

西藏日报 2021-06-29


点击视频,一起来看↓


春到高原处,人在画中游。5月,沐浴在春日和风中,行进在享有“西藏粮仓”美誉的日喀则广阔土地上,处处能感受到现代农业浪潮澎湃、牧区改革风起云涌、农牧区面貌焕然一新、农牧民生活富足美好,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火热氛围中,乡村振兴的大潮已然激荡而来。


走进萨迦县扯休乡惠民农业机械集体企业,眼前一派忙碌的景象。种子加工车间里,青稞除杂筛选机、种子包衣机正在轰鸣;菜籽油生产车间里,一桶桶清亮的曲姆拉日牌菜籽油从生产装配线上不断输出;田野上,大型拖拉机深耕深松后的沃土萌发勃勃生机……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从“低水准”迈向“高质量”,从“小产品”到“大品牌”,农牧产业升级跃迁的背后,是一批“新型职业农牧民”创新创业的奋斗故事。


“新农人”创业:党的政策好,务农有奔头


萨迦县扯休乡惠民农业机械集体企业院内一角。


“企业共有员工20人,包括2名大学生。”集体企业创始人、法人代表吴金次仁告诉记者,“农牧业不再是养家糊口的生计,而是我们‘新型职业农牧民’衷爱的一份事业。大家也不再像父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向科学技术要效益、向经营管理要活力、向品牌市场要红利。”


多年的创业经历,让这位“90后”小伙子显得成熟睿智。在他看来,农牧区是一片蕴藏无限机遇的海洋,而他的梦想就是带领更多“新型职业农牧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勤劳致富,勇立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的潮头,打开乡村产业发展新空间,让农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牧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牧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开始我感觉自己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城里卖衣服、卖土豆、卖水泥,觉得什么赚钱就干什么。”谈到早期的创业经历,吴金次仁并没有觉得一无所获,“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出去闯一闯,至少打开了眼界,能看到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找到努力的方向。”


机遇往往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转机发生在2011年,吴金次仁在拉萨参加了政府部门组织的拖拉机、挖掘机、收割机等机械操作和维修技术免费培训。一技在身,吴金次仁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目睹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吴金次仁萌生了开办现代农牧业企业的想法。


令吴金次仁颇感意外的是,在家人看来有些“异想天开”的设想,却得到了扯休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帮助吴金次仁去拉萨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同时协调解决创业贷款15万元。2015年,吴金次仁牵头成立了扯休乡惠民农业机械集体企业,第一年营业额就达150多万元。


吴金次仁介绍企业运营情况。


2017年,在萨迦县委、县政府的惠企政策扶持下,吴金次仁申请到300万元贷款,开展机械化耕、种、收等一条龙服务,企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如今已拥有大型收割机9台、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大型拖拉机18台和其他各种机械设备。2018年,在日喀则市扶贫部门的组织下,吴金次仁等人赴黑龙江大型农场考察学习现代化农业运作模式。2019年,企业申请产业扶贫资金1276万元,自筹资金524万元,在扯休乡乃村建设萨迦县菜籽油基地,目前已投产试运营。


回看自己的创业之路,吴金次仁说得最多的是“感谢”,感谢党的好政策给予了自己信心和动能,感谢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技术培训和支持,感谢故乡赋予企业的成长空间。


“田保姆”扶贫:你外出务工,我替你种田


“扶贫模范,为民办事!”2019年4月,扯休乡吉雄村村委会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吴金次仁手中。这座村庄曾被冠以“乞丐村”的帽子,如今开启了迈向全面小康的新征程,在村民们的致谢名单中,吴金次仁是重要的一位。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吉雄村81户人家全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土生土长于扯休乡的吴金次仁对于村民的艰难处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春耕备耕。


农业产业如何更好地造福于民?“你外出务工,我替你种田。”2017年,吴金次仁和吉雄村村民签订了一纸协议,当上了“田保姆”,免费托管该村800余亩农田,让村民外出务工无后顾之忧。


协议中的一项条款引人注目:若当年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低于2万元,将收取田地托管全部费用。吴金次仁笑着解释:“帮扶不是为了养懒汉,脱贫才是最终目的,这个条款就是为了给村民一点压力和动力,从而转变思想观念,让大家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同时,靠勤劳双手实现稳定脱贫。”


“甘当‘田保姆’,联农带农、惠农富农,才不辜负了党的好政策。”“惠农”二字不仅被写到企业的名称中,更是共产党员吴金次仁心中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甲岗水渠是扯休乡重要的水利设施,全长38.2公里,其畅通与否关系到全乡12个行政村上万亩农田灌溉。从2012年开始,吴金次仁便一人驾驶挖掘机承担清理水渠的全部工作。2015年以来,随着企业创办并走上正轨,吴金次仁将每年清淤产生的工时费、油料费等共计15万元全部免除,极大减轻了扯休乡政府以及各村群众的经济压力。


村民遇到困难,吴金次仁知道后都会积极帮忙;支援灾区等公益活动中,他总是慷慨解囊;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义务劳动现场,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交流学习。


近年来,企业还积极帮助萨迦县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弄潮儿”奋进:紧盯大市场,致富路更宽


吴金次仁介绍集体企业新产品——曲姆拉日菜籽油。


为菜籽油注册“曲姆拉日”商标,参与设计精美的包装,筹建网上质量可追溯系统,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最近,负责企业菜籽油基地生产加工销售工作的大学生边巴旺堆忙得不亦乐乎。


与父辈们农业生产“老把式”不同,边巴旺堆认为,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中,一定要坚持走一条以全产链经营为方向的现代化农业之路,利用资金、信息和技术等优势,瞄准市场需求,调结构、创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土地“长”出更多票子。


2019年集体企业分红仪式。


昔日,农民子弟千方百计“跃农门”。如今,在吴金次仁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像边巴旺堆这样有知识、有追求的大学生回归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以新技术、新服务、新渠道加快传统农牧业运作模式向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转变,有效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换一种粮食种法,让农民换一种活法。”这种理念已经成为了集体企业“弄潮儿”们的共识。吴金次仁认为,现代化农牧企业不仅要脚踏泥土、埋头苦干,还要仰望星空、紧盯市场。


看着乡里2万多亩荒滩,吴金次仁动起了脑筋。“近些年来,日喀则市乃至周边地市都在大力发展牛羊产业,饲草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什么不把闲置的土地用来人工种草呢?”路子走对了,2019年开展的人工种草项目当年就见到效益,通过向日喀则市、那曲市、阿里地区销售草料,纯收入50余万元。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吴金次仁说,现在新型主体把大家组织起来,专门干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渠道,种草变得更轻松、更高效。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最近,企业员工们又集思广益,在第三产业上做起了文章。“我们打算依托菜籽油基地,打造3000亩的油菜花海,实现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农旅餐饮等产业融合发展。”吴金次仁憧憬地说。


还有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西藏将选派341名教师参与这项计划!


年收入过千万!谢通门这个温泉村你去过吗?


20000+岗位!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附岗位计划)


记者:汪纯 李有军 拉巴卓玛 王莉


主编:赵江丰

编审:倪曼

编辑:索朗央宗 娄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