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以为的新藏线三十里营房,它其实是……

西藏日报 2021-10-10


戳视频看赛图拉哨卡遗址

↓↓↓



新藏线上,三十里营房很有名!


它是新藏线上大多数旅客首选的中途休整地。将近1100公里新藏线,虽谈不上距离有多远,但沿途7座达坂(蒙古语,山口之意)横亘在那儿,在三十里营房休整一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图为“追寻先遣连足迹”采访途中。记者 米玛 摄


6月20日,我们“追寻先遣连足迹”采访报道组从新疆叶城新藏线“零公里”处出发,翻越库地、麻扎、黑卡子3座达坂。这几座达坂,海拔不到5000米,但险峻程度,与“丙察察”线上察瓦龙至察隅县城之间3座大山一样。实际上,新藏线上,叶城至三十里营房之间的3座达坂颇像川藏线上的那些大山深谷。而三十里营房到狮泉河镇之间4座达坂,与青藏线上唐古拉山脉相似,海拔很高,但垂直高度不大,感觉不到险峻难行。


下午5点多钟,我们到达了三十里营房。366公里的路程,走了整整7个小时。


图为赛图拉镇人民政府。 记者 张宇 摄


说起三十里营房,大多数人以为是部队驻地。其实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赛图拉镇政府的驻地,也是219国道(新藏线)上的标志性地方。它的著名,除了作为往来旅客投宿优选地之外,还有多个原因:它是赛图拉哨所遗址所在地,还是桑株古道的重要一环。


图为赛图拉哨卡遗址。记者 张宇 摄


赛图拉镇武装部部长刘翔是位来自陕‍西的精壮小伙,说起三十里营房称谓的由来,他决定带我们去看一个地方:赛图拉哨所遗址。


从镇里往叶城方向走十多公里,两条河交汇处的山坡台地上,有一处夯土围起来的建筑遗址,规模不小,完整程度出乎意料!


图为赛图拉营房内景。记者 张宇 摄


遗址是个四合院式建筑,差不多有足球场一样大小。院墙几乎完整保存,院内营房已经坍塌,地上残留着许多马头桩,当年的布局,一目了然。令人惊叹的是,整个营房所在地,地势平坦、开阔,却在平地东南角,有个不大却坚挺的小山包,耸立在那里。山顶上刚好有一处哨楼,虽有一部分坍塌,但依旧可以看出当年的模样。六角柱形的哨楼,把周遭地形路线,尽收眼底。赛图拉哨所设在这里,完美至极,真正做到了无防卫死角。


“这个哨所与左宗棠有关,与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为了加强和巩固边防,布置的军事防线有关。”刘翔说。


图为赛图拉镇人武部部长刘翔向西藏日报记者米玛介绍赛图拉哨卡遗址。记者 张宇 摄


“从这里到镇政府所在地刚好有15公里,也就是30里。1950年之后,在那里建立了新的驻地,名字就叫三十里营房。随着新藏线日渐知名,三十里营房之名,就流传了下来。”刘翔向我们解释道。


而今,站在赛图拉哨卡遗址前,苍山依旧,物是人非。尽管已是残垣断壁,但雄厚苍凉的遗址中,明显可以感受到当年戍边军人不辱使命、坚守阵地的雄壮气概!这与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师先遣连”铁骑远征阿里,是一样的悲壮,一样的伟大。也是一种传承,是一脉相承的。


风雨兴衰多年后,被誉为“喀喇昆仑第一镇”的赛图拉,已经成为一座日渐繁华的小镇。“赛图拉镇2010年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2010年10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正式成立。我们镇是新疆通往西藏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是重要的咽喉要塞。”刘翔介绍说。


图为今日赛图拉镇街景。记者 张宇 摄


赛图拉镇沿着公路排列开去。手机显示,这里海拔高度为3785米。


“全镇牧民400余人,大多为柯尔克孜族。”镇宣传干事、维吾尔族姑娘麦尔耶姆说。


大学毕业4年后,麦尔耶姆今年3月才来到赛图拉镇工作。


“这里海拔有点高,刚开始总流鼻血,有点难受,现在适应啦!”麦尔耶姆说。


赛图拉镇有79户牧民安居房,一样的红顶房屋,整整齐齐,占据着公路两边最好的地段。


图为西藏日报记者米玛采访柯尔克孜族姑娘麦迪娜。 记者 张宇 摄


麦尔耶姆带我们来到了一户牧民家中,这是镇里两家开办家庭客栈的牧户之一。主人不在家,我们见到了他们的女儿、全镇唯一一所幼儿园的老师,柯尔克孜族姑娘麦迪娜。


今年22岁的麦迪娜开朗活泼,热情好客,2018年从合肥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毕业。2019年赛图拉镇幼儿园建成,作为定点培养的幼教老师,麦迪娜2019年回到家乡任教。


“只有我和两个保育员,一切从零开始,工作很多、困难不少。”


“主要是学生流失有点多,部分学生到条件更好的康克尔乡去了。”麦迪娜的语气有些无奈。


图为赛图拉镇军民幼儿园。记者 张宇 摄


她特意带我们参观了幼儿园。园区就在镇政府大院内,规模不小、设施齐全。教室里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教具,楼道和墙面也布置得活泼可爱。麦迪娜努力工作的成果,一目了然。


讲一口流利普通话的麦迪娜,是新一代赛图拉人的代表。


在赛图拉哨所遗址下方,沿着喀喇喀河,有一条著名的古道——桑株古道。这里曾是新疆进藏的古道之一,也曾在抗日战争期间,作为物资通道,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被誉为“英雄之路”。古道逐渐消失淹没许久之后,它的重要驿站之一的赛图拉镇,如今在新时代里焕发了新生。


“全镇共有商户50多家,其中餐饮住宿一体化经营的35家。”刘翔介绍道。


图为赛图拉镇顺达宾馆。记者 张宇 摄


今年42岁的王磊,是甘肃酒泉人。2013年6月,他与朋友自驾途经赛图拉镇,觉得这里地段好,遂萌生了在此创业的想法。


2014年,王磊和两个朋友开了第一家宾馆。“只有16间客房,没有暖气。当时条件很艰苦,经常停电,不得不自己发电,有时候发电机坏了还得连夜赶修。”王磊说。


看好赛图拉发展前景的王磊,2018年又开了一家新店。“54间客房、130多张床位几乎天天爆满,年收入100万元左右。我们还带动了6名当地柯尔克孜族青年就业。”王磊的话里自信满满。


第二天一早,赛图拉周边山上,银装素裹。


雪后空气清新凛冽,高原的风呼啦啦吹来,却并不觉得有多寒冷,反而浑身充满了力量,就像这座日渐兴盛的小镇,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正在阔步前行。



还有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拉萨市社保缴费基数最新调整!


西藏就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广泛征求意见


转发周知!318国道塌方处已抢通


最高年薪55万,西藏一大波招聘信息来了!


记者:米玛 李有军 晓勇 张宇

视频:洛桑旦增


主编:倪曼

编辑:边珍 高月明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