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错那:来来来,喝完这一杯,还有三杯!
“错那也有茶?”
“有!”
沿拿日雍措岸边前行
穿过雪山丛中的错那县城
我们去寻茶
错那的茶
越过海拔4500米的波拉山口
远山绿意渐浓、云雾轻盈
下山的路带蜿蜒飘逸
杜鹃花在风中摇动一山春色
1小时内走完1700多米的海拔落差
犹如一场慢速穿越
从雪山之巅来到勒布沟底
麻玛门巴民族乡出现在眼前
听说茶园主要在勒门巴民族乡
我们便继续往沟的深处走去
好巧不巧
在勒乡森木扎门隅农家商店里
几位顾客正在买茶
等到他们大包小包的拎走后
我们才和老板多布杰说上话
得知绿茶、红茶已经没有了
大叶茶也只剩三五包后
我们这才意识到错那茶的“俏”
来都来了,便要了一杯大叶茶来尝
茶如其名:叶大,形质朴拙
茶汤有雨后树林的清香
沁心的朴素和舒适
喝着茶聊茶
原来,小鸟衔来神奇树叶
治好病重国王的故事也在这里流传
而《门岭之战》中记载的“三种茶”之一
就有门隅茶,名为“玉罗岗吉”
多布杰的店里也出售一种本地野茶
他描述这种野茶树高七八米
长在当地的深山里
由来已久的民族交融中
传承下的饮茶文化
适配上温暖潮湿的气候
茂密的植被
和娘姆江的滋养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
错那县就引进种植了四川雅安茶
多年来
在勒布沟清纯的阳光雨露里
驯化而成了备受青睐的错那茶
当地的宣品中说该茶好处多多:
纯天然、无污染
有机成分高,富含氨基酸等
在勒乡党委副书记汪海涛的心里
错那茶的最好在于:
增加群众收入
是带动边境群众致富的好茶
2013年
勒乡成立了茶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勒村、贤村的每家每户都有茶田
以茶田入股承租方式租给合作社
汪海涛介绍说
每亩茶田每年可收租金5000元
18岁以上村民作为社员
每年可分3500元
此外,在茶田务工
每人每天有200元工资
这样算下来
单种茶一项勒乡农牧民
年人均增收1.1万元
去年,错那茶进京
在一项茶叶产品评选活动中
勒乡合作社生产的
“雪域毛峰”和“雪域勒红”
分获特别金奖和金奖
北京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
两款茶叶指标卓越
收获的背后
是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的
倾力帮扶
引进黄山优良茶种
专家指导团队
专项投资、市场营销······
各个环节精准施策
助力勒布沟茶产业
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获奖的两款茶
34岁的边巴次仁都参与了制作
茶叶从采摘到加工:
采、揉、晾、晒、
炒、蒸、发酵、干燥······
每一个步骤
边巴次仁都如同回家的路一般熟悉
而关于错那茶的“纯天然”
边巴次仁又补充了两个细节:
一是给茶树施用羊粪、牛粪和
枯落的杂树杂草发酵的肥料
二是晾晒茶叶用的是
当地竹子编织而成的宽大席子
勒乡茶田总面积共有693亩
目前可采摘的只有210亩
因而说起未来的打算
边巴次仁和副书记汪海涛一样
都希望扩大种植面积
打造“勒仓莲”茶叶品牌
创建集茶旅观光为一体的生态茶园
还有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典型案例丨西藏空港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生活污水长期直排
记者:张韬 达娃次仁 德吉卓嘎 扎西白玛 刘枫
图片视频拍摄:扎西白玛 刘枫
主编:索朗群培
编辑:丹增朗赛 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