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山南琼结:巴桑罗布把一段视频存到“文化银行”之后……
11月17日上午,西藏山南琼结县下水乡下水村,江瑟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车间里,紧锣密鼓加工着荞麦粉。
巴桑罗布拿着手机走进来,一边录视频,一边用汉语解说:“大家看一看,我们这里多热闹。今年的荞麦又丰收啦,大家正在忙着加工荞麦粉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包括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这荞麦就是我们村的富民产业。只要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的荞麦产业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录完视频,巴桑罗布又回看了一遍。他很满意,随即就把视频上传到了“文化银行”中的“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来讲”栏目里。不一会儿,全村人都在手机上看到了他的作品,听到了他的声音。
巴桑罗布正在荞麦加工车间内录制小视频。
积分兑换涨人气
琼结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边巴告诉记者,该县今年被列入全区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试点县,“文化银行”就是推动试点工作的重要载体,主要目的是通过积分制帮助群众学习党的政策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该平台及时上线了“学习二十大,勇闯二十关”闯关答题、农牧民宣讲员短视频大赛以及“二十大金句我来说”等积分学习活动,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欢迎。
下水村党总支书记西洛旺堆说:“‘文化银行’可是个好东西,在里面能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还能通过发布视频、上传图片、读文章、答题攒积分,在村委会或县城的定点超市兑换生活用品,10个积分就相当于1块钱。而且里面的很多内容都是群众自己拍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很接地气,现在人人都在用。”
下水村驻村干部通过手机投屏功能向记者展示群众在“文化银行”中参与学习活动的投稿小视频。
为了便于群众能够及时便捷地使用积分兑换,发挥好“文化银行”的银行化服务功能,更好带动群众加强学习,琼结县按照首年投入42万元、今后每年投入80万元左右的标准,设立“文化银行”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相关商品的采购和兑换,并制定实施方案和积分兑换细则,保障积分不超发不滥发、商品不超兑不滥兑,从而确保了“文化银行”项目资金投入和可持续运转。与此同时,还根据全县群众实际兑换需求,不断更新兑换商品的品类,并将县城5家定点兑换超市的相关商品不定期划转到各村居兑换点,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兑换。
在琼结县,利用“文化银行”这个掌上平台,打破有的学习形式缺乏互动性、效率低的弊端,通过“线上学习+积分兑换”的方式,有效调动群众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积极性,受到群众的喜爱。
自系统上线以来,琼结县农牧民群众每日签到学习总次数达到28万次,群众投稿学习视频1.5万余条,学好、用好“文化银行”成为当地群众生活新风尚。
下水村党群活动中心内部分“文化银行”积分可兑商品。
主动学习用心记
记者去她家走访时,她正趴在桌子上,一边看着手机,一边写着什么。
记者走上前,看到手机里正播放着教农牧民群众用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党的二十大金句”的视频。她的笔记本上用汉字、拼音和藏文工整地各写着一行字,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讲的一句发人深思、给人力量的话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普布卓玛和丈夫旺青通过“文化银行”学习浏览党的二十大金句。
不仅如此,她还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参加宣讲会、合作社集体劳动、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录制成小视频传到“文化银行”,到现在已经发布了95个作品。
“一边学习一边攒积分,既学到了党的政策理论知识,又能兑换成实用的物品,这可是两边落好的事情啊。”普布卓玛笑着说。
交谈中,她还拿出了几页稿纸,上面是她通过“文化银行”自学党的二十大精神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一段话。
她说:“我在网上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知道了十年来,我们经历了三件非常重要的大事,这三件大事是党带领我们团结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年,我自己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身边的点滴变化,像自来水通到了家里,水泥路修到了村里,我们的乡村越来越美了,我们农村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是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一定要一心一意跟党走。”
看到普布卓玛的感言,记者不禁感叹,在党的领导下,在实实在在的发展变迁中,农牧民群众的心与党越来越近。
普布卓玛通过“文化银行”在家中自学。
线上线下都“给力”
下水村把夜校办到村头的茶馆里,村里的党员群众带着纸笔从四面八方赶到了茶馆。
驻村工作队干部晋美坚参用藏汉双语在白板上写下几行“党的二十大金句”。随后,乡村振兴专干普布仓决担任起授课老师,先是解释金句含义,然后带着大家一起朗读:“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党员们全神贯注,齐声跟读。接着,大家在各自的笔记本上用汉字、拼音和藏文分别书写金句,边写边小声默念。
下水村党员群众正在农民夜校学习党的二十大金句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看到大家基本都能够准确读写金句,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杜海燕便拿出每个人的“‘文化银行’积分存储及兑换存折”,在上面登记学习情况,并使用手机“文化银行”,现场为每人加了30个积分。
杜海燕说:“‘文化银行’线上线下是互通的,按照积分细则要求,参与线下相关学习和实践活动也能在线上积分。我们利用农民夜校,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结合起来,学员们每上一次课,我们就会在课堂结束时当场考核,只要达到会说、能写、理解含义等学习目标,我们就现场为他们加分,这样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下水村驻村干部为学习合格的群众现场登记“文化银行”积分存折并在手机端录入学习积分。
边巴对记者说:“近半年来,‘文化银行’在促进农牧民群众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推动乡风文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群众的认可度、参与度越来越高。特别是近期以来,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在‘文化银行’里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趣味性、互动性较强的学习活动,群众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比学赶超’的氛围浓厚,有力实现了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巴桑罗布向记者展示他的积分和线上学习成果。
更多精彩,请关注西藏日报视频号
主编:张韬
编审:李曾骙 倪曼
编辑:丹增朗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