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马国英 顾万全 常川
统筹:汤铭明
记者:嘎娃白玛 汤铭明 平措次仁 洛桑平措 卢姆
今日热点
林芝的初夏清晨,阳光穿透薄雾,轻拂大地。索朗多吉早早起来,带上事先备好的哈达,满怀与老友重逢的期待,匆匆出了门。
回到第二故乡
索朗多吉是原林芝米林农场党委书记,退休后定居拉萨。为了这次久别重逢,他特意提前一天从拉萨赶到了林芝。
1995年,时任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副区长的许少钦,被选派为福建省第一批援藏干部,来到当时福建省对口援助的西藏林芝地区,任米林农场场长、党委副书记。许少钦和索朗多吉也在那时相识。
今年6月,受林芝市委组织部邀请,许少钦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第二故乡——西藏。
“少钦!”索朗多吉声音略带颤抖。
他快步向前,为许少钦献上哈达,两人紧紧相拥……
许少钦(左)与索朗多吉(右)见面后紧紧相拥。
我们是生死之交了
米林农场是许少钦和索朗多吉最初相识的地方,也是他们曾经共同奋斗的地方。“我们的情谊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建立起来的。”索朗多吉说。
米林农场机关老照片。
米林农场机关(嘎玛花园)新貌。
米林农场创办于1960年,几经转变,1986年划归林芝地区。当时米林农场以种植粮食水果为主,可耕地面积8200多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6400多亩。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单一的产业结构、传统的经营方式及自然条件的制约,导致农场经营出现困难。看着农场种植的山桃、核桃、嘎玛苹果无法带来效益,当时新任米林农场党委书记的索朗多吉忧心不已。
也是在这个时候,许少钦来了。面对这个年轻小伙,索朗多吉的心中既有期盼,又有几分怀疑。
许少钦(右)在索朗多吉(左)家中做客。
初来乍到的许少钦了解农场的困境后夜不能寐。他顾不上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疼和胸闷,连着在农场转了好几天。发现农场存在很多时隔多年未能收回的欠款后,许少钦决定先从清理欠款入手。他制定了详细的收款计划,组织人员分赴各地催收。这项工作尝试设立激励机制,团队成员各展其能,清欠效果明显。
然而,要实现农场的可持续发展,仅仅依靠解决眼前的资金问题远远不够。许少钦不断思考、摸索,发现这块土地还有许多尚待挖掘的潜力——
漫山遍野的野毛桃,因果实不大,当地群众往往摘下来直接喂牲畜,但如果把这些野生原料加工成蜜饯,农牧民就能多一笔收入;
这里出产的嘎玛苹果颇负盛名,正常年产为150万公斤,但由于运输跟不上,每年都要烂掉50多万公斤,如果能利用下脚料做果脯,每20万公斤就是120万元的价值;
这里的土壤易种植白菜、土豆和萝卜,如果每年提供市场5万公斤,每公斤卖2元,就可收入10万元。
……
说干就干,接下来的日子,许少钦与农场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他们挖了十来个简易腌制池,把山上的野桃子腌制在池子里。
许少钦(中)与索朗多吉(右)在了解米林农场生产经营情况。
刚来时,农场为了让许少钦住得宽敞些,腾出了一个30平方米的房间当宿舍。但许少钦找到场办的同志,要求把大房子让出来用来储存蜜饯等产品,自己去挤一个七八平方米的房间。
此后,许少钦又将单位招待所和索朗多吉的住房全都腾出来储存蜜饯。“他当时为了储存蜜饯,把我的住房也腾了出来。我起初是不理解甚至有意见的,可是后来看到蜜饯厂慢慢办起来了,才明白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农场的发展。”索朗多吉回忆道。
米林农场果树种植基地老照片。
米林农场现代设施化农业基地新貌。
一次,许少钦累得胃出血,当过医生的索朗多吉知道其严重性,连忙将他送至附近的医院。医生让许少钦住院治疗一段时间,许少钦却在第三天就匆忙赶回了农场。索朗多吉催促他回去继续接受治疗,许少钦却说:“我没事……”
后因发展需要,农场开始修建水电站,许少钦与索朗多吉等人便经常穿梭于山间,爬上爬下。一次施工中,许少钦不慎失足从悬崖边滑落,幸好下方有岩物支撑,索朗多吉等人见状急忙将命悬一线的许少钦拉了上来。“那次经历后,我和索朗多吉真的是生死之交了。”许少钦说。
在漳州市的大力支援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许少钦和班子成员不仅解决了农场1000多名职工的吃饭问题,还办起了西藏第一家蜜饯厂,陆续建起养猪场、面粉加工厂、食用菌培植基地……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许少钦又着手进行改革,精简机构、引进技术,米林农场焕发出勃勃生机。
米林农场一角。
“我能把工作做成,离不开索朗多吉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他当时是米林农场的书记,在农场工作多年,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和号召力,如果没有他,我再好的想法也很难实现。”许少钦说。
这里已是永远的牵挂
回首援藏3年,许少钦心中满是感慨:“当年我只身一人来到西藏,虽然艰苦,但从不孤独,农场的干部职工和当地群众都把我当成家人。我在西藏过了3个春节和藏历新年,不是我不想家,是我割舍不下这里的同事、朋友。西藏是我的第二故乡,农场就是我第二个家。”
左右滑动看老照片
“回到漳州后,脑海中经常浮现我在西藏的点点滴滴,做梦都是关于西藏的梦。”许少钦眼含热泪。
许少钦参观全国援藏展览馆。
在许少钦回来的这几天,索朗多吉陪着他在米林农场到处走走看看,看到如今走上市场化发展道路、生产经营稳健的农场,两人心中满是欣慰和自豪……
许少钦(右)与索朗多吉(左)在雨中漫步。
30年前,许少钦踏上了这片土地,在这里,他与索朗多吉等同事、朋友共经风雨,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30年后,许少钦将对西藏深深的眷恋与不舍再一次藏于心中。无论身处何方,这里已是他永远的牵挂……
部分图片由米林农场及受访者提供
还有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更多消息,请关注西藏日报视频号
策划:马国英 顾万全 常川
统筹:汤铭明
记者:嘎娃白玛 汤铭明 平措次仁 洛桑平措 卢姆
主编:顾万全
编审:嘎娃白玛
编辑:索朗央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