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刊:德鲁克的爱情---致Doris Drucker逝世

2014-10-03 彭信之 德鲁克创新工坊

2014年10月1日,DA(北京德鲁克学院)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讣告,写信者是德鲁克先生的女儿Cecily Ducker,告知德鲁克先生遗孀Doris Drucker离世,享年103岁。据Cecily Ducker说,母亲临走时平静安详(She was at peace, and not in any pain)。德鲁克先于2005年离开这个世界,9年后的今天,Doris Drucker也随之而去,两位跨越世纪,曾携手走过68年的老人终于可以在天国里继续他们的爱情了。

还记得2006年11月18日,首届中国彼得·德鲁克高层管理论坛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论坛邀请了国际德鲁克研究著名人士出席,他们与国内推崇德鲁克管理理念的企业家、社会各界精英汇聚一堂。作为德鲁克家族成员的Doris Drucker博士也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在论坛上讲述了她和德鲁克先生相识相爱的经历,生动有趣。让听者仿佛回到了30年代的欧洲大陆,见证一对年轻人是如何在父辈的压力下,坚持他们对爱情的向往。

以下为Doris Drucker演讲的原文:

我想向大家简要的介绍我的丈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一起经历了六七十年的时间,我对他有深刻的印象,我非常珍视他对我的感情。我是奥地利人,他是德国人,我的父母不愿意我们两个谈恋爱,你们知道奥地利人对德国人是憎恨的。第二年我去了荷兰,我去的时候,根本没有和德鲁克打声招呼。后来几年里面,我又去了伦敦,然后在一个学院里面担任教授。一次我在一个很长的地铁里面往上走,德鲁克往下走,突然发现有一个人跟我打招呼,这个人就是彼得.德鲁克,当时我根本不知道他来到了伦敦。我接着往上走,我又从另外一个电梯往这边来,我们相互错过了好几次,最后我们同意有一个人在另一部电梯等着另外一个人走过来。

  我们有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我们就像一个好朋友好久没有见面一样聊得很开心,所以这是一个令人纪念的日子。从那之后,我们就不断地谈话,交流了很多。后来德鲁克的母亲也知道了事情,他的母亲对我非常的生气,说你怎么能这样做呢,我是不允许你来和他交朋友的。后来,她亲自来到伦敦告诫我,你不能和普鲁士的人交朋友。我的母亲也来到伦敦,她本来是自己出公差的,当时我在为一个大学的教授打扫房间,因为他在美国做了兼职的教授,当时位于伦敦的北部,当时这个地方如果想去的话会比较难,没有比较宽敞的道路,只有一个非常陡峭的小路,都是一些草丛。我的母亲不愿意住在这里,她就住在一个小旅馆里面,因为这个地方比较容易去,交通比较方便。有一天,她来房间看我,她说我要准备晚饭参加我们的晚会,我说可以。实际上,我并不认识几个讲德语的人,我只认识彼得.德鲁克。我母亲说,什么?你还认识这个人吗?我的母亲说不准备晚饭了,我说我来准备晚饭吧。我也不知道怎么做饭,我就从冰箱里拿出一些罐装的食品,像沙丁鱼、土豆,然后简单的做了一顿晚餐。德鲁克进来的时候,我母亲非常的生气,沉着脸看着我们俩,现场非常的尴尬。而母亲对我说,如果第二天你不离开德鲁克,我就永远不再理你了。吃完晚饭的时候,母亲说要回家了,然后德鲁克说,我送您出门吧。

  他把母亲送到了门外,然后又进入屋里来。我母亲走了一段路,发现德鲁克没有出来,又返回我的房间,大声的敲门说,让我进去,我知道德鲁克还在房间里面,你们不要欺骗我。我对母亲说,德鲁克真的不在房间里面,然后我对德鲁克说,怎么办呢?我妈妈来了,我把你藏到地下室吧。然后我开门让我的母亲进来,我的母亲进来后就乱翻,她说:我知道德鲁克在这个房间里面,你告诉我他在哪儿。正如你们想得那样,我的母亲把整个房间翻个遍,但是也没有找到德鲁克。我的母亲说,你不能一个人在房间待着,今天我就住在这里了。我说,那你就住这吧,我没有办法。而德鲁克就在地下室里面,又冷又饿。我想第二天德鲁克一定对我非常的生气,非常的不满意。但是他非常奇怪的说,亲爱的,没关系,我还是非常的好,仍旧毫发无损。第二天,我去工作的时候,我还是说,请原谅我,今天我们一起吃饭吧。我向你保证,再也不让你见我的妈妈了。我的母亲对我说,你向我发誓,以后再也不要和这个奥地利人发誓。于是我发誓了,说再也不见这个奥地利人了。

  德鲁克总是对我说,不要担心,都会好的。后来我的母亲回到德国。她对我说,每次我们谈起她对我强迫性的发誓,我都觉得非常可笑,因为强迫性的发誓是没有用的。于是我对她发誓了,发誓之后,我的母亲走了。我的母亲刚刚上车,德鲁克不知从哪个角落出来,然后我们拥抱了起来,走在了一起,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

附:以下是Doris Drucker在2009年为中国的“德迷”留下的一段文字。

在此谨向广大的中国读者致以诚挚的问候,本书(指德鲁克管理经典全集)深入介绍了德鲁克在管理领域方面的多种理念和见解。我相信他的管理思想得以在中国广泛应用,将有赖出版及持续的教育工作,令更多人受惠于他的馈赠。

盼望本书可以激发各位对于构建一个令人憧憬的美好社会的希望并推动大家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发挥领导作用,他的在天之灵定会备感欣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