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票据理财很安全?没那么简单!专业、风控缺一不可

2017-06-08 票据圈

来源:凤凰财经  

随着网贷行业进入大浪淘沙般的清洗阶段,各路资本的进入意愿明显减弱。不过,部分专注细分领域的网贷平台仍具有一定吸引力。比如,主打票据理财的网贷平台正逐步受到青睐。

不过,记者注意到,P2P平台开展票据理财不仅依赖于线下资产端的资源积累,对风控技术也有极高要求。截止目前,国内较为知名的P2P票据理财平台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

专业与风控缺一不可

一般来说,传统意义上的票据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由于商业承兑汇票由企业开具,到期由企业无条件见票付款,风险相对较高。因此,目前涉及票据理财的平台,大多与银行承兑汇票相关。

对于票据资产的优势,民投金服CEO陈明指出,“票据资产具备天然的估值程序,可以做到标准化;其次,票据具有明显的流动性;另外票据具有易变现的特点。票据法明确规定银行汇票到期是由银行无条件兑付。”

当然,票据理财并非百分之百安全。

有业内人士曾指出,票据理财的主要风险点在于,首先,最直接的就是承兑人即银行倒闭、破产(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例);其次,票据真实性问题、背书风险以及汇票的质押手续与托管问题。最后,还有平台自身的信用风险。

这意味着,对于投资人而言,在选择相关标的时,应尽量选择大银行的承兑汇票。

但归根究底,对于票据真实性、背书风险等需要有专业知识背景才能做出判断的因素,则依赖于P2P平台的专业度及风险把控。

一旦平台或其团队不具备足够的票据专业知识,不仅难以获得投资人的信赖,也会给自身带来风险。比如,2014年,国内一家互联网理财机构代销了P2P平台中汇在线发行的票据类产品,随着到期投资者无法提现,才发现两款产品相关的银行承兑汇票是“假票”,最终只能能由该互联网理财机构完成刚性兑付。

毫无疑问的是,无论平台投资标的是何种类型,良好的风控体系仍是决定投资人能否长期信任一家网贷平台的关键因素之一。

“民投金服一直致力于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融合, ‘云顶护盾’风控体系与‘资产森林’开源平台是民投金服科技金融体系在风控层与资产层衍生出的具体应用。二者皆是基于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技术构成的底层架构。”陈明介绍说。

日前,民投金服已取得大同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资子公司大同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战略入股,后者占股41%,为民投金服第一大股东。

谨慎选择平台

帮主了解到,2015年前后,票据理财一度以低风险、较高收益而红火一时,不仅专注票据理财的平台数量增多,一些互联网巨头旗下的网贷平台也推出相关产品。其后,个别不具备资质的平台掺杂其中,最终以跑路收尾。2016年则属于行业沉淀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票据市场空间巨大。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自2016年4月起至2017年1月,票据融资余额始终在5万亿以上。

目前市场上,开展票据理财业务的P2P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是背靠银行、专业度较高;二是大型互联网公司旗下理财平台依托流量优势,与票据中介合作。三是曾在线下长期从事票据业务,资源较为丰富。另外,也有一些P2P平台间或推出票据理财产品。

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例,前两类平台的相关产品年化收益率多在4%—5%左右,第三类平台的年化收益多在6%以上。

西瓜理财联合创始人卡卡罗特(笔名)曾在网贷之家专栏撰文指出,关于传统票据中介市场的价格,一般情况下正规国有银行或者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出的银票买断价格基本在年化利率4—5%左右,价格非常透明。不过根据每张票据的具体细节:包括票面金额的大小,承兑银行实力的强弱,票据是否有瑕疵,粘单数量的多少等等,结合了各种因素,才能最终确定一张银票的真实买断价格。某些带略微瑕疵、小面额、县级农商行开出的银票的定价达到7%也属正常。

业内人士认为,于普通投资人而言,其所具备的票据专业知识有限,单从平台披露的信息,无从判断票据真假。因而如若对票据理财感兴趣,则需谨慎选择平台。比如,投前了解所投资的P2P平台是否长期从事票据交易业务,其团队是否具有相关从业经历;还需对票据来源以及平台相关产品是否真正与票据相关做出基本判断。

另外,也要警惕利率过高的票据产品,尤其是年化收益率超过15%以上的产品。



阅读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可回复您想看的关键词进行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